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精選21篇)

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有時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重大損失和危害,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應急預案。那麼大家知道應急預案怎麼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精選21篇)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

做好防火工作,是企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防火安全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經濟效益,信譽和羣眾的生命財產的安危及社會的穩定。隨着經濟的發展,高層建築大量湧現。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層出不窮,企業發生的火災危險性比較大,一旦發生火災,由於樓層高,作業人員多,蔓延快、撲救和疏散困難,往往造成慘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必須加強企業的消防管理。堅決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一、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檔案:

消防安全管理檔案包括防火和滅火兩方面內容。

1、防火檔案,是消防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也是一項重要的業務建設。各級防火責任人,應對本管轄範圍內的重點單位,建立防火檔案,防火檔案有如下作用:

⑴、它是消防重點管理單位的“户口簿”。記載重點單位的基本情況和有關消防安全的文獻資料,便於消防監督部門熟悉情況,向決策者提供信息。

⑵、是企業消防安全的歷史記錄,在平時,可以通過它考察企業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發生火災時,它可以為追查火災原因,分清事故責任、處理責任者提供佐證材料,還可以為研究消防技術提歌功頌德第一手資料。

⑶、可以提高防火責任人業務水平的教材。當接觸新單位時,可以先翻閲防火檔案,再到實地察看使得較快地熟悉情況開展工作。也是調查研究,提高防火管理水平,有利於熟悉單位的消防工作情況。

⑷、是考核企業義務消防隊員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的一種憑據。

2、建立檔案的基本內容是:

⑴、培訓消防骨幹人員,使他們熟悉防火檔案的內容,學會建檔方法,明確建檔要求。

⑵、建立防火檔案,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按照檔案的內容和要求逐項填寫,進行建檔工作。

⑶、領導檢查驗收,檔案建立後,主管部門領導要對檔案進行檢查驗收,以保證檔案的質量。

3、消防檔案的內容:

⑴、基本情況。如單位名稱、地址、電話、員工總人數、建築總面積、常用消防器材(消火栓、水帶、各類滅火器等)。

⑵、義務消防組織和人員情況。防火委員會(領導小組)成員;專(兼)職防火管理人員,義務基幹消防隊成員等。

⑶、總平面圖。標出建築結構、相互間距等分佈狀況,周圍的交通道路,滅火施救方案等(義務消防隊)。

⑷、電氣設備和線路情況。包括電源、電壓線路示意圖、變電、配電設備情況等。

⑸、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品的使用、儲存數量和性能,包括儲存部位場合,安全措施。

⑹、重點部位情況。部門名稱、人數、面積、結構、防火負責人,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品的使用、儲存情況、防火制度、消防組織、消防水源、消防器材、設備、措施等。

⑺、重大火險隱患情況。火險隱患的情況和整改意見,整改步驟或措施,在複查時,應將整改的進展情況、措施記錄在案。

⑻、防火制度及其執行情況。

⑼、消防工作獎懲記錄。

⑽、歷次火災登記及其處理情況。

(11)、特殊工種培訓複審等情況。

(12)、防火工作記事。

(13)、開展消防安全活動的文件,圖片資料和其他有關資料。火警電話:119急救電話:120

二、防止火災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建立消防崗位責任制,建築施工單位,必須確定一名負責人主管消防工作,配備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建立義務消防組織,普及消防知識,對安全疏散、電氣、報警、滅火等各種設施,要分片包乾,明確職責、定人管理。

2、在生產作業危險場所,動火切割、焊接必須領取動火證,經有關管理部門批准,在有消防措施,派人監護的情況下,才能操作。

3、生產作業場所工地應設在消防器材平面示意圖,企業內的消防設施,每個月要進行一次安全檢查。

4、生產作業場所要制定安全疏散計劃措施,每個季度(年)要進行一次疏散演習。

5、建立吸煙、用火、用電、值班等為內容的消防管理制度,對生產作業員工要進行有關消防知識教育考核。

6、樓梯間、走道上不準堆放雜物。易燃雜物要及時清理,不能堆放在施工現場和宿舍附近。消防通道要保持暢通無阻。

7、生產作業現場存放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不論多少,必須經公司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後,才可存放,並嚴格控制儲存量,並要落實防火措施。

8、電線架設、電氣設備的安裝要符合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安裝架設要由持有電工證的電工進行操作,嚴禁無證人員亂拉亂接電線和維修電氣設備。

9、生產作業現場要按規範配備消防器材,高層建築,重點工程必須按《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JGJ3—91設立消防供水系統,消防供水系統高壓水泵應設專線供電,供水管徑不小於76毫米(mm),每層設直徑為65毫米(mm)的消防結口,從第四層起每隔一層,配備一條長度為20米(m)的消防水帶。

三、制定滅火應急預案的方法:

1、調查研究,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加的小組,按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工藝特點及火災危險性,進行全面的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確定防、消對策,作為制訂應急預案行動的依據。

2、制訂預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訂出要害部位的滅火應急方案預案,內容包括報警的召集訊號、滅火組織分工,滅火方法與消防器材。疏散物資的地點與方法,防爆防毒措施、安全措施等。

3、羣策羣力,對制訂出來的預案,應交有關部門員工討論,提出修改意見,進行演練,不斷補充修改,完善滅火應急方案。

四、滅火應急預案的格式:

滅火應急預案示意圖,按其用途可分為以下幾種格式。

1、總平面圖,用以反映本企業的總體佈局,包括其地理位置,內部主要建築、設備、通道的分佈、毗連情況、消防水源、滅火器材分佈以及要害部位的所在位置。

2、分區平面圖,是總平面圖中某一要害的平面圖。用以反映要害部位滅火應急方案戰鬥行動部署情況。主要包括要害部位平面佈局,標明周圍環境、消防水源、各種滅火器材數量的分佈,水帶鋪設路線和物資疏散路線等。

3、立面圖,以正面和側面投影圖形式,主要反映要害部位的外貌和滅火行動部署情況。包括建築或設備的立面佈局,水帶鋪設路線等內容,立面圖通常在分區平面圖不能表示的情況下進行繪畫。

4、剖面圖,用以反映建築物內部結構或比較複雜的部位,滅火行動部屬的情況,主要包括建築內部的分層情況。

5、圖的組成:

⑴圖廓線要嚴肅、齊整、一般用黑色描畫,線條內細外粗。

⑵圖例通常設置圖廓內左(右)下方的空白處,所佔面積應與圖幅的大小相適應。圖例中的符號要求正確、清楚、排列整齊;且要與圖內符號的大小、形狀、顏色相一致。

⑶製圖應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向繪畫、比例尺總平面圖按1:2000,應急方案滅火示意圖與圖幅大小比例相適應繪製。

五、滅火應急方案示意圖的線型和着色

1、要害部位外輪廓用粗實線繪出,內着紅色。

2、水井、水池等到可供滅火使用的消防水源,其圖例外輪或外輪廓也採用粗實線繪出,內着藍色,並加註容量,用立方米表示。

3、其他主要建築、其輪廓採用黑色中實線繪出,內不着色。建築等級加註數字表示建築層數。

4、滅火行動部署路線用紅色實線,疏散路線用藍色實線表示。

5、道路採用黑色雙細實線繪出,其他均可採用黑色線條繪出或按圖標誌繪畫。

六、滅火應急方案演練要求:

為了使應急方案在實踐中得到正確運用,企業應安排時間按應仇方案要求進行演練。

1、演練要求。實地演練的次數應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和生產任務而定。一般要求每年應不少於一次,開展演練的時間,可根據季節變化或節假日前等情況來確定,通常可安排在冬、夏季到來之前。

2、演練形式:

⑴模擬操場訓練,按接警、出動、分工配合以及臨時處理等綜合動作演練,檢驗是否符合應急方案的要求。

⑵模擬實戰訓練,即按接警出動到現場按照實距離要求出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等、同時進行搶救和疏散物資的訓練。

⑶演練的範圍可分整個單位綜合性演練、或分部分、分段(片)開展演練。

⑷演練注意事項

a、演練前必須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做到參演人員明確演練任務、方法和要求。

b、要選擇適當時間,儘量要求要不影響本單位的正常工作和生產秩序。

C、要點火演練的,必須採取完善的安全措施。

七、火災撲救的方法

一旦發生火災,能否順利成功進行撲救,這與火勢大小,起火時間,樓層高度,建築物內有無消防設施等因素有關。建築物起火後,燃燒速度快,如不能迅速撲滅,就會擴大成災。要防止火勢擴展,避免重大火災損失,必須把火災撲滅在初期火災時間內。

發生火災後,要根據燃燒物質、燃燒特點、火場的具體情況查明火情和火勢發展蔓延的途徑。三查(一查火場院是否有人被困、二查燃燒什麼物質、三查從那裏進火場最近);三看(看火煙方向、二看建築結構、三看環境);九定(定方向、定火勢、定性質、定結構、定通路、定重點、定戰力、定路線),確定滅火策略。正確使用消防器材,進行滅火工作。

1、根據物質燃燒原理,滅火的基本方法,就是為了燃燒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和燃燒的反應過程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具體有以下幾種滅火方法:

⑴冷卻滅火法,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着的物體上,使可燃物質的温度降低到燃點下,從而使燃燒停止。

⑵隔離滅火法,將燃燒物體與附近的可燃物隔離或疏散開,使燃燒停止。

⑶窒息滅火法,採取適當措施來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者用惰性氣體稀釋空氣中氧的含量,使燃燒物質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

⑷抑制滅火法,使滅火劑參與燃燒的鏈鎖反應,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遊離基消失,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的遊離基,從而使燃燒反應停止。

2、組織力量撲救火災:

⑴施工現場發生的火災,多數是由於燒焊作業或遺留火種引燃竹木而引起的,對於這類火災。可用冷卻滅火法,將水或滅火劑直接噴射在燃燒的物體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點以下,達到滅火目的。

⑵織專職、義務消防隊、按消防組織的分工任務,進行滅火活動。

⑶動消防給水系統,消防泵等消防滅火設施。

⑷織專職、義務消防隊使用滅火裝置和滅火器滅火。

⑸電,電器設備發生火災或引燃附近可燃物時,必須首先想辦法切斷電源,儘快關閉總開關,斷絕電源,並及時用滅火器材(二氧化碳、乾粉)進行撲救。

3、救人,積極搶救受火災威脅的人員,是滅火工作的首要任務。當有人受到火勢威脅時,應根據救人任務的大小,現有的滅火力量,首先組織參戰人員,搶救人命,同時部署一定力量撲救火災。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應將主要力量投入救人工作。

火場救人的主要方面

⑴人員高度集中的場所發生火災時,人員受到煙火威脅,

⑵居民住宅和集體宿舍起火,特別是夜間發生火災時,有人受到煙火的威脅,尤其是老人、病人、兒童受到火勢的威脅;

⑶發生爆炸、倒塌、毒氣跑漏時,有人受到煙火和毒氣的威脅;

⑷當人員失去知覺不能自行脱險時。

總之,凡是人們的生命受到了火勢的威脅,都要積極進行搶救。尋找被救人員時,要特別注意下列容易掩蔽的地點:

⑴通向出入口的'通道,走廊及門窗附近;

⑵晚間尋找的重點是牀上、牀下和牀的附近;

⑶在施工場所、車間等尋找人員時,要注意通向出口的處所及其它容易掩蔽的地方。

⑷對神志清醒的人員可指定通道或由戰鬥員引導,讓他們自行離開危險區;

⑸對在煙霧中迷失方向的人員要引導他們撤出,必要時派戰鬥員護送,對處於驚慌失措或固執不走的人員,還要進行安定情緒或説服工作;

⑹對於被火燒、煙燻而失去知覺的人員可不能行走的傷者,要採取背、扛、抬、抱等辦法救出火場院;

⑺在通道被火勢隔斷或燒燬時,可以利用安全繩、消防梯或其他救助設備救人。

⑻人員疏散時間必須控制在3分鐘內全面疏散到安全地方。

4、疏散與保護物資

疏散與保護物資慢滅火戰鬥的一項重要任務,主要是在下列情況進行:

⑴重要物資受到火、煙霧等直接威脅而無法保護時,要進行疏散,特別是貴重和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資,必須立即搶救和疏散;

⑵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以及承受較大壓力的桶、罐等容器或設備,在火勢威脅下有發生燃燒爆炸或析出毒氣等危險時,要抓緊疏散或加強保護措施;

⑶當物資妨礙戰鬥員接近火源而影響滅火行動時,要進行搬移或疏散;

⑷為了減輕樓板的負荷,防止倒塌,要組織人員疏散樓板上的物資;

5、防爆

⑴對於處在受高温威脅的氣體鋼瓶、石油貯罐、液化氣瓶要加強冷卻;

⑵對於受熱膨脹的桶裝物品,不要撞擊;

⑶撲滅易燃液體火災後,應徹底撲滅建築物以及周圍物品上的殘餘火燼;

⑷撲救可燃氣體或液體漏跑後的火災,要做好堵漏工作後,方可一舉滅火,在堵漏工作末緒前,除採取冷卻措施,防止火勢蔓延後可以讓其穩定燃燒。

6、防塌,撲救磚木結構建築的火災,應當做好預防設備建築物倒塌的工作,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

