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古詩的作文彙總八篇

作文2.68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古詩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的作文彙總八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春天,當我看到小溪邊拿一排排嫩綠的,筆直的柳樹,一陣風拂過,柳樹上的柳條迫不及待跳起了優雅 的舞步。那翠綠的枝葉被風姑娘打扮得更加生機勃勃,我便想起了: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高,當那一根根小草立在那兒恢復生機,一首古詩傳入腦中: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當江邊的楊柳很青垂着綠色的枝條,睡眠上一片平靜突然傳來一陣歌聲,我想起了,楊柳青青江水平,穿藍岸上踏歌聲。

夏天,當我看見綠樹那高大,長長的影子,一棟棟大樓的影子倒入池塘,我在那大樹下乘涼,呻吟着“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映池塘中。”當荷葉露出尖尖的角,蜻蜓落在上面時,我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秋天,當我在天上看,天上的夜聲,清涼如水,仰望着星空,牽牛星正盼望着織女星,便高聲呼喊“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當我見到山上有人停歇在那兒,山上的美景美不勝收,我便想起:停車坐愛楓林晚,楓葉紅於二月花。

冬天,當我看見窗外那千萬只鳥美麗,路上的行人沒了,我呼喚道:“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當那牆角一枝枝梅花,在寒風中開放。我説“牆角樹枝梅,凌寒獨自開。當我見到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昏昏的,北風吹着大雁一路上雪滿天飛,我便想起: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古詩的作文 篇2

一杯酒盛滿唐的才氣,一支筆寫滿人生的真諦,一幅畫載滿家鄉的風景,一首詩吟出古詩文中的絢麗。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詩人陸游此刻正心情煩悶,信步走進農家鄉村,熱情好客的農民見有客遠來,忙在院子的葡萄藤下果品蔬菜,年長的老者海親手打擊一醖黃酒,殷勤招呼,大家在一起坐下,笑呵呵地告訴客人這裏今年豐收,但還是不足款待住客,詩人怎能拒絕,又吟出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曲折折的山路,山一座連一座,遠看層層疊疊以為無路,走近一看,有裊裊炊煙,原來又是一座鄉村。

樸實好客的勞動人們的心靈美,與鄉村的風景美使詩人難以忘懷。

夕陽西下,詩人陶潛在東邊的菊花園裏採摘美菊,火紅的夕陽映紅了半邊天也使得菊花更加明豔,抬起頭來又靜靜地凝望南山,此時山間的景色正美,又夕陽又有結伴歸巢的鳥兒,心中覺得十分舒泰便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詩人心清如水,早已無爭名於朝之念,詩人不為五斗米折腰,已無爭利於世之想,只願縱情于山水,自得其樂。風景美,詩人心靈更美。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高舉酒杯敬明月,試問廣寒仙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説罷一飲而盡,心中有足樂者,於是便“起舞弄清影”舞到盡頭之處心中便想這“何似在人間”。

飲罷數杯,忽生失落與悵惘,月亮呀,你“不應又狠,何事長向別時圓”?但又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心中豁然開朗。

詩人對月發出的美好的祝願,影響着千千萬萬的讀者“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詩文中的'美無處不在,詩中的自然美與詩人的心靈美,願望美交相輝映,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

古詩的作文 篇3

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要學習背古詩。在學校裏,我和同學們一起背古詩,還蠻喜歡的;在家裏,因為有的字不認識,所以不懂意思,還沒有人陪讀,少了許多樂趣,讀起來心不在焉。背古詩對我而言是一杯苦澀的茶!

漸漸地,漸漸地,我認識的字多了,閲讀也“撿”起來了,還學會了查字典,個別不懂的可以看下面的“名詞解釋”,基本能讀懂每首詩的意思,以前要一兩天背一首古詩,現在只要10分鐘。

以前總被我稱為“老大難”的古詩背誦,慢慢變成了我的樂趣。

古詩的作文 篇4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將眾人引入惆悵離緒之中,彷彿置身於朝晨的薄霧,迷茫的回頭又殷切的期盼前方的光明。夜晚涼風瑟瑟,抬頭仰望的皎潔之月,是令人心生寒意的宮闕。詩人舉杯的憂慮,何時才能塵埃落定?只怕詩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地踱步徘徊。“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古詩中的字裏行間,藴含着人生百態。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憂慮;也有“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的清幽心境;有“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還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不休止的決心……此乃詩人智慧精髓的體現,是詩人處於人世中如夢的囈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別世前用筆尖的墨汁抒發胸間的豪情壯志。古詩也如史書一般展現着詩人精彩的人生。文天祥看見了“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有着辛苦的遭逢,有着“説惶恐,歎零丁”的感歎,剛正不阿的品質讓詩人爽快地麾下千古名句。一個人的成功,一個人不屈的傲骨。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生性豪放,也擺脱不了故人別離的辛酸之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看似繁華的紅豔的桃花之美,掩飾不了詩人內心的依依不捨。山頭的落日似乎也會搖擺不定,只因人心別離時的顫抖。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有“閒情”去幻想赤壁下的另一種命運,正因為報國無門的憤下所剩的的無奈。我不禁想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卻一輩子也沒能求出一條報國之路的悲劇。令人深思不僅僅是投下汨羅江的的結果。人書下詩句,古詩映照人世常情……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乾坤”的選擇,“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傷,“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期盼,“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

