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文学

经典忧美散文汇总

文学1.43W

高贵的灵魂温润这个时代

经典忧美散文汇总

今年7月17日,著名作家杨绛先生迎来104岁生日(虚岁105岁)。这位优雅、博学的百岁老人现在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在喜欢清静的氛围中陶冶着自己高贵的灵魂。知心友人为此赞她:“性情如兰 ,守静功力了得!” 此语是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教授倪志良在《守得安静,才有精进》一文中所言。他在文章中提道,“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了得,她和钱锺书一样专注学问,春节时,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不让客人进屋,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了他们的大美之作。”

杨绛先生钟爱蝴蝶兰,她本人也如同兰花一般清淡、高雅。她出生于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虽出身名门,但她却淡泊名利,对祝寿等事尤其看淡,在2013年生日来临之时,杨绛仅自撰小文为念,并对每位来祝贺的友人回应“替我吃碗面就行了”,还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无须前往探望。在今年生日之际,她依然如此,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无须前往家中探望,甚至会在生日这天去招待所“躲清静”。

杨绛先生曾在百岁之际表示:“我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杨绛先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她自小受父亲杨荫杭之读书启蒙,在父亲的引导下,她迷恋书里的世界。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因此,在青年时期,她以读书为挚爱兴趣,读翟孟生的《欧洲文学史》、梁宗岱的《法国文学》、吴宓的《中西诗比较》、吴可读的《英国文学》等;与钱锺书共同读书结为连理、终生不弃,艰苦岁月时有书籍相伴而内心强大、苦中取乐,直至百岁也始终钟爱读书。

杨绛曾将读书比作“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峙。所以,钱锺书曾评价杨绛先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如今,她是这个喧嚣躁动时代的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杨绛先生淡泊名利,却对慈善出手大方。她曾说:“有钱人家的子女上学很容易,贫苦人家的孩子往往好读书而且有能力,但是他们上中学都困难,就更不用说上大学了。”为此,她将钱锺书和她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清华学生:“希望奖学金能帮助贫寒人家的子弟如其所愿。”据统计,“好读书”奖金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一共积累了逾千万元的助学奖金。这不是一笔小数目,用巨资形容并不夸张。这些钱,杨绛没有用来享乐,而是全都拿出来捐赠,令人钦佩。有人评价:“钱这东西对穷人来说是恩物,对先生来说是俗物。俗物是可养人,但对神仙来说全是赘物。”在杨绛先生看来,钱财也许就是赘物,但是,把稿费和版税捐出来,既让人读懂了她的高洁,更让人感受到她的纯真。

杨绛曾告诫年轻人,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那些家境贫寒的清华穷学生,有了“好读书”奖学金的资助,也许更有动力求学,也许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厚望。为此,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一些寄予希望的话:一是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二是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三是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四是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等。

而静如水,安如磐,生如轮,死如归,更是杨绛先生的做人之道!都说人老心静,而杨绛先生一生都奉行的是一个“静”字,不论遭遇何种挫折,她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1966年,杨绛被红卫兵揪斗,瘦弱的身体被折磨得苦不堪言,甚至被他们强行地剃了阴阳头。而杨先生则是泰然应对,连夜做了个假发套,第二天照常上街买菜。当时知识分子被贬为“牛鬼蛇神”,革命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打扫厕所。结果女厕所被她整理得焕然一新,毫无污渍,令女同志们大吃一惊。杨绛还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闲暇时坐在上面悠闲地读书。同事回忆她说,当时你根本看不出她有任何忧郁或悲愤,每天总是笑呵呵的,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就是在这样极不公平的待遇和恶劣的环境下,杨绛先生静悄悄地完成了鸿篇译著《堂吉诃德》。

你也有法宝

在从南京到重庆的火车车厢里,陶行知的后面坐着一位抱孩子的中年妇女。或许是孩子不适应车厢里沉闷的空气,刚上车不久,孩子就在母亲怀里哭闹起来。平静的气氛瞬间被孩子的尖叫声打破,乘客们很是不满。一位小伙子嘟囔着:“这孩子怎么这么吵?”另一位中年乘客站起来警告年轻的母亲:“你再不让孩子安静下来,我就要找乘务员投诉了。”被乘客们这样一说,年轻的母亲显得很着急,但是她无论用什么办法,孩子就是哭个不停。

