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優化方案模板彙編9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化方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化方案模板彙編9篇

優化方案 篇1

“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對我們來説,目的就是要通過教育從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去掉不良的東西,保持優良的東西,為營造良好地發展環境創造更加有益的條件。作為一名多年來在基層的工作者來説,我認為此次活動的開展是全面加強新農村建設步伐和夯實黨建工作的又一有力法寶,是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力舉措,是轉變政府職能,增強為人民服務意識的良好體現。

一、優化發展環境,不斷夯實黨建工作基礎,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作用,以黨建促發展、促和諧。

環境是生產力發展的必要條件,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着經濟建設的速度,對外開放的廣度,沒有良好的環境,加快發展就無從談起。在欠發達的山區鄉鎮,優化發展環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科學發展的基礎,是實現黨建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措施,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環境就是資源,就是競爭力,就是生產力”的理念,着力營造“環境寬鬆、政策優惠、服務到位、發展寶地”,大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優化發展環境是實現持續發展的基礎。發展無止境,優化發展環境無終點。要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必須要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作用。只有通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持續不斷地為基層黨組織補充“新鮮血液”,做好“雙培雙帶”的培訓工作,培養一批年輕優秀人才,才能不斷夯實黨建基礎,增強基層組織戰鬥力。在基層組織建設上,必須積極主動貫徹落實國家的有關法規,確保貫徹到底,落實到位。同時要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要爭做幹事創業的標兵,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在工作中,要高揚“全黨抓經濟、全民謀創業、全面造環境、全力促發展”主旋律,為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立足實際謀思路,創新載體抓落實,把黨委班子建設成為一個素質過硬、團結一致、能打硬仗的班子,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核心作用,為黨建促發展、促和諧打好基礎。

二、樹立優化發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排頭兵。

正確樹立優化發展環境的理念,要從思想解放上下功夫。解放思想就是要着眼於大思路、大視野、大舉措來做好各項事業的大發展。要增強發展的緊迫意識和危機意識,要開動腦筋,着力研究適應新時期發展形勢的新方法、新舉措,尋找發展經濟的新途徑,同時要轉變觀念,開拓創新,克服求穩和保守思想,在工作中要克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庸俗思想,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和積極向上的新風尚;要克服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思想,樹立不進則退、謀求更大發展的觀念;要克服“成績不大年年有,速度不快總在走”的盲目樂觀情緒,樹立只爭朝夕,發展慢了也是落後的新觀念;要克服墨守成規、怕擔風險的保守求穩思想,樹立勇於創新、大膽開拓的新思想;要克服“無所不為”的消極情緒,樹立知難而進、頑強拼搏的大無畏精神;克服“事事不出頭”,只當中游的中庸思想,樹立敢為天下先,只爭上游的積極精神,通過設立合理的目標,鞏固和完善增強基層組織的思想意識,最大限度地激發機關全體人員的潛能,努力提高工作人員的憂患意識,加強思想教育工作,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修養,在幹部中樹立“我為黨建工作做了什麼、怎麼做”的先進思想,逐步形成“人人謀黨建、人人促黨建”,羣策羣力、百家爭鳴的工作格局,為基層黨建的健康壯大,營造良好氛圍。

三、強化服務意識,拓寬服務領域,是優化發展環境的前提和保證。

優化發展環境是實現整體發展的基礎。工作中要以人為本,服務人民,發揮好宣傳思想工作的主導性和引導性作用。樹立服務意識,拓寬服務領域,要把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工作理念上體現人文思想,在工作內涵上體現人文精神,在工作方式上體現人文關懷。

一是積極解決羣眾的迫切要求解決的事,提高服務的質量,要掌握羣眾所盼所慮,解決羣眾飲水難、行路難、增收難、就業難、上學難、看病貴等當前羣眾最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對作風不實、辦事不力、吃拿卡要、以權謀私的人和事進行公開曝光,通過加強化輿情信息的蒐集獲取、分析調控等環節工作,準確把握羣眾的思想動態,把工作做在前頭,及時化解矛盾,把不穩定因素解決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突出預見性,及時防範。正確引導輿論監督,通過事實本身的力量説服人、引導人。做到真實坦誠、客觀公正,妥善解決問題,提高宣傳思想工作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二是要切實辦好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要加大對“三農”問題,糾紛調處、就業和再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教育收費、醫療服務、公共安全、反腐敗等方面改革措施的力度,讓羣眾瞭解政策,知曉因由,促進羣眾的認識轉化,及時體現黨和政府對羣眾的關懷,搭建好羣眾情感和利益表達的平台,維護羣眾的切身利益。

三是要宣傳好羣眾得利益的事。對顧全大局、服務項目建設、維護社會穩定、自覺樹立對外開放良好形象的先進進行廣泛宣傳,大張旗鼓宣傳災後重建、新農村建設、農業、勞務業、旅遊業和特色產業、養殖業、招商引資方面得人心、暖人心了、羣眾得利益的事,讓利益惠及更多的羣眾,樹立鄉黨委、政府的威信和良好形象。

總之,加強領導班子和基層黨建隊伍建設,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樹立良好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複雜的工程,我們要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創新,把基層黨建工作和幹部思想素質、服務意識統一起來;把提高領導水平,加強班子隊伍建設和夯實黨建基礎統一起來;把加強執政能力和加強黨建制度建設統一起來,從而使領導班子、幹部素質不斷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在實踐中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提升服務意識,不斷增強基層黨建的戰鬥力,為優化發展環境,樹立良好形象出謀劃策,為張家各項事業的和諧、快速發展貢獻力量。

優化方案 篇2

1、前言

在電力事業不斷壯大的背景下,電力行業中電力工程項目受到的關注不斷增多。高效管理在電力工程項目中的應用有助於建設現代電力企業,優化生產運行效率。

2、不足之處

2.1成本控制問題

因政府投入資金較少,且電力企業自身在控制電力價格方面存在不足,一些企業因此而深陷危機,面臨破產的可能[1]。一方面,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者意識不強,不能很好的控制施工成本,在項目施工中存在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另一方面,電力工程決算滯後嚴重,在成本支出方面不及時,使工期受到影響,問題的長期積累最終增加了工程的造價。

2.2安全保障問題

電力項目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的影響因素為以下兩點。①項目管理將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了項目管理中的缺陷彌補,注重形式而沒有給予安全隱患足夠的重視,導致管理質量不佳。②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操作行為不規範的問題。一些操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強,操作時沒有嚴格遵守電力企業的運行要求;在實際操作中銜接步驟存在誤差,不符合相關的安全要求等。此外,一些企業為了經濟利益而放低了施工設備與材料的質量要求,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2]。

2.3人員素質問題

一些項目管理工作人員造價意識不強,效益觀念不佳,在訂貨時只按照預算計劃來控制價格,沒有詳細的瞭解合同中的規定並嚴格遵守,導致訂貨沒有購買附屬設備,引起預算超支。一些管理人員在操作實踐與專業培訓上比較缺乏,沒有先進的管理技術作為支撐,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也受到了影響。一些施工人員沒有施工經驗也不瞭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未經崗前培訓的情況下上崗,容易因為不熟練而引起事故。

2.4質量監督問題

員工責任制是工程項目管理主要採取的監督措施,項目經理在這樣的制度下較為被動,難以對實際的項目情況進行掌握,控制項目進度有心無力,且風險防範措施的缺乏使施工質量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此外,人力資源管理沒有對工作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各項目部門的工作人員在聯繫與溝通方面不足,容易產生各種矛盾,不利於各項工作的展開。

2.5管理制度問題

項目管理制度沒有跟上電力行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落後,所採用的管理制度滯後性明顯,主要是沿襲過去的制度,造成了實際的項目管理與部分工程之間的脱節。當出現錯誤的施工行為和不規範的行為時,一些工程無法及時有效的處理,引起惡性循環。

