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留學 > 留學英國

英國留學科目選擇須知

讀A-level準備考大學的學生如果選擇了“黑名單”上的科目,可能會大大影響自己的錄取機會。

英國留學科目選擇須知

同樣是A為何被拒?你是否選的都是列入黑名單的科目?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是讓80年上高中的我最膽戰心驚的一句口號。數理化總在及格線上下掙扎的時候,文理分班給了我一根救命稻草。

可在我們那所重點中學,“文科班”幾乎成了“弱智班”的代名詞。只有腦子不夠使、理科學不會的人才學文哪!

沒想到,一份浮出水面的英國大學學科“黑名單”,讓我在今天英國的高中生中找到了30年前自己的身影。

“黑名單”大白於天下 錄取競爭激烈的英國一流大學都有一份不成文的“黑名單”,列出它看不上眼的“軟”學科(non-preferred soft subjects),讀A-level準備考大學的學生如果選擇了“黑名單”上的科目,可能會大大影響自己的錄取機會。

一直以來,這只是考生、家長的揣測和傳言。這樣的“黑名單”誰也沒有見過。

現在,由牛津、劍橋和代表18所英國一流大學的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聯合公佈的報考指導原則,終於第一次證實了,在大學錄取者眼裏,選修科目的確有“軟硬虛實”之分。

學科分“軟”“硬”,全優也有憂

這份名為《知情後的選擇》Informed Choices的手冊告誡學生,GCSE(中學會考)和A-level取得優秀的成績固然重要,但選修大學眼裏的“硬”科目是關鍵。

“至關重要的是,學生要避免因選擇的學科不能夠讓他們具備讀大學所需要的技巧和知識、或不能夠有效的顯示他們具備攻讀某個專業的才能,而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

手冊警告説,如果不選修至少兩門“工具性科目”(faciliating subjects),“許多競爭激烈的大學專業將不會為你打開大門”。

換句話説,避實就虛選修“軟”科,即便是全優,也會被拒之門外。

手冊列舉的它認為有用的“硬”科目有比如數學、英語、純科學、外語等。

它稱之為“職業性或實用性”(vocational or have a practical bias)的“軟”科目有比如,傳媒、藝術、設計、心理、商務、法律、攝影等。

而且,根據手冊,即便看上去與報考的專業不相干,也應該選擇“硬”科。比如,有些大學的法律專業並不要求A-level 選修法律,而要求歷史。而讀歷史專業,有些大學並不要求A-level 選修歷史,而要看英語成績。

破解密碼與鯉魚跳龍門 “黑名單”的公佈,是從政府大學教育主管官員、學生、家長、老師到大學報考指導專業人士多年呼籲力促的結果。

公立學校的學生得不到像私立學校那樣周密的報考指導,而私立學校與一流的大學都建立有密切的聯繫,能夠“破解”大學複雜的入學要求。

手冊的執筆人,大學報考指導賈德納( Andy Gardner)至今仍記得促使他力推公佈這樣的指導原則的那一刻。

那是5年前的倫敦政經學院的開放日(英國的大學每年都定期舉辦開放日,open day, 為有意報考的學生提供諮詢,讓他們更好地瞭解學校)。忽然,一位姑娘開始輕聲抽泣,另一位也跟着嗚咽起來。

賈德納問那位姑娘怎麼了,姑娘回答:“他們剛説了哪些科目是他們看不上的,而我選修了其中的兩門,會計和商務。我現在根本沒機會了。”

賈德納説,指導手冊對學生,特別是公立普通中學和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爭取最大機會考入一流大學,有重要的意義。

英格蘭地區上私校的學生佔總學生人數的7.2%,卻佔了牛津、劍橋學生總數的46.6%。教育慈善機構Sutton 信託剛剛公佈的`調查顯示,2007-2009年間,英格蘭5所中學考取牛津劍橋的學生人數,超過其它2000所中學考取牛津劍橋人數的總和。這5所中學中,4所是私立學校。

專業人士認為,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一方面,公立學校的學生得不到像私立學校那樣周密的報考指導,另一方面,私立學校與一流的大學都建立有密切的聯繫,能夠“破解”大學複雜的入學要求。

英國負責大學教育的部長維勒茨(David Willetts)説,手冊的公佈對“促進社會流動能力和上大學的機會有重要意義。如果大學有禁選的科目,那最好公之於眾,而不要當作機密。”

然而,維勒茨説,英國的許多中學校長為了保持學校在排行榜上的地位,仍在鼓勵學生選修“軟”科,耽誤了優秀學生的前程。

報考指導手冊發出的信號再明確不過了:如果想提高自己考入一流大學的保險係數,讀A-level時,就要知難而進,選擇一流大學眼裏的傳統科目。

“你是想避免挑戰嗎Are you trying to avoid a challenge”?這是手冊提給考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