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描寫李白的作文7篇

作文1.31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李白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李白的作文7篇

描寫李白的作文1

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李白。他從小天賦異秉,父親蘇洵帶着他一起識字,唸詩,而他的詩在許多時候都是飲醉寫的。深受父親的影響,從小就立志要當官,可是他所處的朝代卻不重用才華異秉的他,造成他壯志難酬的心態,但他也很是樂觀,豪爽。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的天賦異稟李白;“十五好劍術”,那是英氣逼人,豪氣沖天的李白,自命“遊俠”,仗劍行吟,千金善盡,長歌出關,俠肝義膽;“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那是超然物外,潛心求道的李白,隱居山林,酣飲縱酒,玩物馴鳥,採藥煉丹。“醉草嚇蠻書,”一紙雄文安天下,我們看到了那個大國重臣,傲視天下,志得意滿的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我們看到了那個醉眼看花,淪落弄臣,摧眉折腰的李白;“吟詩作賦北窗裏,萬里不值一杯水”,我們也看到了懷才不遇,心靈落寞,報國無門的`李白;“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我們更看到了仕途艱難,歷盡磨難,心灰意冷的李白......

李白漂泊一生,被貶過幾處荒涼地區,但他依然保持心態,不忘初心,這可以説是流浪的靈魂。

描寫李白的作文2

大家在課餘時間的時候都會深入李白的思想,上課時就在李白的詩歌裏享受。現在,大家也羨慕李白的那種生活。那麼,我們現在就在作文中享受李白。

李白離我們非常遠。一把長劍,一身長袍,一頂仕帽,一雙芒鞋,這就是李白。他乘船而下,來到我們的世界。他除了叫李白,人們還叫他叫詩仙。因為他寫詩很好呀!

李白他寫的'詩都不可比喻。因為他寫詩的時候都要喝酒,還把自己喝醉。他一醉就會心情舒暢,詩寫得就非常好。有一些詩,我就告訴大家:日照香爐升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還有表達友情的詩歌:《贈汪倫》。“流成滔滔黃河”化用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去追天姥山引領高歌的天雞”化用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

以上,我詳細得介紹了李白,而且他是一個有俠氣的人,只有對他的詩文熟爛於心,才能如此筆如泉湧;只有厚實的詩詞底藴,才能如此文質優美。

描寫李白的作文3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一首《靜夜思》開始,我一步步地熟悉了李白,也漸漸愛上了他的詩文。無論何時何地,那種自由與浪漫都能讓我深深沉醉其中。

李白善飲酒,愛飲酒;喝到癲狂之境,正是極樂之境,也是寫出最好的作品之時!一首《將進酒》,雖是滿腹牢騷話,但正是酒,讓李白説盡心中無限事,銷去了萬古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正是這份酒氣中的狂傲帶給我力量,讓我也銷去了自己的“愁”。

李白是狂傲的,豪情萬丈的,他的.眼界之高、胸襟之廣,足以容納日月、品評乾坤。“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讀完這句詩,我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天地是多麼神祕莫測,光陰是多麼無法預知,萬物何其紛雜,百代何其漫長,而在李白的筆下,都被他任意驅使,成為了一句句磅礴大氣的詩句。李白的大氣,還體現在很多詩句上:“爾來四萬八千歲”、“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正是李白超拔塵世的氣度、自由自在的意念促使他創作出氣勢如此宏大的畫面。

而仔細看李白的詩,也能看到少許惆悵,但更多的是豁達。仙人下凡也遇到了挫折,賜金放還後,他一定在出世和入世之間徘徊。但與凡人打交道的挫敗不會影響他的心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他的決心,“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是他的豪放。對人世間的變故,李白早已看開了,“古來萬事東流水”,我似乎也懂了。

李白自由、超然、浪漫、豁達。他的結局似乎與很多文人都不一樣,我相信他一定是太想讓那明月與他做伴了。下水撈月後,一切歸於平寂。而他所留下的詩句,讓我在久久仰慕之餘,也帶給我無限的啟迪。

