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第二學歷 > 自學考試

2017自學考試《中國文化導論》基礎習題與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017自學考試《中國文化導論》基礎習題與答案

1.在言語形式方面,主張言辭質樸的是(A)

A.孔子 B.曹丕C.左丘明 D.陸機

2.漢代,經典通用字體是(B)

A.小篆 B.隸書C.楷書 D.行書

3.《中國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C)

A.趙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 D.錢玄同

4.下列佛學宗派中,屬於中國化佛學宗派的是(A )

A.天台宗 B.法相宗C.律宗 D.密宗

5.20世紀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D)

梁漱溟 B.徐復觀C.唐君毅 D.杜維明

6.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稱為(D)

A.行卷 B.公卷C.投獻 D.八股文

7.漢代實行的選官制度是(B)

A.分封制 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8.《易•繫辭上》説:“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這句話體現出的中國傳統思維模式是(B)

A.整體思維 B.類比思維C.辯證思維 D.抽象思維

9.提出“天人之分”觀點的人是(A)

A.戰國荀子 B.唐代劉禹錫C.唐代柳宗元 D.宋代張載

10.原始道教最初稱為“五斗米道”,又叫(A)

A.天師道B.正一道C.全真道D.一貫道

11.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D)

A.《胡旋》 B.《涼州》C.《綠腰》 D.《霓裳羽衣舞》

12.在傳統倫理道德規範方面,提出“五倫十教”的是(C)

A.周公 B.孔子C.孟子 D.董仲舒

13.秦代統一的文字是(D)

A.大篆 B.金文C.隸書 D.小篆

14.首次提出“六書”的著作是(C)

A.《史籀篇》 B.《倉頡篇》C.《説文解字》 D.《急就章》

15.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B)

A.陳獨秀 B.孫中山C.章太炎 D.胡適

  二、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狹義文化:是某一社會集體(民族或階層)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經傳承累計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質體現總體體系。

2.《阿房宮賦》:作者杜牧。該作品的撰寫雖是帶有文學誇張,但未嘗沒有觸及歷史實情:“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這是對統治階級濫砍亂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災難性後果的揭露。

3.分封制:西周建立後,把大批同姓貴族和異性親信賜封到各地建立諸侯國家,史稱封建。據此而形成的社會制度,就是分封制。

4.什伍裏甲制度:是古代中國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最早是春秋齊國推行。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有什長,伍有伍長閭里治安。後代裏甲制由此發展而來,並長期成為國家基層社會的人身控制形式。

5.仁愛孝梯:仁者,愛人也;梯者,順也。仁愛孝悌是中國古代所提倡的處理家庭成員乃至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大基本準則,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一。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簡述中國文化史上的山西居“天下形勢”。

答:①山西高原的北部與蒙古高原相接,故而是內遷的北方民族進入中原地區的要路。(3分)②太行山脈中的某些斷裂處,又可以直通華北,故而歷來有山西居“天下形勢”之説。(3分)

2.簡述中國文化基本規模形成的具體表現形式。 答:①中國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活理想。(2分)②中國人形成了特定的社會觀念和思想法則。(2分)③先秦文化作用於後世文化。(1分)④穩定的價值觀念對後代施以深刻影響。(1分)

3.簡述我國古代行會的主要管理方式。

答:①祖師崇拜,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師。(2分)②師徒傳承,手工行業的技術傳承是在師傅和徒弟之間進行的,徒弟入行、拜師、出師都有一套行規,不可逾越。(2分)③行業禁忌,傳統手工業有許多行業忌諱,反映了過去手工業生存艱難的另一面。(2分)

4.簡述科舉制的歷史地位。

答:①在科舉制度下,古代中國建立起穩定的文官制度,(2分)這種文官考試製度在人類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開創意義。(1分)②它在世界文明史上產生了廣泛影響,現代西方實行的文官制度,(2分)就是以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為基礎。(1分)

5.簡述近代中國文化變革的歷程。

答:從物質層面的文化變革,進入制度層面的文化變革,(3分)最後進入文化變革的核心——價值觀念層面的變革。(3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述居住建築的文化含義。

答:居住方式:居住方式的選擇與自然條件有直接關係,居民住房主要有五種形式:半穴式、井榦式、幹欄式、石室、土木結構或木石結構。(2分)

居住建築格局:多位前院後屋或前園後屋的風格,既方便生活,也方便生產。(3分)

居室外格局:院牆、院門、庭院;居室內格局:睡處、神位、照明、取暖和貯藏、正房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地方。(3分)

居住建築儀式:選址儀式、上樑儀式、賀新房儀式、使用傢俱儀式、祭灶儀式、搬遷儀式。(2分)

2.試述《禮記•大學》所提出的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標和八個步驟。

答:中國古代教育的總體目標集中反映在《禮記.大學》關於大學之道的論述中。(2分)《大學》一開篇就明確提出了當時大學教育的三大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實際上也就是中國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標。(2分)大學教育的首要目標是使人“明德”,第二是“親民”,“泛愛眾而親仁,第三是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即“止於至善”,這是儒家對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標。(2分) 為了實現這三個目標,《大學》還提出了教育的八個步驟,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3分)《大學》提出的大學教育目標一直是中國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則,對中國古代教育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