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設計 > 環境設計

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

美學是一種對事物美好感受的抽象表達,目的在於建立一種能夠客觀鑑賞及表達事物美醜的方法與架構。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歡迎大家閲讀!

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

1 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的理論基礎

1.1 美學基礎

美學最主要的兩大論點是“形”與“色”,形是指造形,色是指色彩。牆面環境的設計綜合了繪畫、簡筆畫、圖案和手工製作,既包括了色彩的運用,又包括了造形、構圖的設計。幼兒園的牆面環境的設計應給人以美感,不論是色彩、造型,還是構圖,都應讓幼兒受到美的薰陶、藝術的感染,使幼兒可以在其中直接獲得藝術經驗。牆面環境應使用明快的色彩對比,幼兒可以從中感受到色彩的變化;幼兒對具有誇張、比喻、象徵、抽象手法的裝飾畫具有一定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幼兒園牆面環境時,應不宜繁雜,結構佈局要雅緻清新,充滿童趣,尋求意趣的獨特性。

1.2 環境心理學基礎

環境心理學研究的是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在這個相互作用中,個體改變了環境,反過來他們的行為和經驗也被環境所改變。現實環境是我們重要的感覺信息源。牆面環境的色彩、造形會給幼兒以視覺、觸覺的刺激,影響幼兒的感覺和行為。Wolfe(1986)曾以環境心理學的觀點解釋教育環境在兒童社會化歷程的影響;並進一步指出兒童所成長的環境給了兒童有關他們是誰,以及他們在社會中能成為什麼的訊息,經由社會化歷程,使兒童適應規範的社會秩序、物質和社會概念。

2 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的原則

2.1 要適合本園、本班實際情況

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一定要從本園的實際出發,這既包括本園本班的物質資金情況,又包括本園本班的教育目標。應在本園的實際狀況和經濟實力基礎上,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資源,不能盲目追求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豪華。自然材料和廢舊材料來源於幼兒的生活,要合理利用自然材料,充分利用廢舊材料,這不僅節省了資金,而且使幼兒感覺親切,從而激發幼兒的興趣。牆面環境不能想什麼就設計什麼,它應該與本班當前的重點教育目標相結合,並且適當的拓展和延伸,服務於教學。

2.2 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年齡特徵

幼兒獨特的身心特點和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的觀賞能力、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動手能力等方面有別於成人。幼兒園的牆面創設既不能脱離幼兒的已有經驗,也不能超越他們所能接受的界限。因此,教師在設計牆面環境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遵循幼兒的身心特點,要考慮到各個年齡的幼兒不同的認知水平,從而決定牆面環境的設計內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發揮牆面環境的重要作用。

2.3 保證幼兒的.參與

現在的幼兒園牆面環境的設計往往是教師自己的獨角戲,而忽略了幼兒在牆面環境設計中作為主體所潛在的巨大力量。幼兒作為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的主體,能夠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生活、表達感受。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意願,創設條件給幼兒提供參與設計的機會。從牆飾內容的選擇、資料的蒐集到牆飾的製作、牆飾的使用要保證幼兒的參與。幼兒在不斷收集、整理、交流分享信息的過程中,提高了佈置環境的積極性,增加了樂趣。只有幼兒參與創設的環境,才是他們真正喜愛的、富有童趣的環境。

2.4 發掘其教育價值

牆面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方面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我們只注重牆面環境華麗的外表,不重視它的教育價值,就會本末倒置。牆面環境的設計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潛在的綜合教育過程,要能夠激發幼兒思考想象的慾望,在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的同時,教師也要善於抓住契機,適時引導,逐漸拓展,讓孩子在觀察―思考―探詢―再思考中體驗牆面環境的教育意義。

這幾個原則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設計幼兒園牆面環境時,一定要從本園、本班實際出發,積極鼓勵幼兒參與牆面環境創設,這樣能使環境更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更能激發他們對環境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要,從而使環境與幼兒、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產生互動作用,形成幼兒和諧的生活空間,促進幼兒的和諧發展。

3 幼兒園牆面環境設計的要點

3.1 牆飾內容的選擇

牆飾內容的選擇可以組織幼兒共同討論,針對幼兒的生活或者幼兒關注的問題,這樣才是幼兒真正感興趣的內容,才更能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牆飾的內容要根據幼兒的需要不斷豐富,要經常有目的地變換;牆飾的主題和內容可以是與教育活動或幼兒的學習活動相一致、相呼應的內容,例如教學活動的延伸和拓展;某一主題下牆飾的不同欄目也可以是幼兒重要的階段性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例如幼兒的作品、幼兒的檔案袋、成長記錄等。

3.2 牆飾材料的蒐集

合理利用自然材料,充分使用無毒的廢舊材料,這樣不僅可以環保以及節省牆飾製作的成本,還能讓環境顯得更質樸、更真實。幼兒經常接觸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材料能夠在外形特徵上對幼兒產生視覺吸引,還可以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情感。利用無毒的廢舊材料,不僅能創設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環境,還能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變廢為寶的創新意識。要鼓勵積極蒐集有關的牆飾材料,自主投放材料,讓他們不斷地與環境材料進行相互作用。同時,充分利用家長資源,發動家長幫着收集或製作一些材料,讓家長幫着參考和出謀劃策,這樣也實現了幼兒、教師、家長的共同參與合作。

3.3 牆飾的製作過程

在牆飾的內容確定好和材料蒐集好之後,要組織幼兒力所能及地參與制作過程。在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按照幼兒的意見擺一擺,看一看,讓幼兒在反覆觀察嘗試中獲得經驗,從而培養他們表現美的能力。在與材料的互動過程中,鼓勵幼兒開動腦筋,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創造想像能力,以促進幼兒動手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3.4 牆飾的使用

一幅好的牆飾出現之後,如何讓幼兒去讀懂它、喜歡它?教師適時的引導和啟發是發揮牆飾作用的重要條件。首先應該先讓幼兒自然觀察,在沒有引導的情況下,組織幼兒欣賞並描述畫面,通過幼兒自由觀察,從而瞭解幼兒對牆飾的反應;如果幼兒反應不大,或者甚至看不懂時,教師要介入引導幼兒觀察,但不能一下子就告訴幼兒,而應該是以提問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理解牆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