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優秀成長的作文3篇

作文9.86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成長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優秀成長的作文3篇

優秀成長的作文 篇1

誰在夜裏幫我們拾起被我們踢掉的被子,

誰在我們哭泣時給我們以温暖的擁抱,

誰在我們跌倒時伸出有力的臂膀,

誰在我們迷茫時給我們指明方向……

是關愛如陽光般温暖的父母,呵護如陽光般細緻的朋友,照顧如陽光般周到的同學,叮囑如陽光般密集的老師。我們在愛的陽光下成長。

陽光明媚的一天下午,我坐公交車去上學。車上擠得像那天的温度一樣火爆。終於,我被周圍的幾個人擠上了車。站在離前門很近的一個座位旁,一個戴墨鏡的老人頭扭向窗外,好像在欣賞車窗外的美景。本已無暇顧及窗外的我,目光隨着這位老人移向窗外。

那時已是深秋,可那天的天氣卻有些與之不相稱。大樹旁已堆滿了金黃的樹葉,幾十堆樹葉連在一起,好像一條人生的賽道,只有起點,而沒有終點,只有時間的飛逝,而沒有時間的停止。這四季也好似人的一生。年少如春,青年如夏,中年如秋,老年如冬。春天的快樂,夏天的奮鬥,秋天的收穫,冬天的孤獨。

在車內站着,覺得無聊,便和這位老人閒談起來。他是先給我説話的。他轉過頭來,我看着那黑色的墨鏡,突然呆了一下,這位在我眼前充滿陽光般燦爛笑容的老人竟是位盲人,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是一位盲人。”於是我疑惑地問他剛才為什麼還朝窗外看風景呢?他回答説:“雖然我的眼睛看不見了,但我並不為此感到悲傷。因為我心靈的窗户在被陽光滋潤,在感知着這個充滿愛的世界。”説着説着,他便笑了。我為這位老人的樂觀所感動。因為這感動,我們才能嗅到更多陽光的味道。

我們雖然生活在陽光下,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但我們更應該選擇陽光。人生之路,風雲變幻,沉浮不定;有坎坷的山路,也有陰晦的沼澤。但是,只要我們的心靈選擇了陽光,那麼在通往成功與幸福的道路上,我們就會遠離黑暗與沉淪。

優秀成長的作文 篇2

最高興的事,莫過於發現自己每天都在成長。

成長是一杯酸酸甜甜的酒,你一杯,我一杯。

那是六年級畢業臨近的時候,吃過晚飯,大家就到寢室裏,坐在牀前聊天。XX説:“唉,今天就要考試了,過幾天我們就要國小畢業了。”“是啊!我也將到XX去讀書了……”XX説。我突然意識到,我們這一羣小姐們就要面臨離別了,與和自己朝夕相伴玩耍了六年的小夥伴,誰也不知道來年是否還能再相見。我的淚水不禁在眼眶打轉,一回頭,發現小姐妹們都流下眼淚來了。雖説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成長,有時就意味着離別,但是,心中的那份依戀與不捨,仍然如一杯酸楚的酒。我們這些整天嘻嘻哈哈的黃毛丫頭,一時間竟然變得多愁善感了。我知道,我們長大了。

成長如一杯釅釅的茶,苦澀之後,會有甘甜。

星期六的早晨,我早早起牀就開始做作業。這個雙休假作業特別多,語文要寫作文,要練習寫字,數學得用紙製作五個正方體,英語要寫小作文、要做練習冊上的習題……我想:得抓緊!得抓緊!我完全鑽進了作業堆裏。不知什麼時候,媽媽的叫聲傳了進來:

“慧琳,你怎麼還不吃早飯呀?”“呀,吃早飯了?怪不得肚子咕咕叫。”我望着成堆的作業本苦笑了一下。進入國中後,這樣的苦日子漸漸多了。我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這樣的苦的鋪墊,成長的路上,怎會一路花開?

成長也要有一碗辛辣的湯,逼自己喝下去,讓意志力得到滋養。

“聽説小店裏新到了一種辣條,可好吃了,我們一起去嚐嚐吧。”三五同學,呼朋引伴,都是好朋友。“慧琳快點,就等你了。”可是,我一堆作業沒寫完,正在心急如焚忙着翻書,怎麼辦呀!我説:“哎,你們看,我這麼多作業沒完成,課代表早就在催了。真不好意思,你們去吧,我下回,下回了。”“每次都是下回,我們作業不是也沒寫!”“不去就不去唄,下次不叫你了。”好朋友們都生着氣,憤憤地走了。留下我,獨自紅着一張火辣辣的'臉。我知道,內心的成長,需要堅持。嘗過了苦,忍住了辣,內心才會變得強大。

成長的路總是曲曲折折多坎坷,我們何妨一路走來一路歌;成長的滋味總是酸甜苦辣樣樣有,我的人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優秀成長的作文 篇3

翻開精美的日曆,我細數着春節將要臨,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我期盼的佳節,因為只有這幾天,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學**,放鬆自己的心情,享受着一年中最歡樂的日子。

春節前,家家户户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整整齊齊,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

小時候,還不記事,那時候的春節,是從照片和家人們的口中得知的。家裏清掃乾淨,除舊迎新,家長們抱着尚不懂事的孩子們上街去,幾乎每一個小孩子的手裏都有多彩的氣球或是糖果……

長大一些,記事了,七年級早上被整耳欲聾的鞭炮聲吵醒,穿上夢寐以求的新衣,跟着家長拜年去。那時的孩子們其實並不在意是否能收到他人的祝福,只是希望收到更多的壓歲錢。見到叔叔阿姨説事業,見到長輩説健康,一個個紅包就到手了……

上了國小後,開始了學**,每一天都在盼望着過年,期待着漂亮的新衣,美味的食物,厚厚的紅包,多彩的煙花。和家長上街,不再是被家長抱在懷裏,不再拿着多彩的氣球,而是拉着家長的手,有時會因為好奇心而鬆開,但是馬上又被“捉回”,但那時的新年不是隻有歡樂,過完元宵節,壓歲錢就要上交了,這無疑是一場“災難”……

現在,已經到了國中,對於春節的理解已經不單是節日那麼簡單,對小孩子們説,春節可以拿到壓歲錢,在新年中長大一歲;對於工作繁忙的大人們説,春節是舒緩緊張的神經,和家人團聚的日子;而對於我們學生,春節是最歡樂的假期,擺脱繁重的學**壓力……

我們對於春節的記憶,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漸漸改變,我們也慢慢的長大。

標籤: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