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5篇

作文3.19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年味為題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5篇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

快了快了,春節一天天的臨近了,我們也放假了,我不禁開始了倒計時了,一片清脆的歡笑聲,把我帶進滿是紅色的美好回憶中……

迎春:春聯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當然要貼春聯咯。

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爺爺便會展開紅宣紙,研好墨,在宣紙上寫下美好的祝福:“花開富貴,竹報平安”。將白麪似的糊糊用一根小木棒糊到那古樸的紅木門上,再將寫好的祝福放在門上輕壓,這便是最美的春聯啦!忙活完後,爺爺總會帶着笑意地看着他的兩個白雪公主,跑來跑去,院子裏裏外外一片笑聲……

盼春:鞭炮

都要過春節了,煙花爆竹怎麼能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老家有一種叫做“摜炮”的東西,極便宜,我們又極愛玩。

這種小炮,只用用力扔在地上,便可聽見“嘭”的一聲響。因為沭陽方言管“扔”叫“摜”,所以“摜炮”便成了它的名字。每到新年,家家户户、裏裏外外摜炮聲不絕於耳,可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了。

看春:春晚

春節終於到了。

每到這個時候,全家人都會圍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心中洋溢着無限的幸福。董卿的知性、大方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時爺爺會問我“你能成為她那樣的人嗎”?雖然我還不知道能否,但因為爺爺的愛,我會努力成為那樣的人。

吃春:奶糖

誰知道我這種“00後”,居然會喜歡吃大白兔奶糖。

平時爺爺是不給我吃的,因為我牙不好,但在春節,爺爺口袋中總會有些奶糖,管我吃個夠。

曾經我單純的喜歡他口袋中的糖,可如今,我深愛不管口袋裏有糖沒糖的他。

春節,是家,是成長,更是期待。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2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節到來了,但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着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裏與親人團聚,吃上一餐團年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

晚上,我吃過年夜飯,全家人都一起觀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12點的鐘聲敲響了忽然,“噼裏啪啦”的一聲鞭炮聲印入耳簾,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煙花的聲音彼伏着,像是在與過去的一年告別。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通!”地面上又升起個通體發紅的大火球。它飛到半空,“啪”的一聲,化作千萬顆小火星飛濺開來,拖着長長的、閃光的尾巴緩緩落下,好似翩飛的蝴蝶,從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風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個調皮鬼,給它們塗上七彩的顏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顆顆發亮,五顏六色的火焰拖着長長的尾巴,爭先恐後,前仆後繼地躥上夜空;瞧!那邊升出了“天女散花”,這裏出現了“孔雀開屏”!哇!再瞧瞧那裏的“含苞待放”……

天空中頓時成了“花”園,“花”的海洋,璀燦奪目,火樹銀花,多美呀!多麼熱鬧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隨着一聲聲清脆的響聲,那漂亮的煙花託着一條美麗的長尾巴,在天空中劃下一道道拱們之後,“閃亮登場”了。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羣羣衝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竄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那各種各樣的喜慶聲連成一片,好似響徹雲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響聲在天空中迴盪。炮仗、鞭炮雙管齊下,一個個直衝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這邊的聲音弱了,那邊的又起來了,聲音此起彼伏,連綿不絕。鞭炮聲、炮仗聲匯成一股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耀眼的禮花在空中閃爍,鞭炮聲聲震耳欲聾,家家户户燈火通明,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正象徵着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3

不知不覺,年關將近。

母親忙前忙後準備採購年貨,張羅着整理屋子,滿街紅豔豔的燈籠充滿了温馨的氣氛,外地的遊子急衝衝地趕回,噼裏啪啦的鞭炮點燃着喜慶。

濃濃的年味兒在人們忙活的身影中漸行漸遠,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那個我們所熟知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與其説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説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時間流逝之迅速、壓力為之重大的關口。輕輕推開那扇門,歲月深處漸次褪開沉重的外衣,透出那熟悉、温馨、喜慶的年味兒,我伸出手想要採擷這份久違的釋懷,卻怎知越推越遠……