坐在前排的陶行知此时也站了起来,他走到年轻母亲的身边,伸出双手:“来,让我抱抱他。”年轻母亲看着头发有些花白的陶行知,先是有些迟疑,片刻之后还是将孩子交给了陶行知。陶行知抱起孩子,冲他微微一笑,然后示意其他乘客不要说话。就在车厢里安静下来后,陶行知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小宝贝快快睡,梦中会有我相随。陪你笑陪你累,有我相依偎……”说来真是神奇,在陶行知的臂弯里,小孩不再哭闹,伴随着歌声,小家伙竟然甜甜地睡去。

有人说:“这位先生这么会哄孩子,在家里一定是个好父亲。”还有人问陶行知:“你一定有什么哄孩子的法宝吧?”陶行知看着睡熟的孩子,轻声说道:“是的,我有。但是,你也有这样的法宝。”那位乘客有些意外:“我不会哄孩子呀。”陶行知反问他:“难道你没有爱心吗?”车厢里一片寂静。

爱心是擦干泪水抚平伤痛最好的法宝。这样的法宝你我都有。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拿出来而已,哪怕是面对一个懵懂的孩子。

天黑了,心亮着

春香,还在舌尖徘徊;春愁,还在心头徜徉。夏天,说来就来了。

日长夜短的夏天,白天大多是亮堂堂的,虽然也会有淋漓来袭,也会有潮湿加身,但更多的时候,是带有炽热和焦灼的华丽,让人生的忧伤以汗水的方式滴落。在夏日,那些奋力穿越千年万年,又离散了的阳光,拼命许下的,难道就是身前身后的寂寥和怅惘?

夏夜来得晚。虽说来得晚,却是异常快,说黑就黑了。在夏夜的黑暗静寂里,许多不眠不休的思绪,河流般流淌;许多激情,又怎会轻易为黑暗静寂包裹收藏?无论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心绪一旦融入夏夜的氛围,便有了清晰的去向和来路。这注定是星光满天的季节,注定是一个枝繁叶茂的季节,那些尽心播种的人,又何须殚精竭虑,为变幻莫测的未来和前景神伤?

夏夜,星光是如此灿烂,所有黏湿而繁冗的睡眠,也随之构架起一个个活力四射的梦幻世界。总是一不经心,辽阔的星空就让一些醒着或睡去的人,有了一份憧憬,有了一份翘盼,有了一份期待,那分明是缘于生命的,可以拔节、可以生长的人生故事啊!在情感的星河中恣意流转、浪漫依洄、如歌荡漾。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懂得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越多。正因为这样,我们总是借助黑暗,掩饰自己,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尘世的一切,总是被时光冲涮着。岁月无声,一缕缕星光照过来,让我们看见了自己的卑微,也让我们学会努力地释放自己的光泽。天边偶尔划过的流星,掠过茫茫时空,淡定安然地陨落之时,又该照彻多少人的心扉?

凡俗生活中,一个找不到生命方向的人,多半是因自己的心空失去了光亮。要走出黑暗,必须适应在黑暗中体悟和摸索,学会由心灵引路,让心灵歌唱。茫茫宇宙中,我们的苦难再多,也装不满地球,对于上苍赐予我们的,轮回流转的黑暗和光亮,我们要心存感念。就算是天黑了,只要我们的心灵亮着,一样可以在秋天收获喜悦,收获快乐。

大千世界,需要有一些为生命歌唱的人。当别人唱着的时候,他在唱;当别人不再唱的时候,他还在唱。别人唱着的时候,听不出他唱得如何绝妙;当别人不再唱了,才发现,他的声息是如此清新敞亮,内敛安详。他心中的光亮无论白天黑夜,一直都在,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每个人的心空流淌。

任世事变幻,岁月沧桑,人类的心灵世界,最终还是由自己主宰。生而为人,只要心中有烛,心头有光,就会找到爱和美的方向。这正是生活的法则,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便笑;你心头有光,它绝无可能让你找不到生命的出口。

找个有趣的人白头偕老

前几年有读者问香港作家蔡澜:“女孩子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

蔡澜回答得很简单:“贤淑、调皮。”

蔡先生对于女人的见解发表了很多,多到已经被人整理出了两本不大不小的册子。我理解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可爱的女人不仅要待人柔和,而且要有幽默感,有生活趣味。大概是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舒服,不累。

清代人蒋坦写的《秋灯琐忆》里,他的妻子秋芙就是个有趣的人。秋芙酷爱下,她棋艺不精,但是又常常拉着蒋坦下棋直到天亮。有一次,她把下注的'钱都输掉了,蒋坦笑她赢不了。秋芙不服气,赌上自己佩戴的玉虎,结果眼看这局又要输,她便耍赖,使唤怀里的小狗爬到棋盘上搅局,蒋坦拿她没办法,而这也成为蒋坦后来枯槁暮年的亮色回忆之一。

