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合集5篇

作文2.5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合集5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1

大家一定知道,過春節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門,還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紅包!總之,就是快快樂樂的玩幾天。

可是,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嗎?不知道?不用着急,讓我慢慢告訴你:傳説,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後來,人們為了驅趕年獸,在年獸來到的那一天,便在門前貼上紅紙,張燈結綵,後來就漸漸地形成了現在的春節!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過春節時,我們的爸爸媽媽會在門前貼上一對紅色的紙,紅紙上面寫滿了字,那叫什麼呢?那叫春聯!華夏族的首領黃帝,很重視神荼、鬱壘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個節目的儀式:每當除夕時,各家各户在自家門口立下兩個桃木神像,在門相上懸掛葦子編的繩索,在內門上畫老虎,以此來鎮邪,求得來年的幸福。這個習俗在漢代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漢代以後,門旁的桃木神像逐漸演變、簡化為桃木板,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時,叫人在兩塊桃木板上刻了兩句詩:“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副春聯,也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對聯。由於桃木是紅色的,以後便被用紙寫的字代替,一般對聯都用紅色的紙寫成。由此以後,逐漸演變成今日的形式。

過春節時,大人們會買來很多花生瓜子這類零食招待前來拜訪的好友,並買來火紅的燈籠掛在陽台上。而我們小朋友就伸手要壓歲錢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牽手去看花燈。在家鄉的大街上,到處都是花燈:有正在飛騰的龍,有在拜年的小孩!人們也高興極了,喜氣洋洋地觀賞美麗的花燈。大街上,所有的店鋪都掛上了大紅燈籠,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説着吉利的話:“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廣場上,父母和他們的孩子在放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映紅了半邊天,有“螢火蟲”“小星星”……小朋友們可高興了,穿着父母為他的買的新衣服,繞着廣場跑來跑去,卻不知道自己的小臉兒都紅了!

與此同時,家家户户都開始包餃子了。先拿出一片餃子皮,往裏面放一點已拌好的餃子陷,再蘸一點水,往旁邊塗一圈,一捏,一個精美的餃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餃子後,就把這些餃子倒進煮沸騰的水裏。隨着一聲:“開飯啦!開飯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餃子。

説起餃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呢: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牀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麪餃”。以後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紮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過去,春節只是中國人自己的節日,跟外國根本扯不上什麼關係;可如今,外國人也過上了中國節,可見,這幾十年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是節節高!

哈哈,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怎麼樣,挺好吧?最後在這裏祝賀大家春節愉快!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2

照我們家鄉濮陽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年味就開始蔓延了。街上和路上已經掛上了五顏六色的彩燈,紅紅的燈籠在枝頭對你微笑,街上有許多賣年貨的,樣樣都紅紅火火。

臘月二十三那天晚上要吃麥芽糖,寓着來年五穀豐登,從那時算起,就開始算過年了。

一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七,家家户户兩邊門框上,兩邊都貼了紅紅火火而又喜慶漂亮的對聯,多種多樣,不管上面寫了什麼,個個都是有美好寓意的。

時間流逝的很快,剛過了臘月二十七,就到了除夕了,人們都把年貨準備齊全了,今年我們去奶奶家過年,中午略吃了一些,才到了四點,就開始全上陣了,都在準備年夜飯,就連平時不愛幹活的弟弟都在廚房打下手。走進廚房,大家都有自己的“崗位”,有的做清蒸鱸魚,有的負責清洗食材,還有的在擀餃子皮。我的職責是幫助奶奶完成餃子的“定額”,我拿着一個餃子皮,用手捏了一些麪粉灑上去,用小勺舀了一小團晶瑩剔透的蝦仁餃子餡,放到餃子皮上,再拿一張餃子皮蓋上去,用手捏緊餃子邊上,再用手輕輕捏出一個個的美麗花邊,一個“小太陽”就打大功告成了。你別説,猛一看上去,還真像一個小太陽哩!