兒時,臘月的那些日子,翻看削薄而陳舊的日曆,泛黃的卷角散發着淡淡的煙草味兒,像是沉淪了一個世紀,細數臨近春節的日子,只覺得心急得想衝破障礙。父母們收拾着雜物塵俗,每一次輕微地撣塵、擦拭,都是那麼仔細,如待珍寶。鄰舍家也燉起了年貨,煙霧氤氲着整個廚房,恰似着撲面而來的醉人年味,叫人無可阻擋。香撲撲的氣味,熱騰騰的美味,惹得玩鬧的孩子紛紛嚐鮮,滾燙的熱食吃得食火上升,口舌生瘡,也不肯放下。最終耐不住性子,叫上一羣夥伴,滿世界地瘋鬧。只見那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大街小巷,均是熙熙攘攘,紅燈高掛,一派喜氣洋洋的面貌。忙忙碌碌中,似乎一整年的努力,更多的是為了這幾天。

香香的年味、臘味、節日味,全都跟着年關的腳步的來臨而開始瀰漫,充滿每個感官。直到三十除夕,吃上歡樂的團圓飯,其樂融融,一家卧在沙發上,什麼也不調換,在春節聯歡晚會的一顰一笑中守歲,度過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

鐘聲敲響,大年七年級的爆竹熱鬧了,拜年、紅包、煙花……不亦樂乎。是繁忙,是歡樂,是不捨?是厭倦,是喜慶,是依戀?十幾年來,循規蹈矩,我想是累了,但為何內心總湧起深深的不捨,若割捨了這傳統的日子,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要求相聚、祝福?這是個平凡的日子,只是要我們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不會累,為了這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抱怨年味的淡去,我們感慨時光的逝去,但是否會在一個午後,回憶那遠去的年味兒,這是一種幸福、温馨的體驗。

追溯匆匆數十年,記憶中的年味兒,是福,是樂,是我們永久的依戀。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4

聲聲爆竹辭舊歲,點點梅花迎新春。離春節越近,年味也就越濃……家中一律忙碌,都忙着準備春節。這就是中國的年終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求來年的幸福安康。

放爆竹

放爆竹就是一個漢族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相傳就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鞭炮,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就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寄託了漢族人民一種驅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貼春聯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古代的漢族民俗文化。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俗稱春聯。春聯的來源是一種桃符。最初人們用於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祭灶

祭灶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廚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男女兩人,女神是漢族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羣眾基礎的流行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願望。

我是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的。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光,接着又聽到畢畢剝剝的鞭炮,是春節到了。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綿聯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着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國。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5

春節近日,外面紅紅火火,張燈結綵,年味十足,而手機裏的朋友圈也毫不遜色。外面都是鞭炮、美食及必不可少的壓歲錢,而朋友圈中也充斥着這些,真可謂是年味十足啊,就比如我的朋友圈。

又是他!這位在我朋友圈中堪稱“鑽石王老五”的土豪像往常一樣出現最頂端,以前的照片就不説了,這次居然還有視頻,其中,只見他強忍着笑,滿嘴不着調的祝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子上的開胃菜,甜食、冷熱葷素。而我只能垂涎三尺地看色想味,默默地點個贊。

接着往下看,這是一個刷屏專業户,春節期間仍在堅持着本職工作。這次只見他拿着一個價格未知卻長數十米的火炮掛在院子中擺了擺。幾次嘗試失敗之後,其它地方的炮聲已經響起。無奈之下,只好擺到屋頂。只見火花一閃,沉睡得到紅龍在肆意地咆哮,連同着永不停歇的怒吼,喚醒東方的暮光,迎接着新的一年,抓緊點完贊後,我也要迎接新年。

越往下內容越多,就看那位兄台正舞文弄墨,兩張大紅的紙透着喜氣,只見他左揮右掃,從上至下,一副春聯便是真正地見了天日,雖説是隻有兩行大字,卻透着滿滿的祝福及對新年的期望。當仁不讓的還是點了贊。

