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鄉情高中作文

作文3.17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情高中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情高中作文

鄉情高中作文1

中國人的節日大抵都是為了紀念逝去的先人麼。——題記

在我的紀念中,清明的印象漸漸已落得模糊了。

南方的清明節,神與鬼似講好了的,大多是陰雨連天,特別是農村,前日的細雨,已然將路變得濕稠不堪(南方的土大多是紅土,很黏膠,一下雨,踩上去,土就粘着鞋,極難甩掉),翌日清早,穿着高筒雨鞋,打着雨筒傘,踱着泥濘的土路,深淺不一,踩上去噗哧的響,一不小心,滑將到路邊的水溝裏,打了一身的濕土,稍有的趔趄狼狽,但阻不了對祖先的思念。

小時候,每遇清明節,家鄉的人們紛紛趕印“清明餜”,所謂“印”——老家那邊的清明餜很特別,是用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過程很簡單,將餡用餜皮包好後,放進一個刻着花紋的木質模子裏(模子可以有很多形狀和紋路,最後一個帶有花紋的清明餜就出爐了。餡也分豬油和豆腐鹹菜,還有用植物碾成粉的“綠餡”,什麼植物如今已記不清了,特別有趣的還是,將粉團混了“洋紅”,做成各種動物的形狀,豬、羊、牛等,好似都用着祭祀祖先的,且還可以吃。

“上墳去咧”,在睡夢中隱約露出父親的幺聲,推開房門,被褥一掀,我梭魚般的從牀上跳將下來,洗漱一番,就在屁顛樂的跟着父親腳後,嘴裏還嚼着“清明餜”。需祭奠的墳位是有好幾處的,高高的土丘就是祖先們的歸位,有些需步行幾裏地,而多數因為年久無修,已被荒草湮沒,祭台也被蕪草佔了地方,所以需要用火燒去,好擺放那邊祭品,酒,清明餜,雙刀肉,果品,一一擺起。酒是需要撒墳前,然後點香,等父親祭拜後。我也規規矩矩的朝祖先們的歸位拜上一拜,於是燒一些“錫箔”和“元寶”(南方的'冥錢),在墳頭包上用石塊壓放一張方形紅紙(紅紙的用處,至今我還未考證過),點起了鞭炮,於是周遭的亦相照應,整個村園將度過一個響炮天,甚為壯觀。粗粗算來,整個祭祖需要半日的時景,回家的時候,從田裏折一些水生植物,(那種植物有些尖硬,屬何種何科,未曾查證),做成劍的摸樣,插在大門的門扣上,為的是鎮宅驅鬼之用。

長大了一些,到外地讀書去了,因此很少回家過清明,也很少能吃到家鄉的“清明餜”,真不知祖先們會不會怪罪,託夢於我,訟我之不孝子孫。如今,家鄉的清明已經在我的腦子裏淡去,好在可以寫一些東西,將兒時的碎憶留下來,給我的子孫們,也算不為過了。

鄉情高中作文2

城中落雨之時,是極靜謐的,沒了鄉間屋瓦與滴水的碰擊聲,窗户上倒像是暈開了水彩塗景。霓虹去了喧囂浮華,空留豔俗色彩映在泛起水光的路上,不時濺起,不時落下。停下來的須臾,恍覺滿地紅塵絕影,洗盡鉛華。

雖如此,與城市相比我卻仍是如過去一般偏愛鄉村,難忘那落雨後完全不同的耳邊聲音。

父親的家在那個小小的村子裏,往時辛酸疾苦我全然不知,只是愛着那裏與城市難以相比的風情,鳥舒鳴,葉微卷,風輕撫,空中雲朵朵遊離,陽光偶爾從枝葉罅隙間流下來,灑了滿地歡喜。當然,我更愛的自然是那座温馨的小房,雖不大,遠不如市中豪華或風格勝人,但家人們的温情叫人無法不對這裏生出些許留戀來。

記得每次來到這裏,很遠便能看見爺爺站在家裏小院的前面揮手,不論季節,記憶中的爺爺竟無一次缺席,有時更會大聲地喚上幾句,我們內心開懷之餘,又見他討來奶奶幾句嗔怪似的責備。

“來啦——”

小妹今年已十一,正是可愛的年歲,笑起來不摻雜誌,常常叫嬸嬸把她的頭髮梳成一些奇特的樣式,惹得嬸嬸急了,她又會抓着梳子有點可憐樣子的小心走過來。

“姐,幫我梳頭髮唄———”