3、優化方案

3.1成本控制

將投入產出的分析確切的落實在項目施工的各環節中,對所有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從技術、經濟、組織多方面保證施工生產與成本核算的同步,實施責任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從而實現成本目標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獲得。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強化管理,保證資金流動的週轉。管理部門應以高效的管理和明確的政策對市場經營行為進行監督,保證材料採購的有效控制,保證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在項目開始之初,為了對材料成本進行強化控制,應制定一次性計劃,在材料選擇方面嚴格按照施工工序標準進行,減少返工,避免質量問題的出現。對供料計劃進行科學調整,對材料的質量與數量嚴格把關,做好驗收工作,以實際情況對設計方案進行調整,在設計方案中積極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和質優價廉的材料,控制工程造價。

3.2安全保障優化

安全保障的優化有助於全面的監控項目活動進程,當出現質量問題時能夠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能夠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對項目質量的持續改進具有促進作用。為了促使管理監督職能的全面發揮,應對項目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真正的實現工程項目時效性與安全性的增強。在操作中將監管職能真正的落實,規範各種不規範與錯誤的行為,將安全隱患降低,避免各種問題的發生,儘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損失。企業應積極組織事故模擬演練,通過模擬演練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應變能力進行強化,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從而在今後的工作中注意安全操作。

3.3人員培訓

電力工程質量受人員素質影響較大,因此,企業應重視對人員的培訓,確保項目工程的實施有堅實的人才基礎。培訓活動應定期開展,培訓包含儀器設備的操作程序、工作原理、結構等內容,不斷的對人員的專業素質進行加強。管理者應努力提升自我,加強安全意識,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加強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改善管理工作。採取淘汰機制和崗前培訓,使施工隊伍與管理隊伍具備高素質與高能力。

3.4質量監督

工程質量管理計劃應具備有效性與系統性,要能夠對項目總體情況進行定期彙報,保證高質量的項目工程。首先,應對監督方案進行完善,建立質監小組,將監督控制點明確,對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在施工整體活動中貫穿質量管理理念,以嚴格的標準管理質量問題,做到對隱患的及時發現和及時處理。此外,還應做好法律法規的建設,對相關部門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使違規行為受到處罰,使各項工作有章可依。為增強各管理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程度應將具體的義務與責任明確,從而共同發揮其職能,保證項目質量。3.5完善制度為全方位的管理工程安全施工,應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負責人為項目經理。管理者需正確認識安全管理工作的意義,增強自身的緊迫感與責任感,提高各項決策的有效性與科學性。以工作量化、細化的具體情況為依據將權責制度確切落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明確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責任,從而為生產的正常運作提供保障。在安全設施方面應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事故處理的時效性,儘可能的將損失控制到最小。此外,風險防範也很重要,應對各類機制制度進行健全與完善,不斷的將管理水平提高。

4、結語

電力工程項目管理較為複雜,要求管理者能夠與時俱進,不斷的對自身的管理思路進行完善與創新,對工程項目管理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規範管理行為,提高管理效率,促進預期目標的順利達成,保證工程運行正常。

參考文獻:

[1]範琳.當前電力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xx(12):164.

[2]張楠.電力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探討[J].建築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12):1605.

優化方案 篇3

為進一步消除影響交通發民展的思想和體制障礙,轉變交通工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改進服務質量,建設廉潔、勤政、務實、高效機關,以提高人民羣眾滿意度,實現更快更好發展為目的,進一步規範機關行為,完善運行程序,強化監督檢查,切實解決機關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為全縣改革發展大局服務。根據縣委、縣政府《關於貫徹市委、市政府優化發展環境若干規定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結合交通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簡化行政審批,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條 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凡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設定要求的許可事項一律取消。嚴格按照縣政府公佈的許可事項目錄和法律法規規定的許可事項實施行政許可。

第二條 嚴格規範行政審批的各項工作程序,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各交通窗口要充分發揮服務職能,行政審批各項程序要嚴格按照規定的“一口對外、一門受理、一次告知、一站辦公、一地辦結”要求運作執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第三條 實行行政許可限時辦結制。對程序簡便、申報材料齊全,符合政策規定的,可以當場辦結的事項,實行即收即辦,直接辦理;對程序、條件等相對複雜,不能當場辦結的事項,要公開承諾辦結時限,並且必須在承諾時限內作出決定。超過承諾時限沒有明確答覆的,將追究審批部門不作為的責任。

對道路運輸經營業户的設立、變更(合併、分立、補證)、及停、歇業早請,符合條件的,20個工作日內作出決定;需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的,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上報。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新增、更新、過户營運車輛的申請,受理並經核准後隨時辦理《道路運輸證》;對新增辦理車輛技術等級簽章的,隨時辦結;對辦理繳費、報停、二保單簽章、建檔業務的,受理後符合條件的單項業務即時辦結。汽車駕駛員培訓考核合格者,20個工作日內領榷從業資格證》。對羣眾舉報或投訴,及時進行核准,認真處理,3個工作日內給予答覆。

對符合條件的養路費免費申請,10個工作日內辦結,通過調查不符合條件或有異議的,七日內給予答覆。

第四條 實行工作無缺位制度。局機關各科室及局屬各單位都要建立“工作日全日對外辦公、工作人員無缺位、業務工作不間斷”為核心內容的工作制度。在國家規定的工作日和本部門承諾對外辦公的工作日必須有人在崗,若因故不在時必須由熟悉業務並行使同等職權的其他人員負責處理各項業務,不得以任何理由出現業務間斷或拒絕、推諉、扯皮等現象。如出現工作時間脱崗,除追究責任人外,同時,追究科室負責人和分管領導責任,問題嚴重的,追究單位主要領導責任。

二、實行檢查准入制度,規範執法檢查

第五條 建立企業檢查准入制度。運管站等單位年初或每季度對需要檢查的事項進行梳理後要進行公示。除法律、法規和規章明確規定或涉及安全生產及突發事件等情況外,各業務科室和工作人員不得隨意到道路運輸等相關企業進行檢查查。例行檢查要提前通知,並嚴格控制參加檢查的人數和次數,對道路運輸等相關企業的臨時性檢查要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方可進行,檢查結果要面向社會公開,並向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第六條 對同一家企業、同一事項禁止重複檢查。同一檢查事項涉及多個部門的,由法律、法規、規章明確的部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聯合檢查;法律、法規、規章沒有明確規定的,由最先介入的部門牽頭協調相關部門聯合檢查。同一檢查事項涉及多個業務科室的,由主要業務科室牽頭,協調相關業務科室進行聯合檢查。

第七條 實行檢查責任追究制,加強對執法人員的監督。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不準隨意扣押被檢查者的財物及證照,不準接受被檢查者的宴請、現金、禮品和有價證券等。檢查結束後,要出具相關手續,如被檢查單位在執法檢查後出現和檢查相關的問題將追究執法檢查人員的責任。局有關部門及領導還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堅持上路明察暗訪,對隨意扣押被檢查者財物及證照,接受被檢查者宴請、現金、禮品和有價證券的,一經查實,要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追究執法人員的責任。

優化方案 篇4

論文摘要:熱浸鍍鋅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一種鍍鋅方式,本文提出了熱鍍鋅優化工藝及降低鋅耗途經,採用優化後的熱鍍鋅技術,能有效實現降低熱鍍鋅成本及鋅鋅耗是鍍鋅企業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論文關鍵詞:熱鍍鋅,鋼構件,優化工藝,降低鋅耗

1.引言

表面鍍鋅作為一種鋼鐵製品表面處理的最常用方式之一,自它誕生起就一直被廣泛的應用於各行各業之中。熱浸鍍鋅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一種鍍鋅方式,它能使工件獲得較厚的鍍鋅層,一般鋅層平均厚度可達到50微米以上,並具有鍍層均勻、附着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傳統工藝流程主要是先去除工件表面油污,再將工件酸洗除鏽,水洗後放入溶劑中清洗(溶劑有氯化銨、氯化鋅或是氯化銨和氯化鋅的混合液等),然後將工件放入鍍鋅槽中鍍鋅,最後甩幹整修後完成。

