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家鄉小吃作文

作文2.53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小吃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家鄉小吃作文

家鄉小吃作文1

在我風景優雅的家鄉—廉江市,那裏的風味小吃數也數不盡:裹蒸粽、蘿蔔糕、缽仔糕、簸箕炊、煎堆……但我最喜歡吃的是牛雜串。

牛雜串在廉江也算鼎鼎有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小吃了。店主先將煮熟了的牛腸、牛筋、牛腩等做成一小塊,然後用長約20釐米的鐵線串起來,食客把一串串牛雜放進正煮得翻滾的醬汁裏煮來吃,泡泡不停地泡出來,像是突泉一樣泡泡一串串地冒出來,把我的口水饞得直往下流。聞一聞,香噴噴的氣味讓你口水垂涎三尺。吃時別忘了還要蘸上一點辣椒醬,那才夠爽,才夠刺激。

牛雜最關鍵的是那煲滾燙濃香的醬汁,裏面除了麪醬之外,八角、茴香、花椒、陳皮等各種香料是必不可少的。吃下去才會有一番獨特的美味。如果在牛雜串上蘸一點辣椒醬你就會感覺一股香噴噴、香辣刺激的氣直攻上去,辣得你會邊吃邊喘氣,可好吃了。

家鄉風味小吃真是“一極棒”,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我會請你去飽餐一頓牛雜串,牛雜串就像一位小精靈,蹦蹦跳跳地走進我的美食坊。

家鄉小吃作文2

十幾年前在外漂泊,每到一處除了找住的地方就是尋找好吃的,必定民以食為天。那些年東奔西走,也嚐遍了許多地方美食,像福州的撒尿牛丸,油炸冰淇淋,沙縣的豬腳,大連的燜子等等各具特色回味無窮,至今還念念不忘。

當然了,要説吃還得的東北林區,早年的大席,每個菜都是特色,一個經典,熘肉段、鍋包肉、地三鮮,還有那鍋裏的酸菜汆白肉保證讓你讒言欲滴,流連忘返。

還記得第一次去福州,一個朋友請我吃飯,説讓我嚐嚐福州的特色小吃,於是我們走進一個造型別致的飯店,精緻的小盤、多樣的造型,遠遠看去有些像東北的餐前點,食物的造型簡直讓我不忍下口,吃完飯後感覺沒有吃飽,但又不好意思説什麼。直到有一天在衚衕深處看到一個東北飯莊,機會來了,於是約起福州人感受一下東北菜餚,一盤豆角蓋被,一盤家拌涼菜,一個地三鮮,一個皮凍,一盆柿子雞蛋羹,“四菜一湯”,結果菜上來的時候,福州朋友非常驚訝,“東北人和東北菜一樣的粗獷”。

地域的不同造就了飲食的不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現如今生活好了,人們的飲食以從吃飽像吃好轉變,綠色、有機已成了永恆的話題。

家鄉小吃作文3

我的家鄉——揚州,不但歷史悠久,而且風景秀麗。揚州的小吃也是非常有名的,不僅揚州人喜愛,還吸引了無數來揚州觀光旅遊的中外客人。

“吃在揚州”,這話一點不假,如若不信,那就請跟我去嚐嚐綠楊春快餐館的粉絲與黃橋燒餅吧!凡是吃過黃橋燒餅的人都知道,黃橋燒餅的最大特點就是脆、酥,那黃澄澄、香噴噴的燒餅一進嘴,芝麻屑直掉。黃橋燒餅酥得只要你用牙一碰,無需用勁,它就會散下來,乖乖地進入口中。黃橋燒餅最好的“搭檔”便是粉絲燴滷幹了。做粉絲燴滷幹,佐料一定要齊全,裏面要有海帶、菠菜、雞血、榨菜等,還要再放進味精、鹽、白胡椒粉,這樣做出來的粉絲燴滷幹就更好吃。如果你一邊就着粉絲燴滷幹吃黃橋燒餅,一邊欣賞着美麗的街景,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不過,吃時可別忘了帶手絹,粉絲燴滷幹保準辣得你滿頭大汗。

廣陵酒樓的小籠包子也美味無窮。小籠包子,小巧玲瓏,皮薄湯多,在外面還能看見包子中的湯在晃動。包子的吃法也很講究,先輕輕地夾一隻放在盤子裏,然後咬一個小口,接着順着小口慢慢吮吸包子裏的湯汁,可別太急,不然可要燙着嘴呢!

