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二1

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塞下曲·其二

莫遣只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賞析」

這首詩通過東漢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貴三個名將的故事,謳歌了將士們激昂慷慨、視死如歸、堅決消滅來犯之敵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的精神,反映了當時人民要安邊定遠的心願。全詩情調激昂,音節嘹亮,是一首激勵人們捨身報國的豪邁詩篇。

《塞下曲》這首詩中,詩人連用四個典故,以凝練、生動的筆調,通過東漢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貴三個名將的故事表現了唐朝將士激昂慷慨、視死如歸、堅決消滅來犯之敵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的精神,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反映了當時人民要安邊定遠的心願。全詩情調激昂,音節嘹亮,是一首激勵人們捨身報國的豪邁詩篇。

詩歌一、二句運用了漢代名將伏波將軍馬援和定遠侯班超的典故。 第三句運用了戰國時代,晉國大敗秦國,使其全軍第四句運用了唐代著名將領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當時軍歌唱道:“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人漢關。”

唐朝邊塞征戰圖(古詩配畫)

《塞下曲》全詩,主要是抒發將士們久戍思歸的怨望情緒,情調偏於感傷,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這方面較著名的一首。

詩以前代戍邊名將作比,抒發了將士們的豪情壯志。頭二句誇讚東漢兩個名將馬援和班超。“伏波惟願裹屍還”,這句説的是馬援的故事。東漢馬援屢立戰功,被封為伏波將軍。他曾經説:男兒當戰死在邊疆,以馬革裹屍還葬。“定遠何須生入關”,這句説的是班超的故事。東漢班超投筆從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數民族貴族統治者的叛亂,封定遠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後因年老,上書皇帝,請求調回,有“但願生入玉門關”句。

以上兩句説:為保家衞國,邊塞將士應長期駐守邊疆,寧願戰死疆場,無須活着回到玉門關。後二句表示滅敵及長期衞邊的決心。

“莫遣只輪歸海窟”,“只輪”,一隻車輪。《春秋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晉人及姜戎敗秦於餚..晉人與羌戎要之餚而擊之,匹馬隻輪無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動物聚居的洞穴,這裏借指當時敵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這句意思是説,不能讓一個敵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説的是唐初薛仁貴西征突厥的故事。《舊唐書·薛仁貴傳》説:“唐高宗時,薛仁貴領兵在天山迎擊九姓突厥十餘萬軍隊,發三矢射殺他們派來挑戰的少數部隊中的三人,其餘都下馬請降。薛仁貴率兵乘勝前進,凱旋時,軍中歌唱道:“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

以上兩句意思是説:“要全殲敵人,不能讓一個敵人逃跑,而且應該留駐邊疆,叫敵人不敢再來侵犯。”

塞下曲·其二2

《塞下曲·其二》

作者: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唐詩三百首之盧綸:塞下曲·其二。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註解】:

1、草驚風:風吹草叢,以為有猛獸潛伏,古詩大全《唐詩三百首之盧綸:塞下曲·其二》。

【韻譯】:

夜裏林深草密,忽然刮來一陣疾風;

是猛虎吧?將軍從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獵去,尋找白羽裝飾的箭桿。

發現整個箭頭,深嵌入一塊惺中。

【評析】:

第二首寫將軍夜裏巡邏邊境高度警惕。

塞下曲·其二3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

唐代: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譯文

昏暗的樹林中,草突然被風吹動,將軍在夜色中連忙開弓射箭。

天明尋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頭深深插入巨大石塊中。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註釋

驚風:突然被風吹動。

引弓:拉弓,開弓。這裏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白羽:箭桿後部的白色羽毛,這裏指箭。

沒:陷入,這裏是鑽進的意思。

石稜:石頭的稜角。也指多稜的山石。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賞析

盧綸《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此為第二首,描寫將軍夜裏巡邏時景況。這首邊塞小詩,寫一位將軍獵虎的故事,取材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記載當時名將李廣事蹟的《李將軍列傳》。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

寫將軍夜獵,見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進一塊石頭中去了。通過這一典型情節,表現了將軍的勇武。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漢代名將李廣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就有這樣一次富於戲劇性的經歷:“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一陣陣疾風颳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製造了一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

“林暗草驚風”,着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 “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蹟,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歎,原來箭桿尾部裝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稜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稜”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鑽入殊不可想象。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看到詩中箭入石的描寫,我們會油然聯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麼樣子?如果在戰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於是,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作者介紹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曆六年,經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宰相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祕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陝州户曹、河南密縣令。之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為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盧户部詩集》。