磚木結構建築物的樓梯間,不入牆的木樑,以金屬物拉撐的金字架屋頂等部位,是最容易被火燒塌的部位。因此撲救火災時應首先撲滅這些部位的火勢,且不要在這些部位集中太多人。

7、排煙,火場上煙氣不但妨礙滅火人員的行動,威脅人員安全,還會造成火勢蔓延,因此,在滅火戰鬥中要採取排煙的措施。排煙可分別採取自然通風、機械排煙、破拆建築物結構等方法。

8、警戒,為了保證滅火戰鬥有秩序地順利展開,應在單位外轉圍設置警戒區域,派出警衞人員維持秩序,無關人員不能進入滅火場內。

9、對於搶救出來的傷員要作妥善的護理,並組織專車送醫院搶救。

10、火災事故撲滅後,要保護好事故現場,由主管部門或消防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確定起火原因。依法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處理。並吸取火災事故教訓,落實整改措施,改進消防工作,通過火災事例,教育員工,提高員工防火意識。

八、各類滅火劑與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是撲救火災必需的武器,只有熟悉掌握各種消防器材、設備和設施的技術性能、適用範圍、使用和保養要求,才能做到根椐企業滅火的需要,正確配備消防器材,才能教育員工正確地使用消防器材,充分發揮消防器材在滅火戰鬥中的作用,及時撲滅火災。

(一)、滅火劑;能夠有效地在燃燒區破壞燃燒條件,達到抑制或中止燃燒的物質,稱作滅火劑,

1、水,是最常用的滅火劑,取用方便,來源豐富,價值低廉,因此,在火場上獲得廣泛的應用。

⑴水能冷卻燃燒物質,

⑵水能隔絕空氣,使燃燒窒息;

⑶水在機械作用下具有很大的衝擊力,水流強烈地衝擊火焰,可使火焰中斷而熄滅

⑷水能夠稀釋某些液體,沖淡燃燒區內可燃氣體的濃度,降低燃燒強度;能夠浸濕末燃燒的物質,使之難以燃燒。

水不能撲救下列物質和設備的火災:

⑴鹼金屬(如金屬鉀、鈉)發生的火災,不能用水撲救;

⑵鹼化礆、氫化礆金屬,不能用水撲救;

⑶三酸(流酸、硝酸、鹽酸)不宜用強大的水流撲救。

⑷熔化的鐵水、鋼水不能直接用水撲救。

⑸高壓電氣裝置火災,在沒有良好的接地設備或沒有切斷電源的情況下,一般是不能用水撲救的。

2、泡沫滅火劑,是撲救可燃液體和易燃液體火災有效的滅火劑。能撲救石油、石油產品以脱離其他許多油類火災。但不能用於醇類、醚尖、酮類等水溶性液體、氣體火災(如丁烷、丁二烷)。通常在半年內檢查一次,一年更換藥劑,以免失效。

3、二氧化碳滅火劑,適用於撲救電器設備、精密儀器、圖書和檔案火災,以及不大的油類、氣體和一些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質的火災。

二氧化碳不能撲救金屬鉀、鈉、鎂、鋁等金屬和氫化物質的火災,也不易撲滅某些在惰性介質中燃燒的物質火災(如硝酸纖維)和某些物質(如棉花)內部的陰燃。要定期檢查二氧化碳鋼瓶的存量,如重量減少十分之一,應補充灌裝(一般可用秤稱)。不能放在高温和陽光曬的地方。

4、乾粉滅火劑,多用途乾粉滅火劑(又稱通用滅火劑或ABC乾粉滅火劑,這類乾粉多以磷酸銨鹽和硫酸銨為基料)。適宜和於撲救易燃液體、可燃氣體和電氣火災,以及某些不宜用水撲救的火災。使用乾粉滅火時,要注意對容器或物質的冷卻降温,以免引起復燃。

乾粉滅火器必須掛在通風乾燥的地方,各連接部件在擰緊,以防乾粉受潮結塊。避免日光曝曬和火烤。每年應檢查一次桶內粉末是否結塊,二氧化碳是否充足,用完後應重新灌裝和充氣。正常情況下這類滅火器可保存2—4年。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2

學校防火工作是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學校消防管理規定和各項制度,加強重點部位及學生宿舍的管理,配備好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把火災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了提升學校的處置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的有關精神,特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起學校火災事故的原因

電線老化、亂拉接臨時線,違章用電爐和其它電器設備,液化煤氣及其儲藏室過於密封、食堂油鍋過熱、實驗操作不當、易燃易燥物品使用、保管不當,違章動用明火、亂扔煙蒂誘發原因。

二、預防措施

1 、校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根據消防法律、法規,制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體制,落實學校消防安全責任制。

2 、對師生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 、加強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整改。

4 、保持通道暢通,不堆物。

三、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火災,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 、打 “119” 電話報警,同時上報局辦公室和相關科室。

2 、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線路迅速疏散。

(1) 人員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則,學校消防責任人和舍務教師應在第一時間,有序地組織學生疏散轉移。

A、火災時,由於有煙氣,能見度差,現場指揮人員應保持鎮靜,穩定好人員情緒,維護好現場秩序,組織有序疏散,防止驚慌造成擠傷、踩傷等事故。

B、利用現場有利條件,快速疏散。下層着火時,樓梯未坍塌的採用低姿勢迅速而下,有條件的可用濕毛巾,堵住嘴、鼻,用濕毯子披圍在身上從煙火中衝過去。

C、高層着火時疏散時較為困難,困此更應沉着冷靜,不可採取莽撞措施,應按照安全口的指示標誌,儘快從安全通和室外消防樓梯安全撤出,切忌用電梯或跳樓。火勢確實較大無法逃生,可躲避到陽台、平台或關閉房門用濕毛巾堵塞門縫防止煙火進入,並用水澆濕房門,等待救護人員到來。

D、火災時,一旦人體身上着火,應儘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如旁邊有水,立即用水澆灑全身,或用濕毯子等壓滅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焰壓滅。

(2) 物資疏散:火場上的物資疏散,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和擴大。

A、首先疏散的物資是那些可能擴大火災和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例如起火點附近的油桶、液化氣罐、化學實驗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使滅火行動受陰的'物資。

B、疏散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例如機密文件、檔案資歷料、高級儀器、珍貴文物以及價值貴重的物資。

3 、如有傷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

4 、等待消防車到來期間,可組織學校教工義務消防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滅火。

滅火撲救: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人員未到前,如能集中合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根據不同的火原因,可採取隔離法、冷卻法、窒息法,火災現場指揮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內和臨近所有滅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對準火點,儘量抓住戰機把火消滅,或控制住火勢的發展,最後由消防人員徹底撲滅火焰。

5 、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

6 、劃出警戒範圍,嚴禁其他車輛和夫關人員進入着火現場,以錫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消滅後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並將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並配合調查組提供當事人或見證人。當火災發生時要充分發揮共青團、治保會、義務消防隊的作用,做好受傷人員的護理工作,醫務室應備好止血藥、硼帶等必備藥品,同時組織人員和車輛急送醫院或聯繫醫院對受傷人員的搶救。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1、以確保幼兒園全體幼兒、教職員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為根本。

2、以盡一切力量撲救初期火災、控制火勢,將火災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為目的。

二、組織機構:

1、義務消防隊隊長:

2、義務消防隊副隊長:

3、義務消防隊分2個消防小組,每組6人。

第一組:疏散組,組長: 。組員:

第二組:救援組,組長: 。組員:

三、人員分工:

1、疏散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組織班級教師、保育員一道,共同負責幼兒的疏散、逃生工作。保健老師張x,負責師生在疏散、逃生過程中,突發意外事故的處理。

2、救援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組織班級組員一道,共同負責幼兒園初期火災的撲救工作。

四、 各項要求:

1、疏散組成員必須熟悉本園的消防通道;

2、疏散組成員必須熟練組織好幼兒,一切以本園幼兒的生命安全為重;

3、救援組成員必須熟悉本園防火重點部位;

2、救援組成員能夠熟練使用本園滅火器材,清楚各項應急裝置的操作;

3、救援組成員必須熟悉本園滅火器材的.位置;

4、救援組成員在消防安全責任人組織下,參加過至少一次以上的消防應急演習。

五、滅火預案程序 :

1、火災發生時,救援組成員立即召集分工,王志惠負責報警,其餘人員搶救物資。首先是關閉電、運用滅火器,其次是關閉煤氣,最後是打開水源備水。

2、救援組成員在搶救過程中,原則是以保證人員生命安全為第一。如果,不能撲救火災,則以逃生為原則,保健老師王志惠負責第二組在逃生過程中,突發意外事故的處理。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4

為了切實加強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預防在生產經營、辦公場所及運輸過程中發生火災,規範消防應急處置程序,提高快速處置能力,使之有組織、有計劃、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處置措施,防止因火災引起的危害的擴大,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公司安全生產的實際,制訂《國鴻公司消防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平安企業”、“平安汽車站”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公司建立起統一、規範、科學、高效的消防安全應急處置指揮體系以及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常備不懈的保障體系,確保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公司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能實施應急救援處置,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羣眾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公司生產經營秩序的穩定和社會安定。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範、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應對、措施果斷、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二、適用範圍和工作原則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各類火災事故,需要實施救援和處置。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減少損失。

在處置火災事故時,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在上級部門和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公司各處室和各單位按照處置火災事故中的職責分工,分級負責,協調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應急救援與預防工作相結合,落實預防火災事故的各項措施,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範。

4、快速反應,處置得當。

建立應對火災事故的快速反應機制,快速反應,快速得當處置。

5、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徵集、調用相關物資、車輛、人員時,各單位、部門應服從統一指揮,保障救援供給。

三、組織體系

(一)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指揮組織。

領導小組職責。統一領導公司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有關工作。負責監督指導公司制定火災事故應急方案及預案演練,負責參加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負責評估應急救援行動及應急預案的有效性,負責應急救援的其他事項。

(二)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公司安全稽查處,由安全稽查處負責人任主任。

辦公室是公司火災事故應對工作的日常工作部門,具體負責對預防火災事故的基礎管理工作、台賬的建立、監督檢查,不安全因素的彙總、分析協調火災事故處置和救援預案實施。負責指導各單位消防應急預案的制定、執行和演練。

(三)現場處置機構。

火災事故後,根據火災嚴重程度、涉及範圍和應急救援行動的需要,設立現場應急指揮部,參與現場應急處置行動的小組和成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實施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置行動。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指派其他成員帶領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參與現場指揮和處置工作。

(四)另設立三個處置小組,分別為:

1、旅客(員工)疏散組。

組長為公司相關單位安全分管領導,成員為公司(各單位)安全部門人員(客運站為綜管辦、安全部門人員、站務員);

職責是在接到疏散指令後,打開所有通道,穩定旅客(員工)情緒,引導組織旅客(員工)有序、迅速向安全地帶轉移。

2、車輛疏散組。

組長為各車輛單位負責人,成員為車隊長(值班長)、各車輛單位機動駕駛員;

職責是在接到疏散指令後,迅速打開各通道疏散車輛,有條件的應當先撤高檔車,後撤普通車。

3、滅火組。

組長為公司(各單位)安全部門負責人,成員為公司(各單位)義務消防員、安全部門人員(客運站為綜管辦、安保人員和義務消防員)。

職責是在疏散人員和車輛的同時,對火情實施撲救,在消防部門人員到達後,聽從專業消防員指揮,積極配合消防員進行撲救。

四、事故報告

(一)報告內容

1、火災、火警發生的時間、地點(場所);

2、發生火災的實際情況;

3、初步採取的預防、控制、處理等措施情況;

4、信息暢通保障情況;

5、火災應急的'其他有關情況。

(二)報告程序及要求

各單位在接到有關火災報告後,應當在接到報告的第一時間內,向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報告,並立即採取預防和控制措施。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在接到報告後,立即向上級報告,同時向行業管理部門、消防部門等有關部門進行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慌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慌報有關火災情況。

五、啟動條件

當在公司、各單位經營場所、辦公場所或營運車輛上發生火災事故,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審核確認,啟動應急預案。

六、應急響應

(一)客運車輛營運途中發生火災應急處置:

1、當客運車輛在營運途中發生火災時,駕駛員應立即靠路邊停車,同時穩定旅客情緒;

2、駕駛員立即打開前後客車門,並立即切斷電源,隨車司乘人員立即通過車門有序疏散旅客(當車門不能打開時,駕駛員應立即用逃生應急錘或其他應急器件,擊碎車窗玻璃,疏散旅客);

3、當旅客全部撤離車廂後,駕駛員立即使用隨車配置的滅火器實施滅火;

4、在滅火的同時,向“119”火警報警,並立即向所在單位報告;

5、司乘人員將旅客疏散到安全地域,檢查旅客是否有受傷和財產損失情況,如有人員受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搶救傷者,同時對受傷人員和財產損失情況進行登記;

6、駕駛員在應急處置結束後應立即在車後方設置車輛緊急停車警示標誌,以防次生事故的發生;

7、在滅火過程中如消防人員到達火災現場,駕駛員應積極配合消防人員進行滅火。

(二)候車室、停車場等公共場所發生火災事故應急處置:

1、當候車室、停車場等場所發生火災時,客運站應立即向“119”火警報警,並立即向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報告。同時利用廣播設施向旅客喊話,穩定旅客情緒,要求旅客服從車站管理人員指揮。由旅客疏散組人員立即打開所有通道,引導組織旅客和客運站工作人員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帶轉移。

