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学吧

位置:首页 > 范文 > 校园

《故乡的榕树》优秀教案

校园1.06W

[教学目标]

《故乡的榕树》优秀教案

1、知识与能力

能理解本文通过对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的叙写及回忆性散文的思维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结点,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作品感情基调,解读作者的的乡思、乡恋、乡情、乡愁

[教学重点]

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的叙写所体现的乡思、乡恋、乡情、乡愁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语感教学法

[ 教学安排]

三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走近作者:

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 1941 年 3 月 27 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中学时代,酷爱文艺,擅长丹青1960 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1975 年 9 月黄河浪香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1979 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故乡的榕树》获奖后,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二、认识榕树:

榕树是世界上树冠最大的树

榕树是一种的树种,其主干一般难以存活200年以上,但其身上不断萌生的气根入地后会长成新的枝干,以取代老朽的主干,因而在历经沧桑后仍能显出勃勃生机

榕树属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生命力旺盛,高2025米,生气根叶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

福建早在唐代就有大量榕树自然繁衍,“榕城”雅号由此而来宋代时,福州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榕,著名书法家蔡襄曾组织在福州至漳泉的驿道旁种植榕树,开创了官府植榕的先河,而紧随其后到福州任太守的张伯玉又进一步推行了“编户植榕”,3年间共植榕上万株,使城区呈现出“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观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本作文的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

三、整体感知,思绪轻扬

分组,四人一组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你认为据此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层次?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大陆故乡榕树 …… 回忆 基本思路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的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榕树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榕树,描述有关的人和事,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念之情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课文层次梳理

二、质疑思考,互动合作

1、作者回忆往事旧景,为什么要围绕榕树这个中心?

这是因为故乡的榕树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

2、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回忆了与之相关的哪些事情?(要求:每件事用一句话概括)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榕树”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以及用榕树汁治病

祖母对作者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荫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3、这些事件和传说本身并无多少关联,那么是什么使这些事件和传说能融到一起来,而且让人觉得融合得很自然?

(参考)“一切景语皆情语”,成为这些事件和传说联结点的是榕树,而作者是把对故乡和乡亲们的深情厚谊都寄托在了榕树上,通过榕树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榕树既是作者感情的依托、也是作者思乡的线索,正是榕树把现实和故乡琐碎平凡的生活掠影贯穿了起来因此可以说贯穿这些事件和传说使始终的是一“情”字,即浓浓的思乡之情把故乡琐碎平凡的生活掠影贯串起来体现了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4、本文由现在写到过去,又由过去写到现在,其间是怎样巧妙过渡的?

①第三段是过渡段其中,“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看到……”这些词句,像一座桥,把眼前景物与思想情怀联系起来,过渡得巧妙自然

②“那样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了”一句,总结了上文,表明了回忆的结束“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一句,和上面的夏夜描写承接,衔接自然、巧妙

5、在文章的第11自然段,作者将写作重心放在对现实的叙述,分别写了哪些事情?

第 11 段写从美好的回忆中回到现实中来“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

,“这一觉已睡过了三十年”暗示离童年生活已过了三十载作者身在异乡仍挂念着故乡榕树的遭遇,惦念着把树干当船划的小伙伴们,抒发了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念之情

三、拓展探究,讨论分享

你认为本文一定要以《故乡的榕树》为题么?如果换成《忆故乡》或《故乡的怀念》为题,你觉得怎样?如果你认为不可以换,请说说你认为不可换的原因:

(1)寄情于物

(2)榕树是本文的线索

(3)榕树下的回忆

(4)情感表达更加含蓄

四、深层感悟,体味语言

1、同样事吹着用榕叶卷起的哨笛,“我”与儿子却有着不同的心里感受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参考)差别在于“我”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眼前的榕树和悠悠的哨音,勾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激发起“我”内心连绵不断的思乡之情而儿子尚年幼,只是觉得哨笛很好玩

2、作者是诗人,擅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文中的哪一段最能引起你的共鸣,或者是给你的印象最深?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任选一个角度说说你的理由,与大家共享

学生可能出现的参考角度:修辞手法的运用,想象的运用,华丽的词语,句式的选用和变化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明同学回答课文写了和榕树相关的哪几件事,哪件事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课文和余光中的《乡愁》在写法上、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参考:

