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第二學歷 > 自學考試

2017自學考試《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2017自學考試《中國文化導論》模擬試題及答案

1.某種文化觀念及與之相關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時期,在一定背景下,對社會產生廣泛影響,為多數人所贊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D)

A.文化現象 B.文化政策C.文化產品 D.文化思潮

2.從氣候變遷的角度講,1400年—1900年是第三個大的氣候時期,即寒冷時期。著名學者竺可楨稱這一時期為(C)

A.“紀傳時期” B.“編年時期”C.“方誌時期” D.“紀事本末時期”

3.中國存在區域性的文化分佈是(B)

A.相對的 B.必然的C.顯性的 D.隱性的

4.明清時期,長江三角洲一帶經濟作物大發展,糧食多仰仗兩湖一帶,故有(A)

A.“湖廣熟,天下足”之説B.“廣湖熟,天下足”之説C.“天下足,廣湖熟”之説D.“熟廣湖,天下足”之説

5.文化帶動中華民族的最初凝聚發生在(B)

A.三皇時代 B.五帝時代C.夏代 D.商代

6.我國造紙術傳到中東阿拉伯國家是在(C)

A. 公元2世紀 B.公元6世紀C.公元8世紀 D.公元12世紀

7.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是(A)

A.宗族 B.家庭C.什伍裏甲 D.個人

8.科舉制建立與全面推行的時代是(D)

A.明代 B.宋代C.漢代 D.隋唐

9.《詩小雅北山》雲:“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主要表現的一項制度是(C)

A.分封制 B.什伍裏甲制度C.君主專制制度 D.九品中正制

10.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對辯證思維作了大量簡明而深刻論述的是(A)

A.《周易》 B.《管子》C.《商君書》 D.《韓非子》

11.在中國傳統哲學“知行觀”中,提出“知先行後”主張的思想家是(B)

A.荀子 B.程頤C.王y明 D.王夫之

12.董仲舒説:“仁而不智,則愛而不別;智而不仁,則知而不為。”這説明,他認為教育應(D)

A.止於至善 B.學思結合C.教學相長 D.德育和智育並重

13.“教學相長”作為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教育思想命題,首先提出它的是(B)

A.《禮記大學》 B.《禮記學記》C.《荀子勸學》 D.《論語學而》

14. “中和之美”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審美原則,其哲學基礎是(C) A.天人合一 B.知行合一C.中庸之道 D.抽象思維

15.我國民族語文政策的基本點是堅持(B)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語文平等C.説話平等 D.民族平等

16.“孜然”一語借用的是下列哪個民族的詞彙?(B)

A.蒙古族 B.維吾爾族C.藏族 D.納西族

17.下列人物中,提出“約定俗成”理論的.是(C)

A. 孔子 B.孟子C.荀子 D.老子

18.有佛畫聖手之稱的唐代畫家是(C)

A.閻立本 B.李思訓C.吳道子 D.王維

19.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匯開端於(D)

A.15世紀初葉 B.15世紀末葉C.16世紀初葉 D.16世紀末葉

20.最早提出“中體西用”一詞的人是(B)

A.張之洞 B.沈壽康C.孫家鼐 D.馮桂芬

  二、多項選擇題

26.下列選項中不屬於狹義文化產品的包括(ACDE)

A.農具 B.壁畫C.筷子 D.煤炭E.水電

27.古代開發利用自然的主要失誤是(AB)

A.土地的過當開墾B.森木資源的過量開採C.海水曬鹽的佈局欠當D.草場天然資源利用超量E.山石的過分開掘

28.隋朝尚書省除了吏部、户部、禮部之外,還包括(BDE)

A.民部 B.刑部C.樂部 D.工部E.兵部

29.在我國手工行業傳説中,黃帝發明了(AC)

A.指南車B.漁網C.樂器 D.百鳥衣E.七巧板

30.唐代的舞蹈可謂盛極一時,以下屬唐代健舞的有(ABC)

《胡騰》 B.《胡旋》C.《柘枝》 D.《綠腰》E.《蘭陵王》

  三、名詞解釋題

31.文化內涵:不屬於俠義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徵,成為事物的文化內涵。

32.“三皇五帝”:“三皇”人物極不確定,但他們的共同之處都是文化發明者。“五帝”是皇帝、顓頊、高辛、堯、舜。

33.勤農觀:指確立以農業為本的原則和指定一套勸勉農事的治國方略。

34.科舉制:是由皇帝親自主持,以分科考試形式錄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人們一般將隋大業三年(607年)進士科的設置作為科舉制度創立的開始。

35.精神文化:精神文化與物質生產活動所創造的物質文化有直接的關係,它包括精神生產活動及其造成的社會關係和精神財富。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地理環境是人類存在和文化創造的先決條件。

答:①生活在一定地理範圍中的人羣,必須依賴自然界提供他們的地理條件,從而展開其文化創造歷程;(2分)②瞭解一個文化的總體特徵,從地理方面進行觀察是十分必要的;(2分)③瞭解文化時所作的地理觀察,必須是歷史的,文化與地理互動的;(1分)④地理對人文的影響,有許多複雜的中介內容(1分)

37.簡述新石器時代三大文明成就。 答:①農業;(2分)②製陶;(2分)③石器的磨製與鑽孔。(2分)

38.簡述造紙術發明及傳播的歷史。

答:①造紙術的發明者相傳為東漢時期的蔡倫;(2分)②蔡倫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造紙;(2分)③公元6世紀起,造紙術開始向東南亞國家流傳,公元8世紀傳入中東阿拉伯國家,公元12世紀傳入歐洲。(2分)

39.簡述中國古代整體思維的特徵。

答:重整體;(2分)②重體悟;(2分)③以經驗為基礎;(1分)④直觀思維。(1分)

40.簡述中國人語言觀念的內容。

答:①是對語言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1分)如對語言的崇拜、對語言與社會關係的討論等;(2分)②是對語言交際能力的不斷追求,(1分)如對規範語言的追求,對言辭技巧的不斷探索等。(2分)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論君主專制制度對中國傳統社會的影響。

答:①秦漢時期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傳襲達兩千年之久,成為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重要的政治文化傳統。(2分)②秦漢以來,皇帝總攬天下大權,擁有龐大的官僚辦事機構,嚴密的人身控制,成為中國傳統社會政治文化的顯著特點。(3分)③秦漢以後,君主專制制度日益成熟與完善,高度集中的專制王權,給傳統中國社會打下了深刻的烙印。(2分)在專制社會裏,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形態與民眾生活幾乎很少不收到集權政治的影響,特別是高度專制的明清時代,無孔不入的政治權利造成了傳統文化的沉悶與單調。(3分)

42.論中國古代“知行合一”説的主要內容及基本特點。 答:①中國古代“知行合一”説的主要內容是道德修養、(2分)道德實踐。(2分)②中國古代“知行合一”説的基本特點是並不注重重建構理論體系,(2分)而強調身體力行,(2分)以便真切地認識並實踐“天道”和“人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