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名人作文(集錦15篇)

作文2.1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名人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名人作文(集錦15篇)

家鄉的名人作文1

被温馨甜蜜包裹的小屯裏,每逢節假日,一個又黑又高的身影便在小巷之間來回穿梭,你問他是誰,他可是我們小屯中的大大大“名人”——陳二爺。

陳二爺現已近七旬,黝黑的臉上的一道道深深皺紋,似乎給我們講述着人世滄桑。他無論春夏秋冬都穿着一件黑皮圍裙,因為説不定下一秒就會被邀到別人家做“人間佳餚”。

説起陳二爺做美食的手藝那可是無人能匹敵呀!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還是甜品、燉品、油炸,頂多10分鐘,保你能弄得漂漂亮亮,若是能吃上一口他現做的東西,即使是有厭食症的人也會狼吞虎嚥的大吃起來。因此,每每有重要節假日的時候,陳二爺便成了炙手的“搶手貨”。

記得前年寒冬,爺爺八十大壽,大家都想炸肉團,以表“團團圓圓”。因此,媽媽和奶奶一起去邀陳二爺到家炸下,沒想到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我們家的檔期也只能排到明晚,最後,逼的媽媽動用了“武力”,生拉硬拽,終於將站在別人家鍋前的陳二爺拖進自家廚房。一到廚房,陳二爺就正經起來,臉上的笑容完全不見了。只見他麻溜的將我們準備好的食材攪拌在一起,加好許多的佐料,接着,又放入了些水,再攪拌,然後用塊大布矇住它們,便又奪門而出,趁着時間又跑去幫其他家户約40分鐘,陳二爺回來了,他一揭開布,一股的肉鮮味便如潮水向我湧來。陳二爺嫻熟的抓起一把肉泥,一捏,一白胖福小子便掉進滾燙的油鍋,整個動作不過一秒,就這樣不到兩分鐘,所有的福小子都跳了水,只聽“噼裏啪啦”,金小子便出鍋了,熱氣直往上冒,寒冷的屋子變得暖和起來。我不顧三七二十一,也不管被燙嘴的痛,一口咬下一個金小子,恩,外皮脆脆的,裏面的肉、香菇嫩嫩的,香加上鮮在我的口中充斥着,我好像要幸福的暈過去了,忍不住又吃了口。而陳二爺呢,親手做的肉團一口都沒嘗,就又急急忙忙的奔向下一家……

如今“請陳二爺到家裏做飯”也已是耳濡目染了,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陳二爺了。改日,我帶上幾個他做的人間美味,讓你們一飽口福!

家鄉的名人作文2

在我可愛的家鄉里有一位這樣的老太太,她就是我們的勞動模範。

老太太姓劉,因為她的和藹可親,我們都稱她為劉奶奶”,劉奶奶鶴髮童顏,富態的臉上洋溢着幸福。

我們之所以把劉奶奶當做勞動模範,是因為在我的家鄉是一個節奏快的地方,人們每天早上都急急忙忙地起牀,洗漱,吃早點,換衣服,去上班,晚上又那麼晚回來,沒有人會去注意家鄉的衞生,如果不是劉奶奶的勤勞,大概我們這個家鄉已被垃圾淹沒了。

劉奶奶不辭辛勞地每天早晨,拿着掃帚和垃圾桶將家鄉的垃圾清理乾淨。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唱着歌,似乎在讚美着勤勞的劉奶奶。

記得有一次,一向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的劉奶奶竟然附身跪在地上,將水溝下的垃圾掏出來清理水溝。有一個小夥子騎着電動車從劉奶奶身邊飛馳而過,地上的髒水濺了劉奶奶一身,旁人看到了便怒氣衝衝地詢問劉奶奶是否要幫忙教訓那個小夥子,可劉奶奶卻微笑的擺了擺手説:不用了,謝謝,沒關係的”説完,又趴在地上清理了。

我待在一旁,劉奶奶那如同陽光般的微笑射中我的心靈,劉奶奶啊!您就是我的榜樣。

家鄉的名人作文3

五月的海安縣轟動了,原來大公鎮的農民陳進作為火炬手參加了奧運火炬在南通的傳遞。

星期天,我們幾個小夥伴一起去採訪了陳伯伯。走進他的家門,眼前哪裏是一個農家小院啊,簡直就是一個簡易的運動訓練場。幾根皮筋套在樹上做成了拉力器,旁邊是舊衣服縫製的沙袋,門前還有練習臂力和腰力的大石磙。