有趣的人一般都是心思单纯的人,心底有愉悦,对于得失没那么计较。有时候耍点小赖皮,其实很自律。有趣的女人不是只会笑不会哭,她们哭点很低,笑点也很低,因此很好哄,也很喜欢哄别人。

林语堂曾说,《浮生六记》里沈复的妻子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的不俗之处在于,即便夫家没有给她提供足够好的物质生活,她也能够把琐碎的生活过得快乐无比,一蔬一饭都能自得其乐。群居的时候不哀怨命运,孑然自处的时候随顺喜乐,无论被生活怎样对待,都可以找到平凡的乐趣。

沈复生于清乾隆时期,正值太平盛世。他虽出身于小康之家,但是因为没有功名,和芸娘结婚后同父母关系处得又不是很融洽,所以经济上很拮据,经常要依靠亲友的接济生活。芸娘性格柔和,相貌秀丽,喜欢穿素净的衣服,擅长绣工,布鞋做得尤其好,家里缺钱缺酒或者要报答别人恩情的时候,她就拿自己的手工出去卖,或者作为报答回馈给别人。芸娘对于做饭有天分,给她几样寻常蔬菜,她一定可以做出口感不俗的菜肴。

有一次沈复插了一盆花,但是总觉得不够生动,芸娘看他苦恼,于是找来小蝴蝶和些许小昆虫,用细细的丝线缠绕在花木的茎上,这神来一笔,使见者无不称赞沈家的盆景有奇思妙想。

芸娘守规矩,但不假正经,侍奉公婆是本分,对外面的世界她也很好奇。有一年她想去逛庙会,可是碍于是女子,于是和夫君商量,瞒着婆婆,在家里偷偷把眉毛画粗,戴上帽子,微微露出鬓角,穿上夫君的衣服,扎紧腰带,脚踩时兴的男士蝴蝶履,拉起沈复一起去逛庙会。

有趣的女人是捕手,敏捷地捕捉着生活中的美。芸娘自然是一个有趣的姑娘,她的能力在于她可以把最琐碎乃至最落魄的生活过得生机盎然。尽管生活对她严厉,她依然勤快地捕捉着美好,这是中国古代士人讲的“趣”。这个趣是宠辱不惊,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虽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亦不改其乐。

心中有诗意,因此常微笑;心怀有智慧,因此常感恩;胸中有大欢喜,故而从不怨天尤人。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会害怕,每天醒来日子都像是新的,因为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充实了生命,就像是红酒注入了高脚杯。

像三毛一样,住在撒哈拉也可以把生活过得很好玩。于是我想与这样的人为伴,就算是身处黄沙漫天的沙漠,也不会觉得闷。

找个有趣的人白头偕老,把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粗茶淡饭不要紧,朋友散场没关系,兵荒马乱也无所谓,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一盏红烛,一杯烧酒,可饮风霜,可温喉。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会改变——容貌、身材、金钱、权势,唯有对生活不计回报的热爱不会朽坏。

当人有趣时,世界也会帮他。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就找个有趣的人在一起。”

微斯人,吾谁与归?

当我们开始抱怨时

最近,我到一位厨师朋友的餐厅吃饭。当晚,餐厅的人不多,朋友做完菜后,出来和我聊天。

“唉,最近我们这条街开了好多家餐厅,生意愈来愈难做。”他说。

他抱怨了很多事情。比如,台北市的上班族愈来愈穷,根本没钱到外面吃饭。最近总是下雨,人们不愿外出吃饭。老板不为餐厅申请信用卡付账,客人得用现金付账。

我听着他的抱怨,突然想起半年前我来这里时,这家餐厅刚开业,朋友觉得客人没想象中多时也曾抱怨:“唉,这条街上一家餐厅也没有,只有我们一家,客人也不会专程过来,生意很难做。”

我说,或许我可以帮他解决问题,问他是否有财报。他拿来了,我看了一会儿,发现一个问题:“你的生意中午好,晚上不好,这里是上班区,晚上人不多,不如削减晚上的开支。你看,店里晚上有5个工作人员,如果晚班少请一人,人力费用就少很多。”他听到这个建议立即反驳:“我是从五星级饭店出来的厨师,不多请几个人,没有面子。何况,万一客人忽然变多,我很难马上找人来支持。”

他不想变。我苦笑,不再多说。台湾有很多餐厅开在更偏僻的地区,照样高朋满座。如果你做得够好,总有人不远千里而来。我曾在某个暴风雨的天气,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到某个郊区餐厅用餐,那里照样人满为患。商业社会的数据都会说话,如果经营数据不理想,一定有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只知怨天尤人,那么,你只能等着让问题解决你。

