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文藝 > 聲樂

古箏演奏的一般技巧

聲樂2.99W

在古箏演奏中,如果我們想要達到理想的效果,那麼肩、臂、腕、指這幾個主要部位的有效配合以及如何處理好緊張與放鬆的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詳細吧!

古箏演奏的一般技巧

  一、肩部

彈箏時的肩部運動,主要由肩關節外面的三角肌,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肩胛上方的斜方肌;背部的背闊肌、菱形肌、斜方肌等作用下實現,初學彈箏的同學,由於方法掌握不當,這些肌肉容易過分緊張,時間稍長,即感到疲勞,如果不及時把這些部位的肌肉放鬆下來,就會出現背部、肩部痠痛症狀。所以肩部的放鬆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只有肩部高度放鬆,才能使上臂、前臂、手部處於放鬆狀態,能以較少力量獲得較好的演奏效果。

  二、上臂

彈奏中上臂經常需做外展、內收和屈伸等動作。上臂向外上方和內上方抬起,分別叫外展和內收。上臂向前方運動叫屈臂,向後方叫伸臂。這些動作都是在胸部的胸大肌、胸小肌,背部的背闊肌、萎形肌、斜方肌,肩部的三角肌等肌肉羣協同作用下實現的。演奏時這些部位的肌肉放鬆、緊張程度直接影響上臂動作,只有在大腦支配下,才能使演奏動作舒鬆自然,協調一致。

在實際演奏中,不要把上臂和肘抬得過高,一般以上臂外展與側胸壁成45°角左右為宜。如果上臂過於外展,肘必然支起太高,致使上臂始終處以緊張狀態,反之,上臂挾得過緊,也會造成上臂的緊張、影響上臂和前臂動作的靈活。

  三、肘

上臂屈肌(肱二頭肌和肱肌) 和伸肌(肱三頭肌) 的起點在肩,止點在前臂,中間跨越肘關節。因而它們的伸縮能使肘關節產生運動。當屈肘時,屈肌收縮,伸肌則適當放鬆,但仍保持一定的緊張度,從而保證肘關節屈曲適度,移絃動作準確。如果伸肌絕對放鬆,屈收縮程度過大,那麼屈肘程度則大,使屈肘超過預定位置;如果伸肌放鬆程度小,那麼,屈肌收縮程度必不能大,則屈肘程度也小,使屈肘達不到預定的位置。可見,彈奏動作的準確程度是由屈、伸肌羣控制的,只有屈伸肌羣收縮、舒長適度才能達到動作準確。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過長時期艱苦的練習,使肌體受到充分的訓練,提高其動作的準確性。

  四、前臂

前臂屈肌羣可屈前臂,使前臂旋前,屈腕,使手內收,屈近側指關節,掌指關節,屈拇指關節。前臂伸羣可伸腕、使手外展、伸指、使前臂施後,外展拇指,伸拇指掌關節。伸拇指指間關節。因此上臂肌內羣的放鬆與否直接影響前臂,前臂肌肉羣放鬆與否直接影響腕和手。

 五、手腕

手腔的屈伸動作以腕關節為樞紐。腕關節由八塊小骨組成,便於上、下、左、右和旋轉運動。在演奏中,手腔的鬆馳、靈活與否,直接影響手指彈奏,因而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如果手腕不靈活,必然導致前臂過多參加運動,使力臂加長,演奏動作加大,造成動作遲緩,發音生硬,呆板。

延伸閲讀古箏搖指指法技巧

  一、拇指搖

拇指搖是現在最常用的一種搖指,是用大指連續交替向外向裏快速託和劈撥絃。拇指搖也根據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演奏要求及不同的學習階段主要分為四種:

1.支腕搖

食指輕捏大指,手掌根部輕壓在前嶽山下的箏頭處作為支點,以手腕為軸心帶動手指,手型不要攥得太緊也不要張的太開需保持放鬆自然,可以用食指捏大指的力度來調節搖指音量的大小,這種搖指適合初學搖指的同學。