我們在“訓練場”中間找了塊空地坐了下來,聽陳伯伯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

陳伯伯每天早上五點就起牀,從家跑到海安縣城,再跑回來。有一次出發時感覺還好,但從海安返回的路上,他感覺頭昏昏沉沉的,兩條腿好像灌了鉛似的,每邁一步都很吃力,再後來就沒了知覺,倒在路邊。幸虧被進城的鄰居看見了。回家後他整整躺了半天一夜,不能動彈。第二天早上,他一醒來又穿上運動鞋。伯母勸他好好在家休息,他卻説:“跑馬拉松沒點韌勁是不行的。”

憑藉頑強的毅力與堅持不懈的苦練,陳伯伯從鄉間小道跑上了馬拉松賽場。他多次參加大型長跑比賽,獲得了很多獎牌。尤其在杭州舉辦的全國老將田徑運動會上,他一舉獲得中年組1500米銀牌和5000米銅牌。

如今,我們都稱他為“田野裏跑出的千里馬”。

家鄉的名人作文4

在我家鄉的小區裏,有一個人,他是看門的保安,別看他長得有點兇,可是他非常和藹,在小區裏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他就是王叔叔。

他有着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張厚厚的嘴巴,鼻子向上翹,一頭烏黑的頭髮下是一雙會動的耳朵。別看他長得有點兒胖,可他卻機靈着呢!

有一天下午,非常熱。萬里無雲,天空如洗過一般,小鳥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知了在樹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彷彿在説:“熱啊,熱啊!”我和媽媽正從超市回來,我們老遠就看到了王叔叔,我向王叔叔招了招手,他也朝我們招了招手。

這時,我看王叔叔變得謹慎了起來,我覺得不對勁,便往後看了看,什麼事也沒有啊!我又轉過頭來,只聽一聲“小心”,王叔叔快速朝我們跑來,我覺得手裏的東西變輕了,便回頭一看,是小偷!王叔叔一個箭步衝了上去,一瞬間,小偷被捉住了,王叔叔從小偷手裏把東西拿了過來,交還給我們。媽媽激動得開口了:“謝謝王大哥!”可王叔叔卻説:“沒什麼好謝我的,這是我的責任。”説完對我們笑了笑就走了,當時我幼小的心裏,是對王叔叔深深的感謝和滿滿的佩服。

這就是我心中的名人,也是我們小區所有人心中的名人。有了王叔叔的守護,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安全的小區裏。

家鄉的名人作文5

自古以來,我的家鄉登封出了不少家喻户曉的名人。如:有着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的許由、治水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建造觀星台的郭守敬等等。不過,我最瞭解的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吧!

禹,他是我國傳説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大禹姓姒,名文命,古塗山氏國人,因治水有功,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傳説大禹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父子鯀、禹2人受命於堯、舜2帝,負責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洪水災害作鬥爭。面對滔滔的洪水。鯀使用了堵的方法,但不幸失敗了。大禹汲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對洪水進行了疏導,不再用以前堵的辦法。大禹治水13年,大公無私,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耗盡心血與體力,最終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身上那些治水精神都很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大公無私、克服重重困難、堅苦奮鬥、以身作則。

家鄉的名人作文6

在這個數字產品日新月異的高科技時代,當我們手拿着高清晰的數碼相機,在按動快門的那一瞬間,大家可否知道相機的“父親”是誰嗎?而我現在自豪的告訴大家,它的“父親”就是我的家鄉著名的發明家——鄒伯奇。

鄒伯奇是一位清代的科學家。字一鶚,又名特夫。廣東南海泌沖人。他精於光學、天文、數學、度量衡和測量儀等等。他曾繪製廣東省地圖,製造過望遠鏡、七政儀等。他是個多麼了不起的發明家啊!想想在當時落後無能的封建社會,那時的條件多麼簡陋,而鄒伯奇卻能夠刻服一切困難,對光學進行深入的研究。他因鏡取火,受到啟發,製造了“取景器”,並且在此基礎上,加上了快門和底板,從而發明了中國第一部攝影機。鄒伯奇先生還是個堅持科學,破除迷信的人,他一生淡泊名利,專心鑽研科學探索,即使一生清貧,也不為名利所動,只為潛心鑽研科學,為了國家的進步,獻身於學術。

