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校園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發育知識點總結

校園1.26W

1、在山區的谷口形成了洪積―沖積平原。在山區地勢較陡,河流或季節性的洪水在山區內水流速度很快,侵蝕作用劇烈,攜帶着大量礫石和泥沙。但當水流流出谷口時,地勢突然變得平緩,水道也變得開闊,因而水流速度變慢,搬運能力減弱,使得水流所攜帶的泥沙逐漸沉積下來,就形成了洪積扇或沖積扇。由多個沖積扇或洪積扇連接起來就形成了洪積―沖積平原。

高一地理河流地貌的發育知識點總結

總結:地勢趨於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降低―搬運能力減弱―泥沙堆積。

2、河流的中下游地區形成的堆積地貌

在中下游地區,河流下蝕作用較弱而側蝕作用較強。由於河道彎曲,使得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的面積逐漸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當洪水季節到來時,河漫灘被水淹沒,繼續接受沉積。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寬廣的河漫灘平原。

總結:凹岸侵蝕,凸岸堆積―水下堆積體―河漫灘―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連接形成河漫灘平原。

3、在河流的入海口形成的堆積地貌

河流攜帶着大量的泥沙,當河流入海時,如果入海處水下坡度平緩,河水流速減慢,河流所攜帶的.泥沙就會堆積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個三角洲連在一起,便形成了廣闊的三角洲平原。

總結:水下坡度平緩―水流速度減慢―泥沙堆積―三角洲―連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案例

黃河三角洲的發育

黃河是一條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輸出泥沙16億噸,經河口入海的約有12億噸。而黃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於潮流弱、搬運能力差,黃河入海的泥沙約有40%在河口附近淤積,河口兩側的堆積體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黃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擴展。

閲讀P86案例3“黃河三角洲的發育”,理解為什麼黃河三角洲發育很快。

活動題

從黃淮海平原的資料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從地貌構成上分析,黃淮海平原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有哪些利與弊。

黃淮海平原地處黃河下游,是由黃河、淮河、海河等高含沙河流共同沖積而成。河流的堆積作用對黃淮海平原的組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平原的西部地區,是由洪積和沖積物組成的山前傾斜平原;傾斜平原以東,是由各河的沖積物質組成的沖積低平原;渤海之濱則是地勢很低的濱海平原。黃淮海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濱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在平原上有許多起伏和緩的崗地,崗間為淺平封閉的窪地。窪地的面積一般不超過50平方千米。

黃淮海平原的不同地貌單元,由於地勢地貌特徵不同,形成土壤的水分條件和土質差異很大,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也比較大。一般來説,山前傾斜平原,地勢較高,水質較好,土壤排水性良好,不易鹽鹼化,多為高產穩產農業區。沖積低平原地形平坦,多為黏土,夏季容易積水發生澇災。地下水的礦化度較高,土壤有不同程度的鹽鹼化現象。土地生產力一般低於山前傾斜平原。濱海平原地區地勢極為低平,夏秋季節低窪易澇,組成土壤的物質以黏土為主。由於受海水浸漬作用的影響,地下水礦化度高,土壤為鹽土,表層含鹽量達1%~3%,只能生長鹽生或耐鹽性強的植物。因此,這裏是黃淮海平原低產田的主要分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