同: 1、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2、都有能够触发作者思乡的物

异: 1、《乡愁》用“邮票”、“船票” 等一组意象构成了乡愁的丰富内涵,使“乡愁”有了更明确的寄托《故乡的榕树》以榕树为思乡之情的触发点,引发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2、 《乡愁》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故乡的榕树》由榕树引发一组童年的生活画面,表达对故乡的热爱、思念 三、拓展延伸,课内练笔:

1、仿写例句:

我怀念家乡那并不挺拔的山峰,上面高耸的高压电线架,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杜鹃,山腰上碧波粼粼的人工湖;我怀念家乡秋季的天朗气清,晴空下浩浩荡荡的东江水,十里绿堤的滨江路,岸边开怀畅谈的人们那江对岸茂密的竹林里散落着的童年的欢笑,那淡淡的桂花清香,飘洒在我这远行的游子心头,酿成的思念却比天空的秋雨还要密,还要稠……

参考:

我怀念家乡新鲜的玉米香味,甜甜的板栗、喷香的核桃、绿油油的白菜、萝卜、像枕头的大冬瓜;我怀念柿子树上的红灯笼,在绿叶的映衬下,闪着金光,枣树上的红枣高高挂起,轻轻一摇,便像一阵红雨似的刷刷落下,串串晶莹剔透的五味子,惹人嘴馋,一个个又酸又甜的猕猴桃,等待人们去采摘那丰收的田野里漫天的欢歌笑语,那金灿灿的累累硕果酿成的果酒比商店柜台里标价虚高的名酒还要让人心醉,还要令人向往

2、创造美——这人、这事、这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谁不爱生养自己的家乡呢?身在异地求学,思乡之情也格外浓厚,不免常想起家乡的人、事、景、物,那么,你心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故乡值得你留恋的又是什么呢?

请以某一人、物或景为载体,从记忆深处寻找一份曾经的感动

四、课文小结:

文章寄情于物,以榕树为线索,贯穿全文,语言优美,叙述了很多与故乡的榕树有关的人和事普通的百姓、天真的童趣、幽静的环境、淳朴的风土人情,是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乡情结体现了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回想一下自己的儿时生活中有哪些和故乡记忆深刻的人和事,选择一些把它用趣味的笔法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2、收集和积累有关思乡的诗句

板书设计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大陆故乡榕树 …… 回忆 基本思路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现实(亲切)哨笛 深 浓

∣ ∣ 深 浓

回忆 (怀念)(景物、事件、传说) 的 的

∣ ∣ 思 乡

现实 (哨音) 念 情

《故乡的榕树》说课稿2

《故乡的榕树》说课稿

二、

各位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故乡的榕树》。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

《故乡的榕树》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绵绵乡情”板块中的第一课。本板块是体验乡情板块。“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的要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关于思乡之情的《故都的秋》,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故乡的榕树》是一篇触景生情、思乡怀旧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是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材料是“散”的;所谓“神”是指主题明确、集中。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入手,比如课文最后三段,它们是理解这篇散文主旨的关键。

我认为《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是由眼前住所的榕树,想起故乡的榕树及当时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文体特征及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了解散文的文体特征“形散而神不散”及本文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品味语言感受文章表现出来的人性美、情感美,体会作者的浓浓乡思。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二:一是抓住文章线索,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征;二是找出与故乡的榕树有关的人与事,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学习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本文的难点是品味本文优美流畅的语言,探究榕树的深层内涵。

四、说教法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故乡的榕树》这篇优美的散文,我选择采用引导法,提问法,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拓展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本课设计为九个步骤,一个课时完成。

1、导入新课:

我先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创设情景,然后由以往学过的古诗词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释题环节:介绍作者、榕树、榕城。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情感。

3、整体感知阶段

这部分我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本文重要的两处过渡段、表达情感的主旨句,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4、理解内容阶段: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文章开头作者没有直接写思乡,而是以哪几个围绕榕树的小片段来引出对故乡的思念?(学生概括)第二,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回忆了与之相关的哪些景、人和事?第二,这些景、人和事本身并无多少关联,那么是什么使这些事情融到一起来,而且让人觉得融得很自然?