看到這些,我情不自禁對一位有着偉大成就的老先生產生了深深的敬意的萬分的自豪。鄒伯奇先生衣着樸素,戴着一副深度的眼鏡,在普通人看來,簡直就是個“書呆子”,但鄒伯奇先生其實是位有心人,他所觀察的都是生活中人們所不留意的現象,卻從此發現了更多的祕密,可見鄒伯奇先生的細心與觀察能力有多強。他不僅是位有心人,並且是個視金錢如糞土的愛國人士。他發明的一些高級機器,一心只為自己的祖國。在190年前,中國簡直不堪入目,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猶如東亞病夫,多少官員用重金來誘惑,他也不為所動,他只想用他的發明創造,為國出力,為民造福,他可真是名人的典範啊!我們要好好學習鄒伯奇先生細心觀察和鑽研探索的精神,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會成功!而他的正直與濃濃的愛國情懷更讓我敬仰!

我們與鄒伯奇先生一樣踏在家鄉的這片熱土上,同飲一江水,流着相同的血,他用一生的智慧與創造為祖國為我們家鄉留下了一道道絢麗的色彩,那些鮮活的記憶,那些生動的瞬間,時時提醒着我們努力奮進,繼往開來,我們要把這片色彩的光輝發揚光大,甚至比初升的太陽更加明亮!

家鄉的名人作文7

大家都知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個歇後語吧,可你們知道呂洞賓的故事嗎?

相傳呂洞賓是山西人,為人善良,剛正不阿。八仙之中,呂洞賓名聲最響。因為他行蹤不定,經常在人間濟世度人,上到達官貴人,下到乞丐娼妓,都有受過他點化的。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萬貫家產散發給貧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民間傳説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鍾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飛昇後,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

北宋時,有一年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瘧疾流行,有位賣菜的老婆婆,子孫都染上了瘧疾。一天,有位道人過來,老婆婆招呼他喝茶,禮數周到,並歎息説:家中子孫都病,先生能否施治呢?道士説:明天早晨等我來。第二天清晨老婆婆便等在那裏,道士給他一個紗袋,包着一丸藥,説:發病時讓他拿着這藥,病自然會好。一丸可以治療百人,超過一百人,便沒有效驗了。老婆婆照他的.話做,子孫病好之後,又拿來治療鄰居,共治好百人之多。超過百人,藥便沒有效驗。老婆婆將紗袋拆開,裏邊沒有藥,只有張紙條,寫着呂洞賓三個字。

湖北鄂城某鎮有一位貧窮的婦女,向來患有風癱症,每天爬着來到橋上乞討。一天,遇見一位道士經過,問起她來,貧婦回説:丈夫死了,還有位八十歲的婆婆,每天來這兒討些錢米供養婆婆。道人聽後,便將棕拂塵一頭遞過去,説:拉着拂塵起身試試看。婦人牽着拂塵,果然站了起來。又説:你且試着跟我走。婦人跟着走了幾步,癱病竟全部消失,恢復了行走能力,忙拜謝説:先生住在哪裏?我們可以登門道謝。道士説:我住在某人家的樓上。婦人回到家,婆婆十分驚異。問起緣故,知道遇上好人。第二天,找到那家人樓上,並沒有道士,一抬頭,見到呂洞賓畫像,與昨天碰到的道人一模一樣,才知是呂洞賓救治。

呂洞賓類似的故事極多。説法不一,但不論什麼版本,都説呂洞賓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好神仙。這就是我們山西的名人——呂洞賓。

家鄉的名人作文8

我的家鄉在洋縣,説起家鄉的名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是位年過六旬的白髮老人,他高挺的鼻樑上總是架着一副老花眼鏡。從我記事以來,爺爺每天都要在宣紙上畫幾幅畫。右手架筆的關節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一看就瞭解是常年聯繫的結果。

爺爺是一名出色的畫家,他最擅長畫花鳥畫,荷花、梅花、蘭草、菊花……他樣樣都會,其中爺爺畫的最好的就要屬牡丹了。勾勒、勾填、沒骨、潑墨一氣呵成。温柔的淡粉加上高潔的素白。花瓣上再加幾顆晶瑩的晨露,在陽光照射下聚成一個閃閃發亮的光點。雍容華貴的牡丹在爺爺筆下展現的栩栩如生。