國外發展了多種熱鍍鋅技術。包括在鋅浴中添加合金元素的多元合金、鋅錳合金、鋅鎂合金和鋅鎳合金熱鍍鋅以及高温鍍鋅。在熱鍍鋅過程中,由於一般國內熱鍍鋅廠普遍採用濃硫酸、濃鹽酸等強腐蝕性溶液作為酸洗溶劑,使得工件在經過熱鍍鋅後,工件也會發生氫脆現象,個別還會有工件表面被過度腐蝕,形成表面缺陷。另外由於加工工藝以及工件的幾何形狀,有時會產生鋅料黏結的現象。如螺栓熱鍍鋅時,螺栓的螺紋處常會產生鋅料黏結的情況,影響螺栓的正常使用。

針對以上情況,也相應的產生了一些新的工藝。如嘉興平湖某熱鍍鋅廠在酸洗這個環節上就採用了不同於傳統的溶液配方進行工件的除鏽,其所用溶液腐蝕性大大降低,但卻仍能達到除鏽的目的。

2.熱鍍鋅優化工藝

2.1工藝流程

優化後的工藝流程如下:鋼構件→複合除鏽劑除鏽→温水水洗→複合助鍍劑(除鐵)→熱鍍鋅→水冷卻→低鉻鈍化→檢驗→包裝。

2.2熱鍍鋅優化工藝

熱鍍鋅優化工藝是指使工藝更加合理、趨於科學,其目的在於提高鋼構件表面質量,減少影響鋅耗的鐵及其它雜質的產生量及控制不合格產品的發生,降低鍍鋅成本。以批量熱鍍鋅生產為例,具體有以下方面優化。

2.2.1酸洗、水洗工序的優化

酸洗工序主要是除去鋼構件表面的鐵鏽,鍍鋅時融熔的鋅才能與鋼基體反應生成鍍鋅層。若酸洗不乾淨表面還殘留鏽斑未被除掉,工件進入融熔的鋅液時鏽斑阻礙鋼基體表面與鋅反應生成鋅鐵合金層,從而產生漏鍍點(塊),導致返工重鍍;單一酸溶液在新酸或浸泡時間長會導致構件表面出現過腐蝕和析氫現象,過酸洗時產生了粘附性很強的泥渣,在鋼表面很難沖洗掉,就無法鍍上溶劑,析氫現象在鋼基體內貯存的氫氣在鋅液中受熱釋放破壞了鍍鋅層的結晶而產生灰斑,導致工件漏鍍返工重鍍甚至報廢。水洗工序主要是洗掉工件表面的鐵鹽及雜質,減少鋅灰、鋅渣的生成。

(1)區別工件鏽蝕程度分開酸洗

進入熱鍍鋅生產線的工件,包括待熱鍍鋅工件和預製件,在存放期間要防止嚴重鏽蝕。對於已經出現嚴重鏽蝕的鋼製件和一般輕微鏽蝕的鋼製件要分開進行酸洗。腐蝕程度不同,酸洗時間亦應不同,以防止輕微腐蝕的鋼製件在酸洗時出現過酸洗,避免析氫現象和鋼製件表面出現麻坑。對嚴重鏽蝕的工件採取方法:①物理機械除鏽法,酸洗一定時間後針對部分未脱鏽層用小鐵鏟剷除;②酸洗浸濕工件後再吊出放置10~24小時讓工件生成新鏽,這樣除鏽效果好;③在中等濃度酸中浸泡一定時間用抽酸電機抽酸使酸液產生波動,沖刷掉附着的鏽皮。為避免工件重疊酸洗不乾淨,在工件酸洗前進行裝筐,對角鋼工件隔開疊放或裝入特製的筐具中,對鋼板工件進行掛籠酸洗,這樣酸洗速度又快又好。

(2)使用複合除鏽劑代替單一的鹽酸或硫酸水溶液除鏽

單一鹽酸溶液易揮發,易過酸洗,少量油污不能很好清除,本廠除鏽主要採用鹽酸再加複合溶劑,複合溶劑中有烏洛托品、SLS活性劑、TX-10、添加劑,其優點在於酸洗速度快而不過酸洗,減少酸霧的逸出揮發,節約鹽酸。一般情況下1t鹽酸可清除40t以上鋼構件表面的鐵鏽,較直接使用鹽酸節省33%左右。常温複合鹽酸酸洗液配方中的鹽酸是主要成分,烏洛托品是一種緩蝕劑,TX-10具有活化滲透作用,SLS活性劑能起到潤濕和滲透複合作用,同時具有抑制酸霧的作用;添加劑是一種含羧酸的有機物,可與Fe、Fe起絡合作用,降低鹽酸酸洗液中的鐵離子含量,有利於減少鋅液中鋅鐵合金(鋅渣)的產生和提高鋼製件表面鍍鋅層的延展性。

(3)酸洗後採用温水洗

採用温水洗,主要是考慮能很好的沖洗、溶解掉粘附在鋼件表面的鐵鹽,減少帶入下道工序(助鍍)中的鐵鹽。因為要達到一定温度(大於25℃)才能起到快速清除鐵鹽的效果,從節約能源角度考慮,本廠將鋼構件熱浸鍍鋅後水冷卻池中的70℃熱水不斷引進到清洗池中,起到温水清洗和維持清洗水的潔淨作用。

2.2.2助鍍劑工序的優化

(1)助鍍劑的有效成分和最佳工件條件

鋼構件在熱鍍鋅前浸粘助鍍劑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鋼件在熱浸鍍鋅時,使其表面的鐵基體在短時間內與鋅液起正常的反應而生成一層鐵-鋅合金層。其作用機理為:

(a)清潔鋼鐵表面,去除掉酸洗後鋼件表面上的一些鐵鹽、氧化物及其它髒物。

(b)淨化鋼件浸入鋅液處的液相鋅,使鋼件與液態鋅快速浸潤並反應。

(c)在鋼件表面沉積一層鹽膜,可將鋼件表面與空氣隔絕,防止進一步微氧化。(e)塗上溶劑的鋼件在遇到鋅液時,溶劑氣化而產生的氣浪起到了清除鋅液上的氧化鋅、氫氧化鋁及碳黑顆粒等的作用。通常選用的助鍍劑為ZnCl·2NHCl,當工件在浸入鋅液時,助鍍劑鹽受熱後首先發生分解:

ZnCl·2NHCl→ZnCl(NH)+NH↑+2HCl↑

分解釋放出的氨氣和氯化氫氣體與工件表面殘留的氧化物及鋅液表面形成的氧化鋅發生反應:

FeO+NH+2HCl→FeCl(NH)+H0↑

ZnO+NH+2HCl→ZnCl(NH)+H0↑

以氯化鋅和氯化銨混合組成的助鍍液,ZnCl·2NHCl是有穩定成分的化工雙鹽,易結晶在鋼件表面。其中NHCl在助鍍劑中的作用是最根本的,但NHCl易揮發,所以含量不能太高,以避免工件在浸鋅過程中形成過多的煙霧。ZnCl起到塗層作用,可減少工件在酸洗之後和浸鋅之前的氧化。同時,以ZnCl·2NHCl為氯化鋅和氯化銨混合組成基礎的助鍍劑有很好的自動乾燥效果。據研究報道,在歐洲氯化鋅和氯化銨混合比約為0.8;在美國及日本通常採用三鹽ZnCl·3NHCl或四鹽ZnCl·4NHCl溶液,銨鋅比約為1.2~1.6;國內熱鍍鋅通常不烘。

幹或烘乾效果不佳,同時考慮使用成本,推薦採用1.2~1.6銨鋅比。為保持生產正常進行,一定要保持氯化銨濃度高於氯化鋅濃度0.05~0.07g/l效果最好,不能只規定氯化銨與氯化鋅濃度的總量值,一旦氯化鋅的濃度高於氯化銨的濃度,工件表面就會出現針孔狀的漏鍍。