2、同時,車輛疏散組人員迅速打開消防通道,先撤高檔車,後撤普通車。當駕駛員不在時,可組織人員將車輛推到安全地帶。

3、如火勢已將汽車駕駛室燃燒,無法疏散時,要及時疏散該車周圍的汽車。

4、當疏散通道很窄,不能將車輛迅速疏散時,可駕駛汽車撞開障礙物,開闢疏散通道。

5、在人員、車輛撤離的同時,滅火組人員應立即實施撲救:

(1)當車站建築物起火時,汽車尚未被引燃,應首先撲救建築物火災,並同時將汽車疏散或轉移。

(2)當汽車發生火災,建築物尚未着火,應將主要力量用於撲救汽車火災,用一部分力量保護建築。

(3)汽車火災,當火勢處於初起階段時,用手提式或手推式(乾粉)等滅火機將火撲滅;當火勢發展到猛烈階段,油箱還未爆炸時,應用消火栓滅火,同時還要冷卻燃油箱;

(4)當汽車與建築物同時起火,應根據輕重緩急,決定主攻方向;

(5)當公安消防到達現場後,應積極服從和配合公安消防隊員實施救活,並保護好現場。

(三)辦公場所、生產車間等場所發生火災應急處置:

1、當辦公場所、生產車間等場所發生火災,事發單位應立即向“119”火警報警,並立即向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報告。人員疏散組立即打開所有通道,引導辦公人員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帶轉移。

2、在人員撤離的同時,滅火組人員應立即實施撲救,當公安消防到達現場後,應積極服從和配合公安消防隊員實施救火,並保護好現場。

3、注意事項:

(1)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燃燒中產生的`熱空氣被人吸入,會嚴重灼傷呼吸系統,嚴重的也可導致人員死亡。所以,逃生時應把毛巾浸濕,疊起捂住口鼻。無水時,乾毛巾也行,身邊沒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疊幾層。

(2)濃煙中避難逃生,應儘量放低身體或用膝、肘着地匍匐前進,因為濃煙及毒氣比空氣輕,貼近地面的空氣一般比較清新且含氧量較多。煙霧較濃時,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

(3)被大火圍困又沒有其他辦法自救時,可用手電筒、醒目物品不停地發出呼救信號,以便消防隊員及時發現組織營救。

(4)在高層辦公的人員,當發生火災、火警時,不得使用電梯進行逃生,應使用高層消防安全通道逃生。

七、現場恢復

(一)現場恢復

火災得到控制被撲滅後,事發單位進行現場清理等工作,視情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二)事件調查

公司安全部門和事發單位組成事件調查配合小組,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開展火災事故調查工作。

八、預案演練

公司及各單位應定期組織應急處置、救援演練、專項演練。編制演練方案,明確演練的課題、隊伍、內容、範圍、組織、評估和總結 。演練應從實戰角度出發,切實提高應急能力,深入發動和依靠職工,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和火災逃生救援技能。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5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為預防和控制較大火災事故的發生和一旦發生較大火災事故以後,有條不紊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全面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根據我鎮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前鋒鎮較大火災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預案:

一、火災事故類別

1、特別重大火災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2、重大火災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3、較大火災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4、一般火災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二、處置原則

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各種滅火救援力量的職能作用,在實施滅火救援行動中,始終貫徹“先救人、後救物,先重點、後一般,搶險救援與生活保障同步”的行動原則。採取科學的處置方法,快速有效地實施較大火災撲救和積極參加其他災害事故的應急救援。

三、應急搶險救援機構

鎮成立較大火災事故應急搶險救援指揮部。

指揮: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職責:全面負責較大火災事故應急指揮、協調和決策,下達應急指令,召開指揮部會議和應急聯席會議,按照鎮政府要求,根據事故性質、規模和地理位置等佈置應急處置工作。

副指揮:分管消防副鎮長

職責:協助指揮長做好全鎮較大火災事故應急處置的指揮、協調和決策工作。

成員單位:黨政辦、前鋒派出所、安監站、村建站、文廣站、衞生院、企管站、鎮中心國小、前鋒供電所、鎮供水公司

職責:參與較大火災事故應急處置的指揮、協調和決策工作,落實指揮部應急指令。

指揮部下設以下8個應急處置小組:

1、滅火救援組:

組長:前鋒派出所所長

副組長:前鋒派出所指導員

成員單位:前鋒派出所、前鋒消防隊、道路站、衞生院、村建站、前鋒供電所、供水公司

職責:掌握災情並預測發展變化情況,實施隨機指揮,具體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同作戰,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及時請求上級支援。

2、警戒組

組長:前鋒派出所所長

副組長:前鋒派出所指導員

成員單位:前鋒派出所、農路站

職責:根據應急救援需要和災害事故性質,確定警戒區域,維護事故現場交通秩序,保證執行任務的各種車輛暢通無阻。

3、後勤保障組

組長:黨政辦負責人

副組長:鎮財政所所長

成員單位:黨政辦、財政所、村建站、前鋒供電公司、供水公司、前鋒電信支局

職責:負責災害事故現場水、電、氣供應或切斷、通信暢通、環境監測及所需器材裝備和其他物資供應。

4、醫療救護組

組長:前鋒衞生院院長

成員單位:前鋒衞生院及相關村社區衞生室

職責:負責現場傷員的救治和運送。

5、新聞報道組

組長:鎮文廣站站長

成員單位:鎮文廣站

職責:瞭解災情動態和救援情況,確立宣傳口徑,負責新聞報道和發佈,編寫情況快訊。

6、事故安撫組

組長:鎮民政助理

成員單位:鎮民政辦、有關保險公司及單位

職責:安撫災民,發放救災物資和救災款,組織災民自救。

7、技術專家組

組長:鎮安全辦負責人

成員單位:前鋒派出所、衞生院、村建站

職責:配合縣技術專家組工作,對滅火、防化搶險救援方案進行論證審查,及時提供有關技術資料和數據,解決處理搶險救援過程中的技術難題。

8、事故調查組

配合縣事故調查組對災害事故現場勘查、調查,認定事故原因和責任,災害事故調查處理、評估或核實災害損失。

四、較大火災事故現場處置

指揮部在接到報告後,根據火災事故性質和種類,首先調集消防大隊和派出所到現場進行處置。並根據報警情況,及時向縣政府和安委會報告,調集相關增援力量到場配合協同作戰。

1、火災撲救

在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由消防大隊負責火災的撲救,並根據火災等級發展情況,請求上級支援。

2、警戒疏散

派出所負責火災現場警戒區域劃定,實施現場警戒,疏散警戒區域無關人員,組織突出隊協同消防隊員搶救被困人員。同時,負責維護現場交通秩序,實施局部交通管制。根據需要由指揮部調集縣治安大隊或武警中隊協助警戒和疏散。

3、醫療救護

根據現場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政府統一調集救護車和醫療救護人員到達現場,負責現場醫療救護。

4、通信聯絡

根據現場需要,由電信支局負責提供現場有線通信,搶修有線通信線路。

5、後勤保障

負責滅火作戰需用物資的調集和儲備;

落實個人防護器材;

協調滅火設備和檢查進入火場的人員防護裝備落實情況。

6、事故調查

火災發生後,鎮指揮部應積極開展火災事故原因調查,形成書面材料報鎮政府;

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由縣以上安監部門牽頭組織調查。

五、具體要求

1、一旦發生較大火災,指揮部應立即通知相關單位負責人趕赴現場。迅速成立指揮部並將指揮位置前移至出事現場,指揮救援。

2、火場救人任務較重時,指揮部應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酌情將主要力量調集到救援和疏散人員方面。

3、參戰人員要採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

4、消防部隊力量調動和滅火行動命令,應由消防指揮員逐級下達,堅決防止滅火整體方案因局部行動的不一致而干擾和破壞。

5、指揮員要密切注意火場各種複雜情況和險情的變化,適時採取果斷措施避免傷亡。

6、滅火行動中,要優先利用着火場所的內部固定滅火設備,提高滅火效率。要做好不間斷地戰鬥協同工作,充分發揮各參戰力量的作用,形成整體合力。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6

為切實做好各項重大火災事故救援的應急處置工作,確保公司在處置火災事故反應及時、準備充分、決策科學、措施有力,把事故損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據公司安全防火委員會關於制訂“火災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公司消防安全保衞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訂該火災事故救援應急預案。

一、地點:

二、目的:

三、原則:

四、要求:

五、滅火救援行動:

1、啟動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

假設公司生產區內某部位起火或爆炸,造成人員傷亡,或人員被困,傷亡情況不能確定,造成建築物倒塌,火災威脅相鄰部位安全,濃煙瀰漫廠區,公司專職消防隊接警後,立即出動,公司同時啟動《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成立搶險總指揮部,開展滅火救援搶險工作。

2、成立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總指揮部。

主要職責:

①負責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的啟動。

②負責火災安全事故現場各部門、單位、成員的指揮與協調。

③及時掌握、分析火災安全事故現場各類相關信息情況、緊急調用各類物資、車輛、設備、人員。

④及時組織人員搶險救災、疏散物資和人員、維護火災安全事故現場秩序,做好事故善後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

⑤保障各部門、各單位成員之間的通信聯絡和外部救援單位的聯繫。

⑥做好火災安全事故救援的記錄與事故處理、報告工作。

3、火災安全事故救援的處置。

啟動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後,總指揮部各成員應立即趕到火災安全事故現場,按各自的職能分工開展救援搶險工作,具體分工及主要職責如下:

①滅火行動組

任務:完成滅火救援工作

要求:公司專職消防隊接警後,立即出動,消防隊隊長擔任火災事故現場滅火指揮員,在上級領導趕到火場前,負責火場指揮工作,時刻與總指揮部保持聯繫,及時、準確地報告火場情況,堅持“先控制、後消滅”和“救人重於救火”的原則,積極採取滅疏結合的方法,在撲救火災的同時及時組織力量轉移物資和疏散人員、保護相鄰部位安全,指定火災事故現場警戒區域,及時對火災事故相關人員和現場交通實施管制。

②火災安全事故專家組。

任務:分析火災安全事故情況,為滅火救援行動提供信息支援。

要求: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後,立即趕到火災事故現場,迅速對火災事故開展初步調查和分析。火災安全事故是否會產生有毒氣體和物質,影響救援行動的實施,是否會造成第二次爆炸,是否危脅到相鄰部位安全,是否構成人員傷亡、被困,以及提供火災現場相關的工程和技術情況,並及時、準確地將分析情況向總指揮部報告,為滅火救援行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援。

③現場警戒保衞組。

任務:主要負責火災現場警戒線的設置,火災安全事故相關人員和現場交通的管制。

要求: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後,立即趕到火災安全事故現場,按消防隊指定區域設置警戒線,並協助搶救受傷人員,疏散羣眾,管制火災安全事故相關人員和指揮現場交通。

④通信聯絡,記錄處理報告組。

任務:保障各級通信聯絡及外部救援單位的聯絡暢通,負責火災事故的逐級上報、負責收集、記錄火災事故現場信息的整理、發佈與報道工作。

要求:火災事故發生後,立即趕到火災事故現場,迅速建立通信聯絡工作,為滅火救援各部門、成員提供通信聯絡。保障各部門、成員能聯得上,調得動,並負責火災事故現場的記錄與報道工作,負責火災事故現場的信息發佈與報道,努力做到及時、準確、客觀、全面。

⑤物資疏散、技術保障組。

任務:負責火災安全事故現場物資的疏散和相鄰部位物資的.轉運工作,並負責各類滅火救援物資的緊急供用工作,負責火災事故現場的能源供應和關閉或切斷工作。

要求: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後,立即趕到火災安全事故現場,迅速調查分析,火災安全事故現場的能源供應和損壞情況,及時做好修復工作和現場能源的關閉或切斷工作。為滅火救援提供相關隱蔽工程的技術支援。及時掌握火災事故現場物資情況,適時組織力量疏散、轉移物資,並作好保障滅火救援物資的供用工作。

⑥醫療、後勤保障組。

任務:主要負責組織搶救傷員,提供救護所需藥品器材,及外部救援單位的聯絡、並負責後勤保障工作,為搶險應急及時調用資金。

要求: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後,立即趕到火災安全事故現場,迅速組織急救隊伍,搶救傷員,適時請求外部救援單位增援,保障搶險期間的飲用水和食品的供用工作,負責滅火救援及事故處理應急資金的調用,並做好事後保險理賠工作。

⑦交通運輸保障組。

任務:主要負責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期間的交通保障和物資運輸

工作。

要求: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後,為滅火救援期間提供、安全快捷的交通運輸,及時轉運疏散物資,服從滅火救援現場保衞組的交通指揮,按規定路線行車,按規定位置停車,不搶佔道路,不堵塞交通。沉着冷靜,安全及時地完成各項運輸保障任務。

⑧火災安全事故自救互救組。

任務: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後,迅速開展自救互救工作,請求啟動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

要求:火災安全事故發生後,迅速停產,緊急疏散人員。查清火災爆炸部位,及時做好上報工作,視火災安全事故嚴重程度請求啟動湘器公司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的實施。

六、“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結束。

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或者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後,現場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總指揮部宣佈火災事故救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解除警戒和交通管制,抓緊火災安全事故後的恢復生產工作。

