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尋找作文彙編四篇

作文5.67K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尋找作文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尋找作文彙編四篇

尋找作文 篇1

內容提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池水碧波盪漾是因為源頭不斷有活水流入;那麼,使學生敞開心扉、有的可説、有事可寫的作文的“源頭活水”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引導學生深入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培養他們對生活獨特而敏鋭的感受能力,是使他們將鬱積於胸的情愫流瀉於筆端,將撩撥心扉的美好瞬間化作永恆的記憶,從而在生活中昇華作文,在作文中再現生活的有效途徑。而通過饒有趣味的練筆方式,將他們感知的生活再現出來,則是寫出好文章的卓有成效的好方法。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有義務帶領學生去尋找這“源頭活水”。

主題詞:源頭活水 觀察 積累 寫作

帶領學生尋找作文的“源頭活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①池水碧波盪漾是因為源頭不斷有活水流入;那麼,使學生敞開心扉、有的可説、有事可寫的作文的“源頭活水”是什麼呢?“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能做成什麼文字”,“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願活潑的流個不歇。”②可見,引導學生深入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培養其對生活獨特而敏鋭的感受能力,是使他們將鬱積於胸的情愫流瀉於筆端,將撩撥心扉的美好瞬間化作永恆的記憶,從而在生活中昇華作文,在作文中再現生活的有效途徑。

記得剛參加工作不久時(當時在一所普通校任教),我給學生留了一篇作文《記一件小事》,要求講了很多:構思要新,語言要美,要有鋪陳、渲染,什麼明線、暗線交叉,意脈暗轉,文眼巧設,蓄勢與照應等等,所有這些“文學創作”上的技巧全拿過來要學生掌握並運用到作文中,結果全班只有一個學生寫得很好,我十分高興地表揚了他一番,後來才發現他是抄寫的,責問他時,卻回答説:“您的要求我做不到,只能抄。”還十分理直氣壯。在以後的寫作文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學生對作文失去了興趣並懼之如虎,作文能力可想而知更無點滴提高。

於是,我四處找原因:與同事討論,找學生談話瞭解情況,並學習了一些理論著作等,最後葉聖陶先生的一段話給我解除了疑惑。他説:“從前以為寫文章是幾個讀書人特有的技能。那技能奧妙難知,幾乎同於方土的畫符唸咒。這種見解必須打破。現在我們要相信,不論什麼人都可以寫文章,乃至店鋪裏的店員、碼頭上的搬運工,都可以寫文章,因為他們各有各的生活。寫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種點綴,一種裝飾,而就是生活的本身。一般人都要認識文字,練習寫作,並不是為着給自己捐上一讀書人或者一文學家的頭銜,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見豐富,更見充實。能寫文章算不得什麼好誇耀的事,不能寫文章卻是一種缺陷,這種缺陷同啞巴差不多,對生活有相當大的影響。”他又説:“其實國文所包括的範圍很寬廣,文字只是其中一個較小的範圍,文字之外,同樣包在國文的大範圍裏頭的還有非文字的文章,就是普通文,這包括書信、宣言、報告書、説明文等等應用文,以及平正地寫狀一件東西載錄一件事情的記敍文,條暢地闡明一個原理髮揮一個意見的論説問。中學生要應付生活,閲讀與寫作的訓練就不能不在文字之外,同時以這種普通問為對象。”③

讀了葉老的這段話,我恍然大悟,原來作文能力是一種普普通通,而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那麼一種能力。於是學生們的“作文好不好有什麼關係,我又不想當作家”的“宣言”我也理解了,那其實是某些教師給他們的錯誤印象。

循着葉老的思路,我心中有了對作文能力的深刻認識,同時也形成了一套訓練學生作文能力的雖不成熟但較以前更有效的方法:

(一)“如要創造,第一要觀察。”(魯迅語)觀察是寫作的基石,沒有觀察的積累,就沒有寫作的素材;“美是到處都有的,只有真誠和富有情感的人才能發現它。④”用“真誠”去感受生活,是用心觀察的“源動力”。思考是寫作的樞紐,沒有思考就不會有深刻雋永的文章,因為觀察所得的表象只有經過“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思考,才有可能提煉出人生的真諦。