(2)助鍍劑中鐵離子含量的控制與去除方法

助鍍劑中的鐵離子不僅增加了助鍍鹽殘餘物的黏度及清除的難度,而且由於鐵離子的存在,還增加了助鍍鹽在工件表面結晶所需要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助鍍劑中的鐵離子含量高會導致鋅渣量的增高,造成無效的鋅耗。據報道:1份鐵與鋅液結合可以形成25份的鋅渣。就助鍍劑而言,減少鐵離子的措施,需要添加以烏洛托品和FHX—1為主要成分的緩蝕劑,有機活性劑。加入一定的有機活性劑後可以使助鍍劑的分散能力、浸潤能力、乾燥速度增強,避免工件與鋅液接觸發生爆鋅現象。除鐵離子方法在70℃~80℃助鍍溶劑中添加雙氧水和氨水後進行過濾處理。在控制好溶液的pH值在5左右時,鐵離子的量會大大減少,可以採取每週沉澱一次的方法。通過清除鐵離子,助鍍劑中的亞鐵離子可從10~20g/L降低到0.6g/L以下,鋼構件熱鍍鋅噸耗純鋅降低0.466%~1.007%,平均降低0.737%。如果年產按40000t鍍鋅件計算,按60kg/t消耗算每年最少可節約鋅40000t×60kg/t×0.737%=17.688t鋅錠;鋅錠按20xx年上半年平均29000元/t計算,每年可節約51.3萬元。

(3)助鍍劑的pH範圍

助鍍劑酸性過強,所有的鐵鹽處於溶解狀態。因此將有更多的Fe隨工件被帶入鋅液中,這將導致更多的細鋅渣的產生。特別是當助鍍劑pH>5.5時,Fe(OH)和Zn(OH)在工件表面沉析,這將阻礙鋅液與鋼基體的接觸,妨礙鋅—鐵反應的進行,造成鍍鋅層表面質量缺陷。當助鍍劑pH在3.5~4.5之間時,溶解狀態的Fe會被空氣中的氧離子逐漸氧化形成在這個pH條件下不能溶解的Fe,並以Fe(OH)的形式從助鍍溶液中沉析出來,有利於用過濾清除設備將鐵離子和雜質從助鍍劑中排出。

3.2.3鍍鋅工序的優化

鍍鋅工序是鍍鋅中的關鍵工序,鍍鋅鋅鍋的設計使用、鋅液温度控制、浸鋅時間的控制、鍍鋅起重設備的使用是鍍鋅要求中的主要控制部分。

(1)鋅鍋的設計使用

鋅鍋的尺寸設計是以滿足最大鍍鋅工件的需要而設計,設計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鍍鋅生產產量及鋅鍋的加熱方式。如果鋅鍋的設計容量太小,鍍鋅時熱量供應不上,鋅液的.温度波動大,鍍鋅工件的質量難以控制,鋅温波動大鐵質鋅鍋的腐蝕加大,產生的鋅渣多,並直接關係到鋅鍋的壽命和安全。如果鋅鍋的容量太大,電耗大,鋅灰量大。設計一般要求是小時產量與容鋅量為1:(24~40),在滿足各項要求的情況下,設計中儘可能減少鋅液麪與空氣接觸的面積,這樣能減少鋅液的氧化及鋅灰量的產生。我廠原使用的鋅鍋長×寬×深為11.2m×1.2m×

1.5m,由於生產的需要現使用的鋅鍋為12m×1.5m×1.8m。鋅鍋材料的選用直接關係到鋅鍋的壽命,最先選用低碳鋼材料08F鋼,現在使用的專用新型鋅鍋材料WKS,鋅鍋使用壽命得以延長。在初次使用鋅鍋時在鋅鍋內表面塗抹一層專用防腐塗料保護鋅鍋內表面。初次使用時升温一定要緩慢,消除鋅鍋焊接時的熱應力,避免產生崩裂。同時需要按要求向鋅液中添加鋅鎳合金或能增加鋅液流動性的稀土多元合金。鋅液中含鎳量以0.06%~0.07%為宜,當含鋁量為0.08%~0.12%時,鍍鋅層與鋼基表面形成五鋁化二鐵(FeA1)中間相層,此層達到一定厚度時,不但可提高鍍層的粘附性能,而且可以減少鋅渣(FeZn)的生成量,平時添加純鋁、電纜鋁絲、鎳粉、稀土粉時不能直接向熔融的鋅液中進行添加,增加鋅液流動性,減少鋅液表面浮渣出現並定期打撈鋅灰鋅渣。標準《輸電線路鐵塔製造技術條件》GB/T2694-20xx中對鋅層厚度要求鍍件厚度t≥5mm,鍍層最小平均厚度86μm,最小平均附着量610g/m2;2≤t鍍層最小平均厚度65μm,最小平均附着量460g/m,標準中未對鍍鋅層上限限制,作為企業來説越接近標準下限越能節約鋅耗。影響鋅層厚度的主要因素是鋅温和浸鋅時間,當鋅温低於430℃,鋅鐵擴散速度低,不易生成足夠的鐵鋅合金層,整個鍍層就薄。當温度高於465℃時鋅層增加,鋅鐵擴散速度加快,當温度繼續升高,鋅液變稀,鋅層又變薄,但影響到鋅鍋的使用壽命。鋅温一定要避免在鋅鍋線性腐蝕區480℃和高温拋物線區500℃~530℃,所以熱鍍鋅工序必須嚴格控制鋅液温度以保證鍍件質量的穩定前提下降低鋅耗,一般鍍鋅温度控制在440℃~465℃。浸鋅時間是根據鍍件表面鐵基體與鋅液充分反應生成完整鋅層所需的時間確定,一般是在温度相同時,鍍件厚度越厚,浸鋅時間越長,隨着浸鋅時間的延長,鍍層增厚,但過分延長浸鋅時間又會使鋅層變脆,反而影響鍍層質量。兩個主要參數中採取穩定鋅温參數,從而更好地控制浸鋅時間,以前採用半自動式温度控制系統,温度波動±3℃~10℃,現採用計算機對温度進行控制,温度波動在±1℃~3℃,温度波動小容易控制浸鋅時間,從而更有效地控制鋅層的厚度,減少純鋅的消耗。

3.結論

通過此熱鍍鋅優化方案的實施,進一步完善和改進了生產工藝,增加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 吳起.熱鍍鋅溶劑的除鐵處理焊管[J].焊管,1992,(2):47-48.

2 楊冰,申曉剛,馬林.連續清除熱鍍鋅助鍍劑中鐵離子的工藝技術[J].金屬製品,20xx,24(8):15-16.

3 王琰姣.改進熱鍍鋅工藝,降低鍍鋅鋅耗[J].材料保護,20xx,26 (4):76-78.

優化方案 篇5

畜牧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肉食品供給、農業生態平衡、農民持續增收及公共衞生安全。為貫徹省《“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方案》《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區域佈局調整優化和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指導意見》精神,深入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畜牧業綠色發展,根據省及市關於畜牧業發展轉型升級的總體部署,結合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根據我市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嚴格按照禁限養區劃定標準,有保有壓,因地制宜確定養殖區域和養殖種類,積極推進全市農牧結合發展,實現畜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良性循環。

二、主要目標

控制養殖總量,提高規模比重。優化畜牧產業佈局,推進種養結合模式,逐步減少散養户,提高適度規模養殖水平,促進畜牧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方向轉變。到20xx年全市畜禽總量不超過6.5萬頭豬(或相當量),其中生豬存欄4.5萬頭,蛋禽存欄36萬隻(含蛋肉兼用型),肉禽存欄5萬隻,肉羊存欄2萬隻。全市生豬大中型養殖規模比重達到70%以上,家禽規模比重達到80%以上。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出效率穩步提高,建成省部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或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場8個。

三、優化調整重點內容

(一)區域佈局優化

1.調整產業佈局。根據《市畜禽養殖禁限養區域劃定方案》,我市設禁養區6個,面積32.65平方千米;限養區3個,面積62.62平方千米,禁限區總面積95.27平方千米(詳見表四)。按照國家和省、市相關規定,根據我市水環境保護要求和土地承載能力,科學確定各區域適宜養殖規模,應減則減,宜調則調,協調發展畜牧業。統籌考慮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畜禽產品供給安全和環境承載等因素,調整優化養殖結構。根據鎮(街、區)土地利用整體規劃,規範畜禽養殖設施用地行為。