春節最重要的還是要屬紅包了,朋友圈中,萬山紅遍,各大紅包竟風彩,發紅包者殺得你死我活,而我卻每次都奇蹟般地逃過了每次征戰,心中的滋味為什麼還有點傷感了。

春節自然少不了春晚,開學的那場口水仗終於改成了現場直播,一個節目追加無數條吐槽,從開頭到結尾,吐槽已佔了我朋友圈的半壁江山,也使春節多了幾分趣味,所以,每條吐槽,我毫不猶豫地點贊。

都説春節沒了年味,這倒不一定,只不過是社會的進步衍生出了過年的其它方式,這不,朋友圈中年味不挺濃的嘛!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6

物理學以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次所需的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太陽的週期為一年。若以百年來計,人生亦僅僅三萬六七四的悠悠櫛發歲月。

竊以為,所謂年味,即歲月的滋味。想榛榛莽莽的上古之初,天真未泯的先祖們或許未識時間的奧義,卻仍為這年復一年的匆促而歎息。“瞻彼日月,悠悠我思”,《詩經》中古老的辭章典載了文明之初人們對年味的最原始的認識,這不復重頭的日子,全留在了日升日落,晦明更替裏。

要説這年味,也確在這周而復始的往復與逝者如斯的遺失中吧。

記憶中的新年,總是一樣的在喧鬧中伊始,在一片混沌中不知怎麼時間地倏忽而過。柴火薰過的臘肉醖釀着豐腴的滋味,塵封着經年歲月的酒香氣醉人,場院裏曬着的紅辣椒,細數着一年裏最輝煌的季節。年的滋味,在於那份返濮歸真的悠閒,酒喝也喝不完,將人們喜氣盈盈的臉集成了紅色,木雕的大圓桌上擺滿了最豐盛的食物。人們將一年的祝福都彙集成一句句道也道不完的情義,留在人心裏回味。

唯有在新年裏,時間的滋味才能被完整地細細品味,此時的人們大可什麼也不想,暫時遠離現實的塵勞。在親戚朋友的寵愛中體會到自已幸運的身世。即使濫情一番,耽溺一回如花美謄,似水流年的自憐自惜,或就是空坐着,獨自回味這份殷實而富足的滋味,也會覺得意味深遠。人生又何必終日奔波忙碌,追尋那些不可得的?抓住眼下的光陰,抓住此刻的情深意重,抓住這光耀如銀的白晝亦是一份所得。

古代唐宮中以女工揆日之長短,用線來數算花騰日喧之永晝。長安城裏的麗人繡罷梅繡牡丹,直繡到——風荷舉。山鄉水廓的婦人或工於織絛或工於織素,直織到經冬復歷夏。每穿針一引線,全都是一段情長意牽的完成,而我也欲讓這年復一年的滋味能更深遠一些,縱然年年歲歲反覆,縱然這歲月無情。

年只有短短十幾天就過去了,而年的滋味卻無窮無盡。在這一刻,民風就是最近古的,情味就是最濃烈的。年給人最深的滋味莫過在歲月無情,而人卻有情吧!可愛又可哀的年歲呵?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7

年就是歡樂的節日,年的傳説有許許多多,今年的年與以往的年又有了許多的不同。

小時候就看到有關過年的傳説:相傳在東海海底,常年不見天日,住着一頭叫夕的怪獸。夕經常到岸邊去欺負老百姓,使得民不聊生。在夕又一次去欺負人的時候,一個叫年的小嬰兒出生了,那嬰兒哭得震耳欲聾,令夕疼痛難忍,它剛想去吃了那嬰兒,卻見嬰兒披着紅布,光芒刺眼,令夕怕得不得不躲入深海。從那時起,老百姓知道了夕的弱點,每當夕來時就貼紅聯,放鞭炮,終於殺了夕,於是把那一天稱為除夕。