塞下曲·其二4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註解:

1、黯黯:同“暗暗”。

2、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3、鹹:都。

韻譯: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 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 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 都説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裏黃塵迷漫, 遍地白骨零亂夾着野草。

評析:

這首樂府曲是以長城為背景,描繪戰爭的悲慘殘酷。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 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後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 全詩寫得觸目驚心,表達了非戰思想。

塞下曲·其二5

【詩句】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出處】唐·王昌齡《塞下曲四首·其二》。

【意思】飲馬渡秋水,秋水寒冷、冷風割面如刀;

【全詩】

《塞下曲四首·其二》

.[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註釋】 ①飲馬:給馬喝水。②平沙:茫茫無際的沙漠。沒:落。黯黯:同 “暗暗”。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③長城戰:指開元二年,唐將殺敵數萬,“洮水為之不流。” 鹹:都。④蓬蒿:泛指野草。

【全詩鑑賞】

這首樂府曲和《塞上曲》 一樣,都是表達作者反戰思想的。如果《塞上曲》還是含蓄諷喻的風格的話,那麼 《塞下曲》 就是作者反對戰爭,嚮往和平生活的直接抒懷了。

詩歌是以長城為背景,以第一人稱,用 “我” 的視角來描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痛苦。“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用水的冰冷刺骨來側面説明塞外環境的惡劣。風和刀的比喻,在唐人詩歌裏多有運用,如 “風頭如刀面如割”,應該是那個時期詩人們普遍的慣用語。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這兩句詩情景交融,很好的寫出了作者所見。從“渡秋水” 到 “見臨洮”,寫實感很強,樸實無華,信手寫來,卻感傷至極。“黯黯” 兩字疊用,通過聲音的重複來表達心中的哀怨,深得詩心。

後四句發幽古之思,寫長城一帶,歷來戰爭不斷,白骨成丘,景象悽慘。所謂“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一將功成萬骨枯”,多少征戰將士的白骨都被遺棄在莽莽野草之間,多少輝煌的人世功名都掩埋在了那漫漫的黃沙之下!全詩寫得觸目驚心,深刻地表達了作者的非戰思想。

塞下曲·其二6

塞下曲

【作者】 盛唐 王昌齡 【體裁】 五言古詩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譯文】

深秋的黃昏,軍士牽着馬來到洮水畔,牽馬入水,河水寒冷,令人瑟瑟發抖,塞外的.秋風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吹在臉上更是像刀割一樣。

暮色蒼茫,廣袤的沙漠望不到邊,天邊掛着一輪金黃的落日,臨洮城遠遠地隱現在暮色中。

這裏曾經是長城之戰大敗吐蕃的地方,鬥志高昂,意氣風發是眾人的説法。

然而,臨洮這一帶沙漠地區,一年四季,黃塵瀰漫,戰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1) 詩歌開頭四句描寫了什麼內容?

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

(2) 詩中的鹹足分別是什麼意思?鹹是都的意思。足是充滿的意思。

(3) 這首詩歌採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主題?請作簡要分析。

此詩是通過描繪滿目瘡痍的荒涼景色來表達主題的。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後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全詩寫得觸目驚心,用眼前所見的淒涼景色表達了非戰的思想感情。

(4) 賞析詩歌第一聯中的水和風字。

水寒風似刀這句描繪的是河水的刺骨和秋風的寒冷如刀。水是寒冷刺骨的,而風颳在臉上猶如刀割一樣,詩人通過取眼前所見的平常景色賦予細緻的描述,表現了塞外那種冷到刺骨的感覺,也為下文粗目驚心的白骨和破舊的城牆做了鋪墊。寒水和刀風雖冷,卻冷不過眼前那種悽慘與荒涼。

5.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

A.詩人牽馬飲水渡過了塞下大河,儘管是秋天,已是水寒刺骨寒風凜冽。

B.雖已日近黃昏,但因為平沙莽莽無遮掩,所以昏暗中可以望見臨洮城。

C.詩人聯想起昔日的烽火戰事,彷彿感受到了當年戍邊戰士的豪情壯志。

D.黃塵迷漫是邊塞古今一貫的特點,但片片野草間仍能見到零亂的白骨。

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

A.開頭兩句寫景,分別點明瞭詩人活動的地域和季節特點,也有明顯的敍事意味。

B.風似刀這一比喻,形象地刻畫出秋風逼人的寒意,與平沙黃塵的環境協調一致。

C.詩人追思歷史之後,黃塵足今古一句使景物與情思緊密聯繫,銜接巧妙自然。

D.作者通過秋水、平沙、黃塵、蓬蒿等意象,寫出了悽清、憂傷的意境。

6。詩歌頷聯中黯黯見臨洮的黯黯有什麼表達效果?(2分)

