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從業資格證 > 導遊證

知識:歷史上苗族的遷徙

導遊證1.06W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散佈在世界各地,主要分佈於中國的黔、湘、鄂、川、滇、桂、瓊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和地區。那麼你知道苗族有過幾次的遷徙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於知識:歷史上苗族的遷徙,歡迎閲讀!

知識:歷史上苗族的遷徙

知識:歷史上苗族的遷徙 1

根據專家的研究,苗族歷史上五次大遷徙的情況如下:

第一次大遷徙

是苗族先民以其發源地今四川的雅龍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帶,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游的南北兩岸:南岸的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定居下來;北岸的達到江漢平原。在這裏居住了很多年,隨着生產的發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東的大遷徙,大遷徙的原因是遠古羌人南人,迫使苗族先民向東遷徙,時間約在若干萬年以前(原始初民社會)。

第二次大遷徙

是苗族先人在長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後,人多勢大,號稱“九黎”,與南方的炎帝族發生矛盾,打敗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達黃河北岸。在這裏又經過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勢力越來越強大。這時誕生的蚩尤,聰明好學,勇敢善戰,後來成了九黎族的首領,製造多種兵器,軍事力量強大,與來其黃河上游的黃帝族發生武裝衝突。起初黃帝九戰九敗,後來聯合炎帝族等,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結果蚩尤戰敗被殺,身首異冢。從此九黎族的各部雖與黃帝族鬥爭了很長時期,但終因羣龍無首屢戰屢敗。這次由南向北的遷徙,時間約在4300—4600年之前(遠古到黃帝)。

第三次大遷徙

蚩尤戰鬥失敗很久以後,九黎族的各部屬,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國;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隸,後來融合到漢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經過長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間,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這是由北向南的遷徙,時間約4200—4100年之前(黃帝到唐堯)。

第四次大遷徙

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間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又經過了長時間的休養生息,漸漸強大起來。唐堯很懼怕三苗、共工、歡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於幽州;放歡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強大的三苗部落聯盟從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還逃到了東海,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個獨立的羣體。只有被流竄到三危的一支,鬥爭不止,直到夏禹時期才初步歸順,在三危山一帶居住下來。這次是分途遷徙,遷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遷徙;其中部分是向東遷徙;歡兜是基本未動,即從洞庭、彭蠡之間轉移到今湖南西部。時間大約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時期)。

第五次大遷徙

這次遷徙是分途迴歸。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來力量最強的一支。他們整體逃遷中屢遭武裝掠奪,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戰敗,一次次逃遷,從三危山出來,經過大雪山、渡過渾水河(黃河),朝着南風吹來的方向一步步遷移,過甘肅、青海,經產犛牛、駱駝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東北和黔西北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歡兜),都是近距離的遷移,即由崇山往東,曾達到今湖南常德一帶,又沿水達到洞庭、彭蠡之間,後來周王朝視為隱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蠻方”。到戰國時吳起發武力“南並蠻、越”,佔有洞庭、蒼梧等蠻、越之地。這支苗人被迫逃進武陵山區,剛發展強大一點,又遭到東漢王朝的一再進剿,又被迫“朝着太陽落坡的地方”逃遷,最後達到今湘西、黔東北、川東南和鄂西南一帶。這支苗人遷徙的方向是先向東、後向西。往東逃遷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沒有在東海岸邊長久定居,而是慢慢離開海邊,逐步往西歸遷。他們中間有的人(約在四千年前後)可能渡海去了日本。今天日本有的地方有許多與中國黔東苗族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現象。從黔東苗族《跋山涉水》的遷徙歌中可以看出,這支苗人的遷徙是沒有械鬥的和平轉移,他們從“就在海邊邊”的地方,由東向西,逐步回到原三苗部落聯盟的住地,經過一段時間,為了“尋找好地方”,又由洞庭湖溯沅水遷移到五溪地區,再沿巫水進入南嶺走廊,經越城嶺北麓到今廣西融水(大苗山),再往北達到今黔東南地區。這支苗人的遷徙方向,大體是由東向西。