就算此時我在屋外陪母親做着什麼,也一定就快步進屋幫助小妹了。

是的,我愛這個地方,愛他們一切風雨與豔陽。許是那年初到鄉間並不熟知,陰雲翻滾襲來時,我正獨自一人在一片較為廣闊的平地上小憩,似乎是瞬間,天地就換了模樣,我有些恐懼又強讓自己冷靜下來,沒有聽從母親一同陪伴的建議此時嘗見苦果。

雨開始落,雨開始傾盆。隨手攜帶的一把小雨傘毫無用處,只得匆忙間跑進一個未建成的平房裏,好在未到傍晚,且還是陣雨,玉米地裏稀疏的撞擊聲漸漸停下,我小心地舉着傘越過崎嶇慢慢回家。啊,他們是不是非常擔心呢?這樣想着我加快了步子小跑起來。

“沒澆到雨吧——”

“怎麼樣了——”

不是意料之外的場景,也不是什麼值得落淚的大事,那個瞬間,但我和小妹一樣大的十一歲那年,莫名的紅了眼眶。

“嗯。”

天邊的雲很快散去,夕陽迷離的色彩襯了塊豔紫色琥珀,又染了藍色花朵汁液的水澤。擁向家人們的我微眯着眼看向天際,那一刻雲不來風不走,世界美的像一個幻覺。

雨的聲音還活在記憶裏,或許真成了那句話吧。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就是親情的呼喚。還真如此不過。

鄉情高中作文3

似乎中國人自古就無比鍾愛和執着於自己的故鄉,無論她是否美麗,無論她是否富庶。她就好比遊子的靈魂伴侶,哪怕身各一方,也會眷戀,會思念,使人魂牽夢繞。納蘭性德説:“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儘管踏過千山萬水,在我們眼中,他總能比得過任何繁華。

跨千年長河,古人的思念之情湧動在不絕的詩興中。李白、杜甫、賀知章……多少詩人用他們畢生所學竭力抒發對故鄉的思念與牽掛。對於交通極為不便的故人來説,寫作似乎是平復內心湧動的鄉情的有效辦法。歷史長河的無數次沖刷並沒有使經典與濃濃鄉情被消磨分毫,反而使瓷骨傷又多了幾番精緻的描畫。歷史忘不了湧動的濃濃鄉情,後人更忘不了化不開的鄉情,只是他們融在了照片中。

與故鄉分離,就如孩子離開母親。與祖國分離的孩子日夜思念着母親,渴望回到母親的膝下。他們的呼喚和哭喊也終將會被歷史銘記。我相信,我們血液裏奔騰湧動的鄉情終會使我們相擁相眠,永不分開。遊子就好比放飛的風箏,再高再遠,也會有一條思念的線所拉扯着。這條線有力且鋒利,令人逃不開,躲不掉,令人滴血難安。而這根線,從風箏被造出的那一天就緊緊地連着它與大地。這羈絆,只會越來越強烈,像毒。離開越久擴散的越迅速,直至你的每一條神經每一個細胞都在像你叫喊:“回家!”“回家!”

也許現在你聽到這些都不以為然,等你一旦離開它,你就會明白這其中所有。我曾對故鄉也沒什麼概念,但我在外的二時光裏,我才發現我對這片土地的依賴有多深。故鄉總在不經意中闖進我的夢境,告訴我我的想念已病入膏肓。夢中我總是可以清晰憶起它的每一條街道,每條河流。故鄉早就在記憶中和血液裏烙下了深深地印記。一旦開始想念,便註定萬劫不復,直到你重回故土。

我似乎能夠理解古人那泉湧的詩意,也可以理解同胞難以迴歸的吶喊。那種來自身體最深處的鄉情,就如積壓已久的火山,噴湧之時寸草不生。

趁你還在它的懷中,多走一走,都給自己以後留些撫慰。湧動的鄉情是無法抑制的,與其在回憶中輾轉難眠,何不踏上回家的旅程,它早已候你多時。

點評:鄉情、鄉愁,是無數遊子從內心深處湧動出的情思,作者能夠理解古人那泉湧的思鄉詩意,同胞那渴望迴歸的吶喊,這份情感是對母親的依戀和對祖國的期盼。作者雖與故鄉小別,但感同身受,情真意切。文章語言親切,條理清晰,能夠切合主題,不過有些句子語義不明,比喻不夠恰當。

標籤:鄉情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