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方案範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方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方案範文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方案範文1

一、指導思想:

以中華禮儀教育為切入點,以培育學生優秀的民族品質、民族精神、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禮儀為內容,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重點,全方位,立體化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我校決定進一步推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工作。

二、實施原則

1、堅持針對性、實效性原則。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是站在學生終身發展的高度,站在對人的生命負責的高度,不是枯燥乏味的説教,不是應付形式的走過場,而是感悟一場場波瀾壯闊的生命歷程,傳承一部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過程,因此必須堅持針對性,實效性的原則。

2、堅持貼近社會實際、貼近現實生活、貼近高校學生的原則,為了使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在活動中應儘量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賦予傳統美德以時代氣息,體現時代精神。

3、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我們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不能僅僅只停留在感知的階段,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社會外顯行為,要將這種認識化為一種自覺的行為,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堅持知與行的統一。

三、工作目標。

1、總目標:以“孝、誠、敏、忠、禮”為切入點,通過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了解、掌握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知識,增強區別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道德判斷能力,不斷學美德、行美德、創美德;提高學校德育的整體水平,推進德育內容系統化、科學化、特色化的建設。

2、培養目標

以“孝”、“禮”為主題,培養學生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懂禮貌、講文明。

以“誠”、“禮”為主題,培養學生誠實守信、遵守諾言、知禮明禮。

以“忠”、“禮”為主題,培養學生忠心愛國、無私奉獻、懂禮行禮。

以“敏”、“禮”為主題,培養學生勤奮努力、聰明樂觀、明禮行禮。

四、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一)加強領導和理論學習,形成共識

1、成立中華傳統美德教育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2、加強傳統美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在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中起着骨幹、主導和示範作用,是傳統美德教育重要的保障機制。全體教師和輔導員都應參與其中來共同開發研究這一宏大的工程。

(二)立足主陣地找準突破口,紮實開展傳統美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必須找準切入點,形成以點帶面,以面成體的'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動態鏈。根據學校實際,經反覆論證我們選定以“孝、誠、敏、忠、禮”作為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突破口,從學生實際出發,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出發,循序漸進地去達到我們制定的培養目標。

1、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組長應組織全組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傳統美德素材,將傳統美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之中,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做到緊扣教材、自然進行、點滴滲透、細雨潤物、潛移默化。

2、將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開發樓道文化建設,採取多種形式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為主題,利用班會時間集體討論學習。

3、開展“五個一”活動。每兩週上一節德育課;每月評選一次禮儀天使;每月舉行一次日常禮儀規範大檢查;每學期評選一次美德之星;每學期舉行一次美德徵文比賽。

4、通過經典誦讀活動,感受中華傳統美德,誦讀《弟子規》,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薰陶。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學生的一生提供營養。

5、各班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點開展富有特色的美德教育活動,如“美德日記”、“誠信調查”等。

(三)聯繫社會生活實際,深化傳統美德教育。

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不能只侷限於學校、課堂,更應走出去,深入社會,貼近生活,貴在踐行,難在持久。

1、每學期至少兩次深入德育基地開展活動。到烈士陵園掃墓,接受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教育;看望孤寡老人,接受尊老愛幼教育。

2、號召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愛心捐助活動、安全教育日到街道發放交通常規宣傳單等,培養學生奉獻精神和禮儀常識。

3、組織學生開展“五個一”活動,要求學生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為;每天向師長説一句體貼性的話;每週蒐集一篇美德故事;每月向師長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學期給親朋好友寫一封信,向他們反映自己的學習、思想生活情況,交流感情。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方案範文2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連綿五千年,積累了豐厚的文化財富。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也是取之不盡的思想寶藏。園本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發展,推動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教研活動,學習我們的祖先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文化知識,繼承“仁、義、禮、智、忠、信、孝、勇”的民族秉性。我園以“自然育人,育自然人”為辦學理念,系統整合教育資源,逐步形成我園“快樂健康、富有活力、温馨和諧、自主創新”的園本文化,全面提升我園的核心競爭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質量,培養一批“知感恩,會説話,靠自己,敢嘗試”的新時代的“龍的傳人”。