上述三支苗人的這次遷徙時間,大約在1200年以前(約從周到宋時期)。

除以上幾次大遷徙外,還有很多小遷徙,但宋代前後,絕大部分苗人都先後到現在的居住地域定居。但元、明、清各代的統治者仍不斷“進剿”,湘西、黔東南等地的苗民四處遷逃,但都不離開湘西、黔東南和川黔滇地域。

總之,歷史上苗族的遷徙,經歷了很多地方,歷盡了千辛萬苦,直到十九世紀(近百年)才定居下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才過上民族平等、安居樂業的生活。

知識:歷史上苗族的遷徙 2

在炎黃與蚩尤涿鹿鏖戰之後的五千年中,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苗族由北到南,由東到西,從國內到海外,經歷了5次規模較大,範圍廣的歷史大遷徙,所經受的苦難是不言而喻的。

凡讀過中國古代的都知道,蚩尤是夷人九黎集團的大酋長,羌人的首領是炎帝,狄人的首領是黃帝。後來,為了爭奪黃河中下游這片肥美的土地,發生了戰爭。蚩尤戰敗後,不願融合為華夏民族的苗族先民扶老攜幼南遷到長江中下游定居,經過四百多年的發展,他們在長江中下游建立了一個新興的國家——“三苗國”。從黃河中下游南遷到長江中下游,這是苗族歷史上的第一次大遷徙。

三苗國在左洞庭,右彭蠡的長江中下游強盛起來後,與堯、舜、禹為首的華夏集團發生衝突。經堯、舜、禹三代的不斷“征伐”,到了夏禹,三苗被徹底打敗,有生力量基本被殲滅,“三苗國”從此不復存在,倖存下來的除部分又融入華夏族外,其餘的舉村寨又向南逃生,到鄱陽、洞庭兩湖以南的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嶺之中隱居下來。經過若干年的發展,苗族才以“南蠻”、“荊楚”或“楚荊”的名稱又出現在中原文獻史料中。這是苗族史上的第二次大遷徙。

苗族不愧是一個堅忍不拔的民族,他們從湖沼平原地帶遷到綿山區後,經過艱苦卓絕的創業,又在條件惡劣的山區日益繁衍和發展起來。在春秋至戰國的四百二十四年裏,苗族發展成“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國主體居民。楚國是苗族自己建立的國家。

據范文瀾《中國通史》載:“春秋各國,大小戰爭二百三十次;戰國大小戰爭二百二十次。”由於戰亂不止,給苗族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為避戰禍,部分苗民艱苦跋涉西遷到自然條件更為險惡的武陵山區。秦吞巴並蜀滅楚後,苗族又大量向西向南遷逃。他們中的大部分沿澧水,溯沅江,進入武陵地區的“五溪”。“武溪”,即雄溪、滿溪、辰溪、酉溪、武溪。武溪,今稱舞陽河,流經貴州的黃平、施秉、鎮遠、岑鞏、玉屏和湖南的新晃、芷江、懷化等地匯入沅江;發源於黔南雲霧山,流經黔東南,至湖南黔城與沅水匯合的清水江岸也佈滿了遷進開發、繁衍的苗族。沿巫水南遷的苗族,有的到了廣西大苗山、三江等地,有的過海到了海南島。這之後,苗族就以“武陵蠻”,“五溪蠻”的名稱,見諸於文獻。這是苗族歷史上的第三次大遷徙。

秦漢時期,僻處武陵山區和五溪兩岸的苗族,有一段休養生息的穩定發展時期,到了西漢末年,“武陵蠻”已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而引起封建王朝的注意。光武帝生怕苗人威脅自己的統治,兩次派武威將軍劉尚溯沅江而上,進攻武陵蠻,不僅沒得逞,反全軍全軍覆沒;繼派李嵩、馬成率兵進攻武陵蠻,又被武陵苗族聯合其它民族扼險擊潰。光武震怒,即派伏波大將軍馬援,率兵4萬向武陵蠻進攻。至此以後及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不斷地向“武陵蠻”、“武溪蠻”大舉用兵。由於封建王朝不斷征剿,迫使“武陵蠻”和“武溪蠻”再渡西遷,或向更高,更險的深山、峽谷縱深隱居。有的沿着舞陽河西上,遷至思州(今岑鞏縣)以及思南、印江、梵淨山區;有的在汀西的臘爾山、黔東的鬆桃等地山坡、谷地定居;有的沿清水江西上到黔東南地區定居;有的遷得是更遠,進入黔北、黔西、川南和雲南、廣西,分佈越來越分散。這是苗族史上的第四次大遷徙。