以情激趣,使學生樂於觀察。“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 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現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想法、感情和詞語。⑤”要激勵學生以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為了在《復活》中寫出真實可感的牢獄生活,不顧自己的尊貴身份,主動蹲了幾個月的監獄的勇氣,克服困難,創造一切觀察條件。那麼,如何指導學生以飽滿的激情面對觀察中暫時的寂寞和困惑,下“深水”而非“蜻蜓點水”似的體驗生活呢?我的主要做法有:(1)運用掛圖、廣播、電視、CAI課件、網絡、背景音樂等現代教育媒體,營造直觀、生動的生活化情景,使他們獲得豐富的個體體驗;(2)通過“活動—探究”、“自主—合作”等綜合性學習方式,如報告、演講、辯論、研究、表演、朗誦、解説、文學社、手抄報、廣播站等生活化活動,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有了表達和交流的願望,就會自覺的找“米”下“鍋”。

“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⑥。因此,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幫助他們與自然、社會、文本展開“對話”,只要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身邊小事竟然也有許多“亮點”,親情、友情、人間情,情情可抒。課標所倡導的“做中學”模式,能有效的溝通學科內外、課堂內外、校園內外,拓寬學生獲取素材的渠道。我經常組織學生參觀工廠、學校、展覽、文物古蹟,訪問身邊的新聞人物,開展不規範用字調查,選編習作,開展書評、影評,辦手抄報、牆報,組織燈謎、對對子、猜成語等,研究風俗民情,收集民俗、民謠、民間傳説,欣賞音樂,製作插圖……“博見為饋貧之糧”⑦,學生儲備了豐富的表像,習作的源頭之水就會成為“胸中之竹”,如汪洋大海般“富可敵國”。

(二)要養成練筆和博覽的習慣。我們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寫作技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後天的反覆訓練中習得的。李賀背錦囊到野外採風,蒲松齡設免費茶廊邀路人講軼聞趣事等積累寫作素材的經驗,無不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有人向蘇軾請教作文成功的祕訣,他説:“無他術,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可見,勤於練筆,既能為日後積累生動的寫作素材,又能鍛鍊觀察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此,7—9年級“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次,其它練筆不少於1萬字。”另一方面,從心理層面來看,閲讀是對信息的存儲和編碼,寫作則是對信息的提取與重組,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因此,要“廣泛的閲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閲讀兩三部名著。⑧”這樣日積月累,“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⑨,才能使文思和才情如涓涓溪流從學生的心田上“流泄”出來,化作美好的文字,綻出美麗的“花朵”。

實行了半個多學期的寫“觀察筆記”後,我便採取另外的一種形式——觀察筆記”改成了一週一次的套練,套練的內容是這樣的:

1.在一週的觀察筆記中,選一篇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把觀察到的事件實錄下來——我把這比喻為一塊布料。

2.讓學生對其進行修改前,要先寫下自己的思考過程,並要學生注意平時從課本中所學的知識——我把這比喻為準備剪裁前的計算。

3.然後要求學生寫出作文提綱,如擬訂題目;文章的中心思想;層次安排等——我把這比喻為進行裁剪。

4.最後,根據以上的準備,完成正式的作文——我把這比喻為成衣過程。

為了能緊緊抓住學生剛剛喚起的感知,我跟他們説,從這次起,每兩次套練我們都要在全班選出十篇最好的作文,然後印刷成冊發給大家。結果表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的興趣更濃,勁頭更足了。同時,我驚喜地發現,學生這時在把觀察筆記改成作文時,已經能自覺地注意到對作文進行較好的層次安排,懂得如何運用修辭方法來增加作文表現力,注意對錶達方式的多層運用了。

我認為,這是因為學生們想寫好作文,主動挖空心思運用的。他們為了寫好作文,逐漸變成了有心人,而且還注意從課文中吸取“營養”。(在平常分析課文時,遇到與作文相關的知識點,我總是隨時點出,讓他們記錄下來並積累起來。)這種在課本中學習寫作文的知識和寫作文時充分運用學過的知識的方法,的確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個較好的方法。