黯黯即暗淡的意思,這裏明指天氣,(1分)描繪了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也暗指徵人心情的黯淡淒涼,表達了厭戰的情緒。(1分)

7。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4分)

答案:這首詩運用渲染、對比等表現手法,(1分)通過對塞外惡劣環境和昔日戰爭遺蹟的描繪,渲染了淒冷、荒涼的氣氛,表達詩人對塞外古戰場淒涼的感受;通過昔日長城戰高昂的士氣與眼前白骨遍野的慘象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厭惡之情。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藴含了詩人對窮兵黷武的牴觸情緒。(3分)。(表現手法回答側面描寫亦可得分

【賞析】

通過對塞外景物和昔日戰爭遺蹟的描繪,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藴含了詩人對黷武戰爭的反對情緒。開頭從軍士飲馬渡河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塞外枯曠苦寒景象。詩人把描寫的時間選在深秋的黃昏,這樣更有利於表現所寫的內容。寫苦寒,只選擇了水和風這兩種最能表達環境特徵的景物,筆墨簡潔,又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首句的飲馬者是軍士,詩中的水指洮水,臨洮城就在洮水畔。飲馬須牽馬入水,以感覺水寒,看似不經意,實則工於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外南地區,秋風只使人感到涼爽,但塞外的秋風,卻已然似刀,足見其風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點形象地描繪出來。三四兩句寫遠望臨洮的景象,平沙是沙漠之地。臨洮,古縣名,因縣城臨洮水而得名,即今日甘肅東部的泯縣,是長城的起點。這裏常常發生戰爭。暮色蒼茫,廣袤的沙漠望不到邊,天邊掛着一輪金黃的落日。臨洮城遠遠地隱現在暮色中。境界闊大,氣勢恢宏。

白骨是戰死者的屍骨。今古貫通兩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內:不僅指從古到今,還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説,臨洮這一帶沙漠地區,一年四季,黃塵瀰漫,戰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這裏所謂的白骨,包括開元二年這次長城戰戰死的戰士及這以前戰死的戰士。

接着,詩人不是直接從正面進行辯駁或加以評論,而是以這裏的景物和戰爭遺蹟來作回答。沒有一個議論字眼,卻將戰爭的殘酷極其深刻地揭示出來。

這裏是議論,是説理,但這種議論、説理,卻完全是以生動的形象來表現,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極其高妙。

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藴含了詩人對戰爭的反對情緒。

塞下曲·其二7

《塞下曲四首·其二》作品介紹

《塞下曲四首·其二》的作者是王昌齡,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40卷第2首。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藴含了詩人對黷武戰爭的反對情緒。

《塞下曲四首·其二》原文

塞下曲四首·其二

作者:唐·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塞下曲四首·其二》註釋

①飲(yìn)馬:給馬喝水。

②平沙:廣漠的沙原。

③黯黯:昏暗模糊的樣子。臨洮:古縣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肅岷縣,以臨近洮水得名。秦築長城,西起於此,故有“昔日長城戰”之語。

④昔:全詩校:“一作當。”長:全詩校:“一作龍。”

⑤足:全詩校:“一作漏。一作是。”

⑥蓬蒿:蓬草蒿草之類雜草。詩末全詩校:“此首一本題作《望臨洮》。”

《塞下曲四首·其二》賞析

此詩在構思上的特點,是用側面描寫來表現主題。詩中並沒具體描寫戰爭,而是通過對塞外景物和昔日戰爭遺蹟的描繪,來表達詩人對戰爭的看法。開頭四句是從軍士飲馬渡河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塞外枯曠苦寒景象。詩人把描寫的時間選在深秋的黃昏,這樣更有利於表現所寫的內容。寫苦寒,只選擇了水和風這兩種最能表現環境特徵的景物,筆墨簡潔,又能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首句的“飲馬”者就是軍士。詩中的“水”指洮水,臨洮城就在洮水畔。“飲馬”須牽馬入水,所以感覺“水寒”,看似不經意,實則工於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區,秋風只使人感到涼爽,但塞外的秋風,卻已然“似刀”。足見其風不但猛烈,而且寒冷,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點形象地描繪了出來。三四兩句寫遠望臨洮的景象。“平沙”謂沙漠之地。臨洮,古縣名,因縣城臨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肅東部的岷縣,是長城的起點,唐代為隴右道岷州的治所,這裏常常發生戰爭。暮色蒼茫,廣袤的沙漠望不到邊,天邊掛着一輪金黃的落日,臨洮城遠遠地隱現在暮色中。境界闊大,氣勢恢宏。