爺爺的畫在家鄉可是出了名的,他最出名的一副《牡丹》還被收入在小村的畫展館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

家鄉的名人作文9

趙雲,字子龍,初時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劑備。趙雲武力超羣,當陽長阪惡戰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跟隨諸葛亮北伐,單騎退追兵,為蜀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有一次,趙雲被曹軍追上,他從黃昏殺到天明,殺退了一批雙一批的敵人,可又找不到劉備他們,趙雲下決心要找到甘夫人和阿斗公子。趙雲找到甘夫人後,才知道,糜夫人和阿斗不知去向。趙雲垢業在百姓的指點下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為了不連累趙雲,把阿斗放在趙雲面前,自己轉身跳入枯井中。趙雲從地上抱起阿斗,準備殺出一條血路,帶阿斗衝出突圍,回到了劉備那裏,劉備流着淚,誇趙雲:“一身都是膽。”我看了十分感動。

如今社會上,也存在着這樣的人,為骨肉同胞,甚至是素不相識的人損腎,損骨髓。我想,如果社會上多一些善良,少一些邪惡,世界會像一株含苞的花兒,在善良的澆灌下更美麗,更嬌嫩。好,今天趙雲就聊到這裏,若還想聽,請聽我的下回分解。謝謝!

家鄉的名人作文10

我的家鄉在天長,一個美麗的小城,它東瀕高郵湖,南近長江,北枕淮河,西臨京滬鐵路,物華天寶。是皖東地區一顆明珠。它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歷史悠久,充滿了魅力。

天長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其中朱壽昌棄官千里尋母的事更是遍傳天下。朱壽昌籍貫天長秦欄人,字康叔,為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之一。其父乃仁宗年間工部侍郎,朱壽昌是其父庶子,母劉氏為其父劉巽之妾,後被遺棄,時朱壽昌尚年幼,從此母子分離。朱壽昌長大之後,襲其父功名,仕途頗順,卻一直未能與生母相聚,思念之心不絕於懷。分別五十年間朱壽昌四方打探母親下落,後來他聽我説母親流落陝西一帶,於是辭官尋母,千里迢迢來到陝西一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朱壽昌終於找到了母親,當時老母已七旬有餘,又有子女數人,朱壽昌皆接回家中供養,孝名頓傳四方。朱壽昌將功名利祿視為塵土,卻千里迢迢不辭辛勞辭官尋母,如此孝心亦是感天動地,感天動地。

我的家鄉讓我驕傲,我愛我的腳下的熱土,因為它養了我們一方人,朋友們為家鄉自豪吧,更要奮發學習,為家鄉添光彩。

家鄉的名人作文11

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一個小挺的鼻樑,一張薄而小的嘴巴,他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在我們這兒可真算是個“名人”,他是我們這兒著名的“大廚”,他開的“鍾氏飯店”,每天總是人流如潮,他忙都忙不過來。

爺爺有一種嚴謹認真的精神。上次,他在親自做炸鮑魚時,才發現鍋裏的油已經用過了,他猶豫要不要重新換油做一份。因為炸鮑魚需要大量油汁,所以炸過一次的油,與沒炸過的油還是存在口感上很大的差異。這時,李大爺説:“老鍾,要不別換了,鮑魚和油都很貴呢!”“不!”爺爺嚴肅認真地説:“用過的油和沒用過的油做出來的鮑魚,味道可不一樣,我不能不負責任,這是對我職業的不尊重!”他二話不説就把油和鮑魚倒進了垃圾堆。

爺爺還是個樂於助人,善解人意的人。上次,張阿姨吃完大餐,爺爺收她錢時,她發現忘帶錢包了,其他廚師都説她吃霸王餐,可爺爺對她説:“要不你下次來這兒吃時再一塊兒給了,畢竟每個人都會粗心的嘛!”張阿姨聽後熱淚盈眶……

我的爺爺既嚴謹認真,又善解人意,怪不得是我們家鄉的“名人”,我真應該向他學習。

家鄉的名人作文12

説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鬥英雄、作家、畫家·我的家鄉在南陽,那裏也有許多名人。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

諸葛亮誕生於三國時期。他聰慧過人,也有許多人有些嫉妒。周瑜臨終時説:“既生瑜,何生亮。”因為周瑜認為,自己已經夠聰明瞭,可是為什麼還要生出比他更聰明的諸葛亮呢!