這自然就是一個神話傳説,但同時也表達出了當時人們純樸、團結的優點。

今年的新年很特別,下了一場近17年來最大的一場雪。鋪天蓋地的大雪覆蓋了整個大地,令人外出不便,造成春運阻礙,部分地區房屋倒塌,電路中斷,電架倒塌,這都是雪的“傑作”。我愛雪,但我就是喜歡雪的温柔、雪的清麗脱俗,如一股清流,不被髒塵所污染。可當我看到你們變成咖啡色被堆在路邊,又心生厭惡。為了你們所造成的後果,有許多人凌晨三點不到就起牀剷雪、馬路上到處看到行人在摔跤,辛苦了一年在外工作的人們趕着春節想回家團聚,卻在路上艱難地度過了好幾天……一想起這些,我又有些憎恨你們了。當然,你們曾帶來了我好多歡樂:堆雪人、打雪仗,每户人家門口都用雪展現着自己特有的藝術才華……可你們卻無休止地下個不停,令人不得不要抗擊你們,哎!

當然,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説,過年最快樂得事莫過於收壓歲錢了,我們還要從國小會合理分配金錢,鍛鍊自己的理財能力……

我愛年,我更愛今年的新年!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8

春節期間,人們一般要走親戚,回老家,於是,我就跟爸爸媽媽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莊,再去媽媽老家洛陽。23號我們和其他幾個人加行李,滿滿當當地駕車去了。

經過一整天的顛簸,來到了河南新鄉三王莊。到家時已是深夜9點多了,一進卧室就看見了我的奶奶——我爸爸和媽媽。她穿着棉襖,正在暖爐旁暖手,一見我來了就很激動地笑了笑,操着滿是河南味的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來了,她便問我長問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聽不懂的我便找馳哥幫忙。晚上,昌昌來了,他比我大一點,一見我便熱情地帶我出去放炮,老家的炮不想城裏的那樣好,小店的炮很單一,大一點的店也沒有什麼好看的花炮,都是響炮,可我玩的津津有味,因為這裏的人十分好客,雖然生活節奏慢,但卻很令很多人羨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點起牀去走親戚,大半的人我那時是沒有什麼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臉,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強迫吃了兩次晚飯,使我一連一整天吃不下東西。26號還是27號,我去了洛陽。

到了洛陽,我見了婆婆——我媽媽的媽媽。她很慈祥,一見我們先是抱了抱弟弟小溪,可小溪竟然不認得了昔日如此關愛她的婆婆,好在我們的到來令婆婆很高興,晚上,二姨回來了,包括她的未婚夫,一家人其樂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寶寶家,寶寶是我的表弟,我們小時候很喜歡在一起玩,他們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謝。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放炮,年都是這樣過的。第二天走親戚,雖沒有三王莊一樣裏的那麼近,可一天下來也忙得夠嗆,一堆作業都沒有做。倒是燴菜挺好吃的,那是由一些各種不同的菜和肉還有粉絲拌在一起煮,一做出來十里飄香,還有餃子,可讓我好好品嚐了一頓。

一回家,我就瘋了似的趕沒做完的作業。唉,春節就這麼過了。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9

我的家鄉在華亭,在我們家鄉進入臘月門,傳統節日一個連着一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傳統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動也就更更加豐富多彩起來了。

臘月初八這是華亭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還要在臘八粥中放用肉餡包成的“雀頭”餃子。臘八粥用大米、穀米、玉米、紅豆、黃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穀豐登之意;“雀頭”餃子用大肉作餡包成圓形雀頭狀,表示能消滅危害莊家的麻雀(據傳説臘八這天見不到危害莊家的麻雀)。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奏事的'日子,傳統的小年,又名辭灶。