七、注意事項。

1、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總指揮部成員及各專業人員應確保通信暢通。

2、各小組必須按分組情況,將工作職責具體落實到人。

3、各小組必須服從總指揮部的指揮,不得擅自進入警戒線以內,干擾其他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

4、總指揮部必須設立在警戒線以外安全區域,有明顯的標誌。

5、各部門要組織相關人員學習本部門制訂的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預案。熟悉掌握預案內容,定期進行演練,並對預案內容及時進行修改完善,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按照預案的要求,有條不紊地開展火災安全事故救援應急工作。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7

炎炎夏日,火災頻發,做好火災應急救援消防工作,消防着眼於防,尤其是夏日在人羣密集的地方如工廠車間等尤為重要。為了避免火災事故發生造成現場混亂,貽誤救災時機,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明確工廠各職能部門在火災發生時的職責和分工,結合實際情況特制訂火災應急救援消防預案:

一、火災應急的組織架構:

1、為了統籌指揮,企業確定註冊安全主任為火災總指揮,負責火災應急時的全盤指揮工作。註冊安全主任在火災發生時不在廠內時總指揮由企業行政副總擔任;節假日期間由企業安排的值班負責人擔任;

2、保安組長是火警時的副指揮,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現場具體的滅火搶救工作;各部門負責人任現場指揮;

3、總指揮、副指揮和現場指揮應在接到火警後的第一時間內趕到火災現場;

4、為配合滅火搶救工作,企業特成立消防突擊隊,由保安員和各車間的基層骨幹組成。在總指揮和現場指揮的領導下進行滅火搶救的具體工作或協助消防隊參與滅火搶救工作;

5、各部門或車間在火災發生時應隨時聽任總指揮的調度,參與滅火搶救工作。

二、火災發生初期的'應急救援響應工作:

1、在本部門(或車間)發生火災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就近原則運用消防救援裝備如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消防炮、消防栓等)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要注意以下要點: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膠管對準火源掃射;

2、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要立即通知當班保安和安全負責人;

3、當班保安接到火警後,立即通知全廠警戒並通知保安組長迅速調集全體保安員利用身邊的消防設備趕到火災現場參加撲救,並且做好火災現場人員秩序維護和無關人員的疏散撤離工作;

4、當火災蔓延到非本廠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時,在崗員工應立即敲破玻璃按響火災按鈕使用消防水栓,並安排報警——119,(報警人員應向消防部門詳細報告火災的現場情況,包括火場的單位名稱和具體位置、燃燒物資、人員圍困情況、聯繫電話和姓名等信息),並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以便消防隊員把握火災情況和儘快抵達,採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抓住火災救援時機;

5、火災應急總指揮和現場指揮在接到火警後應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火災現場指揮撲救工作,指揮設備維修組把電梯迫降到底層,並切斷生產區的電源,同時保證各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轉;

6、火災警報拉響後各部門應立即切斷電源,並組織本部門(或車間)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待命;

7、人資部立即組織司機疏散本廠內停放的車輛和廠門口的障礙物,以確保救災現場的暢通和車輛用急。

三、火災的滅火撲救工作:

1、火災應急總指揮根據現場的情況對消防突擊隊進行初步分工,分別成立滅火組、搶救組、供水組、後勤組等各個小組,做好消防隊到來之前的輔助性工作:如火災情況的調查、人員受困情況的初步估計、各消防裝備的準備就緒、救災道路的暢通等,並隨時與消防隊保持聯繫以彙報情況;

2、消防隊趕到時,應急總指揮和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消防隊員詳細彙報火災情況,協助消防隊制訂滅火撲救方案;

3、消防突擊隊應以“救人重於救火”,“先控制後消滅”的原則果斷地協助消防隊員參與滅火任務;

4、各部門(或車間)的主管人員隨時為消防隊員和消防突擊隊提供火災現場的具體情況,為滅火撲救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並隨時聽從應急總指揮的調度以參與滅火撲救工作中去,並且積極配合醫療救護人員參與人員的醫療急救護理工作,儘量減少人員傷亡。

四、火災事故的處理工作:

1、火災撲滅後,各部門(或車間)應立即清點本部門(或車間)的人員和受損物資,儘快確定人員傷亡和物品損失情況並向廠安委會彙報,安委會應做好詳細的記錄並存檔;

2、人資部應儘快協調各部做好醫療救護工作,包括醫療經費的提供、受傷人員的住院安排與護理以及以意外傷害保險的理賠工作等;

3、設備維修組配合相關部門(或車間)人員對受損設備儘快安排修復並投入生產產使用;

4、以安全主任為主,各安委會成員聯合成立事故調查小組,調查火災發生原因並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處理;

5、安委會做出事故調查報告,同時總結本次火災事件的教訓,在全體員工中實行安全事故的教育培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五、疏散自救方法:

熟悉環境,臨危不亂:每個人應對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築結構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時應做到了然於胸,而當身處陌生環境也應當養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的習慣,便於關鍵時刻逃離現場;

保持鎮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災時應保持鎮定,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儘量往空曠或明亮的地方和樓層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通過陽台,氣窗等往室外逃生;

不入險地,不:不要因為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浪費寶貴時間,緊記生命最重要;

簡易防護,掩鼻匍匐:往過有煙霧的路線,可採用濕毛巾或濕毯子掩鼻匍匐撤離;

善用通道,莫入電梯:發生火情儘量使用樓梯,或利用陽台、窗台、屋頂等攀到安全地點,或利用下水管道滑下樓脱險;不可進入電梯逃生;

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如在房內側手摸房門,感到燙手,千萬不能開門,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窗門,用濕毛巾塞住門縫,不停用水淋濕防止煙火滲入,固守房間,等待救援;

傳遞信號,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時儘量在陽台、窗口(白天可用鮮豔的衣物在窗口晃動,晚上可用手電等物閃動或敲擊物品發出聲音求救)傳遞信號求救;

火已近身,切勿驚跑:如果身上着火切勿驚跑和用手拍打,驚跑和拍打只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補充,促旺火勢。正確的做法是,立即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住火苗,能及時跳入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更有效;

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樓層起火後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牀單、窗簾等製成簡易繩並用水打濕後,從窗户或陽台沿繩滑至下面樓層逃生。即使跳樓應在消防員準備好逃生氣墊並且要求樓層在四層以下才考慮這一方式。還可選擇水池、軟雨蓬、草地等,如有可能應先丟下大量棉被,沙發墊或打開大傘跳下。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8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建立規範高效的滅火救援應急工作機制,切實提高全社會防控火災的意識和能力,有效預防和處置較大、重大、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xx省消防條例》《xx省滅火與消防應急救援社會聯動工作機制》《xx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有關法律、法規等規定,制定本預案。

(三)適用範圍

xx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需要相關力量聯合處置的火災事故。

(四)工作原則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各級各部門要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整改和消除各類消防安全隱患,經常性消防宣傳教育,從源頭上預防較大以上火災事故發生,要充分發揮社會滅火救援資源優勢,協調有序、快速高效地開展火災撲救、人員救治和善後處理等工作。始終把搶救遇險人員生命和保證滅火救援人員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採用先進的滅火救援裝備和科學的技戰術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本預案的組織實施,按照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原則,充分發揮火災事發地政府的作用,落實應急處置責任制。

快速反應,協同應對。各鄉鎮政府(開發區)、有關部門要加強應急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快速反應機制,提高應對火災的快速應急能力。有關部門要按照規定的職責,落實火災應急處置工作中的各項支持保障措施,在應急處置工作中盡職盡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組織機構

(一)領導機構

成立xx市滅火救援聯合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消防救援大隊。

總指揮:xx市人民政府市長。根據實際情況,可委派其他主管領導代行總指揮職責。

副總指揮:分管消防工作的副市長

市應急局局長

市消防救援大隊主官

(二)指揮部職責

負責全市火災事故預案修訂和應急處置工作。

制定總體決策和戰鬥行動方案,及時掌握現場情況變化,提出相應措施,適時調整作戰方案和調配滅火應急救援力量,組織協同作戰。

統一調度全市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保障資源,必要時直接指揮火災事故現場的滅火救援工作。

統一協調聯動單位參加火災事故滅火應急救援。

及時向市政府報告火災事故及滅火救援情況,統一發布較大以上火災事故信息,並負責善後工作。

適時組織召開聯動工作會議,講評和部署工作。

指定成立事故調查組。

(三)聯動單位職責

當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時,市政府立即成立滅火救援聯合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負責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火災事故應急處置工作。指揮部成員由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隊、宣傳部、公安局、住建局、交通局、氣象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水利局、供電公司、燃氣公司、人社局、生態環境分局、衞健局x名負責同志擔任。根據工作需要,可增加有關鄉鎮政府(開發區)和部門負責同志參加。

應急管理局:協調相關成員單位參與滅火救援工作,組織相關專家或技術人員協助指揮部決策;協調發改局及火災事故發生地政府做好救災物資的發放和受災羣眾的臨時安置。

消防救援大隊:負責滅火救援行動的具體實施。

宣傳部:負責收集信息和資料,由指揮部統一授權統一發布滅火救援情況,做好新聞發佈和輿論引導工作。

公安局:負責組織治安、交警、派出所等相關警種參與滅火救援。交警主要對火災現場及周邊主要道路實行交通管制,保證交通暢通和救援車輛優先通行;治安、派出所主要對火災現場實施警戒,維護現場秩序。

住建局:負責調派吊車、剷車、推土機、破拆車等工程車輛裝備參與滅火救援任務;負責組織、協調建築專家以及相關部門對受災害事故影響的建築設施進行安全評估,根據需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交通局:負責處置現場所需物資的運輸保障,組織協調因災受損公路的搶修工作,組織調配緊急救援和撤離人員及疏散物資所需車輛等運輸工具。

氣象局:負責監測火災現場氣象信息,做好分析預測,及時為現場提供風向、風速、氣壓、温度、濕度、雨量等實況和預報。

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調度環衞灑水車和綠化車對火災現場消防車輛進行供水,必要時可在消防救援部門的組織指揮下調集車輛參與火災撲救。冰凍天氣情況下,對災害事故現場實施融雪。

水利局:負責火災事故救援現場及周邊區域市政消防管網增壓、減壓工作,必要時停止部分地區的供水。

供電公司:負責調派相關專家、技術人員和救援力量為處置現場提供電力技術支持,實施斷電、架設臨時供電線路或出動應急供電設備等措施。

燃氣公司:負責火災事故救援現場及周邊區域燃氣管網增壓、減壓工作,必要時停止部分地區的供氣。調度燃氣、供氣等相關方面的搶險救援物資、裝備和專家、人員技術支持。

人社局:負責對已參加工傷保險的傷亡人員認定及相關政策落實。

生態環境分局:負責指導救援隊伍劃定救援現場危險區域範圍;對外圍大氣環境和水環境及時進行檢測,按照國家和省有關環境質量標準,確定超標區域範圍和污染物質的成分及濃度;為可能引發環境污染的火災及消防應急救援處置工作提供其他相關的技術支持。

衞健局:負責組織醫療機構實施現場急救及傷員的轉運、治療工作,並負責事故現場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必要時與上一級醫療衞生機構聯繫,確保傷員的救治工作。

火災事故發生地政府:協助滅火救援聯合指揮部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根據指揮部確定的範圍,組織村(居)委會抽調工作人員,組織周邊羣眾進行疏散,進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調集救援物資。協調火災發生地單位為滅火參戰人員提供飲食保障。

(四)專家組職責

市消防救援大隊會同應急局建立滅火、防火、化工、醫療、建築、電氣、化學、石油等各類專業人才庫,為制定滅火救援預案和解決滅火救援工作中的疑難問題提供決策諮詢和工作建議。

三、應急響應

(一)響應程序

火災發生後,消防救援大隊立即到達火災現場,組織實施滅火救援,同時將有關情況報告政府辦公室、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視情況決定是否啟動預案。政府辦公室、消防救援大隊按要求上報相關情況。

響應分級

四級響應

滅火救援聯合指揮部接到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火情難以控制或有繼續蔓延趨勢的一般火災報告後,啟動預案四級響應,消防救援大隊立即到達火災現場進行處置。同時密切掌握火情和災情發展,視情況報告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調派相關部門的滅火救援力量立即趕赴火災現場增援,通知指揮部有關成員單位進入待命狀態,並立即做好參加滅火救援工作的準備。

三級響應

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接到已發生或可能發生較大火災的報告後,啟動預案三級響應,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長立即趕赴現場指揮,組織成立火場指揮部,根據火情調集火災發生地周邊有關鄉鎮(開發區)、指揮部有關成員單位增援。周邊增援滅火救援力量接到增援命令後,立即調集人員趕赴現場。

二級響應

滅火救援聯合指揮部接到已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火災的報告後,啟動預案二級響應,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趕赴現場指揮,組織成立火場指揮部,根據火情調集火災發生地周邊有關鄉鎮(開發區)、指揮部有關成員單位增援,並視情況報請上級政府派出應急救援力量增援。周邊增援滅火救援力量接到增援命令後,立即調集人員趕赴現場。

一級響應

滅火救援聯合指揮部接到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特別重大火災的報告後,啟動預案一級響應,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立即趕赴現場指揮,組織成立火場指揮部,根據火情調集火災發生地周邊有關鄉鎮(開發區)、指揮部有關成員單位增援,並視情況報請上級政府派出應急救援力量增援。周邊增援滅火救援力量接到增援命令後,立即調集人員趕赴現場。

