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家的春節600字作文8篇

作文9.12K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下面是我家的春節600字作文8篇請參考!

我家的春節600字作文8篇

  【篇一:我家的春節】

臘月初旬,家家户户都忙着購年貨,我家也不例外,爸爸買來二十斤豬肉和五斤羊肉,還有三條大鱸魚,準備過年招待客人用。

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忙得不可開交。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媽媽把買來的各種豆子,各種米摻在一起,熬成一鍋稠稠的臘八粥。

臘月二十七、二十八這兩天,大人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又要買新衣又要準備好充足的食物和爆竹。

除夕是我們孩子最喜歡的,可以放爆竹,晚上還可吃一年當中最豐盛的一餐,還可以玩通宵。白天,爸爸媽媽要剪頭髮,剪頭髮的人真不少,人們都説剪頭髮是把去年的晦氣丟掉,新的一年重新開始。這天,我們還要大掃除,寓意着把去年的不愉快統統掃去。晚上六點鐘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年飯。我們總是趕在八點前吃好年飯,然後坐在沙發上一邊看春晚,一邊聊天,其樂融融。十二點過,我們一家到門口放鞭炮,外面的天空早已是五彩斑斕。

正月七年級,全家人都要走親戚,這正是我們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收到多的壓歲錢。當然還有逛廟會,也是我們最喜歡的,為的是能買到各式各樣的玩具。廟會上有套圈的、有投球的,我最喜歡的是套圈,但每次都是高興的去,失望的回來。

正月十五,元宵節來,這真是春節的一個高潮。但是,今年的元宵節有一個遺憾,正月十五那天下雨,沒有放煙花。大家聽説正月十六的晚上會放煙花,激動得急忙跑出家門,來到鄭東新區看煙花。

一轉眼,正月十六過去,春節已經結束,孩子們該上學的上學去,大人們該上班的上班去,日子又回到往常的忙碌中。

  【篇二:我家的春節】

伴隨着鞭炮聲聲,我們迎來喜氣洋洋的羊年。

從臘月二十三我家就開始忙活。二十三祭灶官,媽媽要準備糖火燒和鹹火燒祭拜灶王爺;二十四我們全家掃房子;二十五到二十六家裏開始準備過年用的年貨;二十七、二十八蒸饅頭、包子,炸豆腐、炸麻糖;二十九殺雞、殺魚;三十貼對聯、掛燈籠,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三十這天,家家户户貼上新的對聯,迎接春節的到來。我家也不例外,三十早上,爸爸早早的叫我起牀和他一起貼對聯。看着紅紅火火的對聯,我心裏充滿無盡的喜。除夕晚上,我仰望天空,漆黑的天空已被五顏六色的煙花所覆蓋,原本平淡無奇的天空,此時像被明亮的彩燈照耀着。隨着朵朵“鮮花”在天空中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陣驚喜的歡呼聲。樓房窗口,也隱現着一張張仰望天空的笑臉。炮竹聲接連不斷,傳送着人們的祝福。

春節晚會開始,有趣的節目一一亮相。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嗑着瓜子、吃着水果在一起聽着優美的歌曲、看着動人的舞姿、尤其是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春晚是這三十年來我們中國人必不可少的年夜飯,我家也不例外。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七年級我們家早起五更,起過五更跳旺火,跳的越遠越好。天還沒有完全亮,人們就開始相互拜年,去祠堂,扭秧歌,敲大鼓,搶糖果,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八年級開始走親訪友,熱鬧非凡。

我家的春節就是這樣,它是一個快樂幸福的節日。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除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我們還可以輕鬆自在的玩耍。

