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技術實務》複習考點:安全疏散

消防工程師考試複習進行白熱化階段時,考生就需要掌握好一些重點的考點了,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一份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技術實務》複習考點:安全疏散,歡迎大家閲讀!不斷取得進步!

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技術實務》複習考點:安全疏散

1、(真題)商店的疏散人數應按每層營業廳的建築面積乘以表5.5.21-2規定的人員密度計算。對於建材商店、傢俱和燈飾展示建築,其人員密度可按表5.5.21-2規定值的30%確定。

表5.5.21-2 商店營業廳內的人員密度(人/m2)

樓層位置地下第二層地下第一層地上第一、二層地上第三層地上第四層及以上各層
人員密度0.560.600.43-0.600.39-0.540.30-0.42

2、(押題)有固定座位的場所,其疏散人數可按實際座位數的1.1倍計算;

3、(真題)當每層疏散人數不等時,疏散樓梯的總淨寬度可分層計算,地上建築內下層樓梯的總淨寬度應按該層及以上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地下建築內上層樓梯的總淨寬度應按該層及以下疏散人數最多一層的人數計算;

4、住宅及公共建築內全部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其安全疏散距離比規定值增加25%

5、(押題)高層建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應設置挑出寬度不小於1.0m的防護挑檐。

6、公共建築內每個防火分區或一個防火分區的每個樓層,其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不應少於2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公共建築,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樓梯:

(1)除託兒所、幼兒園外,建築面積不大於200m2且人數不超過50人的單層公共建築或多層公共建築的首層;

(2)除醫療建築,老年人建築,託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兒童遊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和歌舞娛樂放映遊藝場所等外,符合表5.5.8規定的公共建築。

表5.5.8可設置1部疏散樓梯的公共建築

耐火等級最多層數每層最大建築面積(m2)人數
―、二級3層200第二、三層的人數之和不超過50人
三級3層200第二、三層的人數之和不超過25人
四級2層200第二層人數不超過15人

7、住宅建築安全出口設置要求:

建築高度(m)每個單元任一層建築面積(m2)或任一户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m)安全出口個數
≤27(多層或單層)>650>15≥2
27<H≤54(二類高層)>650>10≥2
>54(一類高層)//≥2

注:(1)建築高度大於27m,但不大於54m的住宅建築,每個單元設置一座疏散樓梯時,疏散樓梯應通至屋面,且單元之間的疏散樓梯應能通過屋面連通,户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當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過屋面連逋時,應設置2個安全出口。

8、廠房、倉庫安全出口只設一個的條件(押題):

廠房、倉庫等級每層建築面積(m2)且同一時間生產人數
≤100≤5
≤150≤10
≤250≤20
丁、戊≤400≤30
地下或半地下廠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50≤15
一座倉庫的佔地面積不大於300m2或防火分區的'建築面積不大於100m2時,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

地下或半地下倉庫(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當建築面積不大於100m2時,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

9、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只設一個安全出口條件:

(1)(押題)除人員密集場所外,建築面積不大於500 m2、使用人數不超過30人且埋深不大於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當需要設置2個安全出口時,其中一個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屬豎向梯。

(2)除歌舞娛樂放映遊藝場所外,防火分區建築面積不大於200 m2的地下或半地下設備間、防火分區建築面積不大於50m2且經常停留人數不超過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可設置1個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樓梯。

10、避難走道:採用防煙措施且兩側設置耐火極限不低於3.00h,用於人員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11、避難走道設置要求:

(1)避難走道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於1.50h(一級);

(2)避難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應少於2個,並應設置在不同方向;當避難走道僅與一個防火分區相通且該防火分區至少有1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時,可設置1個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區通向避難走道的門至該避難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距離不應大於60m;

(3)避難走道的淨寬度不應小於任一防火分區通向該避難走道的設計疏散總淨寬度;

(4)避難走道內部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就為A級;

(5)防火分區至避難走道入口應設置防煙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6.0m2,開向前室的門應釆用甲級防火門,前室開向避難走道的門應釆用乙級防火門;

(6)避難走道內應設置消火栓、消防應急照明、應急廣播和消防專線電話。

12、敞開樓梯間適用於低、多層居住建築和多層公共建築中;

13、高層廠房和甲、乙、丙類多層廠房的疏散樓梯應採用封閉樓梯間或室外樓梯。建築高度大於32m且任一層人數超過10人的廠房,應採用防煙樓梯間或室外樓梯。還可輔助防煙樓梯;

14、室外疏散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押題)

(1)欄杆扶手的高度不應小於1.10m,樓梯的淨寬度不應小於0.90m;

(2)傾斜角度不應大於45°;

(3)梯段和平台均應採用不燃材料製作,平台的耐火極限不應低於1.00h,梯段的耐火極限不應低於0.25h;

(4)通向室外樓梯的門應採用乙級防火門,並應向外開啟;

(5)除疏散門外,樓梯周圍2m內的牆面上不應設置門、窗、澗口。疏散門不應正對梯段。

15、公共建築中32m、居住建築中33m為消防員體力所能達到的極限;

16、封閉樓梯間與防煙樓樓間的設置場所(必考)