  二、活動主題

小班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課題組提出的尊敬父母、團結友愛、熱愛集體、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中班開展傳統節日教育,開發具有特色的活動課程,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加深對祖國五千年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幼兒接受優秀文學薰陶,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發展潛能。

大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以開展古詩詞教學為切入點,讓幼兒從詩詞中體會韻味,品味詩詞的無窮意境,從而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三、活動目標:

發掘、構建我園傳統文化教育的校本課程,快速提高我園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組織領導:

組長:樑xx

副組長:楊xx

成員:全體語音組成員

五、活動原則:

1、全面性原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個幼兒身上得到落實,使每一名幼兒都能得到和諧發展。

2、整體性原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思想要體現在幼兒園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體系。

3、發展性原則:實施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提高,不急功近利。

六、活動過程:

(一)“走進經典”系列教育活動

1、讀(9—10月份)由語言教師負責利用入園時間、午休、雙休日等時間組織幼兒背誦《三字經》每週背誦10條,語言教師對每週所背內容作適當文字疏通,確保人人熟記內容;。

2、講(10—11月份)教研組開發校本課程,舉辦《三字經》解讀專題講座,引導幼兒加深對經典的理解。

3、賽(12—1月份)幼兒園圍繞《三字經》開展諸如誦讀、知識競賽、書畫、故事會等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寓教於賽,以賽促學。

(二)強化學生古詩文課內外閲讀

文學經典,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世界寶貴的精神財富,既是語言的經典範例,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藴涵着民族的精神和思想歷程,是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極好素材。我們將利用語言課堂強化了幼兒古詩文誦讀和古代經典名著閲讀。各班語文教師根據語言教材的編寫,進行適當的拓展,確定每週一首必背古詩篇目。

(三)興趣小組特色活動:

根據幼兒的愛好和特長,結合傳統文化教育,我們利用中秋、國慶、重陽、元旦等傳統佳節,開展書法、國畫、舞蹈傳統藝術活動小組,讓有特長的幼兒在活動小組中得以張揚,使中化傳統文化教育得以拓展和延伸。

七、活動措施

1、加強領導,科學規劃。

我園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和領導小組,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相關教研組組織落實、各領域老師協同配合的.局面,並把該項活動納入幼兒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劃之中。

2、立足園本,制定方案。

幼兒園將結合師幼的具體情況,立足本園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方案要具體、明確、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體做法,內容簡要、由易到難,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園自己的特色。

3、指導檢閲,規範提高。

幼兒園為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情況做好檢查和監督工作,並將其納入幼兒園特色建設評比、文明班級考評之中,將開展的專題活動作為開展幼兒園文化建設工作評比的重要依據,使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成為我園的自覺行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常規性活動。力爭每學期定期開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彙報展示活動,為幼兒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為教師的教學指導提供交流的平台。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方案範文3

寒假將至,根據寒假期間節慶、民俗等傳統文化活動集中的特點,為引導我校少先隊員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藴涵的價值理念,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和春節,進一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的要求,從小做起,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少先隊心中生根發芽,按照上級要求,我校決定在寒假、春節期間開展全體少先隊員“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實踐活動。

一、活動時間:

20xx年寒假、春節期間和新學期開學後

  二、活動主題

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

三、活動對象:

全體少先隊員

  四、活動內容

1、發揮自己的特長至少完成一件作品,即寫一幅春聯,畫一幅年畫,剪一對窗花,學會幾個燈謎,學唱一首民謠民歌,逛一次廟會,趕一次農村大集,看一次秧歌表演,看一次鑼鼓隊表演,製作一盞“花燈”,照一張過年全家福等。