到了六、七點鐘,年夜飯就一道接一道地端上桌來了,有熱氣騰騰的餃子,有香氣撲鼻的大排骨,即便看一眼就會勾引你肚中的一條條饞蟲,還有金燦燦的紅薯丸子,十分誘人,還有……對了,我們還包了三個福餃,裏面包着硬幣,聽大人們説,吃到了福餃,來年就有福氣。我十分想吃到福餃。只聽一聲吆喝:“大家快過來呀,開飯了!”我聽到之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筷子伸到放餃子的盤子中,狼吞虎嚥的往嘴裏扒着餃子,希望能趕快吃到福餃兒。弟弟和姐姐也不甘示弱,往肚中送着大批的“養料”,爸爸笑着説:“你們這三個小饞貓啊!”靜靜中,只有咀嚼吞嚥的聲音。過了一會兒,只聽:“耶”的一聲,姐姐興奮地一蹦三尺高。大聲宣佈了一個“震驚”的消息:“我吃到福餃了!”我和弟弟一見到姐姐吃到了福餃,就十分的羨慕,並提高了吃的速度,當時我恨不得直接把一盤餃子都倒進嘴中,激烈到發生了看中一個餃子而又用筷子爭打的情況,突然我發現了一個隱隱透出金屬顏色的餃子,心中大喊一聲:走你!福餃是我的啦!便把餃子塞到嘴裏,“喀”的一聲,我的牙齒碰到了硬幣,彷彿碰到了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激動地滿屋子亂跑,心中立刻被喜悦所填充,心如一隻白鴿在空中飛翔。同一時間,爸爸也吃到了福餃,弟弟看到沒有福餃了,很傷心,差點沒哭出來。爸爸安慰弟弟道:“沒事的,騰騰,叔叔把這個福餃的福氣讓給你好不好,這樣你就相當於吃到福餃啦!”這句話讓弟弟陰轉晴,全家在歡樂中結束了年夜飯。

春晚開始了,全家人都圍着坐在沙發上,有説有笑,對春晚的節目讚不絕口,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新年的鐘聲,過了快樂充實的一晚。

七年級,家家都去串親戚,大街小巷的人比除夕夜明顯少了許多,大家都在走親訪友,男人們中午前去串親戚,女人們則在家中接待客人。城郊濮上園開起了廟會,有賣糖人的,有賣小吃的,還有扔飛鏢、打槍等遊戲,令小孩們無比快樂,恨不得逛十遍八遍的廟會。

花燈一開,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到了,那就是——元宵節,晚上濮上園中,燈光展覽品一亮,便成了一個燈的夢幻世界,只見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有簡樸而不失美觀的大風車,有正在行駛中的美麗大帆船,還有一條“燈之走廊”和一條愛心之路”,感到如進入了天堂一般,心陶醉於其中,令我難以忘懷的就屬一個白色的馬車了,兩隻由白色燈光幻化成的白馬飛奔而起,拉着一輛宛如一座夢幻宮殿般的白色馬車,簡直像是由銀光閃閃的白色鑽石組成的一樣,一瞬間,竟讓我認為白馬即將長出翅膀,帶着馬車飛到仙境之中,令人浮想聯翩。

正月十六日一過完,春節就算是結束了,人們都帶着對新的一年的憧憬與希望,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崗位和各自的學校,開始了那新的一年那美好快樂的旅程。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3

又到了回故鄉的時候,不知為何,這次卻有一股莫名的情感,寫此作文,獻給關愛我的奶奶。——題記

伴着新年漸近的腳步聲,和着內心對故鄉的憧憬,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踏上了回鄉的旅程。一路上我湧起許多想法:故鄉還是以前的那個故鄉嗎?奶奶是否變了樣?我們今年在故鄉過的春節又會怎樣呢?汽車顛簸了好幾個小時,我終於唯一一次“清醒”着回到了故鄉(因為暈車的原故,歷年回故鄉坐車我總是在昏昏欲睡中度過的)。下了車,遠遠地看見早已回來的堂哥堂姐及叔伯們在等待我們,簡單地問候過後,我迫不及待的沿着小路跑到了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的廚房,我一眼就看見灶台旁邊坐了一位老人,她面黃憔悴,臉上不時泛起皺紋,一雙飽經滄桑的手熟練的拿起木柴,填進灶膛裏,上身穿着一件灰黑色的上衣,腳上穿着沾滿了灰塵的布鞋。屋子裏沒有開燈,但卻被火光照得通亮。她沒有發現我,可我卻百感交集,輕輕地叫了一聲“奶奶”,但是奶奶卻毫無反應,這時我才想起爸爸路上對我説的話,“奶奶年紀大了,身體雖然硬朗,但是耳朵卻不靈便,不要惹奶奶生氣……”於是我又喊了一聲“奶奶——”奶奶慌忙抬頭,見到兩年未見的我——她的小孫子回來了,奶奶高興極了,輕喚我的小名:“貝貝,過來!”我連忙跑過去,站在奶奶身旁,猛然間我發現我已經比奶奶高出了半個頭。片刻,奶奶為我倒了一杯熱水,讓我暖和暖和,我頓時心裏酸溜溜的,握着水杯卻無法喝下,內心不住的想:奶奶,這杯水應該是我該您倒才是呀!