元明清時期,由於封建朝廷對苗族人民的民族歧視與壓迫更為沉重,軍事鎮壓也更為殘酷,因此,又發生規模更大,範圍更廣的第五次大遷徙運動。清乾嘉年間,汀黔邊的苗族首領石柳鄧、石三保、吳八月等領導的苗民大起義,清朝前後用了十多年時間,調集了5個省18萬兵力,耗資近2000萬銀兩,僅被義軍打死都司上以及至總督的官員就有200餘人,付出極大的代價,才將這次起義鎮壓下去。然而,清朝卻從此由盛轉衰了。起義失敗後,湘黔邊的苗族有的逃入黔中、黔南,有的逃到今廣西南丹等縣,有的被俘押往北京,關西山黑牢,築城將他們圍住,現北京四季青西山門頭溝的苗族,就是這次起義被俘的義軍後裔。張秀眉在黔東南領導的鹹同大起義失敗後,黔東南的苗族,有的黔到黔西南,有的經興義遷入文山地區。越南學者研究認為,現定居在越南老撾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苗族,大多是在清代雍乾、乾嘉和鹹同三次大起義失敗後,先後從貴州遠遷去的。

苗族這樣長時間、大幅度、大規模、遠距離艱苦卓絕的遷徙,不僅在中華民族56個民族在是不我見的,就在世界2000多個民族中也是極為罕見的。也由於這種大遷徙運動,對苗族的發展生產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第一、由於不斷的遷徙,磨練了苗族人民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對民族剝削和壓迫,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仗義,勇敢,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在逆境中不灰心氣餒,樂觀,幽默。

第二、由於斷的遷徙,使苗族人民深深懂得只有團結,才有力量;只有團結,不能生存。因此,苗族十分重視團結,既注意苗族自身的團結,對注意和其它民族搞好團結,和睦共處,講義氣,重友誼,與人為善,為人坦蕩,不欺弱,不稱霸,也不記仇。

第三、由於不斷的遷徙,生活環境不斷的變異,使苗族人民鍛鍊成特別能吃苦耐勞,特別富於創業精神,無論遷到到困難、再艱苦的地區,都能迅速適應,並能從實際出發開發當地的自然優勢,聲帶發展、繁榮起來。因此,苗族在遷徙不止的歷史長河中為國家和民族經濟、文化的開發、發展和繁榮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第四、由於不斷的的遷徙,苗族長期處於創業—遷徙,遷徙—創業,周而復始的運動中,客觀上,延緩了苗族經濟、文化的社會發展進程,使苗族的生產力長期處於低速度發展的落後狀態。

第五、由於不斷的遷徙,使苗族分步地域廣闊,居住分散,久而久之,也就形成支系統繁多的方言。由於沒有統一的文字,致使苗族今天不能用統一的苗族語演講和交談。

苗族世世代代從事農耕,以旱地為主,連綿的大山成為了苗族人民與世隔絕的天然屏障。

在貴州貧困的苗族地區,人們的生活現狀深深觸動人心:那裏的山區面積廣闊且山大溝深,可耕種的土地稀少且貧瘠,有的山村人們雖四季勞作卻只維持温飽,道路的艱難讓所有去過的人都感觸頗深,多雨時節泥石流發生的概率很高。

20世紀70年代西部的貧困落後以及交通不便的現狀更是給苗族同胞帶來了巨大的考驗,有時她們的午飯主食可能就是蘿蔔、櫻子燉洋芋,桌上只有一碗鹽水和一碗辣椒麪。在貧困和交通不便的山區,以前的苗族,大部分人一生沒有走出過大山。

改革開放後,苗族的路鋪開了,大山是屏障,是隔絕、是阻礙,只有一條光明的路,才能走向世界、走向財富!

如今,我國民族大團結,我們的經濟正在重回唐盛,我們沒有歧視、沒有界限地域之分,苗族也將走向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