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以善為話題的作文精選

作文1.42W
  01予人滴水收穫湧泉

“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是得到幫助的人掛在嘴邊的承諾。無私奉獻,退伍的老兵付出汗水,確實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執一束微光穿越暗夜,得到的或許是前路的光明,或許仍是漫長的等待。若是沒有既定的湧泉之報,你是否,還願意手執滴水去滋潤他人乾涸的心靈呢?

以善為話題的作文精選

我説,予人滴水,定能收穫湧泉——手持光明,我們畢竟温暖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即使沒有沿途的掌聲,我們仍能收穫來自內心的回饋。

近年來,各大求職場上,“隱形的考題”層出不窮。故意被放置的紙屑、經理喬裝而成的清潔工都是檢驗求職者道德素質的考題。一瞬間的俯身、一個謙讓的動作往往將人的愛心放大,讓他們順利得到工作。細小的善舉如同滴水,不經意間被領到捕捉,真情的清泉便湧來,許給施善的人一個光明的未來。這也激勵着他們更努力地工作,把愛的回饋綿延成通往春天的小徑,鳥鳴花木深。同樣讓我們記憶猶新的還有黃子恆,那個2013年大學聯考時不怕耽誤考試,抱起暈倒女生送往醫院的男孩,他所樹立的道德力量使他贏得了人生的考試,高校也給落榜的他伸來橄欖枝。

這些平凡的善行有着非凡的力量。倘若沒有心中落下的滴水,有怎有他們光明的未來,社會的海洋又怎會澄澈如鏡?倘若沒有善良匯聚起的輕風,人們心頭的烏雲怎能飄散,世界的天空又怎能明亮如玉?他們的收穫是美好的回饋,是應得的贈予。

然而,並不是每一粒種下的種子都會長出莊稼,也不是所有真誠的付出都能得到熱烈的回報。但自己種下的善的種子會温暖內心的春天,付出的汗水會澆灌心靈的沃土。這難道不是湧泉般的回報麼?

伊拉克戰爭期間,戰地記者塞維斯救助了塔克辛一家,並將他們接到德國治療。此事感染了世界各地的記者,他們紛紛為和平奔走呼號,他們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為人們破碎的心靈灑上一滴聖潔的水,驅走恐懼,讓愛重生。十年伊戰,生死茫茫,可塞維斯的滴水凝成呼籲和平的永恆。可能他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回報,但我們可以肯定,戰火中重生的面龐和微笑都是他心中奔流不息的泉水,淌過艱辛的日子,淌過蒼老的歲月,依然純淨。

“使穿枝拂葉的人,踏着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不覺荒涼。”這是冰心告訴我們的行善的意義。我想,當我們在人生道旁,不斷播種、開花的過程中,芬芳的也是我們自己。予人滴水,收穫湧泉,不要再追問為什麼自己的“一分耕耘”沒有換來想象中的那“一份收穫”,當你拋開雜念,用真心助人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裏,那付出的部分全都幻化為潺潺的清泉,緩慢持久地,滋潤你的時光。

  02與人為善者,人以善與之

退伍兵們懷着善意為小鎮上的人們做了點好事,收穫的是小鎮人對他們生意的支持和真心的友善;老兵們更加努力地工作,回報這種善意,加深的是人與人之間可貴的情誼。與人為善者,人以善與之。營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取得事業上的成功,都離不開與人為善。

常有人覺得世情薄如紙,便戴上冷漠的面具,將尖利的刺朝向他人。殊不知若是願意與人為善,再遠的距離不過咫尺,再陌生的兩人也能彼此關愛,再深的誤會亦能渙然冰釋。

三次摔倒皆是他人失誤所致,卻覺得“別人的錢花着也心疼”,堅持自己處理——鄭州這名老太太的舉動,讓被“彭宇案”寒了心的人們重新看到善意的力量。老人説:“年輕人掙錢不容易,能省點就省點。”,年輕人深受感動更是堅持送她到醫院,並特地在第二天送了一束花給老人。一次在時下頗為敏感的事故便演變成了一幕人與人之間傳遞理解、信任、温情的動人場景。正是老人心中那小小的善意火種,温暖着人們的心靈,點燃了更多人的希望;正是因為有這樣善意的火種,下次遇到有人摔倒,仍會有人為了心中那對善意的感恩,毫不猶豫地伸出雙手。