説起揚州的小吃,那還有冶春的蒸餃、富春的包子、小覺林的麻團……還有一些小吃,如油端子、油散子、湯圓等等,説也説不完。

我愛家鄉的小吃。揚州小吃這朵奪目的小花將隨着揚州的發展而大放光彩。

家鄉小吃作文4

“賣豆腐腦喲。”一陣高亢圓潤的吆喝聲傳遍了小區,我知賣豆腐腦的小販來了,走,跟着我一起去品嚐那滑嫩多汁、五色俱全的豆腐腦吧。

來到小販面前,只見他推着的小車上裝着兩個大桶,旁邊還放着一些小瓶,裏面放着各種調料。我知桶裏的東西就是白生生的豆腦了。小販將大桶打開,一股豆製品的味道撲鼻而來,腹中空空的我開始大咽口水。據説豆腦的製作過程非常精細。要用煮好的豆漿拌入石膏和滷水,待豆漿凝聚後,燜制數小時再鏟入用芡粉溝兑好的沸水,才能製作成功。

我給賣豆腦的叔叔説:“叔叔,給我一碗豆腦。”“好嘞。”叔叔愉快的答應着。只見他熟練地將桶蓋掀開,再用那扁平的大勺小心翼翼地將桶內那柔軟易碎的豆腦盛入碗中。就這樣一連挖了幾勺,豆腦都沒碎,我不禁佩服起了這位叔叔的手藝。這時,叔叔將那事先做好的湯汁灌入碗中接着又問我:“孩子,要辣椒嗎?”“要啊,這樣,才夠味呢。”只見他像一陣風似的把各種調料發入碗中:有青綠的葱花、火紅的榨菜、細如髮絲的豆腐條、蝦米、花生等等……最後,一碗色味道俱全的豆腦端到了我面前。聞聞清香撲鼻,喝一口軟軟的,滑滑的,嚼一嚼再咂咂嘴,鹹、香、辣各種味道充滿口腔,令人回味無窮。

豆腦雖是大眾小吃,但是營養卻十分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這些人體需要的營養樣樣俱全。同時它還可以預防軟骨病、發育不良、清肺化痰……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口水直流啊!那就趕快來品嚐吧!

家鄉小吃作文5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説起我故鄉的美食,那可是數不勝數,但説起“最美”的食物,我可要推薦我們故鄉的脆皮炸蠔了。脆皮炸蠔是茂名市著名的一道風味小吃,在酒店,在大排擋裏,在海鮮城裏,都頻受人們的喜喜歡。

生蠔是從海里捕撈上來的,又名牡蠣,綠色的凹凸不平的蠔殼裏躺着晶瑩柔嫩的蠔肉。

熟後的炸蠔表面呈金黃色的,讓人垂涎欲滴。

今年寒假,爸爸媽媽帶我來到電城嘗美食,特地點了脆皮炸蠔。盤裏的蠔粘着一層糊,金黃色裏隱隱約約地閃着油星。我忙用筷子趁熱夾起一個咬一口。哇!真好吃啊!脆脆的、香氣撲鼻、裏面的蠔軟軟的。“別急,”爸爸説,“看好了!”只見他從旁邊的籃子裏挑了快生青菜葉,再用筷子炸蠔夾起放在菜葉上,接着熟練地把炸蠔包緊,在我眼前搖一搖,表示可以吃了。我也學着樣子做了一遍,再大咬一口。更好吃了!這樣一來,吃得再多也不會膩了。

可是,這麼好吃的脆皮炸蠔到底是怎麼做的呢?我懷着好奇心溜進了飯店廚房,一位師傅正在做這道菜。只見他把生蠔洗淨抹乾水,加鹽、味精、胡椒粉醃幾分鐘。然後把生粉、麪粉加清水調成漿,下入生蠔掛上糊。最後,燒鍋下油,油熱後放入掛上漿的生蠔炸至金黃。

