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寫讀書的作文600字3篇

作文1.57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讀書的作文600字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寫讀書的作文600字3篇

寫讀書的作文600字 篇1

喜歡沉淪的感覺,沉淪在文字中,熟睡在文字中,讓身心的每一處與這盛大的“書香”舞會進行零的接觸。切膚地體會到,這便是沐浴書海的舒心之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笨拙的小嘴咬牙切齒地念着這些大人文化,叉着腰搖着頭儼然一副“勤書生”的模樣。那時我會為自己“會讀書”而洋洋自得兩三天,每讀一遍彷彿品嚐完一件美味奶油蛋糕般滿足而快樂。偶爾,我也會有些不解:這些是什麼意思呀!我便捧着那本如珍似寶的《三字經》去找爺爺。

樹蔭下,爺爺搖着搖椅,戴着眼鏡,在靜靜地看書。很安靜,我聽到了風吹樹葉互相磨砂的聲音。爺爺吸着捲煙,呼出了一個個天使的“圓環”。我伏在爺爺的膝上,嗅着爺爺身上的煙草味,指着書本,問:“爺爺,這是什麼意思呀!”爺爺笑了,臉上的皺紋像波浪一樣舒展,是那樣的慈祥。我便細細的聽,爺爺柔柔的講,有時候會伏在爺爺的膝上聽到睡着,爺爺便將我摟入懷中,我睡得朦朧之間,聽到爺爺的翻書聲,一頁,兩頁,三頁……

就這樣,童年閒適的午後,就是和爺爺一起讀書,看過那滿樹泛黃,落在頭上,爺爺那粗糙温暖的大手,拂去樹葉,摸着我的腦門:“寶兒可長不少知識啦!”我便與爺爺相視而笑,從此與書結下不解之緣。

直到爺爺不在世了,我仍會想念那張大搖椅,那張承載着多少歡樂的搖椅;還有慈愛的爺爺。我獨自坐在樹蔭下讀書,清風徐徐,就像是爺爺的手在撫摸着我的臉。

是書本,陪伴我走過多少孤獨寂寞;是書本,帶給我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是書本,讓我熱愛生活,獲得更多的知識,學會成長……

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倘若我沒有讀書,也許就不會有那出口成章的本領,沒有温文爾雅的修養,當然,也不會有今天的我。我愛讀書,愛她的姿態,愛她的.內涵,愛她的魅力。

回首我與讀書的點點滴滴,絲絲感動湧上心頭,那一串串可愛的腳印,便是我與書本的翩翩起舞,一路上,歡聲笑語,花團錦簇。

寫讀書的作文600字 篇2

其實從兒時開始,我便藉助了媽媽牌“播放器”聽那些奇幻的,美好的童話故事,它們讓我明白了善良的人總會有幸福,而那些兇殘的、狠毒的人則會受到人們的鄙視、懲罰。它讓我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漸漸的上了國小,我就愛上了閲讀,因為好書讓文字帶領我進入了一個美好的、快樂的世界。那個世界沒有真花,卻讓人聞到花香;那個世界沒有鳥兒,卻讓人聽到悦耳的鳴叫;那個世界……

媽媽常帶我去書店,時常是買袋書回去,讀個三四個月,便又去了書店。實在沒書了,便與同學們換着看。那時我們班流行知識漫畫類的書,例如:《埃及尋寶記》,《美國尋寶記》,《荷蘭尋寶記》……反正都是一位名叫姜境孝繪製的,這種書基本是漫畫,但是穿插了一些知識、常識,所以又叫知識漫畫。

後來我戀上了校園小説,當然是楊紅櫻阿姨寫的嘍。我在義賣裏買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之開甲殼蟲車的女校長》。寫了新女校長和馬小跳的故事。讀罷此書,我感受到了馬小跳身上孩子的天性,他很愛班集體,卻被老師拒之門外,馬小跳説了事實,但班主任死活不信,偏説他們撒謊……

書總是不斷有,看也看不完。我常常在週末的下午,坐在軟軟舒適的牀上,看上一個下午的書,有時竟看着看着睡着了,夢見的總是剛才所看的內容。

我最怕內容悲傷型的書,我“哭點”很低,看着有點感人,眼淚就像水龍頭“嘩嘩”地流出來,不把書弄哭我的心緒哭出來,絕不罷休。

現在的我,依舊與媽媽手挽手,一起進書店,買上一大包書,回到家分着讀,有時竟爭起來。呵呵,我還小,要讀的書很多很多,不過能讀一些讀一些,總比不讀好吧。

寫讀書的作文600字 篇3

物以稀為貴。但是書究竟不是普通的貨物。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經驗的寶藏,所以儘管如今滿坑滿谷的都是書,但書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價廉未必貨色差,暢銷未必內容好。書的價值在於其內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讀《太平御覽》等書二卷,漏了一天則以後追補,他説:“開卷有益,朕不以為榮也。”這是“開卷有益”一語之由來。《太平御覽》採集羣書1600餘種,分為55門,歷代典籍盡萃於是,宋太宗日理萬機之暇日覽兩卷,當然可以説是“開卷有益”。如今我們的書太多了,縱不説粗製濫造,至少是種類繁多,接觸的方面甚廣。我們讀書要有抉擇,否則不但無益而且浪費時間

那麼讀什麼書呢?這就要看各人的興趣和需要。在學校裏,如果能在教師裏遇到一兩位有學問的,那是最幸運的事,他能適當地指點我們讀書的門徑。離開學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有一個原則也許是值得考慮的:作為一個道地的中國人,有些書是非讀不可的。這與行業無關。理工科的、財經界的、文法門的,都需要讀一些蔚成中國文化傳統的書。經書當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書也一樣的重要。盲目地讀經不可以提倡,意義模糊的所謂“國學”亦不能饜現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書是我們應該以現代眼光去了解的。

黃山谷説:“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細味其言,覺得似有道理。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人,確實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關係安在?何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我想也許是因為讀書等於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書立説必定是一時才俊,與古人遊不知不覺受薰染,終乃收改變氣質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廣,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無以名之,名之曰書卷氣。同時在談吐上也自然高遠不俗。反過來説,人不讀書,則所為何事,大概是陷身於世網塵勞,困厄於名韁利鎖,五燒六蔽,苦惱煩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語言有味?

標籤: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