(三)響應等級調整

滅火救援應急指揮部根據火情或災情發展,可適時調整響應等級。

(四)現場處置

發生較大以上火災時,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派出以消防救援大隊主官為組長的火場工作組趕赴現場,按照以下措施開展處置工作。

消防救援大隊:到達火場後立即與鄉鎮(開發區)政府建立通信聯繫,隨時上報火災撲救進展情況;聽取火場指揮員工作彙報,彙總火場情況,協助火場指揮員開展撲救方案制定、人員調配、戰術制定、指揮決策等工作;協助解決火災撲救中遇到的有關困難和問題;傳達市政府和市指揮部的指示要求,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各成員單位到場後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開展現場救援工作。

公安局:加強對火災受影響區域的治安管理,合理設置警戒區域,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

衞健局:醫護急救人員靠前設置救護點,及時救治傷員,及時處置可能發生的傷情、疫情;

供電公司:組織安排相關專家、技術人員為處置現場提供技術支持,實施斷電、架設臨時供電線路或出動應急供電設備等措施;

自來水公司:根據指揮部的命令對市政消防管網進行增壓、減壓工作,必要時停止部分地區的供水;

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根據火災現場需要調度環衞灑水車和綠化車對火災現場消防車輛進行供水,必要時可在消防救援部門的組織指揮下調集車輛參與火災撲救;

住建局:安排調集建築專家對受火災事故的'建築物及可能受影響的臨近建築物進行安全評估分析,並將分析數據及時上報現場指揮部,以確保滅火救援人員人身安全;

氣象局:可利用氣象觀測車實時觀測救援現場的風向、風速、濕度並及時向指揮部彙報觀測數據;

火災事故發生地政府:做好現場受災羣眾的清點登記和臨時安置工作,對受災羣眾進行安撫,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五)後期處置

火災事故發生後,指揮部應視火災程度和涉及範圍,成立災後處置領導小組,負責災害救助的組織、協調和指揮工作,並組織有關部門對災後可能造成污染或損失的現場進行監測、評估、清除,保證災害地區正常的生活環境。

當地政府(開發區)應及時做好受災羣眾安置工作。應急、發改等部門依據職責妥善安置受災羣眾生活,對轉移的受災羣眾由當地政府負責提供緊急避難場所妥善安置,並保障基本生活條件。

公安部門負責事故現場的治安警戒和治安管理,根據需要在現場周圍設立警戒區,維持秩序,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對參加滅火救援的企業消防隊、個人所損耗的燃料、滅火劑和器材裝備等,依照規定予以補償。

(六)信息發佈

指揮部按照突發事件新聞發佈的要求和程序,做好火災事故信息發佈工作。新聞媒體記者進入火災事故現場進行拍攝採訪時,應經指揮部批准,服從現場指揮,嚴格遵守新聞宣傳紀律,佩戴必要的防護裝備,不得妨礙滅火救援行動。

(七)應急結束

火災事故處置完畢後,現場指揮部應組織人員全面、細緻地檢查火場,徹底消滅餘火。對石油化工裝置、儲存設施的温度及其周圍可燃或有毒氣體、易燃可燃液體蒸汽的濃度進行檢測,並進行相應處理,防止復燃。同時應責成失火單位或相關單位、人員保護火場。必要時,留下必須的滅火力量進行監護。滅火應急救援結束後,應將各類消防水源、消防設施恢復到常備狀態;失火單位、環保部門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進行監控、處置,防止造成次生災害;各救援隊伍迅速補充油料、器材和滅火劑,調整執勤力量,恢復戰備狀態。

四、應急保障

(一)隊伍保障

各級各部門應加強消防救援力量建設,支持鼓勵鄉鎮(開發區)、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村(居)委會、社區等建立專職或志願消防救援隊,將醫療救護、工程機械搶險、石油化工、電力搶險、輻射防護等專業救援隊伍納入應急救援力量體系,配備救援裝備,開展專業訓練,提高火災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二)通信保障

指揮部辦公室和各部門、各單位建立的應急指揮工作平台確定各參與部門和單位的通訊方式。依託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公眾通信網絡,以消防和公安通信網絡為主,以公眾通信網絡為備份,建立消防通信調度指揮網絡和現場移動通信指揮網。

(三)經費保障

處置火災事故資金從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的消防業務經費中列支,情況緊急時可由同級財政部門先行預撥,保障應急需要。

五、預案演練與評估

滅火救援指揮部從實戰角度出發,每年組織不少於兩次的滅火救援聯合演練,加強各級各部門與滅火救援力量之間的協作與配合,切實提高滅火救援能力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年由指揮部組織召開各有關單位負責人聯席會議,通報情況、交流學習,協調相關業務。為保持本預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更換負責人的單位應及時報告指揮部及辦公室。預案演練評估工作由消防安全評估機構依據現行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技術條文對預案演練實施情況和效果作出相關評估。

六、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市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管理。預案實施後,指揮部辦公室應適時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評估,並視情作出相應修改並報市政府審批。各鄉鎮(開發區)應根據本預案制定或修訂本地的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一)預案制定

本預案由市消防救援大隊制定。

(二)預案解釋

本預案經市政府批准後實施,由消防救援大隊負責解釋。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9

一、網吧消防應急預案職責

1、治安負責人負責。

2、網吧的應急和響應的管理,組織編制火災等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應急和響應方案,制定應急演練計劃,並組織實施與評審,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3、負責應急措施預案所形成的文件的管理與發放。

4、緊急情況發生時,負責急救工作的指揮與調度,落實後勤工作,協助事故處理與調查。

二、網吧消防應急預案工作程序

1、報警方式:向當地消防隊報警,報警電話聯絡號碼:(手機拔打:所在地的區號+119)。

2、火災撲救、火災報警、報告與傷員救護的工作程序:發現火情——立即高聲報警,聯絡附近的人員開展火情撲救工作——根據火情的嚴重程度,確定向當地消防部門求急(拔打119)——聯絡義務消防隊員——向公司報告——救助因火災而受傷的人員——火災撲滅後保護事故現場——公司指揮部門安排傷員的後勤保障——開展事故調查與處理工作。

3、急救方案:

①火情發現人員立即高聲報警,並首先考慮切斷電源線路(但必須此人懂得電工知識,如不懂,則不要冒險),附近的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火災事故現場,如報警人沒有切斷電源,應先切斷電源,按照救火知識,正確使用滅火器材,開展救緩工作,並注意自我防護。

②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消防指揮員,指揮現場救緩工作,根據火情的嚴重程度,確定當地消防部門求急(拔打119電話),聯絡業務消防隊員,指揮救火工作,向公司領導報告災情。

③如現場有人員受傷,應組織人員對傷者進行救護,必要時使用手機或其他通訊設施拔打“120”電話,與救護中心聯繫,要求緊急救護。

4、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

①在事故發生後,現場的最高負責人為現場的最高指揮人員,統一指揮與調度,最高指揮員應保持冷靜的頭腦,有序的指揮現場滅火,並在事故後報告事故經過。

②現場參與救火的人員,應積極參與緊急救緩工作,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與調度,有救緩經驗的人員要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參加滅火救緩,其他人員應保持現場的秩序,配合救緩人員工作,並注意保護事故現場,事後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三、火災撲滅常識

1、物資倉庫的火災撲滅知識

①消防重點部位是油庫、勞保庫和建材電線倉庫,按要求在此部位配備消防器材,做到基本滿足消防規程的要求。

②倉庫工作人員認真執行庫區消防管理規定,隨時消除庫區易燃易爆物品,嚴禁在庫區吸煙。

③發生火警時,全體義務消防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服從現場指揮,積極參加撲救滅火。

④對初始火點的撲滅。現場人員應使用配備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當火勢較大時,應立即切斷火場電源,再組織人員進行滅火,同時向119報警,並向局領導報告。

⑤及時清理火場通道,清除障礙物,以保證消防車輛進入火場滅火,並積極協助消防隊員的滅火工作。

2、電器設備的火災撲滅知識

①初起火場所的撲滅:現場人員利用配備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滅火災。

②火勢較大的撲救:立即切斷火場電源,組織人員利用各種滅火器材進行撲救。當火勢不能控制時要進行火災報警,在報警中組織人員疏散火場上的爆炸物品和清理通道障礙,以保障消防車進入火場,全體人員協助消防隊撲救。

③防止爆炸:火場附近如果有壓力容器,如盛裝壓縮氣體或液化氣的鋼瓶、油桶、儲灌等,凡不能搬走的,可用水冷卻,以防爆炸。

④變電所運行設備起火的滅火:高壓設備着火,當班正值(正班)首先切斷起火設備電源,堅守值班崗位,履行職責,根據火勢負責報警;副班組織並參加滅火。

⑤低壓、控制、保護等設備起火:初起火的設備,因斷電會造成嚴重影響,擴大事故的,可帶電滅火,撲救中使用乾粉、1211、幹砂滅火。為保證人身安全,應保證人體與帶電設備的距離,俁不得用水滅火。當火勢較大不能控制時要切斷電源,用水撲救,並進行火災報警。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0

一、學校消防安全事故的範疇:

學校消防突發事件是指學校校舍、教師宿舍、學生宿舍、學校其它建築用房及設備設施等發生火災,引起的師生人員傷亡及學校財產損失。

二、學校消防安全事故的處理原則:

根據我國的《消防法》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中的明確規定,我鎮學校作為火災安全重點單位制定消防應急預案,構建學校同安全事故作鬥爭的第一道防線。堅持“預防為主,救人第一”的原則,定期進行消防演練,提高單位人員的消防素質,提升我鎮學校的抵禦安全事故能力。

三、建立學校突發火災事件預警系統:

各學校根據龍泉鎮“安全事故應急總預案”的規定,學校消防事件預警機制為:在“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的全員火災安全預警責任制,所有學校在籍的師生員工都有義務及時提供突發消防事件的危險信號,通過學校安全事故應急通報程序,通報險情,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竭力避免發生突發火災事件。突發火災事件發生後,能客觀真實地反映情況。學校突發消防事件的預防應堅持“教育在先、預防在先、多方配合、共同負責”的原則。

四、建立消防安全保障機構。

1、各學校配齊消防器材,每位教職工應嚴格執行防火部位的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懂得正確使用滅火器和消火栓,各校安監人員要經常對本單位消火栓、滅火器材進行檢查、維護、保養,保持其良好狀態。認真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做好記錄。

2、圖書閲覽室、化學危險品存放室、計算機室、實驗室等專業教室的教職工在下班前應切斷室內電源,關閉用電設施,對本部位防火工作經常檢查,做好記錄。

3、各學校要定期組織師生員工聽取消防安全知識講座。

4、各學校每學年要在消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進行一次全校性消防疏散演習。

5、各學校要在鎮中心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以及本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組建以下專業小組:

⑴、組織滅火行動組。

⑵、通訊聯絡組。

⑶、疏散引導組。

⑷、安全防護救護組。

⑸、後勤保障組。

五、事故通報與現場保護

1、按照鎮中心學校“安全事故應急總預案”規定的通報機制,突發消防事件發生後,當事師生應立即報警,將情況發生地點、時間等基本情況迅速報告鎮中心學校安全辦。

2、各學校安全員要儘快核准情況,在規定時限內將突發消防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經過、危害程度、發展趨勢、所採取的處理措施、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等情況,迅速向校行政辦和校長彙報。

3、迅速展開搶救工作,對事故現場要實行嚴格的保護,防止現場痕跡和相關物品、證據被破壞和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作出標誌,繪製現場簡圖並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的痕跡和物證。

六、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

1、當發現火情後,應立即採取應急措施,切斷與火災相關的電源、氣源、火源,搬遷易爆物品等;使用附近滅火器或消防水龍進行滅火。如果火勢無法撲滅,立即向學校和鎮中心學校報警,同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時要講明起火地點、起火的部位及火勢大小、被困人員情況、聯繫電話號碼和行走路線。校行政辦和校長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立即啟動火災滅火應急預案。

2、啟動消防滅火緊急預案後:

①通訊聯絡組派人到約定地點指引消防車進入火災現場。利用校園廣播宣佈學校進入消防安全緊急狀態,公佈火災發生地點,需要疏散的'範圍。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通知相關各組,迅速投入滅火戰鬥,同時注意保持通訊聯絡暢通,及時準確地將各種指令、情況及信息上傳下達。

②學校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領導立即趕赴現場,預案各專業組人員按照職責分工迅速到位(接報後5分鐘內趕到),組織安全疏散人員、物資和滅火撲救工作。

③滅火行動組接到報警後,應立即趕赴現場,根據預案的指令,迅速檢查是否切斷起火現場電源、火源和氣源,檢查是否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啟用攜帶或利用就近配置的滅火器、消火栓等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如火勢較大,暫撲滅不了,應根據現場情況及時採取冷卻、隔離等措施,防止火勢進一步蔓延,待消防隊趕到,配合完成滅火任務。

④疏散引導組應立即趕赴着火現場,根據預案或指揮員的指令,疏通緊急疏散通道,先疏散現場師生,再疏散危險品及物資。對現場實行警戒,保證消防車暢通無阻,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維護好現場秩序,避免人員傷亡。