剛撈起滾燙的脆皮炸蠔便讓服務生端走了。

怎麼樣?聽了我們故鄉的脆皮炸蠔,你一定直流口水,那就快來茂名嚐嚐脆皮炸蠔吧。

家鄉小吃作文6

一説起瓜丁,我就會垂涎欲滴,它可是我們家鄉響噹噹的名片,是潮汕地區最有名的一道小吃。

瓜丁清香可口,甜而不膩,有排毒去火的藥效,是居家旅行的必備佳品。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紹瓜丁的製作過程吧。

首先,要挑出上好的冬瓜,把冬瓜皮削掉,把冬瓜肉切成小長方體,再把切好的冬瓜丁放進熱水裏洗個熱水澡後出水瀝乾,再把冬瓜丁裝在竹筐裏,在清涼的泉水裏浸泡上三天三夜,再瀝乾,接着就是敷糖水了,把上等的甘蔗糖和薄荷葉熬成水狀,把瀝乾的冬瓜丁倒進糖水裏,均勻地着糖,最後放在竹匾上晾乾,就大功告成了。成品後的瓜丁白中泛青,晶瑩剔透,像一個個精美的翡翠,令人喜歡不釋手,拿上一塊,輕輕一咬,清脆爽口,一股清香令人回味無窮。

由於故鄉的瓜丁是原生態的綠色食品,所以深得海內外朋友們的喜喜歡,現在的瓜丁,不但暢銷全國各地,而且走出了國門,一塊小小的瓜丁,凝聚着潮汕人民的智慧和熱情,一塊小小的瓜丁,傳遞着濃濃的鄉音鄉情。

我喜歡你,故鄉的瓜丁。

家鄉小吃作文7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在我們家時常會做一種小吃——汆豬肉。這種小吃做法極其簡單:將瘦豬肉切成薄片,放入精鹽和地瓜粉拌勻。鍋中放入適量水,燒開後放入水發墨魚乾、香菇、黑木耳,然後將拌過粉的肉片逐漸放入,滾兩滾撒上葱花,上桌趁熱吃。只見這碗汆豬肉,湯呈淡褐色,上面飄着碧綠的.葱花,熱氣騰騰,濃香四溢,一看就知道味道可口。嘗一口,湯無比鮮美,肉無比嫩滑,還夾着葱花、墨魚乾還有香菇的香味,真是色香味俱全。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汆豬肉,全身很快就暖意融融。那滋味真讓我回味無窮。

關於汆豬肉,民間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説。相傳清朝有個欽差大臣來到汀州府,時值嚴冬,當熱氣騰騰、湯甜肉嫩、鮮香無比的汆豬肉端上桌時,知府即舉湯匙邀請道:“請、請、請,這趕燒好吃。”(趕燒在方言中為“趁熱”之意)因為欽差不懂方言所以他嘗後,讚不絕口:“這趕燒好吃!真是妙不可言!”後來欽差到另一個縣又吃了個宴席,雖然宴席菜餚豐盛,但欽差還想着汆豬肉的美味,便對宴席知縣説:“汀州的趕燒味道特別可口,貴縣有沒有這道菜餚?”知縣不解,便飛馬至汀州詢問,一問才知道原來汀州知府請欽差赴宴時曾對欽差説:“請、請、請,這趕燒好吃。”被欽差大臣誤解為這道菜叫“趕燒”。此後民間傳為笑談。

看完了這道小吃的做法,聽完了這道小吃的傳説,你是不是也食指大動了?那就趕快去做一做吧!

家鄉小吃作文8

家鄉的風味小吃有很多,如盒子糕、鍋邊糊、豆腐丸、臭豆腐......但我最喜歡的要數臭豆腐了。在浦城的大街小巷不時傳來一陣陣誘人的叫賣聲:“快來買了,正宗的臭豆腐,又香又便宜!”提起臭豆腐,我們浦城人誰都會豎起大拇指的。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今天和媽媽一起上街,我又央求媽媽給我買臭豆腐。只見攤主把一塊塊一寸見方的臭豆腐從“滷水”裏撈出來,再放到油鍋內炸。這時,就能聽到一陣陣“吱吱”的響聲。大約炸了兩分鐘,一串串臭豆腐便熟了,攤主利落地把一串串臭豆腐便可以吃了。我拿着臭豆腐放在嘴邊輕輕地咬一口,“哇,真好吃!”我情不自禁地叫道。我狼吞虎嚥地吃着臭豆腐,好像山珍海味也比不上似的。不知不覺地,一串臭豆腐便下肚了,這時,我才覺得嘴巴好辣,辣得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氣。旁邊的媽媽笑嘻嘻地對我説:“還要不要來一串呀?”我搔着頭,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想是想,可惜肚子太小了。”