(三)學生養成習慣,使其平時多觀察、多寫、多練,讓這些方法成為學生上語文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配合第一步、第二步的計劃實施,我在每堂語文課前還要求學生輪流讀自己的作文。然後讓學生們簡單記錄內容,並進行評議,最後教師總結,逐漸唸作文成了習慣,學生們都希望把自己的作文在全班念念,來徵得大家的好評與意見。當然,每堂課前,我都要細細地批改當天交上的作文,挑選出學生普遍最容易犯的.毛病,進行講評,這樣幾十篇作文讀過之後,學生對寫作文,便有了更高的認識,更高的追求。(因為通過批評別人的作文,他們對寫作文就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根據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的“大語文”教育思想,把學生的視野引向學校以外的廣闊天空,以熱愛生活、學會做人為根本和前提,以觀察和思考為起點和方法,以閲讀、練筆為橋樑和載體,帶領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源頭活水”,學生就一定能夠寫出跳動着時代脈搏的個性鮮明的文章來。

尋找作文 篇2

很小的時候,老師是我眼中的天使。她是如此美麗,又是如此神祕。我總期待着她能給我一個眼神,一臉微笑,一句表揚,那樣,我會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最幸福、最最自豪的人。

慢慢的長大,老師不再是眼中的天使。她就像嘮叨的媽媽一樣,總是叫我幹這、幹那,不準這樣,不準那樣。她説,在校要遵守紀律,做個好學生;她説,上課要認真聽講,不懂要大膽提問;她説,作業要認真完成,書寫要端正工整……偶爾,我還會因為一時的馬虎和粗心遭到她的批評,有時,她甚至打電話給爸爸媽媽告狀……那時的我,感覺像是失去自由的鳥兒,心裏充滿了反感和叛逆。於是,我眼中的老師,變得不再親切,也不再美麗!於是,老師的愛被淹沒在生活的平淡中,被拒絕在稚嫩的心門外。

直到那一天,那一個讓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人民都震撼的日子——5月12日。從那一天起,在那個黑色的五月,我的心被那場巨大的災難震撼着。看着那一片片廢墟,看着那一幕幕慘狀,撕心裂肺的感覺讓我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不停地流……

強震襲來,危在旦夕。是誰為營救學生奔赴來回?是誰為轉移學生跋山涉水?是誰為救學生而舍自己的孩子於不顧?又是誰用自己身軀完成對學生生命的接力?

是他們,是我們的老師!

譚千秋、袁文婷、嚴蓉……

就是他們,就是我們的老師!他們為了孩子的生,選擇了自己的死!在面對那災難的突如其來的時候,他們不經思考,巍然應對,用他們單薄的血肉之軀,為學生撐起了一片生命的天地;也用他們不朽的身軀,詮釋了“人民教師”的真諦!

當災難過去,當眼淚擦乾,當我再用自己的目光去看待身邊的老師時,我卻突然發現,老師給予我們的愛無處不在:

她的愛,就在你做錯題目或者不認真的時候,她輕輕地走過來,輕輕地對你説,輕輕地提醒你:“上課認真,下次注意……”

她的愛,就在你和同學有矛盾的時候,她輕輕地走過來,把手輕輕的搭在你的肩上,輕輕地對你説,輕輕地安撫你:“團結友愛,同學和睦……”

她的愛,就在某一次下雨天的時候,她輕輕地走過來,把傘輕輕地撐在你的頭上,輕輕地對你説,輕輕地告訴你:“雨天路滑,注意安全……”

她的愛,沒有豪言壯語的表白,只有絮絮叨叨的規勸;

她的愛,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潤物無聲的細微。

她的愛,在同學們尋找愛的足跡時,一幕幕,一幕幕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幕幕,一幕幕地感動着我們……

他們的愛或許是無語的,他們的愛或許是平淡的,但——我相信,這樣的愛同樣是偉大的!願我們的老師永遠青春,健康幸福!