⑤安全防護救護組接到報警後,應立即趕赴着火現場,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配合專職消防隊員及醫護人員搶救火場內被困傷員及重要物資。如有受傷師生,進行現地簡單處理後,送醫院救治。

⑥後勤保障組接到報警後,應按照預案或現場指揮員的指令,迅速調集準備滅火所需物資、設備,為完成滅火、疏散、救護任務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七、安全疏散場地和路線:

1、各學校要根據學校實際規劃安全疏散場地

2.學校所有校舍根據消防安全要求都設安全通道,按照順序,依次迅速離開,避免發生擁擠。

3、到達指定集中地點後,由疏散引導組成員維持秩序,保持安靜,並清點人數,等待進一步指令。

八、火災之後的善後工作:

1、經過滅火行動組確認明火已經撲滅,普查災害造成的損失,報告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2、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火災的危害程度,決定即時復課或休課。

3、疏散引導組根據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指示,組織學生復課,需要休課的,組織學生返家。

4、安全員事後要擬定火災安全事故報告,上報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5、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責任。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1

學校防火工作是直接關係到廣大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進一步健全與完善學校消防管理規定和各項制度,加強重點部位及學生宿舍的管理,配備好必要的消防設施、設備,把火災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為了提升學校的處置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的有關精神,特制定本預案。

一、可能引起學校火災事故的原因

電線老化、亂拉亂接臨時線,違章使用電爐和其它電器設備,液化煤氣及其儲藏室過於密封、食堂油鍋過熱、實驗操作不當,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保管不當,違章動用明火、亂仍煙蒂等誘發原因。

二、預防措施

1、校長是學校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本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根據消防法律、法規,制定學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學校消防安全責任制。

2、對師生員工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基本消防知識,學會正確使用滅火器材,掌握逃生方法。

3、加強檢查,發現火災隱患要及時整改。

4、保持通道暢通,不堆物。

三、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火災,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1、打“119”電話報警,同時上報局辦公室和相關科室。

2、按照平時消防演練逃生的路線迅速疏散。

1)人員疏散:救人是第一原則,學校消防責任人和舍務教師應在第一時間,有序地組織學生疏散轉移。

①火災時,由於有煙氣,能見度差,現場指揮人員應保持鎮靜,穩定好人員情緒,維護好現場秩序,組織有序疏散,防止驚慌造成擠傷、踩傷等事故。

②利用現場有利條件,快速疏散。下層着火時,樓梯未坍塌的採用低姿勢迅速而下,有條件的可用濕毛巾,堵住嘴、鼻,用濕毯子圍在身上從煙火中衝出去。

③高層着火時,疏散時較為困難,因此更應沉着冷靜,不可採取莽撞措施,應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標誌,儘快從安全通道和室外消防樓梯安全撤出,切忌用電梯或跳樓。火勢確實較大無法逃生,可躲避到陽台、平台或關閉房門用濕毛巾堵塞門縫防止煙火進入,並用水澆濕房門,等待救護人員到來。

④火災時,一旦人體身上着火,應儘快地把衣服撕碎扔掉,切記不能奔跑,那樣會使火越燒越旺,還會把火種帶到其他場所。如旁邊有水,立即用水澆灑全身,或用濕毯子等壓火焰,着火人也可就地倒下打滾,把身上的火焰壓滅。

2)物資疏散:火場上的物資疏散,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防止火勢蔓延或擴大。

①首先疏散的物資是愛護那些可能擴大火災和有爆炸危險的物資。例如起火點附近的油桶,液化氣罐、化學實驗室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堵塞通道是滅火行動受阻的物資。

②疏散性質重要、價值昂貴的物資。例如機密文件、檔案資料、高級儀器、珍貴文物以及價值貴重的物資。

3、如有傷者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如學生受傷,要及時通知家長。

4、等待消防車到來期間,可組織學校教工義務消防隊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滅火。

滅火撲救: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人員未到前,如能集中合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根據不同的火原因,可採取隔離法、冷卻法、窒息法、抑制法,火災現場指揮人員要在第一時間迅速調集單位治安人員、義務消防人員等,集中單位內和臨近所有滅火器,不要零打碎敲,集中使用對準火點,儘量抓住戰機把火消滅,或控制住火勢的發展,最後由消防人員徹底撲滅火焰。

5、配合消防部門調查事故原因,維持秩序。劃出警戒範圍,嚴禁其他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着火現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亡,同時也為火災消滅後的調查起火原因提供有力證據。如果在火災調查人員未到之前火災已經撲滅,失火單位應當把了解的情況向他們介紹,並將火災現場保護工作移交給火災調查組,配合調查組提供當事人或見證人。當火災發生時要充分發揮共青團、治保會、義務消防隊的作用,做好受傷人員的護理工作,醫務室應備好止血藥、繃帶等必備藥品,同時組織人員和車輛急送醫院或聯繫醫院對受傷人員的搶救。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2

一、應急機構的組成

1、領導小組及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體教師

主要職責: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強化工作職責,完善各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

(2)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校消防安全常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消防安全和有關技能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防範意識和基本技能。

(3)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儲,落實飲食、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救設備等物資準備工作,強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4)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保證和促進學校安全穩定。

2、滅火行動組及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

利用學校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關設施,全力進行撲救。

3、通訊聯絡組及職責

組長:江年傑

副組長:黃書斌張獻衞

成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

迅速與學校保衞處或相關部門取得聯繫,引導人員和設施進入事件地;撥打119消防電話,聯絡有關部門、個人,組織調遣消防力量;負責對上、對外聯繫及報告工作。

4、疏散引導組及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

引導有關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並負責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

5、安全防護救護組及職責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主要職責:

利用現有器材對傷員進行緊急搶救,聯繫有關醫院搶救。

二、應急行動

應急前準備:

領導小組依法發佈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各項消防救護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應急任務。

應急過程行動:

1、領導小組得悉消防緊急情況後立即趕赴本級指揮所,各種救護隊伍迅速集結待命。

2、通訊組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疏散組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築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3、滅火行動組組織有關人員對所屬建築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室內大型活動。

4、滅火行動組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供電輸電、保管室等重要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5、安全救護組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滋生其他災害。

6、安全救護組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並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7、滅火行動組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的發生。

三、火災後有關行動

1、加強對廣大師生的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家長的思想穩定工作。

2、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訊暢通,及時掌握學校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3、迅速瞭解和掌握學校火災情況,及時彙總上報。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3

為了避免火災事故發生造成現場混亂,貽誤救災時機,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明確各職能部門在火災發生時的職責和分工,結合本產地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應急預案:

一、火災應急的組織架構

1、為了統籌指揮,公司確定主任為火災總指揮,負責火災應急時代全盤指揮工作。註冊平安主任在火災發生時不在廠內時總指揮由組長擔任;節假日期間由公司安排的值班負責人擔任。

2、組長是火警時的副指揮。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現場具體的滅火搶救工作;各部門負責人任現場指揮。

3、總指揮、副指揮和現場指揮應在接到火警後的第一時間內趕到火災現場。

4、為配合火災搶救工作,公司特成立消防突擊隊,由車間各骨幹組成,在總指揮和現場指揮的領導下進行搶救的具體工作或協助消防隊參與滅火搶救工作。

5、各部門或車間在火災發生時應隨時聽任總指揮的調度,參與滅火搶救工作。

二、火災發生初期的應急響應工作

1、在本部門(車間)發生火災時,在崗員工應立即對初起火災進行撲救,就近原則運用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撲滅火源;使用滅火器要注意以下要點;先拉開保險栓,操作者站在上風位置,側身作業,手按壓柄,距火點二米位置膠管對準火源掃射。

2、當火勢未能得到控制時,要立即通知平安負責人。

3、當班平安員接到火警後,立即通知全廠警戒並通知主任迅速調集全體人員利用身邊的滅火器材趕到火災現場參加撲救,並且做好火災現場人員秩序維護和無關人員的疏散撤離工作。

4、當火災蔓延到非本廠力量所能控制的程度時,在崗員工應立即敲破玻璃按響火災按鈕使用消防栓,並安排報警——————119,(報警人員應向消防部門詳細報告火災的現場情況,包括火場的單位名稱和具體位置、燃燒物質、人員圍困情況、聯繫電話和姓名等信息)。並安排人員到路口接消防車,以使消防隊員把握火災情況和儘快抵達,採取相應的滅火措施,抓住救災時機。

5、火災應急總指揮和現場指揮在接到火警後應在第一時間內趕赴火災現場指揮撲救工作,切斷生產區的電源,同時保證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轉。

6、火災警報拉響後各部門應立即切斷電源,並組織本部門(或車間)人員撤離到平安區域待命。

三、火災的滅火撲救工作

1、火災應急總指揮根據現場的情況對消防突擊隊進行初步分工,分別成立滅火組、供水組、搶救組、後勤組等各個小組,做好消防隊到來之前的輔助性工作;如火災情況的調查、人員受困情況的初步估計、各消防設備的準備就緒、救災道路的暢通等,並隨時與消防隊保持聯繫以彙報情況。

2、消防隊趕到時,應急總指揮和現場總指揮應立即向消防隊詳細彙報災情情況,協助消防隊制定滅火撲救方案。

3、消防突擊隊應以“救人重於救火”,“先控制後消滅”的原則果斷地協助消防隊員參與滅火任務。

4、個部門(或車間)的主管人員隨時為消防隊員和消防突擊隊提供火災現場的具體情況,為滅火撲救工作提供有效的建議,並隨時聽從應急總指揮的`調度以參與滅火撲救工作中去,並且積極配合醫療救護人員參與人員的急救護理工作,儘量減少人員傷亡。

四、火災事故的處理工作

1、火災撲滅後,各部門(車間)應立即清點本部門(車間)的人員和受損物資,儘快確定人員傷亡和物品損失情況並彙報上級做好記錄並存檔。

2、人資部應儘快協調各部做好醫療救護工作,包括醫療經費的提供、受傷人員的住院安排與護理以及意外傷害保險的理賠工作等。

3、設備維修組配合相關部門(車間)人員對受損設備儘快安排修復並投入生產產出使用。

4、以平安主任為主,各安委會成員聯合成立事故調查小組,調查火災發生原因並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事故處理。

5、安委會作出事故調查報告,同時總結本次火災事件的教訓,在全體員工中實行平安事故的教育培訓,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五、疏散自救方法

1、熟悉環境,臨危不亂;每個人應對生活、工作的居住建築結構及逃生出口熟悉,平時應做到了然於胸,而當身處陌生環境也應當養成留意通道及出口的方位等等習慣,便於關鍵時刻逃離現場。

2、保持鎮定,明辨方向;突遇火災時應保持鎮定,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儘量往空曠或明亮的地方和樓層下方跑。若通道被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通過陽台,氣窗等往室外逃生。

3、不得險地,不要因為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浪費寶貴時間,緊記生命最重要。

4、簡易防護,掩鼻匍匐撤離。

5、火已近身,切勿驚跑;如果身上着火切勿驚跑和用手拍打,驚跑和拍打只會形成風勢,加速氧氣補充,促使火勢。正確的做法是:立即脱掉衣服就地打滾,壓住火苗,能及時跳入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更有效。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4

為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切實提高我鎮火災事故撲救和處置能力,快速有效地指揮調度一切救援力量,消除災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火災損失,有效地保護我鎮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確保各項滅火救援任務的圓滿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xx鎮實際管轄區域內發生的,需要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實施救援和處置的一般火災事故(Ⅳ級):

(1)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危及3人以下生命安全,或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傷的;

(2)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或受災50户以上、100户以下的;

(3)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企業,以及儲備可燃或有毒物資的(專用)倉庫、基地發生火災,已經或可能造成一定損失和影響的。

二、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我鎮一旦發生適用範圍內的火災事故,應立即啟動本事故應急預案和組織指揮系統,實施統一指揮。

(一)成立鎮火災事故應急指揮部

總指揮:鎮長。

副總指揮:鎮分管應急工作、安全工作的領導、xx鎮派出所所長。

成員:各村、社區主任、鎮黨政辦、安監辦、考核辦、xx鎮派出所、衞生院、事發地村(居、社區)、企業負責人。

(二)鎮指揮部職責

1、統一指揮全鎮火災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2、負責啟動和解除本預案。

3、組織指導全鎮較大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4、對救援行動作出決策,下達命令和進行監督。

5、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參加救援,緊急指揮調度應急儲備物資、交通工具及相關設施設備。

6、向公眾、新聞媒體發佈有關信息。

(三)成員單位職責

1、鎮黨政辦:及時向越城區政府報告事故和搶險進展情況;

落實上級領導和鎮黨政領導關於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負責組織協調有關物資和能源的應急供應和保障工作;

負責新聞報道和輿論宣傳。

2、鎮安監辦:負責鎮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督促村(居、社區)、企事業單位制訂完善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組織全鎮滅火救援演練;

組織專家開展應急救援諮詢服務工作;

組織火災事故調查。

3、xx鎮派出所:負責組織事故現場警戒和人員疏散,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羣、重要物資設備的安全保護,依法嚴厲打擊火災事故中的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現場秩序穩定。

4、衞生院:負責事故現場醫務人員,醫療器材,急救藥品的調配,組織現場救護及傷員轉移,統計傷亡人員情況。

5、人武部:協同黨政辦做好物資和能源的應急供應和保障工作;

協同派出所做好事故現場的維秩工作;