媽媽聽了,指着我的頭説:“你這隻小饞貓。”説完,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我愛家鄉的各種風味小吃,但我更愛家鄉的臭豆腐。

家鄉小吃作文9

雖然離開青龍老家近二十年,居住環境與生活條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飲食習慣與愛好卻未隨着時間與空間的變化而改變。下過無數次餐館、飯店,吃過各種風味小吃,最喜愛的還是那些吃不夠的家鄉菜:大餡兒蒸餃、血腸、方塊肉、小河蝦、小河魚、涼糕……這些美食雖然大多數都是很普通的家常飯菜,卻又具有獨特的北方風味,是家常與待客的經典美食,勝過雞鴨魚肉,包含着濃濃的家鄉味道,讓我寫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大餡兒蒸餃——可能對每個人來講都不陌生,可是吃過很多蒸餃,各種餡料,自己家也做過很多次,感覺最好吃、最難忘的還是在老家吃的新鮮地道的大餡兒。地裏新鮮的剛摘的大白瓜(沒見用那瓜做過別的菜,彷彿包餃子專用的),剛煉過的油梭子加上一些新鮮的韭菜,最擅長包大餡的大舅母一個人連和麪帶擀皮、包好餃子、上鍋蒸,用白菜葉代替屜布(這麼多年一直這個習慣,不知什麼原因),這一整套步驟在我們早晨還在夢鄉的時候就會搞定,經常會讓我們還未睜眼便已聞到陣陣蒸大餡兒的清香。

有時乾脆就用新鮮的白菜加油梭子做餡兒,也很好吃,餡料鮮香,即使用很普通的白麪,也會做出水靈靈的,使人吃不夠的大餡兒,味道和水餃大不同。

家鄉小吃作文10

我的家鄉在巫山,那裏不僅景色優美,而且有很多可口獨特的風味小吃!現在我給大家介紹巫山的幾種小吃吧!

現在的菜餚講究色、香、味、康,而家鄉的“翡翠涼粉”就全佔其了。你想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它的原料很特別,是用一種叫“臭葉”的葉子做的,所以也叫“臭涼粉”。把葉子採回來後,把開水淋在葉子上,再用一個茶杯大小的棍子快速攪拌,5分鐘後,綠色的汁水就湧出來了,看了就讓人垂漣千尺。然後用紗布過濾乾淨,把渣排幹,接下來是用純草木灰做的滷水點滷,再慢慢的攪拌均勻,等涼透後就成了綠瑩瑩的塊狀物,這一定會使你用“眼睛長了手”來形容那種急切品嚐的心情。涼粉如翡翠一般晶瑩剔透,感覺爽如果凍,淡雅細滑,有着西湖龍井的清香。有點巫山神女的餘味。並且還可以清熱解毒咧!怎麼樣,不錯吧?

現在我來介紹一下巫山人最愛的麥子耙吧!麥子耙出蒸籠的那刻,好香呀,這香味一定會讓你胃口大開的,口水會不斷湧出來。咬一口,好爽呀!軟軟的,綿綿的,暖暖的,好舒服,還有麥子的清香!告訴你,吃的時候還有訣竅啦!在麥子耙上刷一層蜂糖顏色亮晶晶的,不僅增加了食慾,而且味道會更好吃。看,我的口水就快流出來了……

巫山是國家AAAAA級景區,我為此感到自豪。我愛我美麗的家鄉,更愛我家鄉的小吃!祝家鄉越來越好!