  【篇三:我家的春節作文】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是,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爸爸媽媽買許多好吃的,而卧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着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每到一家,我都要説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於是心裏盤算着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媽媽給收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個夠,哪曉得一會兒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着春節的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每當細細回想時,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篇四:我家的春節】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在我們老家,臘月的初旬,春節就開始。“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一段時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要熬臘八粥,吃粥之後,身體總是暖洋洋的。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而這個時候,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爸爸媽媽買許多好吃的,而我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着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正月七年級到,終於要正式過年,拜年就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每到一家,我都要説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物,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於是心裏盤算着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媽媽給收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不管到那裏,處處是豐盛的飯菜,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我,而我呢則和哥哥姐姐每人拿來一瓶飲料,邊看電視,邊痛痛快快地喝個夠,哪曉得第二天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真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也馬上要上學新學年的即將開始,意味着春節的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節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每當細細回想起,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篇五:我家的春節】

按我家過春節的規矩,是從臘月二十八就開始的。這兩天特別冷,所以,媽媽總在前幾天就買好過年穿的新衣,到臘月三十穿上,春節那天也要穿它去走街訪友,賀新春。

為準備過年,在二十九,三十兩天裏,我們全家總動員,一齊大掃除。把家裏收拾得窗明几淨,煥然一新。

大年三十,最為重要的是買年貨,一切都要的,而且,用的,吃的,穿的,玩兒的,一應俱全的超市裏,幾乎被搶空!除大型超市,其餘都關門,到初六才開張。到晚上,一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有魚——香啊!肉質上得到滿足;有菜——香啊!維生素得以補充;湯啊什麼的,那個香啊……別提!口水直流啊!

除此之外,還有吃餃子!媽媽可厲害,家裏人一齊動手做餡,擀皮的擀皮,包的包,不大工夫就忙完,餃子餡有肉有素,想咋吃就咋吃。這次,我家還按過年的習俗在餃子裏放錢,我吃到過,大家説吃到的有福氣。他們都為我感到高興。再加上,我爸爸自己動手泡的臘八蒜,色味雙全,為此我還多吃好個餃子。

我們小孩子過年,也就是買點兒零食,點幾個爆竹而已。可我總在走街探親時,收到幾個又大又可愛的大紅包,這會讓我樂上長時間

轉眼元宵節到,大家便忙着買元宵,我對黑又香又甜的大黑芝麻湯圓可謂是情有獨衷。家裏人都吃完湯圓後,就一塊兒出去看燈,有電動,燈有紙燈,最讓我着迷的是孔明燈,當孔明燈徐徐飄向空中時,我便兩掌合十,在心中許下心願。

隨着元宵節的結束,春節也就結束,但節日帶給我的快樂會在心裏存放好長時間。

  【篇六:我家的春節】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比如元宵節、端午節等等。最有意思的就是春節。

春節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臘月二十三被家鄉人稱為小年,這天,人們就開始打掃衞生,把房間的裏裏外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辦年貨:買對聯、買糖果……

到除夕就更熱鬧,家家都在包餃子,到處都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門上都貼上紅紅的對聯。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吃完年夜飯,我就迫不及待地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候着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八點鐘終於到,晚會開始。我目不轉睛地盯住電視機,不捨得離開半步,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好節目。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可真多呀: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雜技表演,最神奇的還是魔術和變臉。節目一個比一個有趣,一個比一個精彩,看得我們一家人時而全神貫注,時而捧腹大笑……

不知不覺,晚會已接近尾聲,這時大街上響起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五顏六色的煙花好像天上開放的一朵朵美麗的花兒:有的紅的像玫瑰,有的黃的像菊花……一串串煙花像仙女散花一樣,好看極,把新年的夜空裝點得格外美麗!