種下善意的因,將收穫甜美的果。劉備文難及諸葛,武不如關羽,然而他卻又一顆包容蒼生的善心。他愛護百姓,體恤下屬,誠心對人,知恩圖報。皇叔雖拙,卻仁善天下。因此百姓擁戴他,簞食壺漿,以待將軍;臣子崇敬他,願為之肝腦塗地,鞠躬盡瘁。自始皇登帝,人皆言其暴虐,秦國社會矛盾尖鋭,遂二世而亡;並無大才的劉備卻得以在三分天下的亂世中佔據一方水土,這與他與人為善,創造出君臣百姓上下齊心的局面大有關聯。善意鑄就的穩定人際關係是磐石,也是珍寶。為人處世,若能友善地給予,便可得真心之回報,我們也將在未來之路上走得更遠。

付出善意是良性循環的開始。與人為善者既受到他人回報的友善,必將更加無私地奉獻温暖;受人善意者往往傳遞善意,一點點小事便會在整個社會激起向善的漣漪。“快樂巴郎”阿里木是如此,“最美教師”張麗莉亦是如此。勿以善小而不為,因為一個善意的舉動哪怕輕的像柳絮,也會牽動整個明媚的春天。

與人為善不是為了獲得幫助,獲取利益。以“引玉”為目地的“拋磚”失去了它原有的高潔,背後隱藏着私人目地的善意亦是境界低下。但若是非要説出一個與人為善的理由,我想那便是為了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氛圍。在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和諧融洽的大前提下,人們才能順利地做好想做的事,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收穫一切期望中的美好、幸福。

與人為善者,人以善與之。請慷慨地播散下心中的善意,你必將收穫生命的春天!

  03予人玫瑰,亦得花香

老兵們的善舉打動了小鎮上的人們,為自己的早餐店帶來客人:小鎮上人們的寬容與支持感動了老兵,促使老兵們更加敬業,給小鎮人們提供了更加可口的早餐。善良其實是一個相互的過程,與人為善的同時我們也可為自己帶來善的種子,予人玫瑰,我們亦可收穫馥郁花香,這花香不僅來自一株玫瑰,更飄自因這一株玫瑰盛開的奼紫嫣紅。

淒冷的雨夜,小店的老闆收留了一位在櫥窗外瑟瑟發抖的老人,為她提供了温暖安適的休憩之所。幾天後小店老闆便收到一家房地產大亨的信邀請他去房地產公司擔任一個重要的職位,而這位大亨便是那位老人的兒子。有人豔羨於小店老闆的運氣,一次簡單的幫助便讓他得到了如此豐厚的回報。然而在我看來,與其説小店老闆的所得是因為他的好運氣,不如説是因為他真誠、不求回報的善行。他的善行不僅為受助的老人帶去了温暖,更是將善的種子撒向更多人的心田,而他所得到的只不過是那馥郁芬芳中的細微一縷罷了。與人為善者,人恆愛之,正是因為小店老闆在他人受難之時毫不猶豫的獻出了自己的玫瑰,才讓他得到了房地產大亨的青睞,收穫了滿懷花香。

“我並不偉大,但我賺錢比你容易些。”“最美的哥”馬志剛對一位盲人乘客如是説,拒絕了他的車費。可他不曾想自己的這番言行亦感染了下一位乘客,這位乘客在下車時也如此對他説道“我不偉大,但我賺錢也比你容易,這錢你拿着,希望你能繼續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的人。”説完他便將自己和盲人乘客的車費一併付給了馬志剛。馬志剛不經意的善舉在那位乘客心中激起了善的漣漪,不僅傳播了善的種子,更讓自己得到了他人的尊重。他贈出的玫瑰雖然並不耀眼,但它的幽然清香亦催開了繁花,讓自己被芬芳環繞。