2.優化產業結構。遵循“種養結合、畜地平衡”原則,優化養殖品種結構,逐步打造和提升優質禽、優質山羊、生豬等畜禽養殖產業。穩定生豬養殖,養殖區域向油坊鎮和八橋鎮蔬菜園區集中,淘汰嚴重影響環境的中小散型養殖場,減少泔漿水餵豬的養殖户,形成年出欄4萬頭的規模。肉雞養殖向西來橋鎮、油坊鎮集中,規模養殖最終形成年出欄20萬隻。充分利用本地現有林地,推廣生態放養,生產質優味美,市民認可的優質雞,放牧飼養主要分佈在雷公島、新壩鎮、油坊鎮,年放牧養殖規模控制5萬隻以內。依託已有山羊養殖條件,加快優良山羊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大力推進肉羊雜交改良和秸稈養羊工作,重點分佈在油坊鎮、新壩鎮。

(二)畜禽養殖方式優化

推廣種養結合、生態平衡的循環農業利用發展模式。根據水田多、土地緊張的資源特徵,推進養殖業與種植業合理配套,以種養結合、發酵牀養殖等推廣應用模式為重點,在全市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新技術、新模式,到20xx年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率達到90%,力爭20xx年實現目標。

開展種養結合創新試點示範,經批准新建的養殖場要按照養殖數量配套相應比例的農田,就近就地消化吸納糞污;指導規模養殖場完善基礎設施,實行乾濕分離、雨污分流,配套建設幹糞堆積發酵池和污水三級沉澱池等治污設施。引導規模養殖場與規模種植經營户簽訂糞污利用協議的方式,在農田、蔬菜基地建造糞污儲存池,通過鋪設管網自流或噴灌用於種植業,實現區域內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有效利用,確保20xx年規模養殖場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率達到98%。

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户)和家庭農牧場改造畜禽舍,新建沼氣池等設施並完善配套其他污染治理設施,推動全市畜禽生態養殖發展。

四、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各鎮(街、區)是佈局優化調整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發展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監督考核。根據“誰養殖、誰治污”的原則,落實畜禽養殖場的主體責任,督促養殖業主依法履行養殖污染治理、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職責,把保障畜牧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要加強畜牧業生產信息的分析和預警,建立準確、可靠的基礎數據採集系統,定期進行信息平台發佈和預警,強化宏觀調控和風險控制能力。完善畜牧業風險防範的各種應急預案,提高預防和處置能力,保障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2.完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財政資金,綜合運用信貸、貼息、擔保等各種金融工具,引導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畜牧業發展,加大對養殖污染治理、農牧結合設施建設等扶持力度。在調整土地總體利用規劃時,適當安排生態畜牧業用地。完善畜牧業保險政策,擴大畜禽投保覆蓋面,深入推進畜禽養殖保險,增強畜牧業抗風險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導向作用,鼓勵農業經營主體和工商民間資本參與優勢畜禽品種培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業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的投資,鼓勵發展畜禽糞便、沼液收集處理配送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形成企業主導、政府扶持、市場化運行的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機制。

3.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嚴格禁限養區管理。禁養區內禁止畜禽規模養殖;限養區內禁止新建規模養殖場,現有養殖場不得增加規模;其他區域未經所在鎮(街、區)及相關部門批准不得新建養殖場。各鎮(街、區)要落實監管責任,村級組織要安排專人加強非法新建養殖場監管,強化土地流轉監控措施,防止出現違規建設。二是建立養殖污染治理長效監管機制。各鎮(街、區)要制定污染治理監管辦法,督促養殖場限期完成污染治理配套設施建設,符合技術要求的養殖場要定期將畜禽養殖品種、規模以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和綜合利用等情況報環保局、農委備案;加強對畜禽養殖場的動態監管,對畜禽養殖場污染治理和設施運行情況加強巡查監督,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主體責任,對不符合生態養殖要求的養殖場(户),逐個制定落實改造提升或轉產轉業的工作方案,以治理為突破口,倒逼畜牧業轉型升級。三是加強執法。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治理不力,污染環境的主體,要嚴格依法查處並進行媒體曝光,營造社會參與和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

4.培育新型主體。加快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支持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構建新型經營體系。應用市場、法律、政策等調節槓桿,逐步淘汰小型養殖場和散養户,推進小型、散養養殖户向適度規模轉化,發展專業化和農牧結合綜合型家庭農場發展。鼓勵畜禽規模養殖企業、家庭牧場之間加強橫向聯合,建立協會或合作社,積極發展畜禽流通、加工型合作組織,使力量分散的養殖主體聯結成力量強大的生產者聯合體,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探索完善龍頭企業與養殖場(户)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廣多種形式的畜牧產業化運行模式。

5.完善服務體系。強化良種推廣、疫病防治、檢疫監督等體系建設。加快良種化進程,加大疫病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改進疫病防治技術,提高疫病綜合防控能力和水平,降低疫病風險;建設高素質的檢疫監督隊伍;加強畜牧獸醫服務隊伍建設,提高健全畜牧行業服務和管理水平,滿足畜牧業發展的需要。

優化方案 篇6

1電力建設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從電力建設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瞭解到,電力建設工程管理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①工程進度管理混亂。在電力建設工程管理的過程中,進度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進度管理並沒有受到重視,導致電力建設工程管理混亂。②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電力企業在國民經濟和國民安全中具有重要性,在電力建設工程管理中,健全的管理機制能促使各項管理工作更加規範。但當前的電力建設工程並不具備健全的管理機制。③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在任何一項工程中,安全不僅是工程順利建設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施工人員人身安全不可缺少的保障。因此,安全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電力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較高,且電力建設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安全管理中存在問題,則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2優化電力建設工程管理的方案

目前,電力工程中的安全事故不斷出現,促使電力企業和施工企業越來越重視管理在建設中的重要性。針對電力建設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對電力建設工程的管理方案進行優化。

2.1重視電力建設工程管理工作

在電力建設工程管理的過程中,應對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視。只有高度重視電力建設工程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證管理效果。因此,在電力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相關領導人應高度重視該工作。同時,應採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在電力建設工程施工中的每一個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都能清醒地認識到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設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工程建設的管理效果要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就應從制度上保證管理工作的實施。在完善已存在的管理機制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健全管理機制。在電力行業中,由於該行業具有的特殊性,國家對該行業的干預性措施和政策都較多,但並不能面面俱到,因此,電力企業必須依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從而促進電力行業的穩定發展。

2.3加強安全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電力建設的監督和管理。應聽從施工方的工程建設安排,這是因為施工方通常是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施工的。因此,在電力建設工程管理的過程中,應加強安全管理,使電力建設工程在安全的保證下提高建設質量。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電力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優化工程管理方案,不僅可避免多種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發生,還能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完成。

優化方案 篇7

摘要:物資管理系統是企業物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撐系統,建設統一的物資管理信息化平台,統一數據編碼、規範流程,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有效利用,實現工作的標準化、規範化、流程化,建立精益的物資管理業務體系,需要公司系統規劃、統籌考慮、全盤佈局,關注重點問題,優化解決方案,以達到物資管理提質增效的目的。本文從物資管理系統需求框架、存在問題及分析應對等方面,全面對公司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建設原則;關鍵點分析;重點問題解析;優化方案

為提升企業運營管理基礎能力,以“提質增效”為管理核心,公司全面梳理採購管理、庫存管理、供應商管理、財務管理等公司管理的基礎、薄弱環節,建設統一的物資管理信息化平台,解決不同部門之間業務協同問題,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統一,消除各類“信息孤島”,實現公司範圍內信息的良好互通與共享,及時掌握物資保障及經費執行情況,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支持。