這一夜,我好好地睡一個好覺,準備迎接20XX年的第一個早晨。

大年七年級,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後門。還要去鄰居家拜年,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正月十五,元宵上市,在這天晚上,都會舉行焰火晚會。於是,家家户户早早的就吃完晚飯,蜂擁而至,到廣場看煙花。

過元宵節,大人們開始上班,小孩子們開始上課,大家又為新的一年開始忙碌起來。

  【篇七:我家的春節】

二十四節氣豐富多彩,熱鬧非凡,可怎也比不上那二十四節氣之外的春節。

春節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熱鬧的節日,可我還是和山西老鄉,尊稱過年或稱過大年。

家鄉的大年從臘月七年級就開始預熱,逐漸升温,一天比一天紅火,發燒直到年根底下。

臘月七年級,家家上街買瓜子、花生、糖果。晚上,支起一口大鍋,倒上買來的花生、瓜子,放上大料,翻炒起來,一捆捆的柴和捅進火裏,土炕燒得能烙餅,炒完以,爸爸又悄悄的撒上一把玉米粒兒,倒上一勺油,不一會兒,鍋裏的玉米就畢剝畢剝地響,盛到盤子裏,金燦燦的玉米花,好不誘人。全部端進屋來,一家人圍在炕上,嘴裏不停的嚼,咯嘣咯嘣的響着,吃的我嘴脣上滿是火泡。老奶為我燒鹹湯,還要放糖,雖然難喝,但不出兩天,火氣全退。

該吃臘八粥,小米、紅豆、紅棗、玉米糝兒、玉米粒兒,熬成的臘八粥,色香味俱全。盛在碗裏賞心悦目,吃起來沒個夠,不願放下筷子。

喝碗臘八粥,年味更濃。賣糖葫蘆的小凡,在街上不停的走動,不停的吆喝,紅亮亮的糖葫蘆真惹人喜愛。村南村北,村東村西,一片殺豬宰羊聲。忙活完,家家又開始蒸饅頭、包子,炸豆腐。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掃房,送灶王爺,燒灶王爺之前要用一塊糖把他的嘴給捅穿,期盼他到天上多説好話。臘月三十夜,歡歡喜喜,闔家歡樂,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然後看“春節聯歡晚會”大人們不讓小孩子睡着,就給孩子們講笑話、猜謎語,這叫守歲,直到12點,開始放鞭炮,啊hi子們給長輩拜年,大人們給孩子們壓歲錢,第二天,要早早的串門,東家轉轉,西家看看,這才得到公認,我又長一歲。

今年的新年仍舊是喜氣洋洋,雖然年已經過,可我還是留戀我們家過年的滋味。

  【篇八:我家的春節】

春節雖然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每個地方的春節的習俗卻不盡相同。這也正應老舍先生説過的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現在,我就帶你們走進我的家鄉,領略我家鄉的春節。

我們這裏過年早,臘月二十五,就有十足的年味。家家户户都在蒸饅頭、包子,站在高地俯瞰村莊,就能看見裊裊炊煙從煙囱中冒出。我們這裏還十分封建,春期間還忌講不吉利的話,如果不小心説,就要立即“呸”“呸”“呸”,並向天神祈求原諒。

除夕夜裏,家家户户團團圓圓,齊聚一堂吃年夜飯,歡度新春。我們還會放多煙花。只聽“呯”的一聲,一個煙花在空中綻開,如流星點點,瞬間化作五色羽毛,隨風而去。“啾——”一個煙花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噼裏啪啦”,釋放出多多散花,在夜空中呈現出它金黃色的華麗身姿,又轉逝變為星星火花,在夜空中緩緩落幕。

七年級早上,我們還要吃子,這裏包餃子還要包裏面錢呢!只要誰吃着帶錢的餃子,就代表着他在這一年中平安無事,運氣好。所以,我每回總是搶多。吃過餃子,便要開始拜年,拜年時,要叫對長輩的尊稱,讓後説一些吉利話,最後再磕頭。在那之後長輩們就會給小孩子們一些壓歲錢,發一個紅包。之後幾天便去走親戚,和親戚們聊一聊,增進感情。

到正月十五,我們不僅要賞月,還要燒旺火,這把火燒得越旺,就預示着來年一家風風火火,萬事如意。

我們家鄉的春節習俗就是這樣的,怎麼樣?你們的呢?

標籤:春節 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