華亭人對過小年非常重視,這天早飯要吃攪團,有盼望團圓之意。街面上有售賣的用麥芽糖汁做成的灶糖,又甜又粘,相傳送灶時給灶王爺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告人間的狀了。送灶的時間大約在傍晚,家家都要擺祭品,放鞭炮,意味着過年開始了。臘月的日子長了翅膀,一飛而過。轉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貼對聯,掛紅燈,張燈結綵;户户圍着餐桌、抱着電視守歲,放開肚量喝酒吃肉,毫無顧忌縱情歡樂,一年中所有的辛勞、煩愁在這晚煙消雲散,所有的豐收、喜悦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正月七年級是新年第一天,家鄉的人都有“迎喜神”的傳統,吃過“拉魂面”之後,村裏的人個個穿戴一新,喜笑顏開,牽着或趕着身上披掛了彩紙摺疊的紙扇的牛羊騾馬,浩浩蕩蕩的向預先估算好的喜神方位進發。這是為了驅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沒病沒災。

元宵節那天,大街小巷馬社火、高芯子、車社火排成了長隊、綿延不斷,鞭炮、鑼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又一次將過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點燃用玉米、蕎麪捏的燈盞,小孩挑着紙糊的燈籠盡情玩耍,燈光、月光、星光融為一體,相映成輝。正月二十三日已是過年最後一個節日,這天華亭農村有“燎疳”的習俗。婦女們使出渾身解數提早用雞蛋殼、五色紙糊好“疳娃娃”,男人們則割足枯蒿茅草為“燎疳”做準備。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誰的“小媳婦”、“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門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當第一堆疳草點燃,聽到有人大喝“燎疳嘍——”,家家户户便都點燃疳草,霎時間熊熊焰火映紅了村子,照亮了天空。

人們爭搶着從火焰上一躍而過,以求燎去病災,燎紅日子。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0

大年七年級,南京城的人和車卻驟然少了一大半,四處呈現出一派冷冷清清的氣氛。為了尋找那久違的年味,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離城區75公里的高淳老街。

剛一到高淳老街街口的牌坊下,濃濃的喜慶氣氛便迎面撲來。人們從四面八方不斷向老街湧來,很快便摩肩接踵、人聲鼎沸。就在這時,一陣喧天的鑼鼓伴隨着高亢的嗩吶聲忽然響起。大家尋聲望去,只見一隊頭戴黃金的村民正護送着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向老街走來。這條“巨龍”是由竹篾和彩紙精心製作的巨大龍燈,龍頭上披紅掛綵,那長長的龍鬚竟然是用修剪整齊的稻草做成的。在眾人的簇擁下,這條“巨龍”搖頭擺尾,在人海中破浪前行,真是好不威風!

追隨着“巨龍”,我也步入了高淳老街。這條明清時代就已經存在的古樸街道,彷彿 從來都沒有寂靜和冷清過。印有各家店鋪字號的黃色招旗迎風招展,各種傳統小吃的香味迎面撲來,各家店鋪內的傳統手工藝品玲琅滿目。那百多年來早就被億萬只腳踩得光滑滑的石板路上,如今迎來了更多的客人。出售小吃的老闆們最是熱情,只聽這邊的老闆喊道:“現蒸現賣的蟹黃湯包,快來買啊!”那邊的老闆吆喝道:“剛炸好的臭豆腐,問起來臭,吃起來香,快來嚐嚐吧!”老姐的遊人們彷彿在這不絕於耳的叫賣聲中中了魔法,紛紛聚集在一個又一個的攤位前,才排隊吃了到了一串烤鳥蛋,又立刻擠到另一個攤位前搶了一張梅乾菜扣肉燒餅,燒餅才剛剛下肚,又慌不迭地抓了一杯熱乎乎的酒釀解渴……

在這充滿傳統氣息的街道上,如果留心觀察,你便會發現:這些大快朵頤並樂在其中的遊客多是一些和我的爸爸媽媽年齡相仿的成年人,其中更不乏一些白髮蒼蒼的老者。和我們這些從小就鍾情於西餐的一代人相比,他們似乎永遠是傳統小吃的忠實粉絲。這其中的原因,我在爸媽的一路嘮叨中明白了幾分:在他們童年生活的時代裏,西餐是那樣的金貴,美食也無法和現在相比,這年關里布滿美食的街道不正是過年的魅力所在嗎?當我看到一個個中年人像孩子一樣抓着一隻鴨腳包邊走邊啃時,我知道,他們正在細細品味的並不只是鴨腳包的美味,更是在回味當年和親人們在年關裏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這才是真正的年味所在啊!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1