1、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階段與要求。

項目管理是信息化系統策劃與實施的保障,良好的項目管理是貫穿系統建設始終的,能夠協調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保障系統整個開發和建設過程進度可控、預算可控、需求滿足可控;項目小組為保證項目成功,需要從5個方面開展有策略的項目管理工作:

a、有一個正式的實施計劃;

b、一個實際的時間跨度;

c、舉行定期項目狀況會議;

d、有一位支持項目的高效的項目領導;

e、由相關人員組成的團隊成員。

充分地內部調研和外部調研,最終目的是為系統《需求方案》的合理性、充分性和完整性負責,這個過程是允許循環迭代的,充分地前期調研論證是為保證後期項目有序推進的重要基礎;立項、招標過程是將《需求方案》轉化為《需求實現方案》的重要手段,務必要謹慎、字斟句酌,確保最終的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方案能夠將需求轉化為現實;以此來保證系統最終的成功運行和順利驗收。

2、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框架與功能要求。

在公司整個ERP系統、MES系統未完整搭建的現狀下,實現物資管理的信息化,基本滿足公司目前物資管理需求。每個模塊基本的功能業務框架及需求分析如下:

(1)採購管理。

採購管理模塊為產品製造提供配套物資保證,採購管理主要功能需求包括:採購需求、採購計劃、價格審批管理、採購訂單、採購到貨檢驗、採購發票管理等。根據採購申請、需求合併、採購計劃、確定貨源、詢價報價等多個環節的處理後產生採購訂單,向《合格供應目錄》內的供應商購買物料;供應商生產備貨,發到工廠倉庫後進行採購收貨質檢,並接收供應商開具的採購發票進行合同核銷;最後轉到存貨系統進行存貨核算以及轉到應付系統進行付款結算。各個功能可相互參照,也可手工錄入,減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2)供應商管理。

該模塊可實現供應商分類管理,實現合格供方的審核與積極評價功能、自定義審核流程;支持管理供應商資質檔案管理(文檔或圖片形式),支持提取合格供方目錄;實現供應商有效管控,物資採購採用合格供方提供供貨範圍內的物料。提供對供應商監督評價信息的錄入、查詢功能;實現供應商評價功能,可對供應商從技術指標或參數、供貨質量、完成進度(按期到貨率)、供應商性質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系統可提供量化的統計數據以供參考;實現供應商貨源清單、供應商按期到貨率、供應商供貨質量分析、供應商供貨進度跟蹤。

(3)庫存管理。

庫存管理子系統可以多維度管理庫存物料,主要有貨位管理、批次管理、序列號管理和出入庫管理、預警管理、盤點管理。可以從類別、庫別、貨位、批次、項目等不同的角度來管理庫存物品的數量、庫存成本和資金佔用情況。可以按不同的需要反映庫存的分佈情況,同時,庫存管理還能滿足傳統的收發存彙總表,能夠定義分部門統計等功能。支持工程項目或訂單為主線的庫存管理模式,系統支持項目庫存、通用庫存、訂單庫存的管理;支持多種計量單位之間的自動轉換,並自動識別標準轉換和特殊轉換,可實現採購、生產、財務等子系統與庫存管理的集成應用,使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一致。

(4)條碼管理。

利用條碼標識技術在採購到貨、庫房盤點、出入庫等環節進行數據採集、分析和處理,並提供高效的追溯功能,快速地追溯產品具體信息數據。支持不同包裝、定義不同的編碼規則;支持脱機、聯機兩種工作模式;支持脱機掃描設備、支持多單據掃描結果和貨物移動單據的自動匹配;支持根據條碼查詢對應的貨物當前所在的位置;支持基於條碼的庫房盤點管理等。

3、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實施階段重點問題解析。

(1)數據規範性與標準化問題在實際標準執行應用過程中,很多數據偏離編碼標準的要求和規定,存在很多數據不符合標準要求或者數據重複。主要體現在數據輸入不規範、數據編碼信息不完整、數據屬性不準確等問題。

(2)計量單位靈活轉換問題。

基本計量單位(定額計量單位)、採購計量單位、庫房計量單位(發放計量單位)進行靈活有效的轉換,是影響系統高效運行的一個問題。車間在需求申請賦碼階段計量單位基於車間的實際定額需求確定,比如油漆m,計量單位可以是升,也可以是kg;比如綁紮帶,計量單位可以是個,也可以是m;而後期採購環節對於計量單位的要求,往往不完全與定額管理計量單位一致。

(3)單據信息實時追溯問題。

目前,在物資管理系統中,數據追溯和信息共享層面存在較大問題。系統能夠實現各單據之間的參照引用,但是彼此參照完之後的單據信息卻無法進行追溯,參照的單據上沒有被參照單據的可追溯信息(如單據編號等),無法實現信息追溯。導致系統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因數據追溯的問題,造成很多信息傳遞和查詢障礙。

(4)業務流程簡化與優化問題。

在公司物資管理系統實際開發部署過程中,審批流程和信息流轉過程過於僵化,呆板地將傳統線下的審批流程引入信息化系統,很多審批環節宂餘,導致信息重複的、多次的在不必要的環節進行重複的流轉或審核確認。導致審批效率很慢,數據信息無法基於系統快速流轉,很大精力耗費在不增值的流程等待上。

(5)供應商支持與配合問題。

供應商的支持程度對系統實施的影響至關重要。供應商的配合力度,顯然,對於物資管理系統供應商來説,在這幾個方面做得還是不足的,人員配備少、經驗缺乏、響應速度滯後。

4、物資管理信息化系統問題優化方案與實施。

(1)優化數據編碼標準化管理模式。

基於公司實際情況,優化數據編碼管理權限的設置,實現基礎數據過程管理規範化流程,規範基礎數據(標準編碼)的申請、審核、確認的流程管理。在系統應用初期應進行數據編碼的集中、統一、歸口管理,確保數據源的準確、唯一,隨着後期系統應用成熟和編碼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細化,再逐步放權,以此來保證物資管理系統的應用能夠不因為數據的問題導致流程效率低下、單據質量不高、頻繁駁回的情況。

(2)制定計量單位優化管理策略。

在目前物資管理系統應用的限制條件下,改變系統使用策略,按如下兩步驟開展工作:

①目前,車間在提請採購申請前,將定額需求的物料及用量彙總完成後,按照採購環節要求在物資管理提出採購申請,同時,在賦碼申請階段加入採購計劃員的審核,以確保所需物料的屬性信息,包括計量單位信息、包裝規格等信息,是符合採購環節及庫房管理環節的計量單位需求的。

②後期,進入產品定型後,車間需求單位按照原來的《標準件彙總表管理規定》、《材料定額管理規定》的要求,提請《定額表》並經制造工程部審批完成後,由車間需求人員將定額表複印一份提交計劃管理室,計劃員將各類需求信息按要求進行分類彙總後,結合採購管理室反饋的供應商的最小包裝規格、最小起訂量、銷售計量單位信息以及庫房反饋的庫存信息,在物資管理系統進行採購計劃的制定;採購計劃流轉到採購員賬號下,執行後續採購工作。

(3)打破壁壘,實現不同單據/模塊間信息追溯與共享。

通過系統設置,實現每一步驟的參照或者引用能夠在參照的表單中實現被參照對象信息的記錄(如表單號等),確保通過查看某單據時能夠一目瞭然知悉單據信息的來源,以達到信息追溯反查的目的。同理,在某個模塊中生成的表單或者數據信息,在另外的相關聯的模塊或者系統中,能夠實現快速的調用,確保模塊間、系統間數據的共享、共建、共用,最大化地確保數據源的唯一性。

(4)根據各部門崗位職責,不斷放權、簡化審批流程。

信息化管理系統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改變現有業務流程。傳統模式下,流程的宂餘,很多情況是考慮通過設置層層的審批環節,將責任無限度地分攤給每個審批環節,減少自己審批的責任和壓力。物資管理系統運行後,應根據不同崗位設置相應的職責、權利和義務,確保責權利統一一致,能不增加審批環節就省掉,能承擔的責任絕不推脱。

