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從業資格證 > 導遊證

最新京旗文化旅遊區解説詞

導遊證3.81K

引導語:京旗文化旅遊區以黑龍江省五常市拉林鎮為中心,輻射4個滿族鄉及部分鄉(鎮)的滿族村屯,分佈在24個旗屯和41個八旗窩棚(屯)中,滿族人口有12萬之多。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最新京旗文化旅遊區解説詞,歡迎閲讀!

最新京旗文化旅遊區解説詞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西依賽因!

(滿語,您好)!

大家在百忙中光臨五常,我代表五常百萬人民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拉林滿族鎮,我代表拉林人民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

今天的參觀活動由我向大家做介紹,今天參觀的景點主要有:副都統衙門、滿族的四合院、飲馬湖、洪皓書院、孤家子村、索額圖墓地、點將台、南土成古城、粘罕家族墓地、營城子古城、蘭旗貞節牌坊、風清堂蔭碑等歷史文化遺址。

相信大家能從這些遺存中,穿越時空遂道,瀏覽歲月滄桑,感受到五常歷史的悠久,文化的厚重,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和諧,願魅力五常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一、拉林滿族鎮

1、副都統衙門

(解説):拉林滿語為爽快的意思,始建於公元1072年左右,(即遼·鹹雍八年),是金上京會寧府(白城)西南最大的城鎮。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攻克寧江州後,凱旋拉林城,在這裏舉行慶功會,“將俘獲賜給有功將士。

公元1405年,明朝在這裏設納鄰河衞。公元1648年,清康熙23年,清政府在這裏設官倉,儲備軍糧,時稱拉林倉。

公元1725年,清雍正3年,清政府設拉林協領衙門。

公元1744年,清乾隆9年,清政府在這裏設拉林副都統。管理今天的阿城、雙城、賓縣、哈爾濱等廣大地區的軍政事務,於乾隆34年裁汰,恢復拉林協領。

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古老四合院,就是拉林副都統衙門舊址。民國時為雙城縣拉林街政府,偽滿州國時為雙城縣拉林警察署。1946年至1956年,為拉林縣委辦公所在地。1958年後為松花江地委黨校,現為拉林藥材站。260多年來的朝代更替,風雨滄桑。框架雖存,舊貌全非。

我們看到這個正房是當年副都統衙門的大堂,東西廂房分別是副都統住宅和兵丁的宿舍。南邊的門房,西側為錢財儲備庫,東側為兵器、盔甲儲備庫。

2、城西路北的四合院

(解説):這裏路南路北很多舊式瓦房大都是清朝的建築,我們看到這個帶門洞的四合院,是保存較好的建築,當年居住着副都統和協領衙門的官員。歷史上拉林城內到處都有這樣的滿族四合院,後來由於城鎮建設,拆遷、大部分已不復存在。

3、飲馬湖、洪浩書院

(解説)這裏是金代的飲馬湖,原來面積很大,現在已萎縮到今天這個樣子,湖西岸是洪浩書院的遺址。洪浩,是宋朝的禮部尚書,江西九江人。被派到金國為使。完顏阿骨打欣賞他的才華,強留他在金國做官。遭到拒絕。金太祖一怒之下,將其流放到冷山,即五常市衝河山區的南城子。當時駐守南城子的是左相陳王完顏希尹,兩人關係逐漸密切。於是洪浩便親自教授完顏希尹的八個兒子學習漢語漢文。當時女真人沒有文字,洪浩便和完顏希尹共同創造了女真文字。於是洪浩獲得了很大程度的自由。他走遍了拉林河兩岸各地,用樺樹皮當紙,寫下了記載北國風情的名著《淞漠紀聞》。一天,他來到拉林城,住了下來,見當地女真貴族子女都不識字,於是就在飲馬湖西岸建了一個書院,教授女真兒童唸書識字。後人稱這裏為“洪浩書院”,這座書院傳説被元朝兵焚燬。如今這裏已蓋起民房。

  二、紅旗滿族鄉

1、孤家子村

(解説):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紅旗滿族鄉孤家子村。乾隆9年稱正黃旗二屯。為什麼叫孤家子?是因為當時這裏僅有何姓一家居住。這裏居住的何氏家族,是清康熙輔政大臣索尼及其第三子索額圖的後裔。乾隆9年屯墾戍邊來到此屯,如今已發展到200餘户,1500餘人。

何氏至今仍保留着滿漢文字的原始家譜,還保留着先祖索尼和索額圖的巨幅畫像。是我國的重要文物。每當春節的三十晚上,便把先祖的畫像掛在老輩家的西牆上,族人分別前來焚香,上供跪拜。

2、索額圖墓地

(解説)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何氏家族墓地,最南端最大的墳墓是索額圖墓葬。有人要問索額圖的墓為什麼不在北京?而埋在這麼荒涼的地方?是因為索額圖獲罪後,幽禁而死。因皇上説他是“天下第一罪人”,沒有將其厚葬,草草埋在北京郊區。乾隆9年後,其後代將其遺骨從北京背到孤家子,重新的埋在這裏。如今何氏後人正準備重建墓地,開發景點,為旅遊服務。

3、點將台

(解説)我們前邊這座土台,面積約三萬多平方米,這就是有名的金國點將台。公元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伐遼,就是在這座台上誓師起兵的,故稱為點將台,已有近千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