詩中的無限人世常情,帶我們慢慢品讀。我們也在是中學會欣賞,學會成長……

古詩的作文 篇5

在國小的時候,我總感覺古詩什麼意思也沒有,所以,在國小的時候,我都是把詩死記硬背下來的,沒幾天便忘了。但是,自從我在四年級上了王老師的國學班後,我便發現了古詩的樂趣。

其實古詩並不是很難,如果是長詩,比如《長恨歌》、《琵琶行》等一些詩,這一些詩是需要一天一天積累下來的,比如我把《琵琶行》背下來就用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我並沒有死記硬背,而是先理解了詩的大概意思才開始背的,所以,要想背會詩就需要先理解全詩的意思。

我第一次開始背詩的時候,感覺一點兒也沒有頭緒,感覺根本就背不下來,但是我發現我讀了幾十遍之後,我竟然立刻便會背了,所以,我又想起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句子:“一遍生,二遍熟,三遍可以當師父”。是啊!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只有我們自己的勤奮努力,才可以幹成大事!

在這個寒假中,我已經把語文課本上的詩背了一半兒了,因為我覺得,課本上的詩都非常的好,比如人們口口相傳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哪裏來。”所以,我們只要能抓住關鍵詞,便可以把全詩的內容概括出來,因此,我認為關鍵詞非常重要。

我每天都會來背一首古詩,因為我是一個非常喜歡背古詩的人!

古詩的作文 篇6

野芳發而幽香“春”;佳木秀而繁陰“夏”;風霜高潔“秋”;水落石出“冬”。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更是源遠流長。詩中的“春”是春意盎然,詩中的“夏”是生機勃勃,詩中的“秋”是雁過留聲,詩中的“冬”是寒雪紛飛。我則尤為喜歡詩中的“冬”。

在冬天,爺爺抱着我坐在火爐旁的搖椅上教我一首首的背誦唐詩。我清晰的記得背誦的第一首詩是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多美的一首詩呀!我愛梅花,愛它的高潔,愛它的謙虛,更愛它的堅貞不屈。冬因梅而傲,梅因冬而俏。

漸漸地,接觸了描寫冬的古詩。王維的《四氣歌》“鳴笙起秋風,置灑飛冬雪。“陶淵明的《四時》“秋月揚明惲,冬嶺秀寒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其中我最喜歡柳宗元的《江雪》他把冬天的氣氛,景象都淋漓盡致的刻畫出來。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對詩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在這一次綜合學習中我又開始接觸元曲。元曲中的神祕促使我走近它,元曲中我最喜歡關漢卿的《大德歌(冬)》:雪粉花,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密灑堪圖畫,看疏林晚鴉。黃蘆掩映清江下,斜攬着釣魚槎。詩的意境真美!在詩中沒有人跡卻不缺少熱鬧,寒冷卻不缺少生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開始讀白樸的一曲《天淨沙。冬》:一聲畫角譙門,門庭新月黃昏。剛開始讀時它讓人揣摩不透,我正要去翻詩意,老師攔住我説:“詩就像茶需要細細品味,需要在一次次的揣摩與品讀下才能得知它的含義。”

我輕叩開了詩歌的大門,也對詩人和更多的描寫冬的詩有了興趣。古詩雖然離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在我們細細的品味下,古詩好像搖身一變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我還會比較古詩與現代詩的不同,在學習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知識。我願意牽着你的手,再次輕叩古詩的大門,走進詩的國度。

古詩的作文 篇7

自古以來,離愁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關於離愁的詩更是數不勝數,離鄉之情,別友之情溢滿了文化史。

身處異地,唐代大詩人李白在《靜夜思》中寫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色淒涼,作者獨自一人身處異鄉,望着那輪皎潔的明月,思鄉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鄉的一切,不禁感到無盡的酸楚,只能對月空吟,留下這千古傳頌的名句。

背景離鄉,李月也曾吟誦到“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把自己對家鄉的依戀轉化為家鄉水對自己的萬里送別,構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強烈,鋪案寫下這傳頌千古的名句。

與多年好友相別,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與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別,卻不知何時才能夠再會,自然心生不捨,但詩人卻以樂觀的態度,拋開惜別之情,絲毫不會哭哭啼啼作兒女態,揮豪寫下這千古流傳的送別佳句。

而面對離別,王維卻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山陽關無故人。”以敍述的口吻,傳情的動作表達真摯的惜別之情,青青河畔,折柳相送,輕吟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佳句。

喜歡讀古詩,體味古詩中的離情別緒,我彷彿經歷了一次旅遊,沉醉共中,甚至讓我不想醒來。

古詩的作文 篇8

幾天前,校園裏到處掛滿了古詩詞,數不勝數,讓人眼花繚亂。

老師給我們下達了一個艱鉅的任務:每天早上背幾首校園裏的古詩。

清晨,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把不會背、背得不熟的古詩抄了下來,然而我一見到古詩就頭疼,有許多詞句都很難理解,這不,一早上還沒背一首呢!“九曲黃河萬里沙……”咦?是誰背得這麼熟練,扭頭一看,哦!原來是“古詩大王”衞鳴凱正在背古詩,見此情景,我心想:何不問問他背古詩的技巧呢?我便上前去:“衞鳴凱,你背得那麼熟練,教我點技巧吧?”“看你這樣誠懇,就傳你幾招吧!背古詩要細心品味其中的含義,背之前,要先看看詩意或詞意,以便加深對句子的理解。這樣再背,就感覺得心應手了。”

我聽了,豁然開朗,按他的方法去做,嘿!果然很快就背會兩首了。從這件事上我體會到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方法技巧,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標籤:八篇 古詩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