印象之中的過年,天氣定然就是寒冷的,大雪紛飛,黑夜裏風呼嘯着興風作浪。大地一片白茫茫,雪光,月光和房屋中投射出的燈光,一道映襯着這個特殊的時刻。

屋內定然是一片其樂融融的。一桌熱氣瀰漫的團圓飯,燈光在霧氣中形成光亮的通路。飯桌上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親朋好友的齊聚彰顯着團圓之於中國人的意義。

電視裏,播放的一定就是春節聯歡晚會,這個全世界觀看人數最多的節目似乎已經成為過年必不可少的標誌,它一年一度如約而至。

印象之中的過年一定就是在天色暗下之後開始,一頓年夜飯從晚上7點慢慢的吃,直到晚上12點。橘黃色的燈光,碗筷碰撞的聲音,小孩子的嬉鬧聲,大人間的祝福的話語。辭舊迎新,是過年的意義。

待到晚上9點左右時,屋外的鞭炮聲開始響起。印象中,那禮花就是七彩的,在天空畫出繽紛圖案。“噼啪”的聲音會一直持續到凌晨。天空的禮花不斷的盛開。第二天推開門,空氣中瀰漫着冬日的霧氣和淡淡的火藥味。地面上一片紅色的紙屑。而人們也並不着急的掃去,“紅紅火火”,正是人們所寓意的。

而現在,我正在電腦旁,和不認識的人一道遊戲,由於先前約好的朋友一個個的爽約。父母在看電視,而我在玩遊戲,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全然沒有印象之中過年的事宜。起身到陽台,看灰濛濛的天,遠處的光柱無力的透過雲層。夜色正暗,全然沒有要綻放的煙花的痕跡,有多久了呢?有多久沒有在除夕夜看煙花了呢?手機震動,“春節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請您注意消防安全”的短信如約而至。現實的過年,竟和印象之中的,如此大相徑庭!

社會正在飛速發展,有一些節日特有的氣氛卻在逐漸暗淡。

年味正逐漸變淡,這個話題已多次被人們熱議。其原因耐人尋味:多樣化的電子設備使人們很難一道歡慶,對消防安全的重視使得不在有煙火的燃放,90後獨生子女無法體會與兄弟姐妹一道鬧新春的快樂……

20xx的除夕,沒有煙花、沒有雪花……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2

三十的那天傍晚,下了些小雨。天黑得很早。我趴在外婆家的那個大窗子前,看着窗外空無一人的街道,幾盞黃色的路燈孤零零地立在那裏,外面很靜,沒有鞭炮聲。雨朦朧了遠方人家中透出的昏黃色燈光,也多少給夜色帶來了一些温暖和温馨。

我努力的想從回憶的深處尋到一些什麼,想從心靈最深的那個角落拾起曾經熟悉的情感,那種過年時的滋味。

不記得就是哪一年的年三十,我像今年一樣坐在這扇窗前。外面還是這幾盞路燈,還是空無一人的街道,但我卻感到了那樣的温馨。記得當時我對着窗户哈氣,再往上寫字。我記得天空是昏暗的,一切都被雪裝點得那麼潔白,當時雪還在下着,打在對面那座瓦房的房頂上,發出沙沙的聲響。家中燈光明亮,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可以聽到廚房準備年夜飯時的鍋碗聲和家人的笑語歡聲,還有家中那未燃放的鞭炮也使我期待。那時,一種温馨的、暖洋洋的感覺充斥了我的心靈,讓我經歷了多少歲月都難以忘懷。

我想,這就是所謂“年味”吧,這麼多年了,卻還如同昨日一樣歷歷在目,它們在一個人的心底最深處會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