協同社事辦做好現場救護及傷員轉移工作。

其他鎮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火災事故應急救援行動需要,在鎮指揮部的組織、協調下,做好相關工作。

三、應急救援及報告程序

(一)發生火災事故後,事故單位除立即撥打110、119、120電話外,單位主要負責人應當按照本單位制定的火災應急救援預案,立即組織救援,並立即報告鎮消防安全工作站,再由鎮消防安全工作站報告總指揮和副總指揮,並由黨政辦上報上級政府和相關部門。

(二)鎮政府接到火災事故報告後,立即按照鎮火災事故應急預案,做好指揮、領導工作。各成員單位應按照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要求組織實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諉。鎮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立即採取必要措施,減少事故損失,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三)當鎮政府和現場指揮部確定火災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時,應立即向越城區區府辦報告,請求區重特大火災事故應急指揮部給予支援。

四、事故現場處置

(一)成立現場指揮機構

發生火災事故後,總指揮、副總指揮立即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准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

(二)迅速開展救治工作

現場指揮部根據事故實際情況,成立下列救援工作組:

1、滅火救援組:負責現場滅火,現場傷員的搜救。該組由鎮消防安全工作站、村(居、社區)義務消防隊伍組成,鎮消防安全工作站負責。

2、傷員搶救組:負責對受傷、中毒人員進行搶救,並保證救治藥品和救護器材的供應。該組由鎮社事辦及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組成,鎮社事辦負責。

3、治安維護組:負責進行現場治安維護,確保救援現場治安秩序穩定;負責對現場及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人員疏散及周圍物資轉移等工作。該組由派出所、城管中隊、事故單位和所在村(居、社區)有關人員組成,xx鎮派出所負責。

4、物資供應組:負責組織搶險物資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該組由鎮黨政辦、城管辦負責。

5、專家諮詢組:負責對事故應急救援提出應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為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提供技術諮詢。該組由鎮安全辦負責。

6、新聞報道組:負責新聞發佈,事故報道及協調管理等相關工作,鎮黨政辦負責。

7、善後事宜處理組:事故發生後,鎮黨委、政府有關領導負責組織對死難、受傷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羣眾的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後事,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

8、預備機動組:由總指揮部臨時確定。

五、事故調查處理

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及時組織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和取證工作,並積極配合省、市、區調查組的聯合調查。

六、工作原則

(一)以人為本,減少損失。在處置火災事故時,始終把保護人民羣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保障人民羣眾財產和公共設施的安全,把火災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統一領導,協同作戰。在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部門盡職盡責、密切協作、協調有序地開展火災撲救、人員救治和善後處理工作。

(三)防消結合,以防為主。要開展經常性的防火宣傳教育,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整改、消除各類火災隱患,從源頭上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七、附則

(一)本預案在實施過程中,有關責任部門和單位如不履行職責或玩忽職守,並造成嚴重後果,將追究其負責人相應的行政責任。

(二)本應急預案管理單位為鎮消防工作站,隨着形勢發展做出修訂與完善,必要時及時修訂

(三)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5

學校消防安全工作,嚴格執行消防管理的有關規定,本着完善設備,預防為主的原則,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樑茂良;副組長:張九齡、陳宜峯;成員:曹興彬、魯亞光、李茜、楊金奇、蔣寶珍、李衞東、張景波、石巖、校醫、保安等,在定期進行消防安全檢查的基礎上,認真落實學校重點部位安全保衞責任區,做到防範於未然,切實做到學校消防安全無事故。為應對突發的消防隱患,特制定學校消防安全應急預案。

一、火警通報順序:

一旦發現火警,要立即打電話報119與學校保安處,保安及時通知各有關人員。

二、全體人員注意事項:

1、當某處發生火災時,全體人員應保持鎮定,及時報警並迅速依據任務分工與組長的命令擔負起搶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消防人員前來搶救而延誤時機;

2、迅速切斷配電箱總電源;

3、消防人員抵達現場後,除參與搶救工作外,其餘人員應從速遠離現場,以免影響或妨礙搶救工作的進行;

4、現場有危險品、易燃易爆物品應迅速搬離。

三、各組成員注意事項:

1、滅火組:

(1)、瞭解學校建築格局及道路情況;

(2)、瞭解電鋪設的線路;

(3)、瞭解學校內樓房裝修材料的性質;

(4)、清楚學校所有消防設施的放置地點;

(5)、瞭解消防設備的`保養維護與操作方法;

(6)、瞭解火的走勢;

(7)、清楚逃生路線。

2、警戒組:

(1)、瞭解學校建築格局及道路情況;

(2)、當某處發生火災時,應迅速確定安全逃生的路線,以便疏導他人逃生;

(3)、在警戒線負責攔阻無關人員進入火災現場。

3、救護組:

(1)、應接受緊急救護的工作;

(2)、應配備急救箱;

(3)、應瞭解一般藥物的使用;

(4)、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

4、疏散組:

(1)、瞭解學校報警設施與廣播所在地;

(2)、瞭解學校內樓房裝修材料的性質

(3)、瞭解火的走勢;

(4)、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線。

滅火組負責人:魯亞光、楊金奇、楊建華

警戒組負責人:張景波、保安

救護組負責人:石巖、校醫

疏散組負責人:李衞東、班主任、生活老師

四、火災原因調查:

火災發生後,學校要積極協助公安消防機關查明火災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屬人為的火災事故,堅持做到“三不放過”(原因沒有查清不過,事故責任不放過,沒有落實防範措施不放過)的原則,進行嚴肅處理。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6

依據公安消防部門和市政府的有關要求,結合華星大廈的實際狀況,為確保大廈的正常辦公秩序和人身財產安全,一旦發生火情,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撲救和疏散來賓,搶救財產,使火災損失掌握在最低限度,特制定此預案。大廈物管中心在消防中控室設置指揮部,總指揮由物管中心主任擔當。一旦發生火災,指揮滅火、組織搶救和疏散行動。

一、火情報警:

1、在大廈範圍內無論何時、何地,大廈員工一旦發覺火情,都有責任馬上向消防中控室報警。

2、在大廈內遇見火情,假如為初起小火,應就近使用輕巧滅火器進行自救滅火,愛護現場,將狀況報告保安部。假如火情嚴峻要馬上按下牆上的手動報警裝置進行報警,或用內部電話報警。電話號碼:消防中控室:x119

3、電話報警時,不要驚惶失措,要鎮靜冷靜,語言清楚的將火情發生的所在區域、燃燒物質、火勢大小、有無人員傷亡、報警人姓名、部門、所在位置報告消防中控室。

4、關閉火場四周的電源、煤氣開關及門窗。

5、切勿高喊“着火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亂,要保持冷靜,只有經消防總指揮授權才可向“119”報警。

二、火情確認:

1、中控室接到報警電話時要具體記錄報警人姓名,部門及發生火災的準確位置及燃燒物質、火勢大小、有無人員傷亡。

2、中控室接到電話報警或消防主機報火警,馬上通知備勤警員到現場確認,查清下列問題:

(1)火情發生的詳細位置、燃燒物質、火勢大小、有無人員傷亡。

(2)火源是什麼,是電器起火還是其它緣由。

(3)確認火情時應留意,不得莽撞開門,要先試一下門體的温度,假如正常可開門檢查,假如門體温度高,可確認內有火情,此時房內如有人,應先設法救人,開門時留意不要把身體正對開門處,視狀況進入。

(4)確認火情後,馬上將信息反饋給中控室。

三、火情報告:

1、火情確認後中控室值班員馬上(正常上班時間)向保安部經理和消防主管報告(夜間、節假日)向值班經理報告,同時向保安宿舍發出警報信號。

2、向總機值班員(正常上班時間)報警。

3、總機值班員接到報警後馬上通知物管中心主任和各部門經理。

四、各級人員行動:

1、大廈物管中心主任接到報警後馬上趕往中控室組建滅火指揮部,指揮滅火及搶救疏散行動。

2、非正常上班時間值班經理接到報警後馬上趕往失火現場指揮滅火行動。

3、保安部經理接到報警後馬上趕往中控室,幫助物管中心主任指揮滅火及搶救疏散行動。

4、物管中心行政辦公室經理、客務部經理、工程部經理接到報警後,通知本部門各崗位人員堅守崗位做好疏散預備,馬上趕往中控室組成滅火指揮部。

5、保安部消防主管接到報警後馬上趕往火災現場,指揮義務消防隊實施滅火搶救行動。保安部內保主管接到報警後馬上趕往大廈正門,調整警力部署,維護正門及外圍秩序。

6、警隊隊長接到報警後馬上帶領備勤警員組成義務消防隊,趕往火災現場在消防主管的指揮下實施滅火及搶救行動

7、其他各部門各崗位人員接到報警後堅守崗位,按滅火指揮部的`命令行動。

五、滅火戰術:

1、保安部消防主管趕到火場後馬上組織現場人員進行滅火,並隨時同滅火指揮部聯繫,向滅火總指揮報告火情。

2、冷卻滅火法;義務消防隊員趕到火場後,馬上使用消火栓滅火,準時清理火場易燃物,用消火栓澆濕四周建築物,降低火場温度。

3、隔離滅火法:將易燃物與火源隔離。

4、窒息滅火法:關閉門窗,用難燃材料壓蓋較小面積的火源。

5、抑制滅火法:使用abc乾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火源。

六、滅火指揮部:

滅火總指揮依據火災現場狀況適時下達如下命令:

1、啟動消防泵、噴淋泵、協作火場滅火。

2、打開排煙防火閥啟動排煙風機,排解火場煙霧。

3、關閉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防止火勢漫延。

4、切斷失火區域的電力供應,電梯降首層。

5、開啟正壓送風機,向消防疏散樓梯輸送新風。

6、命令工程部關閉自然 氣總開關。

7、下達向119報警命令。

8、下達疏散命令。

七、組織疏散:

1、假如現場滅火負責人認為火勢不能夠掌握,指揮部馬上做出疏散打算。

2、消防中控室開通失火區域及上下兩層消防廣播,用廣播反覆播放“緊急疏散通知”,廣播稿如下:客户伴侶們請留意,大廈xx層發生火災事故,消防人員正在進行撲救,為了您的安全,請快速離開房間,疏散前請保管好自己的財物,疏散時請不要乘坐電梯,以免發生危急,請按疏散指示方向走消防疏散通道,感謝您的合作。

3、失火區域及上下兩層進行緊急疏散後,依據人員離開狀況,對其它樓層進行廣播疏散。

4、客務部接到疏散命令後馬上組織人員負責各樓層客户的安全疏導工作,引導疏散人員走消防疏散通道。提示疏散人員保持冷靜,不要驚慌,不要乘坐電梯。提示疏散人員疏散到大廈外圍。人員疏散後,檢查每個房間是否有人,確認無人貼上標記,假如有人員未離開房間,要準時進行勸導,使其快速離開房間。

5、其他部門人員接到疏散命令後馬上進行重要物資、文件的轉移。

6、內保主管接到疏散命令後指揮外圍警員清出機動車道,做好引導消防車進場的預備工作。

八、後期處理:

當滅火總指揮發出火情排解命令後,保安部馬上做好火災現場的警戒工作,愛護火災現場不被破壞,確保火災事故調查,工程部應儘快將火災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消防聯動系統恢復正常,客務部負責火災後期的清理工作。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7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及我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規定,為提高倉庫員工的防火意識,確保公司物資財產及員工生命安全,定期檢驗倉庫消防設施的功能,增強員工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自我防護能力、防止發生重大事故,以及在一旦發生事故時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特制訂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各倉庫認真貫徹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做好本部的防火工作。一旦發生火災等事故時,各部門要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一致,共同努力將突發事件妥善處理

二、組織機構

1.總指揮:總經理

2.副總指揮:生產副總經理

3.滅火行動組長:保安隊長

4.報警組長:財務副總經理

5.組員:庫管員、動力配電人員、義務消防員(保安隊)

三、行動組組成(共計15人)

1、滅火行動組:

注:所有人員接到報警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準備滅火器材,展開滅火戰鬥。

2、報警組:倉庫管理人員

注:負責防火報警及呼叫救護中心,觀察記錄現場情況並及時向總指揮報告,做好善後工作。

四、撲救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1、庫管員或組員發現火情後立即報告滅火組長,滅火組長動作如下:

(1)用電話機或對講機呼叫滅火行動組所有成員,令其迅速趕赴火場,負責現場觀察及報警,隨時向總指揮報告火情,必要時指派專人迎接消防車。

(2)通知呼叫滅火行動組成員迅速向火災現場集合,根據火災現場,視情況:

A、命令配電房切斷髮生火災庫房或整個倉庫的'非消防電源。

B、火情在滅火組配備能力範圍內的,立即帶領組織滅火組實施撲救;若火勢較大,滅火組員應先設法阻止火勢蔓延。

C、消防車到位後,配合消防部隊撲救工作。

(3)參與協調善後、總結工作。

2、報警組長接到火情報告後,動作如下:

(1)立即赴趕火情現場,密切觀注火情動態,根據火情及滅火組長的意見,必要時立即拔打火警119,報警時要明確火災詳細地點、火情狀況、報警人、聯繫電話,安排迎接消防車。

(2)跟進火情動態,即時向總指揮報告火情。

(3)根據火情,組織疏散人員和圍觀人羣。

(4)參與協調善後、總結工作。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8

為及時妥善處理突發事件,提高社區保障公共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實現轄區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結合社區的實際,特制定社區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目的