我們的社會需要“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我們幫助他人不僅是因為我們給予了受助者温暖與尊嚴,更是因為愛與善對我們每個人都不可或缺。沒有人是一個孤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幫助之時。誠然,我們予人玫瑰不是為了讚譽與回報,但與人為善一定程度上也是為我們自己的未來持守了安放空間。因而當我們予人玫瑰之時,滿園繁花便已悄然開放,待我們迷茫困厄之時,低頭細嗅,花香自來。

所以豈不要吝嗇你手中的那朵孤芳,予人玫瑰,換來的可能是滿園春色:獻出幽香,收穫的可能是馥郁芬芳。

  04予人善,予己善

有人説他們愚拙,在如今這個唯利是圖的社會上做不求回報的傻事,而我卻認為他們是在用那行善的高潔之心蕩滌着塵世污濁,還人類以本真,還世界以清明。“予人善者,人以善予之。”行善是贈人玫瑰後的那份恆久綿密的馨香,雖然不似玫瑰來的熱烈,卻能久久縈繞,絕世流傳。

曾寫出過無數暢銷著作的當紅女作家畢淑敏,在無數人眼中就是一枝獨立於世的清蓮,用其馨香感染他人,她曾説“行善是做對得起自己的事情,不為別人,切莫讓之永久封存,變成化石。”她年輕的時候曾在多家臨終關懷醫院陪伴孤弱老人,為他們即將走完的一生送去温暖,給予他們生命的鮮活。這在別人看來是給報酬都避而遠之的事,但畢淑敏卻不以為然。這不僅能讓老人們安適的離開,還能提升自己對死亡的認知。

予人善,畢淑敏收穫的是一種靈魂的提升,更讓她發起了對死亡的思考,為她之後《血玲瓏》《紅處方》的創作做了鋪墊。倘若沒有給予老人臨終温暖的善行,就沒有她如今深邃的思考,也就更沒有暢銷書女王的桂冠,是行善的良知激發了畢淑敏的潛能,讓她沐浴着善的聖光,體味着“予人善,予己善”的箴言。“勿以善小而不為”行善是她一生的信條,也是使她成為星漢中最耀眼星辰的奠基。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都是小小的銀河光塵。或許力量微弱,但也能在三千鴉殺中發出自己的吶喊。陳光標便是一顆小小塵埃,但卻迸發出了無盡的善光。陳光標雖不是首富,卻能不宥於金錢的誘惑,不願做身着華麗錢權羽裳的行屍走肉,而是多次捐錢捐物。且不論他的高調行善是否是為了博得眼球,單單是這份善心,就應該受到眾人的誇讚。當社會各界向他抱疑尋因的時候,他只是簡單的説“我做我的事與別人無關,我只求無愧於良心。”是啊。無愧於人的純潔本心。隨着真相的公諸大眾,陳光標的行善舉動在獲得社會如雷般的掌聲的同時也在人們心底寄存了一份愛的薪火。

予人善,予己善。行善之人也必將獲得善果。為何不以真善之心去化解世間冷漠與奸詐?為何不以真善之心去洗滌世間污穢?

望着前人們的善言善舉,身為中國新一代的好少年又怎能被時代的洪荒沖走落後呢?應像魯迅説的那樣:“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像螢火一樣,不必等待火炬。”

我相信,若眾人都高舉行善之螢火,中華大地必將燈火通明,永久不熄。

  05贈人玫瑰,得到整個春天

古語有云:“助人者人恆助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退伍兵們便是“愛人者”,他們的善行得到了小鎮人愛與温暖的回報。一份藴藏心底的善意,一次舉手之勞的善行,都會匯入人潮中正能量的暖流;這世界有一份讓人心暖的公平,一遍遍鐫印着這樣樸素的真理:善人終得善報。

當特蕾莎修女吻過諾貝爾和平獎獎盃,鎂光燈閃耀了她樸素的淚。這位用一生時光踐行善良的偉大女子何曾期許過回報和獎賞?然而當她為臨終的流浪者誦讀完詩歌,當她握緊了麻風病人顫抖的雙手,這温暖的善意滋潤了塵世間無數乾涸皴裂的心靈,受到温暖與感動的世人最終將修女高舉在諾獎之巔。是了,善良的回報與其説是上天賜予,不如説,是我們每一個人匯聚成的、社會上懲惡揚善的温暖聲浪。正如小鎮上人們主動光顧退伍兵的早點攤,正是經由我們將善意傳遞,最終使得善良的心靈得到了應有的回報與饋贈。