但是,再美麗的花朵也會凋謝,我又從回憶中被拉回了現實。那座瓦房已不復存在,也沒有下雪,只有那幾盞路燈依舊立在那兒,一如往昔。

去外婆家過年三十就是我的習慣。每次過年時,外婆總是把方茶几擺在所有沙發中間,茶几上擺滿各種小碟,裏面裝滿糖果、瓜子、水果……茶几上還要墊上一塊勾着漂亮花邊的織布。其實這樣擺設,是因為我跟外婆説,這樣才有年味。

當那些美好的東西逐漸離我們而去時,我們總是追憶它們,總是設法挽留它們。當發現它們依舊固執地要離去時,我們便感到悵然若失。我此時的心中已沒有了往日的温馨之感,我感到自己已然改變,曾經的“年味”如凋謝的花瓣,被碾作了塵土。我努力地想找回它,但已是徒勞。

雨越下越大,路燈的光愈發朦朧。此時我彷彿看見了當年的那場雪,從時光中飄下,落在那已然回不去的街上,是那樣的潔白。

年味,隨着時間的流逝,似乎漸漸地變薄了,就像那些曾伴隨我們的美好東西一樣,總會漸漸離我們遠去。

但是,即便無法挽回昨天,我們依舊還有明天。我們總在前行着,總在成長着,我們總還有明天。

也許我所失去的,只是回憶中的“年味”,但此時心中存在着的難道不也是一種新的“年味”嗎?我想,有時失去了,意味着我們在前行,既然還在前行,也就無所謂失去。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3

“爆竹千聲除舊歲,梅花萬朵迎新春。”於是,帶着憧憬,帶着夢想,我跨到了新的一年——20xx,除夕之夜,甚是熱鬧,爆竹聲,歡笑聲像是要吞沒整個世界似的,迴盪於天地之間。

那晚的夜空就像一個仙女披着綵衣一樣漂亮,光彩照人,觀看的人們都在不停的讚歎道:“哇!

好美啊!

“美麗的花竹讓人們望塵莫及,讚不絕口,歡笑聲、追逐聲、爆竹聲真的是無所不有,美麗的夜景給人們留下無限的暢想,瞬間的暢想成為人們心中快樂的音符,在新年的鐘聲即將要敲響之際,人們停止了一切譁然之聲,托起心中美麗的夢想,為新的一年祈禱和祝福。人們停止了一切譁然之聲,托起心中美麗的夢想,為新一年祈禱和祝福。無論大人還需要是孩子,無論長者還是少兒,臉上都留下一串安然與欣慰的平靜,當人們祈禱完畢,便載着滿面心的喜悦踏進温馨的家中,去享受一份新的氣息。

有人説,家是避風的温馨港灣,在新一年邁入每家門坎之際,新一年的氣象與面貌也如影隨形而來,繼而接之的便是吃禮包,即吃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起了香甜的餃子,香氣四溢的餃子頓入口中,清香可口,讓人們回味,父親母親的臉上時刻都瀰漫的笑容及温暖的心語,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剎間已瀰漫於整個房間。隨着時間的變化及時代的接軌,發紅包的舊俗也雅化起來。但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着純真的微笑,絲毫沒被餘年的氣氛所沖淡,孩子們把自己的紅包及親人的祝福一併裝入衣袋,去繼續追趕逐屬於自己的快樂。

當新一年的鐘聲再度在耳畔敲響,歲歲枯榮,新一年的新氣象也隨之而至。年年有餘,新一年的新景更伴之隨地而安。早的,伴着夢想,伴着新意,我們將會走進20xx最廣闊的天地;因為我想念“你富我富大家富,國富民強;你樂我樂大家樂,新年快樂。”這句話會長伴於我。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4