臨洮一帶是歷代經常征戰的戰場。據新舊《唐書·王晙列傳》和《吐蕃傳》等書載:公元714年(開元二年)舊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萬寇臨洮,朔方軍總管王晙與攝右羽林將軍薛訥等合兵拒之,先後在大來谷口、武階、長子等處大敗吐蕃,前後殺獲數萬,獲馬羊二十萬,吐蕃死者枕藉,洮水為之不流。詩中所説的“長城戰”,指的就是這次戰爭。“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這是眾人的説法。對此,詩人不是直接從正面進行辯駁或加以評論,而是以這裏的景物和戰爭遺蹟來作回答:“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足”是充滿的意思。“白骨”是戰死者的屍骨。“今古”貫通兩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內;不僅指從古到今,還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説,臨洮這一帶沙漠地區,一年四季,黃塵瀰漫,戰死者的白骨,雜亂地棄在蓬蒿間,從古到今,都是如此。這裏的“白骨”,包含開元二年這次“長城戰”戰死的戰士,及這以前戰死的戰士。這裏沒有一個議論字眼,卻將戰爭的殘酷極其深刻地揭示出來。這裏是議論,是説理,但這種議論、説理,卻完全是以生動的形象來表現,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極其高妙。

這首詩着重表現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其中藴含了詩人對黷武戰爭的反對情緒。

《塞下曲四首·其二》作者介紹

王昌齡(698—約757)唐代詩人。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祕書省校書郎。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三年後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安史亂後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在當時曾名重一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擅長七絕,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存詩一百七十餘首,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描繪邊塞風光,激勵士氣,氣勢雄渾,格調高昂,手法細膩。

《塞下曲四首·其二》繁體對照

卷140_2塞下曲四首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桃。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塞下曲·其二8

塞下曲(其二)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簡要分析詩中的人物形象。(4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鑑賞古典詩詞的形象能力,能力層級為D(鑑賞評價)。

【答案和解析】答案:這首詩表現了戍邊將士豪邁壯麗的軍事生活,刻畫了一位武藝高強、英勇殺敵的將軍形象。(2分)將軍夜行,誤以石為虎,箭射入石的傳奇故事,表現了將軍勇武過人。詩一開始就渲染猛虎襲的緊張氣氛,為將軍誤射作好鋪墊,同時也寫出了將軍的高度警覺性;後兩句箭沒在石中的情景,以戲劇性的結果烘托出將軍那非凡的臂力和高超的箭術,表達了作者對將軍的讚美之情。(2分)

解析:詩的前兩句是對環境的描寫,對人物形象起一個渲染的作用,後兩句正面寫將軍的武藝高強。

【思路點撥】鑑賞詩歌人物形象要注意四點: ①作品的情節對人物的刻畫。②抓主人公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③環境對人物的烘托作用。④詩中作者的評論。常見提問模式:對這首詩中的某某形象做簡要分析,解題步驟:形象——特徵——意義(情感)。

(2) 湖上晚歸 蔣士銓

濕雲鴉背重,野寺出新晴。 敗葉存秋氣,寒鍾過雨聲。

半檐羣鳥入,深樹一燈明。 獵獵西風勁,湖心月乍生。

“寒鍾過雨聲”哪個字最具有表現力?為什麼?(3分)

【知識點】本題考查考生鑑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級(鑑賞評價)。

【答案和解析】答案:“過”,動詞,穿過(超過,蓋過)。這句寫遠處野寺的鐘聲穿過秋雨而,彷彿帶上了陣陣寒意。(1分)點明瞭鐘聲寒的原因,化無形為有形,生動形象,(1分)具體地傳達出了詩人所感受到的秋意。(1分)(答“寒”字也可,寒冷的意思,作者在雨中聽到鐘聲覺得一陣寒意,(1分)運用通感手法,化聽覺為觸覺,(1分)形象地表達出了詩人所感受到的秋天寒意。(1分))

解析:3分。字義1分,手法1分,效果1分。先確定“寒”的意思,“寒”有“寒冷”的意思,這裏又一次運用通感手法,將聽覺(鐘聲)轉化為膚覺 (寒),但妙在不是簡單直接的使用,而是寫遠處野寺傳來的陣陣鐘聲,彷彿經過秋雨的淋洗,也帶上了陣陣寒意,與整個畫面自然相貼。此聯不只描摹了秋色與秋聲, 而且傳達出詩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思路點撥】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鍊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步驟:(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詩詞鑑賞】