2.扎樁搖

與壓腕搖的基本要領一致,所不同的是,它不是以整個手腕作為支點而是用小指作為支架放在所要彈奏琴絃的前樑底部,彈奏時需要注意放低手腕,在初期練習中拇指劈時,需打在下面一根琴絃上以起到一個穩定的作用,託指時稍加一些力但無需靠弦,如託時也靠弦的話會影響指法的靈活性。

3.懸腕搖

在前面兩種搖指的基礎上將指法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放,懸腕搖不需要任何支架,完全靠手腕的控制和力量來完成搖指,這種搖指擺脱了扎樁的侷限,可以完成自前嶽山到碼子之間任何地方音色的要求,如遊搖等。

4.快速託劈搖

靠大指的指根關節撥絃,即以拇指與手掌的'連接處為動點,帶動全指運動,在彈奏時不需食指挨着大指,所有手指都是完全放鬆的,保持彈奏時的自然放鬆手型。這種搖法在快速演奏長音或時值較長的時候一般採用扎樁(扎樁通常用無名指進行);在演奏不斷變化的時值較短的一些音符時可不用扎樁。快速託劈搖法在拇指搖中是比較難的一種,前三種拇指搖主要是用手腕的力量完成,而這種搖是通過拇指關節的力量,如要彈奏的流暢自如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

拇指搖在練習時,可分階段練習,如開始在每根弦上搖四個音再逐步增加至八個音、十六個音直至可以連續、均勻、快速的彈奏搖指(除快速託劈搖外一般拇指搖以劈開頭)。彈奏時指甲觸弦的角度、深淺及是否正確發力都對搖指的音色、音量都有直接的影響。

  二、食指搖

食指用抹和挑連續交替向裏向外快速撥絃。彈奏時要求大指輕捏在食指義甲底部第一關節處,這可以使食指穩固並增加輔助的力量;中指、無名指、小指三指保持自然放鬆,彈奏時無需小指或食指扎樁。可用手掌根部輕輕搭在前嶽山外的箏頭上,也可採用懸腕搖的方法,使力量通過大臂傳到小臂,帶動手腕的搖動,形成食指尖的密集撥絃。這時食指本身主動用力較少,主要起着控制觸弦深淺和角度的作用。食指搖同拇指搖一樣多用在旋律及長音的演奏上。

 三、雙指搖

大指和食指用劈抹和託挑同時向裏向外連續交替快速撥絃。雙指搖一般採用懸腕搖法,大指與食指保持在三度或與三度接近的和絃位置上,手指關節自然彎曲保持不動,其餘三指自然放鬆,彈奏時靠手腕的力量帶動。雙指搖也可以用大指和中指來完成,將食指輕捏大指以控制大指的穩定性和力度,中指與大指保持在三度或與三度接近的和絃位置上,它是在拇指懸腕搖的基礎上加入了中指,來共同完成一個連續和絃的效果,但難度增加了許多,需要勤加練習。雙指搖也有少數人使用食指和中指來彈奏的。

  四、扣搖

在右手用搖指彈弦時,左手拇指緊壓在發音弦上或用食指和大指將弦輕捏住,並在前樑及碼子之間根據樂曲的要求左右移動。扣搖在樂曲中主要用作渲染氣氛或模擬風聲(如樂曲《戰颱風》)。

  五、掃搖

中指在八度音程內快速掃弦與大指搖指相結合的技法,掃搖是在搖指的基礎上加入了掃,所以一定要先把搖指練好,再有節奏的加入中指的掃(即中指向裏快速勾彈兩弦以上),然後逐步在練習中增加掃搖速度和連貫性。

  六、多指掃搖

多指掃搖同我們平時彈奏的掃搖不同,它不是在懸腕搖的基礎上(因為懸腕搖是用食指捏住拇指來控制和輔助完成的),多指掃搖是在快速託劈搖得基礎上演奏的,他需要食指和中指有時也包括無名指輪流掃弦來與拇指的搖指相結合,這一指法非常難所以很少使用。

標籤:古箏 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