今夜除夕,家喻户曉。

我們伴隨着風餐晚露和着風聲歸鄉,看見安寧卻燈紅酒冒的山莊,腳步隨即慢之,久別重逢,無需過多的解釋,一個簡單的問候即可。

輕輕叩擊木質大門,望月外明亮,感受着熟悉的笑容,空氣間似乎有了甜味。

月夜無風,早已入夢。

清晨的美麗霎那間綻放。

陸陸續續的,那些因生計東奔西走的小輩們的歸來,老一輩們的笑逐顏開,親切問候,孩子們荷包充實。

此時僅僅是年的開始。

大年三十了,古房中有十幾餘人,將整個大屋填飽歡樂,奶奶總是笑着忙裏忙外。

“你都不休息一下。“我總是刻意的嘟着嘴對奶奶這麼抱怨。奶奶總是以為是小孩的童真,其實我更願她休息。

“小孩乖,去玩。”奶奶一邊幹着手中的活,一邊含笑回答道。

這屋子是爺爺奶奶一手建起的,曾在此處年年歲歲的人們,追逐少年時並陪伴長成的身影們,如今也都是大了許多。

看着暖黃燈光下那一張張彼此關懷的面孔,又是何如的熟悉,這是親情的味道啊。

細線勾勒山川,墨顏渲染天空,一處碎花似細雨,一處天涯共此時。

親友圍一桌,聞外燭聲鳴鳴,飲酒作樂,好不自在。

器宇鳴啾啾,只聞梨香入夢,人界初如似清歡,把酒問青天。

如復當初,爺爺一是第一夜的除夕就將利是送到我們手中,如言順勢送出幾句祝福。

看着手中鮮紅的利是,濃濃年味湧上心頭,何時能夠長大?每至年初交予長者的物資?

吃過了年夜飯,心中無限。

弟弟妹妹們追逐吵鬧放煙花,當煙花傾舞漫遍整個天空時,新年就到了。十二點鐘鳴陣陣,我打起了精神。

聽聞第一發炮彈在長空慢慢絢爛我伴着無限興奮奔出窗外。朵朵無畏的牡丹又夾雜着絲絲閃亮在夜空綻放,勝過星辰的明亮,即而卻轉瞬即逝,可她的光輝一直刻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噼裏啪啦的年,風風火火的年!

枯樹兩點人家,青空幽拂稀稀夢,欲落星晨絲絲影,竹枝深處不復還人,願供上頂樓渺無數星辰。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5

現在常聽人提起:現在過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春節將至,感覺確實如此,都市生活的快節奏、車水馬龍、鋼筋水泥,攪亂了年的聲音、色彩和味道。

社會物質富裕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階段,這固然讓人欣喜,但物質富裕並不能掩蓋民族文化傳統和風俗。人類的需求就是分和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我們的物質需求漸漸的都能滿足了,精神需求卻突然變得非常空洞。

但是,讓我感到異常的就是,我們的春節越發變得無人問津起來,但類似西方的聖誕節、平安夜卻在中國大受追捧。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遭受拋棄,而西方節日卻大放異彩?我想這與大部分中國人的虛榮心態有關,什麼叫聖誕節?我們開始好奇,好奇了就開始研究,研究了就開始體驗,體驗後就越發的感受到一種新鮮感,越發的感覺到自己與國際接軌了,自己越來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就是什麼理論認為我們能夠過一過老外的“春節”就一定是現代人了?反而,這就是一種對傳統文化極度不尊重的行為。

其實,過年是生活本身的結晶,年味兒同樣如此,重要的是用心去品味。過年是一種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暫時歇息一下,開春了再走。過年是一種企盼。子女求學求職在外,過年就是回家,長輩盼望見到子孫,過年就成了願望。過年是一種鄉愁。浪跡天涯、絕少歸期的海外遊子,在客鄉複製了傳統的春節,西方國家唐人街的慶賀倒保留了更多的傳統慶典儀式,以滿足遊子對家鄉和故土的懷念,年節的歡樂中夾雜着淡淡的鄉愁。過年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身份,這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讓我們體貼細心地守護着她。

總而言之,春節為什麼在中國越來越冷?這與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瞭解,對於民族風俗的尊重,對於自身存在的那一點點虛榮都存在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難道,我們都搬到國外去過年?

標籤:以年味 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