善行如火種,能撩起一整片融融春光;我們嗅着春花的馥郁芳香,欣喜地感受着善良的報償。猶記報紙上那個動人的故事,天津的哥馬志剛在搭載盲人乘客後執意不肯收錢:“我並不偉大,但掙錢也比您容易些。”下一位乘客聽説後竟執意要付雙倍的錢款:“我也不偉大,掙錢也比您容易些,以後就請您繼續幫助他人吧。”

善意總能喚醒人們心底最柔軟的情愫,“與人為善者,人必以善與之”。善意得到的回報,是小鎮人乃至台灣全省對退伍兵早餐攤點的傾力支持,是下一位乘客温暖的笑容與鼓勵,是找到阿里木的新疆姑娘一句樸素的“你是好人,我要嫁你”,是感動中國與諾貝爾和平獎滌盪心靈的淚光……爝火燃回春浩浩,當善行得到的回報如温暖的海潮沖刷心靈的堤岸,當善良的日光普照大地,生命,本該如此美好。

善人終得善報,然而施善並不是為了回報。正如一位名人所述,若以回報為目的而施與善行,反而會失去善良本有的高潔與雅緻。葉曼把生命比作一座玫瑰園,我想,我們折枝贈香予他人時,不必期許另一枝玫瑰,因為在這傳遞的温暖裏,我們會得到一整個春天。

當小鎮上的街坊鄰居如潮水般湧入簡單的早餐店,我彷彿看到一顆顆温暖躍動的心爭相訴説着對善行的回報。善良是贈予別人的玫瑰,在那融融春日裏,“一朵花,猶如沉香屑,一爐一爐旺盛。那火、那光,讓我驚歎連連而沉醉”。

  06人助助人者

俗語云:天助自助者。我們不妨説:人助助人者。退伍兵樂助他人,以是得到鎮中居民的居民幫助,而做成風靡全國的永和豆漿。與人為善者,人以善與之。不求回報的'助人收穫的是人們金子般的真心。

生活的重擔我們難以用個人的肩膀扛起,他人有難時不有所圖地盡一份力,自己摔倒時他人才會心甘情願搭一把手。畢竟,人助助人者。

樂助他人總有所回報,異日可能因此大獲其益。東漢末年局勢始亂之時,曹操曾收留與兄長失散的關羽,而當雲長懸官印於樑上,辭孟德,別文遠,千里走單騎時,操以山海之懷、助人之心、成人之念,一路放行。多年以後,華容道上,才有了關羽義釋曹操的佳話。倘若當年曹操心量狹小,不助關羽,待到華容道上,曹操這一世梟雄,怕也要身首異處了吧,又何談以後的曹魏大業呢?曹操能助關羽,故得關羽相助,真可謂助人者得助,人助助人者。

今日的助人如同好心救活一株將死的藤蔓,明日他便可能帶你逃離致死的高崖。

昔時世人皆知,海瑞為官,以民為心,以天下為本。海瑞終其一生,為民請命,四海陷於困厄之民,皆得海瑞之助。海瑞多次責令貪官還田於民,屢屢助民興水利,開荒田,助得百姓安居樂業。海瑞死時,數千百姓擁於街頭,為此助民之官送槨千里。

海瑞助民,非小助,而是如上天甘霖,廣助天下之民;萬民助海瑞,亦非小助,而是助其書成“愛民之官”的匾額,高懸於萬世長河之上。

海瑞一世的助人如同喂撫了萬千的飛雀,功成身終之日,萬鳥助海瑞飛至歷史的雲端。

人助助人者,自古而來,皆為如此。着眼今日,最美女教師張莉莉捨身助人,救得學生生還於飛馳車輪,社會各界亦樂助之,有醫院願為其義務治療,有學校請其演講,在社會的幫助下,張莉莉雖痛失雙腿,卻喜得雙翼。而炫富女郭美美,居慈善之位而不行善事,何其諷刺,此不助人而損人者,必受人民口伐。