描寫李白的作文4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大家都知道這些永垂不朽的萬古名句是誰寫的嗎?對就是詩仙李白,李白在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種,有偉大的,有博學多才的李白,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心中的李白。

豪放的李白:

李白一生中作出的詩詞近萬篇,有悲傷的、有感恩的但是李白寫過最多的詩是豪放的,如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些詩跟他的性格有關,他人很豪放,遊遍大江南北,結實了許多朋友,並且還很不把官府放在眼裏,這就導致它喪失了一次次時機,一次次機會。洞庭煙波,赤壁風雲,蜀道猿啼,浩蕩山河,曾有無數騷人墨客歌詠吟唱過,而它們卻在李白灑脱的筆下飛揚起來,成為千古絕唱!

心懷大志的李白:

李白心中一直有一個政治夢想,想做宰相(給皇上出謀劃策的人)李白自己認為很聰明,可是等不到機會。常常把自己比作:姜太公……很多有名的人物。最後李白進宮了,可是不是政壇上的人物,而是陪皇上娛樂的'待詔,李白沒有得到機會十分慚愧。最後退出皇宮。又當了一名遊俠,但是沒有放棄自己的政治夢想,還想被國家,被唐玄宗(當時的皇帝)重用。

才華橫溢的李白:

李白才華橫溢,被很多人讚揚,賀知章説李白是:“謫仙人”杜甫説:“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現代人詩人余光中説:“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還有許許多多人讚揚過李白,李白是當時詩壇界的頂峯人物,李白進皇宮等很多機會都他的文采吸引人才有的。李白之所以被我們現代人傳來傳去就是因為他文章寫得好,詩文寫的好。

李白,飄然而來,忽然而去,認真而又天真一生的他,大筆橫空,給歷史畫上了最為瑰麗的一筆。李白是我們中華的驕傲,大家心中的李白是什麼樣的呢?

描寫李白的作文5

他年華正盛,便離了故鄉,離開了親人,踏上滄海,尋往心中所求,自由……

淒寒之夜,星如盤,月色皎皎彷彿故鄉之流水潺潺。清風拂面,柔和輕盈。看着月裏嫦娥,“舉杯邀明月”附着朦朧醉意,“對影成三人”。無友,但心中有所求,即使一人遊。也不願繁文縟節捆住身軀。

幾次在夢中驚醒,大汗淋漓。望着門前一株新春的翠柳,一曲長琴悦耳,“何人不起故園情”。瀟瀟風雨,擊打着窗紙,透濕了衣襯,閉上目,讓它“隨風直到夜郎西”。風雨堵不住心中烈火,雨水涼不透心胸熱流。睜開雙眼,凝視黑夜,撕破黑夜棉綢。追尋光明與熱火。

“我寄愁心與明月”他掩埋心底,笑對江湖,飲酒為樂,踏遍千山萬水。親人、朋友、故土,只在夢中縈繞。他追求仕途,屢遭其害。也只便對酒當歌,在酒意中尋求所向。飛蛾撲火,死而無憾。千山萬水只在眼底,一杯酒,一曲歌,快吟千古名詩豈不樂哉!

黑夜的.縫隙絲絲開裂,一束光照亮黑瞳……

一隻扁舟,一壺濁酒,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了卻此生,尋求光明與自由。

他還在孤獨……

孤獨是背井離鄉,孤獨是光明之路,孤獨是自由之翼,孤獨是人生一大樂事……

描寫李白的作文6

從我第一次接觸詩歌起,口中就經常吟唱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李白這個“詩仙”帶我走近詩歌的世界,透過他的毛筆領略大唐的山山水水,通過他的文采看世間的風風雨雨。但我不曾真正瞭解過李白,所以假期中我親身走近了李白,才真正領略到李白的偉大。