尋找作文 篇3

母親的愛是生命中尋找的綠洲,有母親我才有了希望和依靠……

鄉村的夜晚寧靜而美麗,潔白的月光毫不吝嗇地爬滿了每座屋舍和窗櫺。微光悠悠地透析出我和母親的影子。母親擲去了晨日的勞苦,掙脱了疲憊,用歌聲和故事為我驅趕着寂寞,驅趕着傷痛對我的纏繞。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因不小心把沸水弄翻了,導致我的腳被燙傷,不能行走,只得休學在家。為此,母親常常自責,説是沒有照顧好我,夜裏,每當傷處稍有疼痛我就大哭大叫,擾得母親難以入睡,母親便起來給我講故事,教我唱歌,轉移我的注意力,一首一首地唱,一首一首地教,母親不曾厭煩過。這時的母親一邊照顧照顧我,手裏還要為我們的穿戴忙碌着,母親手裏的針線嫻熟地上下飛舞,歌兒縈繞在我的周圍,母親用針線串起了歲月,串起了日子,串起了美妙而動聽的歌謠,串起了我童年似真似夢似幻的每一個夜晚。於是,我每每在母親的歌聲裏漸漸睡着,直到我康復……

八月十五月亮美,但它卻洗不去母親滿身的疲憊和無奈,我們家生活貧苦,勞力繁重,使母親異常堅強,她用勤勞丶吃苦的精神支撐起這個家!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在炒菜時,不小心把熱辣辣的油澆到了我的腳上,手上,我號陶大哭起來,父親唉了一聲!

這時正趕母親進家門,氣得母親一時把手舉在高空中,突然放了下來。母親趕緊幫我敷上燙傷藥,安頓我躺下,我強忍着痛不敢再哭出來。

晚上,我屏住呼吸聽着母親的動靜,母親一句話也不説地安頓着妹妹,母親沒有燃上燈,只有夜色中一輪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户照射進來。此時的疼痛讓我無法入眠,我便小心翼翼地靜躺着。

夜已經深了,我想母親應該睡下了,我慢慢地翻轉過身,發現此刻母親已呆坐在窗前,久久地凝望着天空中那一輪圓月,眼裏似有點點淚光,我突然發現母親被月光映出了幾絲白髮,接着我聽到母親在低聲吟唱,細聽卻似一種戲曲的調子,沒有歌詞,只有調子,低沉,哀婉……我忍住哭聲,蒙上被子,任眼淚傾瀉,直到天亮……

母親的愛柔美而又堅韌,她的爰和責任,讓我感到家的温馨和美好!

尋找作文 篇4

明天,我就要去進行尋找恐龍的旅行,我的同伴有“飛毛腿”萬貝拉、“女中豪傑”王汝寧和“搞笑大王”周正遠。 第二天,我們一起去北美洲尋找恐龍。路上,我們有説有笑,過得很快活。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晚上了。我們剛搭好帳篷,我們就為恐龍為什麼會滅絕這個問題而討論開了。忽然,從帳篷外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吼叫聲,把王汝寧嚇得差點尿褲了,周正遠揮着一根棍子説:“我有打鬼棒,誰也不必怕!”説着,一溜煙跑出了着,一溜煙跑出了帳篷,只見一隻異特龍正看着他呢!周正遠大叫一聲“我的媽呀!”轉身跑進帳篷裏,結結巴巴地説:“外……面有一頭異……特龍。”我聽了周正遠的話,叫道:“現在只有跑了!”“走吧!”萬貝拉拿起書包急促的説,“再不快點就完了!”王汝寧卻説:“我們怎樣才能逃跑呢?”“看樣子辦。”周正遠拿起手電筒説。

“快跑!”我大喊着,這時,異特龍把帳篷踢翻了,彎下腰來要吃我們,我們趕緊逃跑,先轉了一個彎,跑進一個森林裏,異特龍找不到我們,只好逃跑了。“耶!”我們高興得叫了起來,可是,一羣竊鳥龍發現了我們,將我們團團圍住,突然一隻竊鳥龍跳了起來,並向我們撲來,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我“嚓嚓”地拍了三張照片,可能是閃光燈刺着了它們,它們都灰溜溜地逃跑了。“萬歲!”我們高興地跳了起來,接着,我們揹着書包向科學院走去。

標籤:四篇 彙編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