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孩子任性哭鬧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孩子任性哭鬧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任性哭鬧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如果家裏的寶寶還未滿3歲,做父母的肯定有這樣的經驗:為了一點點小事情或者根本不為什麼,小傢伙就大哭大鬧,不可開交,直到全家人仰馬翻,精疲力竭而止。2歲左右的小傢伙尤其如此,真讓做父母的覺得自己付出的所有的愛都化作泡影,從而對小傢伙的“任性”大感失望——白疼他了。

事實上,這和寶寶的“任性”絲毫無關,小寶寶們正用屬於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吸引你的注意,用“我哭故我在”來告訴你他不滿意。當然這種方式是孩子式的難以自控的(這麼小的孩子,你還想他能怎樣)。這樣的感情宣泄幫助他們擺脱緊張和煩躁的情緒,對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益處。

那麼,寶寶們究竟為什麼會發火呢?

原因一:他們畢竟太小,還不會長篇大論,更不會用言語把感情上受到的所有傷害表達出來;但同時,他們卻很明白自己的喜惡。也就是説,他們已經有了很強大的“自我”觀念,卻苦於無法表達。這讓他們像一顆隨時都會引爆的炸彈,讓父母防不勝防。

原因二: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開始希望對事物有所控制,但他們看到的仍然是自己的“無能”。在看到無法控制自己想要控制的事物時,小傢伙們除了叫喊和眼淚沒有別的方法來表達他們的憤怒。

原因三:正像水開後被放了氣的高壓鍋一樣,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孩子突然為了一件小事發火,那也是對長時間積聚的緊張情緒的`釋放。父母可千萬別搞錯了,這不是什麼任性,任何一次發作總是要傳遞一個這樣那樣的信息,而且是不那麼容易解讀的信息。

第一、家庭要有平和的氛圍

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源自家長。如果家長一遇事情就着急上火,大聲説話;和愛人意見一旦相左,就立刻針鋒相對、大發脾氣甚至發展到吵架。這樣的家庭裏的孩子多數是愛發火的。因為孩子看到的就是這樣,爸爸媽媽就是用發火、爭吵來解決問題,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自然就學會了這樣來表達自己。儘管多數家長都教育自己的孩子温和處事,但是身教遠大於言教。所以為了孩子,家長應該改變自己。

第二、不同的發火原因,不同的解決方法

不要把孩子發火當成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其實這只是孩子的一種不正確的、過激的表達方式。家長沒有必要一看到孩子發火耍脾氣就氣急敗壞,不分場合急於糾正,甚至動用武力,這無異於火上澆油。當然也絕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展。最好的辦法是找到發火的原因,對症下藥。

有的孩子是因為無理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大發脾氣。有一天,鄰居的孩子在家裏大哭大鬧,究其原因,是吃了兩根冰棒後還要吃兩根。爸爸不同意,先斥責了一通;媽媽讓他坐在沙發上好好想想自己的錯誤,哭好了再説話,孩子在沙發繼續大哭。奶奶過來,沒有斥責寶寶,只是問寶寶,吃了兩根冰棍再吃兩根冰棍一共幾根?寶寶注意力被分散了,回答四根。奶奶接着問:“小朋友一下子吃四根冰棒會怎麼樣?”答:“會很涼快。”奶奶説:“對,是會很涼快。可是吃了四根冰棒,肚子會怎麼樣?”答:“肚子會疼。”“寶寶現在還要吃嗎?”“不能吃了,我不想肚子疼。”顯然,在一問一答間,孩子的情緒變得平靜了。事後,奶奶又告訴寶寶,以後遇到這種情況要好好和大人説,不要發脾氣更不要哭鬧不休,寶寶非常高興地答應了。我覺得奶奶的方法很好,讓孩子知道凡事應該好好説,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更不能達到目的。

有一次,兒子出去玩,不一會就回來了,一進門就把玩沙的小水壺扔在地上。我很惱火,但沒有理他。沒想到,這孩子又補了一腳,把小壺踢到了我的跟前,嘴裏還大叫:“我不要水壺,不要水壺。”我沒好氣地説:“那你就換個玩具。你這麼不愛惜小壺,亂扔亂踢,我就送給弟弟吧。”兒子忽然撲到懷裏大哭起來,“媽媽,媽媽”地一邊叫一邊打我。我突然覺得兒子的大哭和我要把小壺送出去沒有關係,我只好把批評他不愛惜玩具的話嚥到肚子裏去了。“告訴媽媽為什麼呀?”他抽抽答答地説:“洋洋和浩浩他們都有小桶。”“你不是有小壺嗎?”“小壺不好,小壺不能裝好多沙沙,他們都不帶我玩大沙堆了。”“哦——”我故做誇張:“走,媽媽讓你知道小壺也很好。”我和兒子一起在沙沙上種小草,然後用小壺撒水,我們還用水壺撒出的水在水泥地上畫畫。一會,洋洋和浩浩也來了,幾個孩子又一起高高興興了。我仔細一想,其實兒子回來扔水壺就是想讓我注意他,一個孩子只是用錯了表達方式,而我卻錯用了別人的忠告——孩子發火時,不要理他。好在我及時地問了原因,而沒有批評他不該發火,應該愛惜玩具等等。當他和小朋友高高興興地告別時,我提着小壺説:“多好的小壺啊,你扔了的時候,我還以為你不喜歡了,差點就送給弟弟了。下次,有什麼事情,可以好好和媽媽説,不要亂扔東西。”“媽媽,我錯了。”兒子很爽快地承認了錯誤。

適當的方法會使孩子發火的次數越來越少,因為孩子也發現,其實可以好好地和別人交流,並不是發火才能解決問題。

標籤:哭鬧 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