大年三十的夜晚,鄉村比較清寒。吃罷晚飯後,大家都出去玩兒了。夜晚十二點時,只剩下我和奶奶坐在屋裏,看春節晚會,奶奶不住的把火盆向我身邊推,為的是讓我更加的暖和,還輕聲問我:“烤炭火習慣嗎?要是不習慣就換用電暖器?”我無力中帶着感激地搖了搖頭。由於玩耍了一整天,很疲乏,便很快躺在椅子上進入了夢鄉……醒來時,看看手錶,發現已是深夜三點,此時我正躺在奶奶的牀上,我問旁邊的哥哥:“是誰把我抱到牀上的。”哥哥説:“是奶奶。”我的心不由被觸動了一下,我現在已經很重了,奶奶她抱得動我嗎?她抱我時又是怎樣的吃力呢?頓時,我的眼睛裏出現了亮晶晶的液體在喧鬧的黑夜裏閃光,照亮了黑暗。我又問道:“我們睡了奶奶的牀,那奶奶睡在哪裏?”“她睡在鄰居家……”

大年七年級的早上,一早就不見奶奶的.身影,我問爸爸:“奶奶呢?”爸爸説:“你奶奶下地澆水去了,今年乾旱,莊稼只有多澆水才能成活……”繼而,他又説道:“你看你奶奶這麼忙碌為的可都是我們啊。要是我不認真工作,你不努力學習,對得起你奶奶嗎?”我沒有説話,只是默默的走開,內心再一次酸溜溜的……從這裏,我也似乎讀懂了爸爸的思念,知道了爸爸為什麼即使一個人也要堅持每年回老家過年的原因,那是爸爸對奶奶的愛,一顆拋不開母親的火熱的心啊!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到了初五,我們要離開故鄉了,臨上車時,奶奶為我們帶了許多家鄉的食物:有臘肉、玉米粥、醬豆……而且奶奶還趁爸爸媽媽不注意,硬塞給了我100元錢,給我當零花錢。但是,想起奶奶平時生活上的節儉,我又悄悄的把這100元錢放進了奶奶的上衣口袋裏。上車了,我深吸了一口故鄉的空氣,望了望故鄉的山水,緩緩登上了汽車。車啟程了,透過車窗,看見奶奶正在向我們揮手,看到她一點一點向我們遠去,我的內心再一次變酸……

回家的旅途中,我依舊“清醒”着,我深刻銘記爸爸對我説的話,好好學習,將來報答奶奶。望着車窗外散落的風景,聆聽沉寂已久的心情,許久,我對爸爸説:“爸,明年我還回來……”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4

上週三的班隊會主題是《春回大地,感受年文化》。

説到過年,同學們個個情緒激動,興趣盎然,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老師,我來講‘年’的故事!”“老師,我來講我們家鄉的過年風俗,肯定你和同學們都沒聽説過!”“老師,我來講貼春聯的來歷!”“老師,我來講為什麼要發壓歲錢?”“老師,我要給大家講一講除夕夜為什麼要守歲?”……喲,孩子們知道的還真不少!聽着孩子們的講述,我們都沉浸在濃濃的年味裏了。

突然,一個孩子説:“老師,你們小時候怎樣過年的呀?給我們講講吧!”“對!老師,給我們説説你們的風俗習慣吧!”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説。“好吧。老師今天就給你們講講可能你們都不知道的過年習俗――取淨水。”我開心地説。孩子們一聽,立刻安靜下來,個個撓撓耳朵,身子坐得筆直,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我的故鄉有一口古井,井口呈三角狀,寬約二三米。那水一年四季晝夜不停地從山肚子裏流淌出來。每天供幾百户村民飲用,從未乾枯過。那井水甘洌清甜,可直接飲用。尤其是盛夏時節,人們口渴了,就直接舀一瓢咕咚咕咚地一口氣喝個痛快。古井上方有一塊巨大的巖石,石頭上有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要三四個大人才合抱得過來。村裏的老人們都稱它為老神樹。很多樹根都裸露在巖石上,像老人們手上暴露的青筋一樣。一部分根直伸到井裏,白生生的,隨着水流輕輕地搖擺着。不僅如此,井裏還有一羣羣青黑色的小魚快樂地游來游去。這些小魚大多是三四寸至五六寸長。有時候人們來取水,一桶打下去,還會取到一條小魚呢,但人們總是把它放回去。每年過年,人們用水較多,但也從未見井水少過。你取多少,它就滿上多少,總是那樣取之不絕,用之不盡。

記得小時候在家過年,每當除夕之夜凌晨的鐘聲一響,村裏鞭炮齊鳴。爺爺或是父親就拿起勾擔(挑水用的一種扁擔,兩頭有鐵鏈鈎子。),挑着水桶,帶上香燭和一串鞭炮去取淨水。因為好奇,我和姐姐也常常跟着去。

