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愛好

黃土地貌地理百科

愛好8.15K

黃土地貌是發育在黃土地層(包括黃土狀土)中的地形。黃土是第四紀時期形成的陸相淡黃色粉砂質土狀堆積物。中國是世界上研究黃土地貌最早的國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土地貌地理百科,歡迎閲讀與收藏。

黃土地貌地理百科

黃土的特性為流水侵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因此,流水是黃土地貌形成和發展的重要營力。此外,還有重力剝蝕、潛蝕和風蝕等。黃土地貌可分為溝谷地貌和溝(谷)間地地貌兩大類。

1、黃土溝谷地貌按形態特徵,黃土溝谷可分為細溝、淺溝、切溝、沖溝和河溝等幾種。

(1)細溝與淺溝細溝是由坡面上的一些集中細流沖刷而成,在已開墾的地面最易形成,對耕作不利。隨着地面水流彙集成較大的股流,沖刷力增大而成淺溝。淺溝橫剖面呈寬淺的V字形,深只有幾十釐米,多出現在樑峁坡上。

(2)切溝與沖溝流水進一步集中和侵蝕,淺溝變為切溝。切溝切入黃土可達數米,長可達數十米,切溝縱剖面起伏較大,橫剖面呈尖鋭的V形,有明顯的溝緣,流水下切非常活躍。切溝進一步發展成為沖溝。沖溝是黃土區溝谷中的重要類型,是流水強烈侵蝕和溝坡塊體運動等作用的產物。沖溝縱剖面呈凹形,上陡下緩,起伏不平,橫剖面呈V字形,向下遊逐漸擴寬,有明顯的溝緣。流水對溝谷的下切和旁蝕及其引起溝坡的崩塌和滑坡,使溝谷不斷增寬,可見重力作用也是溝谷發育的重要因素。若沖溝的溝底已停止加深,溝坡受旁蝕、滑坡與坡面流水等作用也逐漸變得平緩穩定時,溝谷就發育成為淺U字形的坳谷(坳溝)。

(3)河溝河溝是溝谷與河谷的過渡類型。縱剖面較平緩,橫剖面略呈梯形,旁蝕作用較活躍,溝內有常流水,有時發育曲流和階地。河溝可由沖溝發展而來,但我國黃土地區的河溝大都是黃土堆積時已形成的古凹地或古谷地上發育起來的,所以,大型溝谷多是在古地形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繼承性溝谷。

2、黃土溝(谷)間地地貌黃土地區溝間地地貌主要是源、樑、峁。這些地貌類型分佈在沖溝、河溝等大溝谷之間,並由大溝谷分割而成。塬是黃土覆蓋的範圍較廣的.平坦高地。在塬面上流水主要是片狀侵蝕,在塬的周圍為溝谷侵蝕。塬的邊緣由於受溝谷溯源侵蝕而變得支離破碎。塬受到溝谷長期切割,面積逐漸縮小,也可變得比較破碎,成為破碎塬。塬是黃土覆蓋在大片平整古地形上形成的。樑是長條形的黃土丘陵。我國黃土地區當地所指的樑,樑頂較窄,呈明顯的穹形。另一種是頂部較平的平頂樑。樑的形成多與條狀古地形有關。峁是穹狀的黃土丘陵。我國黃土地區羣眾所指的峁,峁頂面積不大,呈明顯的穹起,整個外形很象饅頭。

另一種是連續的黃土平頂峁,峁頂之間有一個分水鞍地。峁的形成多與古地形有關。在溝谷和溝間地上,地下水沿垂直節理潛蝕,使坡地邊緣或溝谷源頭形成陷穴,在谷坡上發生崩塌和滑坡,坡面上常有碎土瀉溜等現象。我國黃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這不僅對黃土高原建設帶來危害,而且也給黃河下游帶來水害。由於黃土疏鬆,遇水易散,垂直節理髮育,多孔隙,地形起伏大,切割破碎,降雨強度大,植物被破壞等原因,使地表侵蝕、剝蝕強烈,水土流失嚴重。為了防止水土流失。當地人民創造了許多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實踐證明,防止水土流失必須採取農、林、牧等各業統籌安排,田間工程和溝谷工程相結合等綜合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