(5)強化系統實施用户教育和培訓工作。

要採取以下措施增強用户對信息化系統的認同和接受,第一是頂層灌輸信息化系統推行勢在必行,讓用户在企業文化層面接受信息化系統;第二是增加培訓數量,通過不定期組織培訓,針對問題答疑解惑的方式不斷提高系統用户對系統的熟悉程度;第三是多樣化的系統學習方式,可以通過錄制操作視頻、編制操作手冊、針對性地使用案例詳解、或不定期組織系統使用溝通會的方式開展系統使用學習,使得用户通過多渠道瞭解系統、習慣使用系統、接納系統。尤其重要的是,項目完成後要對系統進行更深層次的管理員培訓,確保系統開發人員撤離後,我們的系統管理員能夠快速地接收系統問題並進行系統的維護。

5、結語。

信息化平台的優劣影響後期各類功能和需求實現,全員參與、供應商配合是保障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系統建設過程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針對重點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且循環迭代該過程是信息化系統建設與推進的良方。結合公司物資管理系統建設過程解析,希望能夠為後續信息化系統建設提供參考。

優化方案 篇8

個人特質編輯

1、制度意識,制度優化。對企業管理制度的功能、作用機制和結構有全面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有通過建立規範的制度來提高組織運作效率的意識。

2、制度知識。對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管理制度有廣泛地瞭解,探究各種管理制度的原理、作用及其優劣所在。

3、組織分析。密切關注企業內外部各種因素對企業運作的影響,及時瞭解與掌握組織管理運作制度的缺口和不盡人意的地方。

4、制度完善。根據執行情況對制度進行客觀的評估,對有缺陷或因工作任務的變化而需要改進的制度,及時進行修改、補充或重建,保持行政管理工作正常、高效地開展。

等級描述編輯

A-1級:對於企業的制度認識不足,對於國內外先進企業的制度很少了解;對於企業管理運作制度的缺陷不聞不問,沒有制度完善的責任感。

A-0級:對於企業的制度有一定的認識,學習過不少國內外先進企業的制度,並加以借鑑學習;能夠通過制定相關制度,規範制度,提高效率;對於公司制度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地加以修改與完善。

A+1級:能夠通過制定相關制度,逐步規範工作與流程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能夠對其他企業的做法加以借鑑學習;能夠在工作中留意制度缺陷和漏洞,積極反饋,便於制度的及時完善;在實施某項制度時,能都領會制度的主旨,根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實行。

A+2級:敏鋭的洞察力,卓越的分析能力,能夠分析和洞察組織內部管理制度中的缺口和薄弱環節,並有針對性地通過制度的建設、補充,不斷優化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提升和強化行政管理效力。

企業制度體系通常存在以下問題:其一,制度未實現歸口管理,並建立相應的管理流程。其二,制度未建立統一的框架,層次不清,界面不明。由此,政出多門,制度之間難免衝突,與業務實際不符,或難以對業務開展提供指引。

明確制度歸口管理部門之後,制度體系梳理及優化可從以下五個步驟展開:

1.制度資料收集與分析。

制度體系優化之初,需要對企業現行制度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分析,通過收集現行制度資料,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標準、程序文件、補充性管理規定、管理辦法、作業細則、紅頭文件、通知等文件,提煉制度主體所界定管理、業務活動,備註制度與業務實際的適用性,管理制度《制度優化》。

2.制度體系框架設計。

制度是企業戰略目標、盈利模式落地的載體之一,通過制度授權,使流程效率得以發揮。因此,制度體系框架設計首先需要根據組織、部門職能或流程分解,形成制度框架的橫向分類;其次,根據制度對具體工作的作用,形成制度框架的縱向分級。

例如,關於制度的橫向分類,從企業領導決策管理、戰略管理、顧客與市場管理、資源管理、生產運營管理、績效管理等六大管理系統出發,項目組劃分了決策管理、組織治理、戰略管理、顧客關係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管理、科技管理、相關方關係管理、安全管理、環境保護管理、績效管理、知識管理等20個制度模塊。

關於制度的縱向分級,項目組確定了管理制度、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三個層級,並根據制度規範管理事項的包含關係界定製度層級,明確了該制度在體系中的座標,解決了僅僅以制度名稱劃分制度層級,以及所謂制度、規定、辦法、細則等概念問題。

3.制度優化方案確定。

根據制度體系優化建立統一制度的目標,制度優化從制度結構、制度內容、格式規範、制度管理等方面展開。

制度結構方面,在前期制度資料收集、分析的基礎上,將現行制度納入制度體系框架中,判斷各制度模塊下框架是否完整、內容是否獨立,確定制度新增、結構調整、制度廢止等方案。

制度內容方面,從現行制度與業務實際的適用性以及優化空間大孝制度執行主體以及權責是否明確,確定制度內容修訂方案。

格式規範方面,需要通過標準格式界定製度的關鍵要素,因此不同性質、各層級制度要素和表述規範都將明確界定。比如,項目組界定一級管理制度包含適用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職責、程序活動、檢查與考核、報告和記錄、附錄等八個要素,並將流程圖與記錄表單作為制度附件。

制度管理方面,需明確制度建立、維護、檢查與考核等管理流程。

4.制度優化編撰。

根據以上四個方面制度優化方案,項目組制定了制度彙編目錄、制度修訂建議及制度格式模板,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編撰相關制度,並提出“格式規範、內容完整、PDCA”十二字寫作要訣。

格式規範指制度編寫要素齊全、表述規範;內容完整指以差異性內容分別描述制度規範各管理事項;PDCA是以PDCA循環對各管理、業務活動進行描述的一種方法。

5.制度審定,統一編號,彙編成冊。

由此,根據以上五個步驟開展制度體系梳理及優化,保證了制度與公司業務的一致性,提高了制度的實操性與流程運行效率。

優化方案 篇9

為了吸引並留住員工,企業的薪酬方案一般都非常重視現金報酬,其實現金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員工希望得到的還有深造培訓、晉升機會、精神獎勵及獨特的生活方式等。為此,企業必須調整舊的薪酬體系,以新的薪酬體系吸引、激勵和留住企業中的精英。

新的薪酬機制是相對於傳統薪酬而言的,傳統的薪酬機制是一種基於崗位、職務和內部均衡的一種僵化的償付體系。新的薪酬體系則完全是建立在以員工為基礎的全方位的整體薪酬體系,具體來説它包括十個部分:即基本工資、附加工資(定期的收入如加班工資)、間接工資(福利)、工作用品補貼(由企業補貼的資源,如衣服等)、額外津貼(如購買企業的優惠產品折扣)、晉升機會、發展機會(包括在職在外培訓和學費贊助)、心理收入(員工從工作本身和公司中得到的精神上的滿足)、生活質量(反映生活中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如上下班便利措施、彈性的工作時間、照看孩子等)、私人因素(個人的獨特需求,如能帶一條狗或啼哭嬰兒一起來上班等)。

薪酬方案的理念

建立一套“對內具有公平性,對外具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是一種以人為本、人性化的薪酬設計理念。這一理念不僅僅指薪水,而是指一種投資和回報體系,它由十種不同薪酬成分組成,結合了當今員工所期望的不同類型的薪酬意向,薪水只是其中之一。但是,除了金錢獎勵外,員工對於獎勵的選擇性和可選性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單一和僵硬的薪酬體制模式已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不少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對薪酬體制做一些改革卻比較困難,主要是觀念、利益導向和設計的困難等問題造成的。長期以來,國內外企業都普遍採用了績效薪酬的模式,而沒有考慮薪酬模式對普遍員工和特殊員工要求的選擇性。比如,有的員工希望拿自己的工資去換取另外一些他在企業得不到的東西,例如從工作中得到滿足;有的人就希望用自己的工資的一部分去換取一個沒有競爭壓力的工作環境。事實上,不僅在同一階段,不同的員工有不同的需求,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每位員工的想法也在改變。