制定消防應急預案,是為了在社區面臨突發火災事故時,能夠統一指揮,及時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資源,迅速針對火勢實施有組織的控制和撲救,避免火災現場的慌亂無序,防止貽誤戰機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因素

重大火災事故一旦發生,勢必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的損失,而且直接影響的社會的穩定和經濟建設的發展。

三、機構設置

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地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設立專項應急處置工作小組負責重大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領導小組的任務確定總體處理方案和行動決策,及時掌握事故處理和變化情況按照要求及時上報區有關部門。工作小組負責執行有關決定,協調交通、醫療救護等部門組織傷員急救、善後處理等工作。

四、搶救措施

社區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火災事故後,單位自救機構要果斷採取措施,立即控制事態、封閉現場、疏散羣眾、對傷員實施搶救、切斷一切火源,防止火災蔓延,並向有關部門報警,尋求救援,領導小組立即趕赴現場,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時調度救援力量,指揮現場救助,疏散羣眾維護現場,同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彙報,如發現有傷亡情況迅速與搶救醫院等搶救單位聯繫搶救。

五、組織機構及職責

社區成立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工作站,負責社區火災現場指揮,消防安全應急指揮工作站由社區黨總支書記和社區居委會成員、社區消防志願者及駐社區單位成員組成。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19

一、演練目的

通過應急疏散演練,使公司員工掌握辦公樓應急疏散的正確方法,熟悉緊急疏散的程序和線路,確保在突發事件來臨時,能快速、高效、有序地進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員工的生命安全,特別是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害。同時,通過演練活動,培養員工聽從指揮,團結互助的思想品德,提高突發事件時的應急反應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現根據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此方案。

二、演習內容

辦公樓參加演練人員的疏散、被困人員的搜尋、搶救、滅火。

三、演習時間

20xx年8月某日下午16:00—16:30

四、組織機構

總指揮:王文副總指揮:劉向東參演成員:分公司辦公大樓全體員工滅火搜救疏散小組,組長:孫曉光,成員:王輝、宋軍負責:

(1)尋找着火源並根據實際情況協助消防滅火

(2)搶救貴重物資

(3)進行火災現場的搜救工作

(4)現場人員的疏散和秩序的維持

(5)隨時向副總指揮報告現場情況通訊聯絡小組,組長:董超,成員、孫英陽、殷小康負責:

(1)發現火情緊急報告公司領導

(2)報警(119火警)

(3)協助疏散搜救小組的工作

(4)協助事故處理工作

(5)演練結束後對演練效果進行文字總結。

後勤保障小組,組長:李忠偉,成員:張寧寧、姚龍華負責:

(1)演練場所佈置和搜救物品的準備

(2)疏散信號的發出(用警鈴通知為準)

(3)演練物品發放和回收

(4)開啟必要的消防通道

(5)現場傷病的`救治

(6)演練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的處理

(7)負責演練過程的拍照與攝像。

五、演練要求

1、疏散演練開始與結束指令由總指揮發出,副總指揮在指定位置組織成員疏散。

2、各崗位負責人帶領本崗位員工按疏散路線有序地進行疏散,等被疏散人員疏散到樓南院廣場後,由現場副總指揮佈置崗位負責人清點人數,清點後,向總指揮報告。

3、疏散時要求員工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範,走路時儘可能彎着腰,用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無毛巾、或手帕者用衣襟捂住口鼻,扶着樓梯扶手下樓梯。嚴禁推拉、衝撞,嚴禁手拉手、勾肩搭背、嘻笑吵鬧,防止擁堵造成踩踏事故的發生。

4、任何人在疏散時,不允許逆向跑、竄,不允許尋找個人物品,要按規定線路疏散。

六、疏散沿線

負責人員安全通道責任人分工表

七、演練疏散示意圖

參加演練的人員以樓梯為疏散通道,不得乘坐電梯。行走疏散通道時,一律靠東樓梯扶手處行走,靠西側者為搜救時人員行走路線示意圖:

八、演練程序

1、8月某日下午15:40,參加演練人員在二樓會議室準備進行疏散演練,滅火搜救疏散小組在辦公樓外就位。

2、16:00,由總指揮王文宣佈演練開始。(以後勤保障組警報聲音為信號)

3、通訊聯絡組在接到火災信號後,立刻向公司領導彙報(同時向119報警),公司領導在接到火情彙報後,立即組成應急指揮小組,指揮現場人員進行有序的疏散;

4、滅火搜救疏散小組在聽到並確認何處報警後,立刻集合人員趕到現場展開火災現場的疏散和搜救。

5、在演練結束後,指揮小組進行人員清點和核對。

6、由公司領導對演習的效果進行總結,由總指揮宣佈結束演練。

7、參演人員在演練結束後返回各自崗位。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20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高效有序地做好機房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火災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江蘇省消防條例》

1.3適用範圍

適用於機房火災事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徵

2.1事件類型及危險性分析

2.1.1電氣線路短路、過載、接觸電阻過大,靜電,雷擊等強電侵入,機房內電腦、空調等用電設備長時間通電過熱、設備故障等原因均可能引起計算機房的火災事故。

2.1.2機房火災事故會造成計算機設備損壞、系統故障網絡中斷或癱瘓,影響網絡的安全運行。

2.1.3火災產生的有毒煙霧污染機房的.空氣,造成人員中毒、窒息等人身傷亡事故。

3.應急組織及職責

3.1火災應急指揮部

應急指揮部總指揮:

機房火災應急搶險指揮:

成員:

3.2指揮部人員的職責

3.2.1指揮的職責:全面指揮突發事件應急救援工作。

3.2.2高低壓專業職責:組織、協調本部門人員參加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對發生險情機房切斷電源。

3.2.3智能化專業職責:監控相關區域事故情況。

3.2.4空調專業職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切斷空調、通風系統,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和故障設備的隔離。

4.應急處置

4.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4.1.1最早發現火情者應立即向值班長和機房負責人彙報,機房負責人到現場指揮滅火,同時報告公司領導,啟動本預案。

4.1.2機房負責人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指揮疏散現場無關人員,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

4.1.3事故擴大時,撥打119報警電話請求市消防隊支援。報警內容:單位名稱、地址、着火物質、火勢大小、着火範圍。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和姓名告訴對方,以便聯繫。同時還要注意聽清對方提出的問題,以便正確回答。打完電話後,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車的到來,以便引導消防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機房負責人組織人員迅速查明着火原因。

4.2.2發生火災事故後,運行值班人員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確保設備運行。

4.2.3火災初起階段,值班人員要利用區域內常規滅火器(乾粉或氣體滅火器)進行撲救。控制初起火災,防止火勢蔓延。根據火勢情況立即啟動氣體自動滅火裝置。

4.2.4被困火場逃生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煙火方向迅速離開。逃生通道被切斷、短時間內無人救援時,應關緊迎火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堵塞門縫,用水淋透房門,防止煙火侵入。

4.2.5火災發生時要採取有效措施撲滅身上的火焰,使傷員迅速脱離開致傷現場。當衣服着火時,應採用各種方法儘快地滅火,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滾等,千萬不可直立奔跑或站立呼喊,以免助長燃燒,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燒傷。滅火後傷員應立即將衣服脱去,如衣服和皮膚粘在一起,可在救護人員的幫助下把未粘的部分剪去,並對創面進行包紮。

4.2.6在火場,對於燒傷創面一般可不做特殊處理,儘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塗龍膽紫一類有色的外用藥,以免影響燒傷面深度的判斷。為防止創面繼續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創面,對創面應立即用三角巾、大紗布塊、清潔的衣眼和被單等,給予簡單而確實的包紮。手足被燒傷時,應將各個指、趾分開包紮,以防粘連。

4.2.7消防隊到達火場時,應立即與消防隊負責人取得聯繫並交待失火設備現狀和運行設備狀況,然後協助消防隊滅火,並提供技術支援。

4.2.8復情況,事故應急處理全部結束,才能恢復生產秩序。

4.2.9火災事故報告流程

4.3.1出現火情後,值班人員除採取有效措施撲滅初期火情外應立即想機房負責人彙報;

4.3.2火勢無法控制時由機房負責人決定報火警請求轄區消防隊救援。並在在火災事故發生後1小時內向所云彙報突發事件信息。速報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情況、可能的引發因素和發展趨勢等。

4.3.3聯繫方式

消防隊:119醫務急救:120

4.4注意事項

4.4.1應急處置時注意防止中毒、窒息、觸電、燙傷。

4.4.2危險區設好警戒線,並掛好標示牌。無操作權限的人員不得亂動現場設備。

4.4.3佩戴個人防護器具時注意檢查防護用品合格,且在有效檢驗期內;正確佩戴使用正壓式呼吸器、隔熱服、隔熱手套、絕緣靴等安全防護用具。

4.4.4現場自救和互救時不熟悉現場情況和滅火方法的人員不得盲目進入危險區域,救人前先確認自己的能力和現場情況是否能夠滿足對他人施救的需要。

4.4.5應急救援結束後要全面檢查,確認現場無火災隱患和建築物坍塌的隱患。

4.4.6加強自身防護,避免救火導致人身傷害。

4.5附則

4.5.1機房應急人員的聯繫方式。

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篇21

第一條機房內禁止明火禁止吸煙,機房內的所有設備需要定期維護並做巡檢記錄、根據機房實際情況進行清掃工作。

第二條機房網絡設備維護由網絡管理員進行,如發現機器故障應及時排除故障,在遇到硬件三包範圍內的故障時,應及時聯繫供應公司上門或將機器送供應公司維修;

第三條酒店員工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機房、設備及系統運行管理規定,不得在機房內從事與系統管理、運行維護、系統安裝和調試等無關的工作;

第四條做好防火、防雨、防濕、防盜工作,注意用電安全;機房內的環境要每週檢查温度、濕度、電力系統、是否滿足機房相關的標準要求。

第五條機房內的交換機和服務器系酒店運營的關鍵設備,任何人不得自行配置或更改其系統參數。

第六條要做好機房的安全工作,對服務器的各種帳户、密碼嚴格保密。

第七條應及時做好數據的備份工作,保證在系統發生故障時,數據能夠快速、安全的恢復。所有備份數據不得更改,並要求做到本地和異地分別備份保存。

第八條為了確保本酒店網絡正常運行,每日對機房內的設備進行巡視,主要着重於服務器及網絡設備運行正常與否。

1、對機房裏的温度進行調節,如室內温度過高,調節空調對機房進行有效的通風。

2、查看交換機與防火牆及接入設備的工作狀態,如發生異常,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維護。

3、監測網絡運行狀況。

第九條除本酒店網絡管理員外,公司其他人員因工作需要進入機房的,需網絡管理員陪同下進入機房。

第十條嚴禁帶外單位人員或無關人員進入機房,確因工作需要,如:系統故障診斷和處理,設備維修維護、系統或設備安裝等進入機房,必須由網絡管理員陪同進入,配合項目的實施。

第十一條進入機房的設備應在進入機房前拆除外包裝,以保證機房環境的清潔和安全。

第十二條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等危險性物品進入機房。

第十三條機房內提供的UPS電源只允許為主機、服務器、網絡及存儲等核心設備供電,嚴禁安插其他設備,增加UPS電源供電負荷。

第十四條嚴禁擅自切斷供電系統,確因工作需要斷電時,首先應做好相應準備工作,經部門領導批准,然後給所有部門發放斷電或斷網通知,最後方可實施。

第十五條機房內安裝用電設備或有用電需求的項目時,必須經過專業人員或設備提供商的安裝工程師進行現場勘查,經確認在滿足或符合要求後工程才能實施。

(一)值班人員發現機房火情(包括監控中心人員)要立即到現場查看。

(二)如果是個別電路盤着火,應拔出着火的電路盤,用1211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將火撲滅。

(三)某機櫃幾塊電路盤及電纜着火,應立即拔出着火的電路盤,用1211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噴射滅火劑將火撲滅。

(四)如果機房的機架機櫃着火,值班人員無力自滅自救時,監控中心應切斷機架機櫃電源或樓層電源,關閉空調,嚴禁開窗,及時向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領導小組報告。

(五)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領導小組指揮機關義務消防隊隊員進行滅火,組織值班人員立即撤離現場,封閉門窗,按下區域自動滅火按鈕滅火,同時撥打119報警,大聲呼救,報告公司主管領導或安保值班室,監控室廣播火警。

(六)在消防隊到達後,應積極配合,簡明扼要説明着火位置,火勢情況和已採取的補救措施。

(七)用1211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噴射滅火劑能把火撲滅的,應配合消防隊保護現場和消除隱患,防止再次着火。

(八)用1211或二氧化碳滅火器不能把火撲滅時,為防止煙燻引起人員中毒,應組織人員有序疏散,使用相應的滅火器材滅火,儘快將火撲滅。

(九)應保護好現場,按照事故調查處理辦法執行。

(十)火災報警電話:119

本預案應注意的特別事項:

1、當發生火災情況,進行處理並保證人身安全的同時,根據設備的重要性進行相應的搶救措施,保證重要設備,特別是直通電話,以及與冀北、華北相應數據的上傳,保證通道暢通。

2、搶救完主要設備,在進行次要的設備搶修,待事故處理完畢後,進行相應的實驗,保證設備的運行性,並進行設備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