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我再引导学生总结本文两个重要的写作特色,一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榕树是情感的载体,借物抒情,情景交融。二是作者回忆了一系列不同的人和事,所有这一切由榕树贯穿起来,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5、揣摩语言、情感共鸣阶段

这也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让学生从修辞手法、用词、句式、内容与情感等角度任选一方面自由鉴赏最能引起情感共鸣或是印象最深的语句。通过此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能通过品味语言唤起学生的共鸣,更好地品味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还能让学生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

6、合作探究阶段

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分析榕树形象,把握其深沉内涵。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由榕树的自身形象深入探究内涵,师生合作就能很容易得出结论。

7、拓展延伸、比较阅读阶段

在此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将余光中的《乡愁》从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等不同方面与课文作比较,说说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对比阅读,强化学生对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的认识。

8、交流学习心得阶段

学生自由发言,让学生养成每节课学有所获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9、课堂小结

播放背景音乐《弯弯的月亮》,强化学生对作者乡愁情思的感悟。

板书设计: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略)

三、

作者:萧山第十一高级中学 童桂香 陆明丽

金秋十月,萧山区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会议在我校举行,区教研室要求我们开设两堂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观摩课,本案例的教学组织者是陆明丽老师。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鉴赏提出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的要求,陆明丽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注重了知能人文并重,希望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关注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赋予教材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案例陈述

课前利用多媒体投影榕树的图片、榕树的植物属性及福建、台湾一带的“崇榕”习俗。

一、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在早自修进行了预习,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1:文章的语言很美,作者对故乡榕树的描写充满了灵气。

生2:题目是《故乡的榕树》,但我感觉到了其中蕴涵着很深的思乡之情。

生3:榕树是作者的故乡的一个典型的物,写榕树就是写家乡。

师:三位同学说出了他们阅读之后的感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故乡的榕树。

二、那山那水

多媒体投影这一环节的要求。朗读品味你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2、进行评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评价,再陈述具体理由)

生:自由朗读,选择喜欢的语段,并写下评价的提纲。

师:好,现在请同学来说说你喜欢的语段。

生4:我最喜欢第3段,我认为这一段文字优美,比如“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绘形绘色,从这样精细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的一草一木甚至一缕阳光都怀着深深的情感。

师:评得很好,你读的一定也不错。

生4:朗读(感情投入较充分)。

生5:我也喜欢第3段,因为这段文字感情细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那榕树“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正是作者浓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生6:我最欣赏第10段,故乡的夏夜“似梦境,似仙境”,抚摸着我“慢慢沉入梦乡”。这一段的描写突出了美的意境,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已经没有机会再享受这一切了,这已经成了“我”的一个梦,一种怀念,一个理想。

生7:(深情地朗读第11段)老师,我读得怎么样?

(笑,鼓掌)

生7:作者的感情很细腻,“一觉已睡过了三十年”,故乡的一切已经改变,而“我”仍怀念着故乡的榕树、小桥、流水。在物改人非的淡淡的悲哀中,是一杯浓浓的思乡的酒。

(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淡淡的悲哀,浓浓的乡情。

生8:第4段写得很朴实,用“我怀念”领起自己对老榕树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而且这种怀念是诉诸于视觉的、听觉的,最主要的是引出了全文“爱家乡,怀念家乡”的主题。

师:是啊,故乡之于我们是什么呢?是那榕树、小桥、流水,是那夏夜,是那嬉水的鸭子……

三、故乡的榕树

多媒体投影这一环节的要求:圈画出文中描写榕树的词语或短语,概括作者笔下榕树的特点。

师:请圈画出文中描写榕树的词语或短语,并概括作者笔下榕树的特点。

生(全体):阅读圈画。

师:说说你找的。

生9:青翠、树叶茂盛、顽强、苍老、依然顽强的活着。

生10:苍老、蓊郁、清凉、青翠、遮风当雨、亲切、默默的、有无限爱心、温柔、高大、魁梧、卷曲。

师:同学们有没有听出来,这两位同学找出来的“榕树”的特点分成了两类。哪两类啊?

生(全体):外在的形状和内在的精神。

师:对了,作者笔下的榕树形神兼备。请看屏幕(屏幕投影写榕树特点的词语)。为什么由榕树会想到故乡呢?

生11:榕树是那样的温柔,富有爱心,庇护着小村庄里的人们,榕树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是故乡的象征。

生12:榕树顽强、默默地精神正是故乡人的品质和性格,因此,想起榕树,就会想起故乡。

师:是啊,故乡的平常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都会引发我们无限的乡愁,你体会到的作者的“乡愁”有什么特点呢?

