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醫學醫藥學 > 中藥師

執業中藥師中藥鑑定部分重要考點總結

中藥師3.05W

執業藥師考試在即,為幫助大家鞏固重要鑑定相關知識,yjbys小編為大家分享中藥鑑定部分重要考點如下:

執業中藥師中藥鑑定部分重要考點總結

1 大黃:根莖髓部有星點。(異常維管束,外為木質部,內為韌皮部,射線呈星狀射出)。

2 何首烏:皮部散列“雲錦狀花紋”(異常維管束)。

3 商陸:斷面形成多個凹凸不平的同心性環紋。“羅盤紋”。

4 銀柴胡:“珍珠盤”、“砂眼”。

5 赤芍:“糟皮粉渣”(外皮易脱落,斷面粉白色,粉性大)

6 黃連:“過橋”(平滑的節間)。

7 防己:斷面顯“車輪紋”(稀疏的放射狀紋理)。

8 人蔘:“蘆頭”(根莖)、“蘆碗”(蘆頭上凹窩狀莖痕)、“珍珠點”(鬚根上的明顯的疣狀突起)、艼”(不定根,根莖上生長的)。

9 白芷:“疙瘩丁”(根表面皮孔樣橫向突起)。

10 當歸:“歸頭”(根上端)、“歸身”(主根)、“歸尾”(支根)、“全歸”(根的.全體)。

11 羌活:“硃砂點”(皮部的黃色的分泌腔)、“蠶羌”、“竹節羌”、“條羌”“大頭羌”

12茅蒼朮:“硃砂點”(為油室。斷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點); “起霜”(暴露梢久,常可見析出白毛狀結晶,習稱“起霜”;北蒼朮無起霜現象)。

13 防風:“蚯蚓頭”(根頭有明顯密集的環紋)

14 龍膽:“筋脈點”(木質部有5-8個木質部束環列,習稱筋脈點。是維管束)。

15 黃芩:枯芩(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呈空洞者)。

16 黨蔘:“獅子頭”(根頭部有多數疣狀突起的莖痕及芽)

17 川木香:“油頭”(根頭部偶有黑色發粘的膠狀物)。

18 川貝母:鬆貝-“懷中飽月”(外層磷葉 2瓣,大小懸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爐貝-“虎皮斑”(爐貝表面黃白色,梢粗糙,常有黃棕色斑塊 )

19浙貝:“珠貝”(直徑 3.5cm以下者不摘除心芽加工而成)“大貝”(直徑 3.5cm以上者摘除心芽加工而成)。

20 知母:“金包頭”(根莖頂端有殘留的淺黃棕色的葉痕及莖痕)。

21 薑黃:“蟬肚薑黃”(薑黃主根莖呈卵圓形或紡錘形,表面深黃色,多抽皺,有明顯環紋及點狀下陷的鬚根或少數圓形側生根莖痕)。

22 天麻:“鸚哥咀”或“紅小辮”(根莖一端有紅棕色乾枯芽苞習稱)。

23 大血藤:“車輪紋”(木部被紅棕色射線隔開呈放射狀)。

24 厚朴:“雞腸樸”(根皮彎曲似雞腸者)。

25 款冬花:“連三朵”(款冬花 2-3個花序連在一起,習稱)。

26 地龍:“白頸”(第 14~16節為生殖帶,較光亮,習稱)

27 珍珠:“珍珠結構環”(粗細相間排列的同心性環紋)“珍珠虹光環”(多數磨片在暗視野中可見同心環狀的如虹彩般的光環)

28 蘄蛇:“翹鼻頭”(吻端向上突出)、“方勝紋”(背部兩側各有17-25個“V”形斑,在背中線相接形成灰白色菱方形斑紋)、“連珠斑”(腹部灰白色,鱗片較大,有黑色類圓形的斑點)、“佛指甲”(尾部驟細,末端有長三角形鱗片)。

29.烏梢蛇:“劍脊”(脊背高聳,成屋脊狀)。

30 海馬:“馬頭蛇尾瓦楞身”

31 麝香:“銀皮”(麝香仁中脱落的內層皮膜,內含麝香仁、細毛、脱落的內層皮膜)。“當門子”

32 鹿茸:花鹿茸 “二槓”(1個分枝);“大挺”-主枝;“門柱”-側枝;“三岔”(2個分枝); “血片”“蠟片”(尖部切片);(中上部切片)。 馬鹿茸:“單門”(1個側枝);“蓮花”(2個側枝);“三岔”、“四岔” “捻頭”(四岔頂端無毛);老角片下部切片。

33 牛黃:“烏金衣”(牛黃蛋黃外部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

34羚羊角:“通天眼”(羚羊角頂端部分光滑,對光透視有細孔道直通角尖)、“骨塞”(羚羊角基部內有堅硬質重的角柱,長約為全角的 1/2或 1/3)。

35 赭石:(一面有多數直徑約 1cm的圓形乳頭狀突起,習稱“釘頭”)。

36 芒硝:“土硝、皮硝”(天然不純的芒硝)

  有異型維管束的中藥品種

1 懷牛膝、川牛膝、商陸-多環性同心環維管束。雞血藤:偏心形半圓環 3-8個,韌皮部與木質部相間排列成輪

2 何首烏:韌皮部4-11個類圓形異型維管束環列,形成雲錦狀花紋。

3.華山參:內涵(木間)韌皮部 3 白木香:(國產沉香、木間韌皮部)

4 大黃:(根莖髓部有內韌型異常維管束,星點)。

5 川烏、附子:(根有髓)

6 龍膽:龍膽—有髓。(滇)堅龍膽—無髓。

7.澤瀉:周木型維管束。

  礦石類的條痕色

(一)紅為主:硃砂-紅色至褐紅色;赭石-櫻紅色或紅棕色

(二)白色為主:爐甘石、石膏、滑石、芒硝

(三)其他色。雄黃-淡橘紅色。自然銅:綠黑或棕紅色

採收加工總結

(一)採挖時間有異於一般規律的品種

1 綿馬貫眾:夏秋採挖根莖,除去雜質,曬乾。

2 太子參:夏季採收

3 附子:夏至至立秋間採挖

4 白芍:夏、秋兩季採挖

5 延胡索:5-7月植株枯萎後採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