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造價工程師是怎樣煉成的

人的成長是無止境的,造價工程師也不例外,以鋼筋為例來聊一聊造價工程師的成長之路吧。

造價工程師是怎樣煉成的

一根12米長的定尺鋼筋,如果想實現加工零損耗,放樣能放出一根9米和一根3米的是最理想的,材料算量的目的就是要把9和3、10和2這類數據組合起來,如何達到損耗最低,這中間,你還得結合圖紙,考慮搭接區域是否合規,是否滿足錨固要求,這個時候,對於結構規範你就必須瞭然於胸,特別是陳青來那一系列的答疑解惑,絕對會是你算量一大利器。到這個級別往後,想借工具完成計算基本上就是做夢了。有人會説,下料軟件不也會幹這些事嗎?但是,下料軟件可不會分辨“不宜”與“禁止”啊。

還有個來自網友的真實案例,就是答疑裏經常出現的SBS防水卷材出現搭接,問搭接工藝所耗費的材料含量,定額裏有沒有給,問這個問題的人至少達不到四級的標準,考慮到計算材料搭接損耗是一種能力的進步,但下步做對比就不會了,有些可惜。假如屋面SBS防水卷材清單工程量100m2,算出了材料平鋪、搭接、上卷等實際用量140m2,根據定額計算規則算出了定額工程量是120m2,再看定額的損耗量,SBS防水卷材定額損耗量各地區不一樣,但都應該超過20%,用120*(1+20%)誰説定額含量給的不夠?如果在結算中犯三次含量錯誤,基本上就不會有理直氣壯的話語權了,不管是哪方,出口時一定先算明白了。

再下一步,就就需要有點想象力了。還是用一個網友的例子。某裝飾工程,裝修立面圖上牆面標註塗料,踢腳標註瓷磚,不考慮空間找方正和材料差價等問題,大家看完立面圖第一個組價方案就是牆面膩子+塗料35---40元/m2,踢腳15—20元/m,這是大家的慣性思維方式得出的結論,這個報價的前提是踢腳凸出牆面,如果你投標書這時已經交到了招標方手中,但突然發現到節點圖踢腳是與牆面是平齊時,你會不會驚出一身冷汗,如果驚不出來冷汗説明你級別差得很遠,砼牆面加上這種節點做法,與投標書報的綜合單價,1m2牆面現在價格要賠40元/m2,一個標段20000m2牆面,你這輩子就可以給老闆當20年奴隸了。如果施工中,這種細節問題你都能夠得心應手的發現並加以利用,基本上,你在實物算量這一塊,已經到了得心應手的地步了。

要想再進步,你也就需要認真研究一下另一塊利潤大頭:措施費。

第一,土方如何開挖?你難道只算土方開挖的定額費用嗎?那你就虧大了。你得用挖機吧?挖機得進場吧?得出場吧?OK,大型機械進出場費,是不是該算?塔吊,得澆基礎吧,得進出場安拆吧,安全文明費,裏面的條條款款你得清楚吧?場地如何硬化,臨設如何搭設,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錢啊。

第二,該搭設腳手架了,定額就一個綜合腳手架,按面積計算。如果不是標準的按照面積計算的建築物,你的腳手架又如何算?基礎下,如果超過20平米以上獨立基礎的腳手架,又如何算?裝修工程的內腳手架,怎樣算?如果沒有現成的可以選用的腳手架措施項目,需要自己報方案,價格又如何算?消耗多少周材?這些東西,需要認認真真的坐下來,把無形的東西變成一根根一件件有形的東西,這些,都是造價人員的工作,不要以為套套定額就叫造價,那只是披着造價員馬甲的打字員。

再熬到下一步,你基本上可以説屬於熟手了,但是,當工地的人工費與你想象的差距太大太大了,大工150,小工100,定額才多少?你要説不出的123,大家真會鄙視你,搞的什麼造價啊?這個時候,清包工的價格也就要進入你的議事日程了。

分包算量指給清包工勞務結算,清包結算用清單、定額的.計算規則人都不認,他們一搬用家裝算量來要錢,牆面裝修不包窗套的窗户不扣面積,包窗套的窗户扣一半面積。給勞務分包算量不能象工頭給工人算量那樣,算地面扣除踢腳所佔面積,也不能按工頭那樣算法,什麼都不扣,窗户面積,洞口多大就減多大,窗側壁沒包窗套,塗料算出多少要給多少。這裏再轉到於發包方結算,窗側壁抹灰每個地區各有計算方法,別到報完竣工結算書才想起問專家應該不應該算窗側壁塗料工程量,這回不是審計不給,確實是自己沒報,你等着懊悔吧。

現在的大勞務,全部要折算到多少錢一個建築平方,為什麼?一是因為很多人懶啊,不捨得花點時間去算,老闆也懶啊,反正只要簡單的數據;二一個,收方有貓膩啊,人家不認定額規則。反正就帶着你扯皮,今天浪費幾個工,明天窩工幾個。算的你頭疼。

到這一步的,基本上沒多少現成的資料拿來用了,很多都是自己多年工地的經驗和資料積累。一個大工,配幾個小工?一方磚,幾個人多少時間完成?房建的二模,均價比主體的模板高多少?衞生間反水和零星包括進砌體去,又是什麼價?全是問題啊,全是問題。

你還別小看了,到這一級的人,沒有十年八年還真不行,但是你要以為以上做的滾瓜爛熟你的造詣到頂了嘛嗎?還真是錯。

我認識的一個做公路造價的,做標書,人家三五千,他少了三萬不談。很簡單,他有個習慣,他必須踏勘現場。在踏勘現場的時候,人家這裏照照相,哪裏挖幾鋤頭泥,每次結算,總會多出幾百萬,為什麼?這個問題,可不是一兩句説得清楚,簡單説是綜合實力。基本上,到了憑藉幾張照片和圖紙,到現場考察一下,就能夠精確的預見增減工程量。能把過眼的煙雲變成實物量,從虛無縹緲的圖片中,想象出精確的工程量,已經是我所僅見的高手了。

至於最高境界,我只聽過,從未見過,恐怕這輩子也難得有這個福氣遇見了。

幹一行愛一行,這個絕對是造價人員自我提高的不二法門,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別人泡妞喝酒,你在研究造價,別人旅遊休閒,你在研究造價,別人呼呼大睡,你還在研究造價,你超不過他,還真是有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