到了井前,只見爺爺輕手輕腳地放下水桶和勾擔。在井邊點燃香燭,作揖磕頭,並説着一些感謝水神和乞求水神保護保佑祖祖輩輩們有水喝的吉利話。然後燃放那一串紅紅的鞭炮。等到一切恢復了平靜,爺爺才打上兩桶淨水回家。一路上,扁擔咯吱咯吱地唱着歡歌,井水也不忘了滴滴嘟嘟地沿着桶邊流下來給小路畫上美麗的曲線。那一夜,隨着爺爺第一桶淨水取回家,村民們也陸陸續續去取淨水了。那時的我總是不明白村裏的人們為什麼除夕之夜要取淨水。爺爺總是説有三個意思,一是要感謝井神和水神滋養了我們祖祖輩輩。二是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像淨水那樣乾乾淨淨,清醇可口。三是取回淨水,我們一年到頭都慶吉平安。回到家,奶奶早就拿着個乾乾淨淨的新碗候在家門口,等爺爺一放下勾擔,就趕緊舀一碗淨水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敬獻祖先。然後,爺爺才把淨水倒在缸裏。

長大後,取淨水就是我和姐姐的事了。每年除夕夜,為了第一個取到淨水,我們姐妹倆總是不等新年鐘聲響起,就早早地挑着水桶到古井邊等候。只要鐘聲一響,我們就點燃香燭,然後挑着淨水開開心心地回家。要是運氣好,我們還會打到兩條小魚回家。在平時,爺爺準會叫我們把小魚送回井裏,但是,除夕夜的小魚爺爺是不會讓我們給送回去的。他總是樂呵呵地説:“年年有魚(餘),好兆頭!”説完讓我們把它放在水缸裏好好養着。這時,一家人總免不了開心地圍着水缸看着這條給我們家帶來好運的小魚,心裏更加感激默默為我們奉獻的古井。

“老師,現在大家都喝自來水了,還取淨水嗎?”一個學生的問話,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親愛的孩子們,雖然我們現在喝自來水,但是,很多人依然取淨水。我雖然離開家鄉幾十年,但是,取淨水的習俗我依然保持下去。每年除夕之夜鐘聲響過,我就打開水龍頭接一桶淨水擺着第二天喝。”“今年除夕夜我也要取一桶淨水。”同學們紛紛議論着。

家鄉的春節作文1200字 篇5

説起春節,大家一定知道,過春節可以去好朋友家串門,還可以收到很多很多的紅包!總之,就是快快樂樂的玩幾天。

可是,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嗎?不知道?不用着急,讓我慢慢告訴你:傳説,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後來,人們為了驅趕年獸,在年獸來到的那一天,便在門前貼上紅紙,張燈結綵,後來就漸漸地形成了現在的春節!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在過春節時,我們的爸爸媽媽會在門前貼上一對紅色的紙,紅紙上面寫滿了字,那叫什麼呢?那叫春聯!華夏族的首領黃帝,很重視神荼、鬱壘捉鬼的故事,便制定了一個節目的儀式:每當除夕時,各家各户在自家門口立下兩個桃木神像,在門相上懸掛葦子編的繩索,在內門上畫老虎,以此來鎮邪,求得來年的幸福。這個習俗在漢代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漢代以後,門旁的桃木神像逐漸演變、簡化為桃木板,這就是“桃符”。到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在除夕時,叫人在兩塊桃木板上刻了兩句詩:“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副春聯,也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對聯。由於桃木是紅色的,以後便被用紙寫的字代替,一般對聯都用紅色的紙寫成。由此以後,逐漸演變成今日的形式。

過春節時,大人們會買來很多花生瓜子這類零食招待前來拜訪的好友,並買來火紅的燈籠掛在陽台上。而我們小孩子就伸手要壓歲錢或者跑到大街上和好朋友手牽手去看花燈。在家鄉的大街上,到處都是花燈:有正在飛騰的龍,有在拜年的小孩!人們也高興極了,喜氣洋洋地觀賞美麗的花燈。大街上,所有的店鋪都掛上了大紅燈籠,所有的人都在互相説着吉利的話:“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廣場上,父母和他們的孩子在放煙花,各種各樣的煙花映紅了半邊天,有“螢火蟲”,“小星星”……小孩子們可高興了,穿着父母為他的買的新衣服,繞着廣場跑來跑去,卻不知道自己的小臉兒都紅了!

與此同時,家家户户都開始包餃子了。先拿出一片餃子皮,往裏面放一點已拌好的餃子陷,再蘸一點水,往旁邊塗一圈,一捏,一個精美的餃子就做好啦!做好一堆餃子後,就把這些餃子倒進煮沸騰的水裏。隨着一聲:“開飯啦!開飯啦!”全家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餐桌上,品味着美味的餃子。

説起餃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呢: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牀實踐,便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麪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里人與後人就模仿製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麪餃”。以後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紮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過去,春節只是中國人自己的節日,跟外國根本扯不上什麼關係;可如今,外國人也過上了中國節,可見,這幾十年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是節節高!

哈哈,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怎麼樣,挺好吧?最後在這裏祝賀大家春節愉快!

標籤:春節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