助人者往往受益,而卻不可以以獲益之心去助人,唯有不圖回報,無私利之心,方得益之至者。

人助助人者。願我們每個人心間,都長存一顆助人之心。

  07種下一點綠,收穫一片春

“愛人者人恆愛之”,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同與喜愛,何不先伸出雙手關愛他人?想要贏得人們的支持與幫扶,何不率先行動樂於助人?想要收穫奼紫嫣紅的春天,與其坐等花開,不如種下一點綠,收穫屬於自己的春天。

“永和豆漿”的成功便是如此,樂於幫百姓做好事的老兵們讓鎮民感受到了他們的真誠與善意,即使開張的早餐棚子簡陋簡單,仍得到了小鎮居民的全力支持,進而快速發展,成為商業奇蹟。老兵們的做法無異於先種下善良、助人的綠,這份綠意在人們心頭生長,最終回報給老兵一片燦爛的春天。

做人成事的祕訣就在這裏——與人為善者,人必以善與之。沒有人能輕鬆獲得認可,沒有企業能輕鬆贏得客户。想要收穫春天,不付出行動時不可行的,率先種下綠意才是王道。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多是為人民付出者,先助人、先愛人,人民才會擁護支持。上古賢君舜、禹,在繼位前無不是無私地奔走于田間地頭,熱心地幫助農民排憂解難、疏理憂患,最終得以在禪讓賢人的繼承製中靠人民的支持脱穎而出,實現自己兼濟天下的抱負。反觀秦王暴政,妄想坐收人心,而不與民為善,不向人民付出真意,最終落得“一夫作難七廟隳”的下場。舜禹懂得種下綠意,收穫春天的道理,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先在人們的心中種下真誠愛民的綠意,最終在人民的幫助下收穫了成就大業的春天。而一味追求燦爛春天,卻不願種下生芽綠種的秦王,最終沒能見到真正的春天。

成就事業、集聚人心如此,智慧做人、為未來蓄勢也是如此。先行付出,讓人們感受到你的真誠與善意,你的點滴小善,便可能收穫意想不到的財富。

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大學四年間一直無私地幫同學打水,這一點小小的善意,卻被同學銘記於心。於是在新東方初建急需優秀老師時,俞敏洪的許多同學毅然放棄了原先不錯的工作,來幫助他創辦學校。他們當中有人這樣説:“就為了老俞給我打的四年熱水,我就跟他幹了!”為同學打水這一小小的善意之舉,使俞敏洪收穫了同學對他善意的回報,而這份回報的善意,最終成為了他創業的無價財富。

所謂“君子敬而不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劉邦禮讓賢士,恭敬禮待自己的臣下,最終獲羣賢相助,奪得江山;曹操效仿“周公吐哺”真誠待人,讓身邊的人才有充分發揮的空間,最終得以“天下歸心”。而不能親臣親民的西楚霸王最終自刎烏江,失去了已到手的江山。

若希冀有收穫,就不要總想從別人那裏得到什麼,你先與人為善,人必以善回報。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種下愛與善的點點綠意,收穫和諧絢麗的春天。

  08“善”有“善”報

退伍老兵的勤勞熱心換得小鎮人的支持鼓勵,在小鎮人的支持鼓勵中,老兵們更精於製作早點,終成一番事業。正所謂:種下什麼種子,結出什麼果實。善行與善意總是雙向流動的,而社會也正是在這樣善行善報中愈益美好。

聽聽!街邊隱隱傳來的羊肉串兒的叫賣聲,煙火繚繞中是阿里木忙碌的身影,還有一串長長的隊伍。阿里木的善舉感動着許許多多的人,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樂意去他的攤前買羊肉串兒,也就有越來越多的貧困家庭可以得到資助。試想如果不是這一來一回的愛心雙向流動,我們又怎會在熱鬧的燒烤攤前發現這熱心善良的阿里木?又怎會有那麼多孩子重新背好上學書包圓了自己的讀書夢?“善”有“善”報,正能量是一個雙向傳遞的產物,缺失了任何一方的力量都難以發揮其巨大的作用。

看看!吳鞠萍、刁娜病牀邊擺滿的祝福與鮮花,一種温暖充溢着本來冰冷的病房。她們的無私與無畏給這個夾雜着冷漠的社會注入了一縷陽光,感化了堅冰,温暖着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做善事的行列同時她們也贏得了社會的讚譽。個人的善行善舉也許很小,卻可以温暖着一個社會,流動在每個人的心中,最後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使我們共同進步,渡過難關,這又何嘗不是社會對於施善者最好的報答呢?