每天早上,我的信箱就会收到昨天的收视率数据。收视不好,就要先检讨自己,绝不能对老板说,是大家没有格调,不看我们这么有水平的节目。当然,大部分人都很会找理由。我听过很多理由:书卖不好,就说是网络抢走出版市场、年轻人都不读书;拍的片子不卖座,就说大家都不爱国产片。问题是,环境再坏,也有人能披荆斩棘——可不是因为他运气好。

如果一个人一直抱怨来抱怨去,刚开始,他会过得很轻松,因为错都在别人身上,但慢慢地他会活得越来越沉重。最糟的是他开始怪命运。怪命运最容易,因为天已注定,都不关自己的事。然而一旦走到怪命运这一步,你就很难翻身了。

巴黎的迷你衣橱

第一次去巴黎,我住进了本地人的家里。屋里有一张合适的写字台以厦一个迷你独立衣橱,在那里我可以放自己的衣服。

刚住进这户人家时,我感觉一切都还正常。但当我想起自己带来的两个超重行李箱时,不禁有些恐慌。衣帽间在哪里?我打开衣橱门,里面只有几个衣架。这时我才真的恐慌了。这就是未来六个月我要存放所有衣服的地方吗?

我实在不想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我很快了解到,这样小的空间对于这个家来说是足够了,他们只有差不多能挂10件衣物的衣橱。先生、太太以及他们的儿子都有很好的衣服。他们只是喜欢重复替换,就那几件衣服换来换去。 举例来说,冬天,太太的衣橱里通常只有三四条羊毛半裙、四件羊绒衫以及三件真丝上衣。她有一种坚持如一的着装风格,并且将其阐释得很到位。 先生的衣橱里有两套灰色西装、一套藏蓝色西装、两三件套头毛衣、四件有领衬衫以及几条领带。儿子的衣橱也差不多。不过年轻人几乎不穿西装,用有领衬衣和套头衫代替。儿子是家里唯一偶尔还会穿牛仔裤的人。 在巴黎,并不是只有优雅之家才用迷你衣橱。我还记得自己曾沮丧地同一道来的美国朋友谈论这一话题。我们没有一个人拥有大的衣橱空间。这也让我开始思考:法国人是因为缺少空间才用上迷你衣橱的吗?还是迷你衣橱对他们来说足够用,不必浪费更多空间?不过两者都不重要,我必须找到办法,让我从美国带来的众多衣物有安身之处。

在巴黎,我仔细研究了只能装下10件衣物的迷你衣橱。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法国人,比如:

我的教授、店主、来自波西米亚家庭的朋友,当然还有我居住的家庭的户主,他们大都重复地穿衣服,不觉尴尬而且气派十足。在美国,要是一个人一周穿同样的衣服两次,他就会感到尴尬,更不要说一件衣服一周穿三次。而在法国,这不是问题。事实上,每个人都这样做。我开始发现,在法国电影里,也展示出人们的这种习惯。而在美国电影里,这样做通常被认为是可笑的。“欲望都市”式的衣橱蔚为大观,你绝不会看到女性角色穿同一件衣服。而在法国电影里,从头到尾,你至少能看到女主角穿同样的外套出现两次。这样的情节不会在美国电影里发生,除非制片人想要表现角色沮丧或是生活拮据。

最近,我看了一部法国电影《我不反对》。尽管剧情跨度长这几个月,但是,西尔维·泰斯图德扮演的角色只穿了一套衣服,或者说,同样的三件套衣服。

法国人的衣橱和美国人的衣橱真是大不相同。回顾自己在美国看过的那些衣橱,我注意到一个明显的特点:美国人的衣橱总是满满当当,快塞不下。我们的衣服太多了。这是一件好事吗?我们快乐吗?我们真的喜欢自己衣橱里的每一件衣服吗?我们买的衣服质量怎么样?最重要的是,为什么每天早上我们站在满满的衣橱前,却仍然抱怨没有衣服穿? 从巴黎回国后,我决定开始用只能装10件衣物的迷你衣橱。起初这只是一个不那么情愿的尝试,后来却成为我顿悟的转折点。对于迷你衣橱,很多人可能不情愿接受,坦诚地说,我并不想指责他们。把装有超过100件衣物的衣橱精简为只能装10件的迷你衣橱,这确实是太极端的尝试。不过相信我,这一尝试极具魔力;即使你只尝试一星期,也能从中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风格,了解你的衣橱真正需要什么,了解你想怎样向他人展示自己。

标签:忧美 汇总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