生13:乡愁是一种平凡中的不解之情。

生14:乡愁是一种自豪感,为家乡的精神而自豪。

生15:乡愁是普通的人、事、景,又是浓浓的心情。

师:淡淡的回忆,浓浓的乡愁。乡愁是游子心中永恒的主题,是诗人歌者永远的吟咏。我们来听听罗大佑是如何吟唱余光中的“乡愁”的。

四、名家笔下的乡愁

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生:听,沉思。

师:乡愁也许是一些小小的东西,是醉酒的滋味,是等待的滋味,是一方雪花白,是窗前的腊梅香。我们虽然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家乡,没有亲身经历过作家笔下的乡愁,但我们对家乡也一定有过一份曾经的感动。

五、这山这水

多媒体投影这一环节的要求:请以某一景、物或细节作为载体,从记忆深处寻找一份曾经的感动。

生:思考,同桌交流。

生16:(举手)我们家前面有一条官河,河堤的都是青石板砌,小时侯我和同伴们会赤着脚在上面走,石板凉凉的,柔柔的,象母亲的抚摸。现在,所谓的成长使我失去了那份体验,那份来自心灵的体验。

(似乎点燃了学生的情感,跃跃欲试者很多。)

生17:我们家在云石,原来有很多老房子,旧是旧的,但整体的感觉很好,特别是夏天的傍晚,家家户户都会到场院上吃饭,左邻右舍,展现出一种融洽的氛围,仿佛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也许当时,没有觉得有多少感动,读了《故乡的榕树》后,我发觉,当我回忆起这个情景的时候,我想流泪。

生18:家乡的小路,家乡的老屋是我们永远的依恋,家乡的方言更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感动。我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我现在没有离开萧山,但在回家的汽车上,当我听到我们那个地方的方言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亲切,扑面而来的是家乡温暖的风。我想,当有一天,我身处异地他乡,我听到乡音时,我会怎样呢?各位想象一下,你们会怎样呢?

师:的确,家乡,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点点滴滴,让我们铭记这点点滴滴,因为爱这点点滴滴,就是爱家乡。

案例分析

关于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体验和生成性问题,本案例给了我们如下启示:

启示一:文学鉴赏的审美生活与学生内心道德情感需要建立共鸣。审美生活是建立在情感活动基础上的感受美、识别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进而发展到高层次的树立美。《故乡的榕树》是一篇声情并茂的美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让学生首先自主地去感受文本的景美、人美和情美。比如“那山那水”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朗读品味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文字并进行评价。从具体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感受体验了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然后通过层层铺垫,在“这山这水”环节中,从学生的表现看,明显地体现出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因为有了生命主体参与,又可以进一步激发主体的生命体验,使他们在本质上产生道德情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有过这样的审美和道德情感体验的主体一定比那些缺乏体验的主体,更能生成有价值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这是一切牵强附会的德育渗透无法做到的。

启示二: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本案例从教学设计上看,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有独立的空间,让我们的学生有选择的权利。教师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教师并没有把眼光仅仅停留在文本上,而是着眼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精神品质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创设的“那山那水”和“这山这水”两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我的心灵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在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真正做到了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再如“名家笔下的乡愁”这一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了富有诗意的,有着浓浓的乡愁氛围的音乐情境,在这个空间中,余光中的诗和罗大佑的音乐中的那种乡愁、乡情和乡思,随着音乐符号,流过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是更深层面的心灵对话。任何的道德说教都无法起到这样的效果。 启示三:学科德育是在学科教学中生成的,而不是灌输的。学生课堂生活的基本形式是认知、体验和感悟。审美活动需要体验和感悟,理性活动、道德活动也需要体验和感悟,学科德育的渗透需要在体验和感悟中生成。在本案里中教师并没有讲述很多“爱家乡”的大道理,而是在开放的、自主的教学环境中,在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生长出德育的因子。在具体的操作上,通过感知和评析语言、感知和体验形象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感悟意象的象征意义、体验和领悟生活中的感动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之情,进而迁移文本中的情感,在结尾让学生走进自我的生活中,说说自己对家乡有过的那一份感动,而这份“感动”生长的土壤正是我们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教学生成知识是必要的。那么,教学生成情感呢?生成德育体验呢?本案例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

标签:教案 榕树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