家鄉小吃作文11

家鄉有名的小吃俗話説:“民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我家鄉——明溪的特色小吃就是客秋包。一道普普通通的“客秋包”就會讓你回味無窮。相傳這“客秋包”已有幾百年歷史了。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成為農民的佐餐食品。它是明溪縣風味食點,也是明溪逢年過節必備的食品。無論到哪家小吃店,你都能吃到香噴噴的客秋包。客秋包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先將煮熟的芋子去皮後搗爛,與地瓜粉或木薯粉揉成芋泥餡,然後捏出一小團,把它捏平,把餡包在裏面。餡就有肉泥、香菇、蘿蔔等摻合而成,色香味俱全。最後拿到鍋裏煮。等客秋包出鍋後,客秋包一個個白生生,白嫩嫩的,“肚子”裏裝滿了美味。

客秋包小巧玲瓏,形似彎月,晶瑩透黃,彎月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客秋包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表皮上看起來顯得十分滑嫩。剛出鍋的客秋包更是香味十足水,只要一掀開鍋蓋,香味就撲鼻而來,叫你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得想嘗一嘗。吃客秋包也是有講究的,吃時要先沾一些醋,再放進嘴裏。肉餡又鬆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一種清新的感覺就會湧入你的心中,讓你感覺神清氣爽。到了冬天,只要吃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客秋包,頓時你會感覺有一股暖流流入你的心中。

我愛家鄉的小吃——客秋包。它雖然製作簡單,也比不上那些價錢昂貴的山珍海味,但是他樸實、地道,心繫着我們客家人對故鄉的思念。

家鄉小吃作文12

我愛家鄉的小吃。我的家鄉在柳州,那裏最有名的小吃就是螺螄粉。走在廣西柳州的大街小巷,總能聞到風味獨特的螺螄香,那遊離在空氣中若有若無的酸辣美味,以及叮叮噹噹鐵炒田螺的聲音,構成了柳州街頭一道風景線。

當然,螺螄粉的配料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説,酸筍、腐竹、木耳、花生、青菜等。但是,一碗好的螺螄粉必須要酸筍不能太酸,蘿蔔乾不能太甜,腐竹和花生要炸得剛剛好。這才是美味的螺螄粉。

有些外地人來柳州旅遊的人們,在吃螺螄粉的時候常常抱怨"螺螄粉裏怎麼沒有螺螄肉呀?"可事實上,柳州正宗的螺螄粉是不放螺螄肉的。螺螄粉之所以叫做螺螄粉是因為它的湯是用螺螄熬成的緣故。外地人可能不習慣螺螄粉湯辣和腥的味道,而這恰恰是螺螄粉最大的特色。

柳州的小吃不僅有螺螄粉,還有當地的風味小吃,比如説,鴨頭、螺螄、酸甜豬腳、特色牛肚、特色小肚、白切雞等,這都是柳州的風味小吃。光想想就令人垂延三尺。

這些小吃都是柳州的特產,真是人間美味。俗話説:"外地人來柳州,不吃螺螄粉就不算來到柳州。所以來到我的家鄉---柳州。一定要來品嚐這裏的風味小吃,最重要是要品嚐一下正宗螺螄粉。

我愛家鄉的小吃,更愛家鄉的人,我應該多品嚐,瞭解家鄉的風味小吃。外地人來不知道家鄉有什麼風味小吃,我還可以向他們介紹柳州的小吃有哪些?把自己家鄉的小吃介紹給外地人,讓他們也來了解一下我的家鄉。這樣才能更多的遊客來柳州遊玩,品嚐小吃。

家鄉小吃作文13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的小吃,今天我就要給大家介紹下我們家鄉的小吃——翡翠卷。

翡翠卷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大家可要看好嘍!先將鮮嫩的雞脯肉切成肉丁,然後將素幾也切成同樣大小的丁,一起下油鍋爆炒,並放入八仙醬和一點點辣醬(辣醬的多少根據自己的口味決定)調一下味道,之後就出鍋啦!不過這還不能直接吃哦,還有兩步呢,把雞蛋打勻了後放入鍋中,像煎餅一樣煎好後出鍋,等蛋冷卻後用刀切成條狀,然後把翠綠色的生菜葉子一整張剝下來,把葉子攤在手掌心上,在菜葉中心放上炒好的素幾和雞丁,然後再放上蛋絲,把菜葉捲成卷的形狀,再在捲上塗上番茄醬或色拉醬。OK,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翡翠卷隆重登場啦!