《塞下曲》共六首一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語多讚美之意。此為第二首,描寫將軍夜裏巡邏時景況。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一陣陣疾風颳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製造了一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着一“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

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 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一“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蹟,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歎,原來箭桿尾部裝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稜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稜”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鑽入殊不可想象。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一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這首邊塞小詩,寫一位將軍獵虎的故事,取材於西漢只學家司馬遷記載當時名將李廣事蹟的《李將軍列傳》。原文是:“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

詩的前兩句寫事件的發生:深夜,山林裏一片昏暗,突然狂風大作,草叢被喬得刷啦啦起伏抖動;蛙人起落處津津樂道恍恍惚惚有一頭白虎撲來。恰好這時,將軍正從林邊馳馬而過,他眼疾手快,拉滿弓一箭射出… …

後兩句寫事件的結果是:第二天清晨,將軍記起昨晚林間的事,順原路來到現場,他不禁大吃一驚: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見被他射中的原來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懼感默然蹲在那裏,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鑽進石稜裏去了!請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縫,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細的尖突的石稜――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藝啊!

有人要問,將軍射老虎,幹嗎不當時就看結果,還要等第二天早晨?原來的故事並沒説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頭呀!這,就是詩人的藝術處理了。第一,這樣可以表現將軍的自信,從來是百發百中,這一次還怕它死不了跑掉嗎?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觀性,讓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當夜就看,固然也能發現是一場誤會,但很難取得現在這樣的畫面一般的鮮明效果。

詩,最注重含蓄,最講究意在言外。看到詩中箭入石的描寫,我們會油然聯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將會射成什麼樣子?如果在戰場上射擊敵軍兵馬呢?於是,一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湖上晚歸》這首詩寫湖上晚歸所見暮秋景緻,題材本屬熟見。然而由於作者體察入微而又獨具手眼,不僅精擇富於特徵的意象構築畫面,而且煉字鍛句,刻意為工, 真切地傳達了他的感受, 鑄塑出一種獨特的美的意境。

“濕雲鴉背重,野寺出新晴”,輕吟首句,一股深秋涼意便襲面而來。雖然句中無一字寫秋, 寫晚, 卻緊緊把握住暮秋黃昏綿雨暫歇的特定景色。“濕雲”,既非雨中烏雲,也非雨後淡雲,而是彷彿被剛才的秋雨浸濕泡透,仍蓄積着濃厚雨意的陰雲。歸窠的羣鴉則暗點詩題“晚歸”。而一“重”字,不僅用通感手法將視覺傳達為輕重覺,而且將前兩景聯接在一起,滿天濕雲好象堆壓在羣鴉背上,令人更感到雨意之沉濃。在這陰雲鴉羣組成的潑墨一般的背景上, 露出一角晴白。這一“出”字又頗妙, 似寫原被雨簾遮住的野寺因乍晴而現 “出”, 又似寫這新晴是因為野寺顯現才顯 “出”。晴以襯陰, 更渲染出湖岸周圍陰沉、荒涼的氛圍。

頷聯寫歸途所見與所聞,又選擇兩個有特徵的景物。詩人不寫枯葉、落葉,而寫“敗葉”,這是被秋雨秋風摧折的殘枝敗葉,所以更多地蓄存了秋的氣息。“寒鍾過雨聲”一句尤見工力。這裏又一次運用通感手法,將聽覺(鐘聲)轉化為膚覺 (寒),但妙在不是簡單直接的使用,而是寫遠處野寺傳來的陣陣鐘聲,彷彿經過秋雨的淋洗,也帶上了陣陣寒意,與整個畫面自然相貼。此聯不只描摹了秋色與秋聲, 而且傳達出詩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接着通過地點、時間的轉移寫出了“歸”字。將近歸處,看得見屋檐了。但只是“半檐”,另一半或許是被歸飛的羣鳥擋住了吧;更近歸處,已可見樹叢中那一星燈火,時間也更晚了。古人有所謂“移步換形”,這裏卻以景的 “換形”而暗寫了人的 “移步”。

尾句是歸來後回望湖中,黃昏過去,夜幕降臨,勁厲的西風中,一輪明月初升, 映在雨後湖心中。西風之“動”反襯出湖月之靜。我們也彷彿看到詩人靜靜地佇立湖邊, 凝望湖心秋月, 回味着歸途秋景……

標籤:塞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