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報告

新農村的社會風氣調研報告

一.引言

新農村的社會風氣調研報告

2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十二五”規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十二五”時期的一項重大任務,必須堅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全面建設小康和現代化、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重大部署,是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重大措施,是實施可持續發展觀的必經之路,是時代的呼喚,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願望和心聲。本着調查家鄉新農村建設情況的初衷,我開展了這次的調查活動。

調查時間:20**.4.03-20**.4.07

調查地址:

調查對象:村內15~45歲的村民

調查方式:以問卷調查為主

社會調查內容:主要調查村民對新農村建設了解多少,以及新農村建設中所出台的各種優惠政策和制度又瞭解多少,是否有從中收益,覺得本村內的新農村建設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二、調查結果分析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對“三農”問題日益重視,對農業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新農村建設已經逐步走上軌道,但是這次的調查中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當前存在的問題

1.農村人口多,農民素質偏低。

(1)農民是建設新農村的主體,大多數農民受教育的年限比較短,文化程度比較低,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己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機新農村建設的`迫切要求。

(2)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

(3)在道德素質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逐步淡化,賭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風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2.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

(1)農村科技、教育、衞生、文化、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基礎薄弱。

(2)村鎮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建設水平低,髒亂差的現象普遍。

(3)農村科技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影響了農民增收。農村弱勢羣體保障體系勢單力薄。

3.基層組織建設仍顯薄弱。

(1)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

(2)部分農村黨員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中,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

(3)現在農村普遍存在着法律觀念淡薄,社會風氣不正的問題。所以導致了基層組織建設不能更好地進行。

4、在新農村建設中,一些市級幫扶單位對新農村建設重視程度不高,對接不積極主動,支持和扶持力度不夠。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農民素質偏低的原因。

(1)村民的思想還較為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

(2)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以來,農村勞動力中多為國中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程度所佔比例較低。

(3)文化程度的低下,導致了村民們對新事物和新技術不能很好地接受,所以只能進行粗放經營農田,出外打工也多是以體力勞動為主。

2.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的原因。

(1)農村教育負擔仍然很重,為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仍然很高。

(2)公共衞生事業發展緩慢,鄉村醫院條件較差,設備水平也較低,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需要到縣上的醫院才能享受到報銷。合作醫療制度最大的問題是,縣級和鄉級醫院能不能有效地利用這筆錢來真正地為農民謀福利。當地一些農民甚至到了有病也不去合作醫療社的地步。

(3)社會保障事業剛起步,農村的社會救助體系還不是很完善。

3.基層組織建設薄弱的原因。

(1)多數農村黨員年齡偏大,思想跟不上形勢發展。

(2)村民的法制意識還較為單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落後。農村社會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三、建議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人物,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就XX村的實際情況而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當前思路可以理解為:努力推進和實現農村的農業產業化,農民知識化、村鎮文明化、社會保障化和管理民主化。

(一)堅持政府引導,建立長效機制,助推新農村發展。營造濃厚氛圍,形成強大合力。

1.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2.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和諧發展。

3.成立領導小組,完善新農村建設新理念。

(二)提高農民自主創新能力,切實注入農村建設新動力

1、抓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新村鎮建設。

2、繼承與發揚並重,促進村風文明建設。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鄉風文明。

(三)加快促進農村教育、衞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1.加大對鄉鎮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確保基層組織運轉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正常需要。

2.加大文化教育衞生事業的投入,發展基礎產業。堅持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整個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優先領域,率先發展。

3.有效整合建設資金,千方百計協調解決新農村建設融資難的問題。

(四)加強農村人才的培養,人才是發展之根本。

1.提倡機關幹部下鄉、大學生插隊入村官可以給農村帶來新鮮的氣息,個別成功事例也確實促進了一些鄉村的積極變化。

2.加強農民的技能培訓。要充分發揮基層農技部門和科技人員的作用,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增強農民就業創業的能力。

3.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辦好農民圖書館、文化館、老年活動室等,滿足農民羣眾多方面、多層次的文化需求。

(五)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夯實農村發展基礎。

1. 調整建設資金的投向和結構,更多地支持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綜合生產、農村教育衞生文化、基層人才建設和社會保障工作,多渠道、大幅度增加財政對“三農”投入總量。

2. 在大力爭取中央和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基礎上,要加大水、路和村容村貌的投入,回強支持農田和水利,農村安全用水和農村能源建設,大力支持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

(六)加大對農村環境建設的改造。更多地支持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綜合生產、農村教育衞生文化、基層人才建設和社會保障工作。

1.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建立科學、高效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體系,要根據各鄉鎮,各村隊不痛發展條件編制不痛的規劃,規劃建設模式力求形式多樣。

2.切實抓好試點村建設,要按照“突出重點,示範引導”的原則。

四,結語

新農村的建設不僅僅是經濟層面上的建設,而是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的建設;新農村發展的中心不僅僅是使農民增加收入,而是全面提升農民素質,讓農民更好地發展;新農村的建設不僅僅是讓農民去幹,而是村中的基層領導帶頭去幹,去為農民服務。

中國的建設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要繼續揹負的責任,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勇於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敢當重任,為新農村建設獻計獻策,為最終實現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這次的實踐調查,我學習瞭解了許多國家出台的關於扶持農村發展的政策,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瞭解了新農村建設以來農村生活的巨大變化。在瞭解了這些情況後也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農村建設中的問題,以及自己的一些淺薄的見解。這次的調查達到了初步的預期目標,對整個村的新農村建設有了基本的一些瞭解。

但是由於準備工作做的不是很充分,所以問卷的問題選擇沒有面面俱到,沒有細化到一些細節的設計。而且由於進行調查的時間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屬於外出打工期間,所以問卷的填寫缺失20-30歲之間一部分人的調查。

今後可以多和其他同學一起合作,進行問卷調查的制定,並且可以不止進行問卷調查,也可以進行電話、網絡一些通訊方式的調查,相信這樣得到的數據會更加貼近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