我所想象到的李白總是有着蒼顏白髮,佈滿皺紋的手輕撫着鬍鬚,站在船頭,布衣隨風飄浮,在羣山中穿梭,吟詠着詩歌。別看李白的老年時代飽含了傳奇色彩,他的童年同樣不一般。傳説李白出生的時候,有長庚星帶着耀眼燦爛的光芒劃破夜空突然墜落近李客(李白的父親)的宅院並且李白的.母親生產前也夢到太白金星從天落入她懷中。這樣不尋常的出生或許奠定了後來李白的偉績吧!少年時的李白聰明過人,一次宴會上更是隨即賦詩一首,得到了眾人的稱讚,也從此有了“神童”的美譽。

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遊俠,在山水中消磨寂寞和痛苦,在山水中揮筆疾書,留下了許多精品。他在遊峨眉山時寫下《登峨眉山》,“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寫出了峨眉山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他在遊覽散花樓時寫下《登錦城散花樓》,“金窗夾繡户,珠箔懸銀鈎”寫出了散花樓的雕欄繡户,氣派壯觀;他在登上岳陽樓時寫下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他在登上廬山,在香爐峯看到瀑布從斷巖陡壁上飛流而下是寫下了那千古流傳的《望廬山瀑布》抒發了他隱逸仙居、出世脱俗的願望和對大自然的的熱愛;他在暢遊金陵時,思索着這兒曾上演的一幕幕轟轟烈烈的興亡成敗的歷史悲喜劇寫下了《月夜金陵懷古》等詩。

迄今為止,李白已辭世大約一千三百年了,雖然無人知曉他死於何年何月何時,雖然無人知曉他是怎樣死的,但人們一直愛戴着他,為他編了個浪漫的歸宿。他卓越的詩情和才華,豪放灑脱的胸懷氣度和浪漫的情懷構成了盛唐文化魅力的所在。現在我心目中李白不再是那個滿臉憂愁,蒼顏白髮的老人,而是一個雙目有神,胸懷鬥志,浪漫瀟灑的“詩仙”。

描寫李白的作文7

西方有句名言:“憤怒出詩人。”中國古代則有“詩窮而後工”的説法。李白之所以成為偉大詩人,正是命運的窮厄玉成了他。李白的窮厄與憤怒,是他的理想與現實產生強烈矛盾的結果。從青年時代起,詩人就懷着用世的熱情和“濟蒼生、安社櫻”的功業抱負,積極投入現實的懷抱,期待政治上有所作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斷碰壁,一再受挫,“中天摧兮力不濟”(《臨路歌》),直至資志以段。韓愈論李白雲:“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調張籍》)在窮厄和挫折中,李白鬱積了對現實愈來愈強烈的憤怒,也獲得了對掩藏在大唐王朝盛世背後的黑暗愈來愈深刻的認識。這種感情和認識,與詩人的'生活經歷並行發展,推動着李白抒寫個人命運的抒情詩顯示了愈來愈巨大的社會意義和批判力量。

李白抒情詩中批判現實內容的出現,自開元間“一人長安”失意後開始。一人長安,是詩人在從政道路上的試步,但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在長安城裏兜了個圈子,碰了一次壁。長安宮閉近在咫尺,但無由得近,遠遠地被當道權貴擋了回來。

現實的冷酷無情,激起了血會現實的黑暗,集中於一點,便是“行路難”;“行路難”便成了詩人此期抒情詩的主題,一些重要詩篇,如《行路難》其一、其二、《樑甫吟》、《梁園吟》、《蜀道難》等,都是表現這一主題的。詩人對自己的遭遇深感不平,又大惑不解,他大聲疾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他鬱悶填胸,拔劍四顧,想要劈開一條出路,然而他“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其一),偌大的天地,無處不是艱難險阻,使他寸步難行。在一籌莫展的困境中,他焦灼地呼喚:“長嘯樑甫吟,何處見陽春!”((樑甫吟》)至於《蜀道難》,則是採用全面象徵的手法,以自然界的山川之險來暗喻人生道路的艱危,通篇雖然隻字未提人生仕途,但卻是此期抒發人生艱危情緒最激烈的一首詩。

標籤:李白 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