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亡於公元234年,享年54歲。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諸葛亮·孔明”。東漢末年的南陽人士。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他給後人留下了“智慧” 、“品質高尚”的光輝形象。也是東亞地區家喻户曉的歷史人物。

關於諸葛亮的歷史故事也有許多,比如説:三顧茅廬、出師表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這個故事。股市的大概內容是: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説:“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周瑜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借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並囑咐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凌晨,浩浩江面霧氣佈滿大地,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將20只船連在一起,向北岸曹軍進發。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一齊向江中亂射。霎時,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等到日出霧散之時,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箭枝。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調頭返回。他還命令所有士卒一齊高聲大喊:”謝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實情時,諸葛亮的取箭船隊已經離去20餘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為此懊悔不已。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餘萬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不僅通天文,識地利,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擅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當週瑜得知這一切以後,大驚失色,自歎不如。這個小故事足以説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了!!

諸葛亮的隨機應變、智慧和對天文地理的瞭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也要努力像諸葛亮一樣聰慧。

家鄉的名人作文13

你們知道張大伯嗎?他可是我們南京市的種植大户。

張大伯今年四十歲,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許多。他的皮膚很黑,一個平頭,經常戴一頂皮帽子,穿一件很舊的夾克衫,顯得又瘦又高。但他種起田來一點也不吃力。

他每天起早貪黑,到田裏治農藥、除草、澆水……乾的十分辛苦,但他沒有放棄。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已經種了八十幾畝田了。從一開始一貧如洗到現在不愁吃喝,正是天然之別。

張大伯不僅勤勞,而且十分聰明。張大伯一開始不懂得種田的經驗,所以吃了虧,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到處請教別人,自己也買了關於水稻或其它一些和種田有關的書。自己不識字,就讓家裏人讀給他聽,然後用心鑽研,終於掌握了一些技術和經驗。他經常説:“種田看起來簡單,其實不簡單”

有一次,大家買種子,基本上都買了同樣的種子。只有王大伯和他們買的不同。有些人問他為什麼買這種,種子。他説:“憑我的經驗,今年的天氣適合這種種子。”果然,最後他收穫的要比別人多很多。慢慢地他開始富裕了,最後用起了機械。

從此,他就成了我們家鄉的名人。

家鄉的名人作文14

司馬光,字君實,號涑水先生。現在山西運城人。小時候就喜歡讀《左傳》,我敬佩司馬光的品德、精神和智慧。

司馬光砸缸是家喻户曉的故事,在小時候他就可以在緊要關頭急中生智救人,我想換成我可能會不知所措。

司馬光學習刻苦。他怕早晨睡懶覺,就用圓木頭做了一個警枕。只要一翻身,警枕滾了起來,司馬光便驚醒了。而我每天總要爸爸媽媽叫醒時説:“再睡五分鐘。”

我最敬佩司馬光知錯能改的精神。又一次,司馬光和姐姐一起吃胡核。姐姐剝了不開就去請人幫忙。一位婢女走過來幫司馬光用開水燙一下就很容易剝開了。姐姐回來後看到胡核已經撥開,便問:“是誰撥的?”,“是我撥的。”司馬光撒謊道。背父親知道後批評了,自此司馬光一輩子再也沒有説過謊了。

長大了的司馬光成了國家的棟樑,他的政見和王安石正好相反,他一生反對王安石但切把他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但讓司馬光想不到的是他提撥的能臣蔡京後來切成了千古罵名的大奸臣。但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他的敬佩。

家鄉的名人作文15

我家鄉的名人可多呢,有李源潮、周恩來、鄭兆財、蔣志平、吳強……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數週恩來了。他是一位總理呢,他那花白的頭髮,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親切的笑容,令我很有親切感。

他這個總理可不是“走後門”得來的,而且靠着勤奮努力得來的。

周總理小時侯可勤奮呢,有一天,周總理隨陳媽媽到一個路途遙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的風塵勞累,年幼的周總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可他仍然要堅持練完100個大字再休息。陳媽媽心疼道:“明天再寫吧。”周總理連忙説:“當天的事當天得做完!”便連忙把頭埋在涼水裏,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當100個字寫完時,陳媽媽一把奪過筆:“這下行了吧,快睡覺。”周總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100個大字,皺着眉頭認真地説:“陳媽媽,這兩個字寫歪了。”説着又把那兩個字寫了幾遍,直到滿意為止。

周總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標籤:集錦 名人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