瞧瞧!黑人們在綠茵球場上奔跑的身影,曼德拉幫助他們找尋自由與平等,他們亦對曼德拉報以支持與信任,於是有更多的黑人種族獲得了自由與平等,無論是曼德拉還是眾多黑人種族,他們共同用行動在社會中寫下了凜然正義。

想想!愛因斯坦在拒戰書上籤下名字的一刻,便必然面臨着研究工作會受到重重阻礙的境況,然而他的善良獲得了其他同樣拒戰科學家的傾力幫助,最終才有相對論的問世與成功。

小小的善舉在人與人傳遞中彰顯出巨大的作用,所以我們為何不盡我們所能做一點小小的善舉,不因彙報,不求讚揚,只是加入這善舉雙向流動的一環,親手種下善良的種子,傳遞温暖的果子。

“善”有“善”報,請讓愛雙向流動。

  09與人為善者,人以善與之

善如曦,明媚而暖心;善如水,澄澈而淨心;善如歌,婉致而悦心。《論語》有云:與人為善者,人必以善與之。人生這場修行,我們該帶着善良上路,堅信你燃過一盞星火,前方也必有人為你照路。

與人為善者,人必以善與之。前段時間新聞上曾報道過這樣一件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先生在火車上丟了錢包,令人意外的是,不翼而飛的錢包卻又被小偷送回了。錢包裏多了一張小偷留下的紙條:“看到你錢包中厚厚一摞為希望國小匯款的票據時,我深深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希望您將這樣的善行繼續下去。”新聞中的失主坦言自己行善從未想過回報,然而他的善行卻喚醒了小偷心底的良知。惡念被碾碎,善良被施回。一場“從未預料”的回報以這樣“出人意料”卻“順理成章”的方式發生了。生命中存在太多不確定,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只要你發自內心地善待一切,上帝也必然善待你的結局。

與人為善,人必以善與之。有時我們未曾想過回報,施出的善意卻“意外”地施回了我們。從前有一個農夫在糞坑裏發現一個快要溺亡的貴族的孩子,農夫不顧惡臭,奮力將孩子救了上來。貴族出於感激與發自內心的同情,資助了農夫的兒子。善良的種子悄無聲息地生根發芽,為農夫開出一朵馥郁的花朵。可是善的果實沒有就此凋落,後來被資助的孩子考上了醫學院,成為享譽盛名的醫生。這個被資助的農夫的兒子就是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黴素的發現人,利用青黴素,他又救了當時患上難以治療的肺炎的貴族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在二戰期間擔任英國首相,領導英國人民戰勝了納粹德國的温斯頓。丘吉爾。農夫一個無心的善舉,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了一個改變命運機會;貴族的善良,則“無意”中又救回兒子一命。一個小小的善行像投在湖面的石子,泛起一圈圈善的漣漪。在善的付出下長大的兩個孩子,得到了更多善的回饋,擁有各自不同卻非凡人生,讓善的饋贈恆久綿長。就像餘秋雨先生説的那樣:“像城頭飄來的歌,像枝頭棲息的鳥,我們遲早都會消失,惟有善與愛,才能永恆。”

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曾説:“對於心地善良地人來説,付出代價必須得到報酬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侮辱。”我們付出善良不應以有所回報而作為目的,而是應該發自內心地關懷他人。熔鍊刀斧,化為鋤犁,耕耘善良,讓“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創辦永和豆漿的那幾位老人的善行為他們贏得了更多的善良和包容,這對今天的我們仍不失為是一種啟示

——守望相助,是世界給善良最温暖芬芳的,回饋。

標籤:善為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