怎麼樣,做法簡單吧,不過做法簡單味道可不一般哦!這道小吃的味道既清爽又鮮美,既可以當早餐吃又可以當飯後點心吃,真是一道不錯的美味啊!

我們一家人都非常喜歡吃翡翠卷,而媽媽很忙,有空的時間非常少,我們家大概要1個多月才能吃到一次,在這段時間裏,我經常纏着媽媽做翡翠卷,只要一做翡翠卷,我肯定第一個知道。

我們家鄉的小吃聽上去是不是很美味?大家不要流口水哦。

家鄉小吃作文14

“賣豆腦呦!”聽着這一陣陣叫賣聲,就會讓你馬上變得垂涎欲滴、飢腸轆轆了。下面就讓我來帶你們去品嚐一下家鄉的小吃--豆腦吧。

賣豆腦的小推車上面放兩個大桶,一個裏面放豆腦,一個裏面放湯汁,桶裏面放了一把舀豆腦的扁鏟和湯勺,在桶的旁邊,還放着大大小小好幾個瓶,瓶裏面有各種各樣的調料,有紅紅的辣椒、橙紅色的榨菜、翠綠的葱,還有一些曬乾的蝦皮。

聽賣豆腦的小販説,做豆腦首先要磨好豆漿,然後再滴幾滴石膏作為凝固劑,然後再蓋上鍋蓋燜幾個小時就行了。

現在攤主該給我盛豆腦了,只見小販嫻熟的把豆腦用鏟子削出來,剛盛好的豆腦晶瑩剔透、顫顫巍巍,彷彿要滴出來似的,碗中的豆腦再被熬好的湯汁一澆,豆腦的中間立馬鼓起了一個像小饅頭一樣的凸起物。剛盛出的豆腦香氣撲鼻,我情不自禁的嚥了一下口水,然後開始慢慢品嚐着我的那份豆腦,那軟軟的豆腦一下就會通過嘴滑進肚子裏,真是人間美味!

豆腦的營養成分很高,主要有鈣、磷等成分,這種食品老少皆宜,是一種非常健康的食物。我愛家鄉的豆腦。

家鄉小吃作文15

在街道中看見琳琅滿目的比薩餅,不由得和朋友閒聊起了馬可波羅如何把餡料放在烙餅外面,從而發明出這種風靡世界的美味。其實,這僅僅是中國人編的故事,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在羅馬古老的歷史書中就提到了“把奶酪和蜂蜜放置在薄面餅上,並用香葉加味”的烙餅方法。我們泰興也有一種類似於比薩、鮮為人知的美食——糊餅。

別看糊餅是農家粗食,但想要做好它並不容易。首先將麪粉倒入碗中,兑上涼水,用筷子攪和成濃稠的糊狀。等灶台上的大鐵鍋中的油微微一熱,將麪糊用鍋鏟拍平、按實,攤成一張大大的圓餅。這餅做得越薄越好,因為越薄烤得越透,吃起來更酥脆、更醇香。這門手藝不僅僅在於攤出一張薄餅,更要看準時機,在餅將熟未熟、麪糊微微發乾的時候均勻地抹上餡料。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糊餅中的餡料了,可以是煮熟的火腿丁,也可以是擦成細絲的蘿蔔和蛋液,但我最愛的還是桂花蜂蜜餡。金秋八月,丹桂飄香,將洗淨的桂花曬乾後,拌上新鮮的蜂蜜,均勻地塗抹在餅上,蓋上鍋蓋,只需幾分鐘,餅的焦香就會伴着絲絲縷縷桂花特有的馥郁清馨從鍋沿的縫隙裏竄出來。薄薄的糊餅託在手上,帶着鍋裏的熱氣咬一口,上面的餡鮮嫩,下面的餅焦香。這口味,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

糊餅的味道,季節的味道,家鄉的味道。家中的飯菜未必金貴,但吃着安穩、舒坦,那醇厚的家味兒,浸到了骨子裏,讓人心裏暖和。

標籤:小吃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