不同的人對“薪酬”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將“薪酬”理解為員工所獲得的一切有形的(財物形式)和無形的(非財物形式)勞動報酬,包括工資、獎金等現金性收入和各種形式的福利、獎勵。一方面,許多企業的員工對薪酬也沒有明確的定義,而企業的人力資源部也沒有對員工的薪酬進行科學和可行的設計模式。大都採取隨大流的方式,即傳統的薪酬模式。而傳統的薪酬體制有許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薪水是受職位左右的:在傳統薪酬體制中,員工認為職位決定了薪水,加薪與業績無關;

2.無限額的加薪:當員工達到了職務頂端時,加薪即告終止,獲取更多的薪水的途徑就是老總將員工提升到更高一層的職務級別;

3.喪失獎勵的目的:薪水與員工的業績和貢獻不掛鈎,喪失了激勵的目的。以基本工資為例(在正式薪水調整之前),它通常與員工的工作結果、工作成就無關,拿薪水只不過是盡責盡職。而且每次加薪都是在底薪的基礎上。因此,員工每年都為過去一年的成績而增加薪水,這意味着在員工身上的個人投資逐年上升,而對應的生產力並不是以同樣的速度在遞增。

新的薪酬體系則從根本上解決了上述問題,突出了員工與企業之間的聯繫。員工所獲得獎勵的多少是與他們自己的努力奮鬥和公司業績的節節上升相關的。確保每個元素——基礎工資、可變薪水(激勵工資)和間接薪水(福利)等都起作用。不僅僅是指經營盈利分享,工資以能力為基礎和員工的參與,而是通過薪酬和福利(即現金和非現金手段),幫助建立一種企業與員工之間的夥伴關係,將企業的經濟效益與員工利益直接掛鈎。這種模式彌補了傳統薪酬的不足。它最本質的改變是,薪酬體制從以老闆為中心轉變為以員工為中心,員工從一個薪水的接受者轉變為薪水客户。

薪酬方案分析過程

職位是和薪酬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一定的職位就對應了相應的工作説明書,不對職位和工作説明書進行對照分析,就難以對初步薪酬進行有效定位。職位分析是確定薪酬的基礎。結合公司經營目標,公司管理層要在業務分析和人員分析的基礎上,明確部門職能和職位關係,人力資源部和各部門主管合作編寫工作説明書。下面是對薪酬方案分析的一些重要環節:

&

nbsp;

1.職位評價(職位評估)重在解決薪酬的對內公平性問題。它有兩個目的,一是比較企業內部各個職位的相對重要性,得出職位等級序列;二是為進行薪酬調查建立統一的職位評估標準,消除不同企業間由於職位名稱不同、或職位名稱相同但實際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不同所導致的職位難度差異,使不同職位之間具有可比性,為確保工資的公平性奠定基礎。科學的職位評價體系是通過綜合評價各方面因素得出工資級別,而不是簡單地與職務掛鈎,這有助於解決“當官”與 “當專家”的等級差異問題。

2.薪酬調查重在解決薪酬的對內公平和對外競爭力問題。企業在確定薪酬水平時,需要參考人力資源市場的工資水平。分析同行業的薪酬數據後,根據企業狀況選用不同的薪酬水平。影響企業薪酬水平的因素有多種。從公司外部看,國家的宏觀經濟、通貨膨脹、行業特點和行業競爭、人才供應狀況甚至外幣匯率的變化,都對薪酬定位和工資增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公司內部,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人員的素質要求是決定薪酬水平的關鍵因素。企業發展階段、人才稀缺度、招聘難度、公司的市場品牌和綜合實力,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在薪酬定位上,企業可以選擇領先策略或跟隨策略。

3.職位工資由職位等級決定,它是員工工資高低的主要決定因素。職位工資是一個區間,而不是一個點。企業可以從薪酬調查中選擇一些數據作為這個區間的中點,然後根據這個中點確定每一職位等級的上限和下限。例如,在某一職位等級中,上限可以高於中點20%,下限可以低於中點20%。相同職位上不同的任職者由於在技能、經驗、資源佔有、工作效率、歷史貢獻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他們對公司的貢獻並不相同(由於績效考核存在侷限性,這種貢獻不可能被完全量化體現出來),因此技能工資有差異。所以,同一等級內的任職者,基本工資未必相同。根據職位工資的中點設置上下的工資變化區間,用來體現技能工資的差異,這增加了工資變動的靈活性,使員工在不變動職位的情況下,隨着技能的提升、經驗的增加而在同一職位等級內逐步提升工資等級。

4.績效薪酬是對員工完成業務目標而進行的獎勵,即薪酬必須與員工為企業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相聯繫。績效薪酬可以是短期性的,如銷售獎金、項目浮動獎金、年度獎勵,也可以是長期性的,如股份期權等。此部分薪酬的確定與公司的績效評估制度密切相關。

薪酬方案的優化設計

新的薪酬體系,可以通過一個由十種薪酬組成成分組合而成的等式表達出來的。即:

tc=(bp+ap+ip)+(wp+pp)+(oa+og)+(pi+ql)+x

其中:tc=全體薪酬

bp=基本工資

ap=附加工資,定期的收入如加班工資

ip=間接工資,福利

wp=工作用品補貼,由企業或公司補貼的資源,如衣服等之類

pp=額外津貼,購買企業產品的優惠折扣

oa=晉升機會

og=發展機會,包括在職在外培訓費用及贊助

pi=心理收入,員工從工作本身和企業中得到的精神上的滿足

ql=生活質量,反映生活中的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上下班便利措施、彈性的工作時間、照顧孩子等)

x=私人因素,個人的特殊要求(如上班帶啼哭的嬰兒或其他寵物等)

在傳統薪酬體系中,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工資,在新方案等式中,我們稱之為基本工資(bp)。第二個是附加工資(ap),是企業或公司一次性支付的薪酬,包括加班費、股票期權和贏利分享,這種薪酬的發放可以是定期的,如加班費,但不是確保的。第三是間接工資(ip),或叫福利工資。在該等式中,我們把這三項分為一組,因為他們是現金支付,只是付的時間先後不一樣。

第四個是工作用品補貼(wp),指員工不必在外購買工作用品,由企業或公司提供衣服或家用工具等;第五個是額外津貼(pp),雖然數目在減少,但仍然是對員工一個較為重要的激勵手段。這一方式以前未被當作一種薪酬方式,但它的確給員工帶來了價值利益,因此把它和工作用品補貼放在一起。

第六和第七分別是晉升機會(oa)和發展機會(og),指在企業內部,員工的發展機遇和深造培訓機會。

一些員工喜歡工作中晉升的機會多一些。另一些員工熱衷於崗位培訓或由企業資助培訓,兩者都反映了員工對個人職業發展的關注。

第八和第九個分別是心理收入(pi)和生活質量(ql),指的是在工作中的情感彙報及協調工作、家庭生活之間的矛盾問題。最後是私人因素(x),從“吸引、留住和獎勵”的角度來看,這個因素也會對某個特定的員工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通過薪酬方案的分析後,接下來是為企業員工差異分類排序的問題。由於每個員工的基本條件及能力的差異造成了員工對企業的敬業度和貢獻度的質和量的不同,一般按照20、60、20的原則進行分類,即前20%(優秀),中間60%(平均水準)和後20%(低於平均水平)。這一分類的目的在於獎勵優秀人才,因為20%的他們才是企業真正希望留住的精英力量;大多數員工的業績達到平均水準,企業應按照市場水平給予薪酬。

新的薪酬方案等式把眾多薪酬解決方案中的因素統而為一,這種方法的背後,藴藏着一種薪酬理念,即薪酬必須以業績為主,並允許適當調整工資和獎勵的平衡。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在於,它包括了許多員工所看重的非現金薪酬的成分。該成分能像現金一樣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同時,這個等式讓僱傭雙方對薪酬的部份滿意元素和薪酬成本更加了解。差距指標和薪酬分析法能幫助企業和員工個人對期望和現實的差距進行量化,使企業能及時調整並解決和實現優化薪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