廠房倉庫多層公共建築(除與敞開式外廊直接相連的樓梯間外)高層建築居住建築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
封閉樓梯間(1)高層廠房(也可設置室外樓梯) (2)甲、乙、丙類多層廠房(也可設置室外樓梯)高層倉庫(1)醫療建築、旅館、公寓、老年人建築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築; (2)設置歌舞娛樂放映遊藝場所的建築; (3)商店、圖書館、展覽建築、會議中心及類似使用功能的建築; (4)6層及以上的其他建築(1)裙房 (2)建築高度不大於3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築(1)建築高度不大於21m的住宅建築可採用敞開樓梯間;與電梯井相鄰佈置的疏散樓梯應釆用封閉樓梯間,當户門採用乙級防火門時,仍可釆用敞開樓梯間; (2)建築高度大於21m、不大於33m的住宅建築應採用封閉樓梯間;當户門採用乙級防火門時,可採用敞開樓梯間;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築(室)
防煙樓梯間建築高度大於32m且任一層人數超過10人的廠房(也可設置室外樓梯)//(1)一類高層公共建築 (2)建築高度大於32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築建築高度大於33m的住宅建築應採用防煙樓梯間。同一樓層或單元的户門不宜直接開向前室,確有困難時,開向前室的户門不應大於3樘且應採用乙級防火門。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於10m或3層及以上

17、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公共建築,應設置避難層(間)。高層病房樓應在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層和潔淨手術部設置避難間。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住宅建築應設置避難層。(注意用詞)

18、住宅及公共建築避難層(間)的設置要求:

(1)第一個避難層(間)的樓地面至滅火救援場地地面的高度不應大於50m,兩個避難層(間)之間的高度不宜大於50m;

(2)通向避難層的疏散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

(3)避難層(間)的淨面積應能滿足設計避難人數避難的要求,並宜按5.0人/m2計算;

(4)避難層可兼作設備層。設備管理宜集中佈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應集中佈置,設備管道區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3.00h的防火隔牆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防火隔牆與避難區分隔,管道井和設備間的門不應直接開向避難區;確需直接開向避難區時,與避難層區出入口的距離不應小於5m,且應採用甲級防火門。避難間內不應設置易燃、可燃液體或氣體管道,不應開設除外窗、疏散門之外的其他開口;

(5)避難層應設置消防電梯出口;

(6)應設置消火栓和消防軟管卷盤;

(7)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應急廣播;

(8)在避難層(間)進入樓梯間的入口處和疏散樓梯通向避難層(間)的出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誌;

(9)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釆用乙級防火窗。

19、高層病房樓的二層及以上的病房樓層和潔淨手術部和避驗難間設置要求:

(1)避難間服務的護理單元不應超過2個,其淨面積應按每個護理單元不小於25.0m2確定;

(2)避難間兼作其他用途時,應保證人員的避難安全,且不得減少可供避難的淨面積;

(3)應靠近樓梯間,並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防火隔牆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分隔;

(4)應設置消防專線電話和消防應急廣播;

(5)避難間的入口處應設置明顯的指示標誌;

(6)應設置直接對外的可開啟窗口或獨立的機械防煙設施,外窗應採用乙級防火窗。

19、前室及合用前室的設置面積:

名稱住宅(m2)公共建築、高層廠房(倉庫)(m2)剪刀樓梯間(m2)
前室4.566
合用前室61012

注:防煙樓梯間對應的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積不應小於12.0m2,且短邊不應小於2.4m;

20、建築內消防應急照明和燈光疏散指示標誌的備用電源的連續供電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3點必考):

(1)建築高度大於100m的民用建築,不應小於1.5h;

(2)醫療建築、老年人建築、總建築面積大於10000 m2的公共建築,不應少於1.0h;

(3)其他建築,不應少於0.5h。

21、建築內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應符合下列規定(3點必考1、3、5、10):

(1)對於疏散走道,不應低於1.0lx;

(2)對於人員密集場所、避難層(間),不應低於3.0 lx;

(3)對於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不應低於5.0 lx。

(4)對於病房樓或手術部的避難間,不應低於10.0 lx;

22、逃生疏散輔助設施(6個):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標誌、避難袋、緩降器、避難滑梯、室外疏散救援艙、縮放式滑道;

23、(真題)除劇場、電影院、禮堂、體育館外的其他公共建築每層的房間疏散門、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疏散樓梯的每100人最小疏散淨寬度(m/百人)

建築層數建築的耐火等級


―、二級三級四級

地上樓層1-2層0.650.751.00
3層0.751.00
4層1.001.25
地下樓層與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10m0.75
與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10m1.00

24、百人寬度指標

25、(原題)民用建築和廠房的疏散門,應採用向疏散方向開啟的平開門,不應釆用推拉門、捲簾門、吊門、轉門和摺疊門。除甲、乙類生產車間外,人數不超過60人且每樘門的平均疏散人數不超過30人的房間,其疏散門的開啟方向不限;

26、(原題)下列建築或場所應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徑的地面上增設能保持視覺連續的燈光疏散指示標誌或蓄光疏散指示標誌:

(1)總建築面積大於8000m2的展覽建築;

(2)總建築面積大於5000m2的地上商店;

(3)總建築面積大於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歌舞娛樂放映遊藝場所;

(5)座位數超過1500個的電影院、劇場,座位數超過3000個的體育館、會堂或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