2、參觀我市一處歷史名勝。鼓勵大家寒假期間在家長帶領下,參觀我市一處能體現我們濰坊歷史文化的.風景名勝、歷史遺蹟、文化公園等,瞭解家鄉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

3、學講一個傳統文化故事。寒假期間誦讀傳統文化經典圖書篇章,學講一個如“精忠報國”“聞雞起舞”“一諾千金”“孔融讓梨”等反映民族精神的傳統故事,感受藴涵在傳統故事中的家國情懷和精神追求,學習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4、每天為長輩做一件事情。動員少先隊員在寒假期間,每天為父母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在家打掃衞生、做飯、洗衣服、喂家禽等,為父母長輩製作一張新春賀卡,學習一項家務小本領,爭做懂事、有責任的家庭成員,踐行"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

5、做一個文明宣傳員。寒假期間,少先隊員要把在學校養成的講文明、講秩序的好習慣堅持下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家人或親朋好友,遠離封建迷信、賭博、浪費、亂放鞭炮等不良習俗和生活方式,在親朋好友中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6、完成一篇徵文。結合自己在尋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真實的人和事,完成一篇“我們身邊的優秀傳統文化”、“我眼中的春節”、“壓歲錢的用途”、“傳統故事伴我成長”等主題作文。

五、活動要求:

1、新學期開學後,各班組織一次“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主題中隊會,進行交流分享。

2、一至三年級的少先隊員,重點展示交流參加活動的體會感受;四至六年級少先隊員開展傳統故事講故事比賽和“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徵文比賽,並對在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少先隊員進行表彰。

3、學校對各班活動開展情況和典型案例、好的經驗做法等彙編成材料,並向外傳宣傳推廣,並給所在班級適當加分。

4、以上活動,多者不限,最好將各項活動的電子版照片,假期期間及時上傳QQ羣。

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方案範文4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深入開展,引導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二、活動主題

傳承傳統文化精粹,培育誠信厚德少年,創建和諧文明校園。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為習慣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活動內容

(一)加強傳統美德教育。

1。開展“亮家風守家訓”活動。家風家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藴含着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載體。通過開展徵集家訓好格言、講述家風好故事、拍攝家庭好風氣等活動,讓每個學生在“尋家訓、講家訓、守家訓”的過程中感覺到中華傳統美德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和行動自覺。同時,通過學生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帶到每個家庭和家族,帶動家長和家庭培養起良好家風,進而改進家庭教育環境,實現“用家訓育家風,用家風促校風”,推動家訓校訓兩相長,家風校風兩提升。

2、通過開展“倡美德做表率”活動,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引導兒童崇德向善,學習身邊的榜樣,從自身做起,從生活點滴入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通過深入開展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月等活動推進文明禮儀教育。包括升旗、就餐、課堂、尊師、同學間交往、穿戴、待人接物等禮儀習慣養成,引導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範。綜合運用課程教學、主題活動、道德實踐,把文明禮儀教育貫穿於學習生活全過程,讓學生感受禮儀之美,養成“講文明、懂禮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為習慣。

(二)重視傳統節日教育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融入到“開學第一課”、“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或紀念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廣泛開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的`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展演活動、團隊活動,引導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發揚傳統,教育學生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寓教育於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

1、開展“孝父母知感恩”活動。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感恩師長、感恩長輩”等主題道德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

2、開展“賞民俗憶傳統”活動。利用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傳統文化經典知識、故事的普及教育。積極挖掘這些節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學生民族感情,激發民族自豪感。

3、開展“愛祖國祭英烈”活動。以五一勞動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九月三十國家公祭日、十一國慶節為契機,引導廣大師生緬懷先烈,瞭解黨和祖國的發展史,不斷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經典誦讀教育。

1、構建國學經典誦讀體系。各班每學期要制定誦讀計劃,本着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開展符合學情實際的國學教學內容,組織師生讀《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構建誦讀體系。

2、搭建國學經典誦讀平台。豐富誦讀形式,開展“誦經典、寫經典、唱經典、演經典、展經典”等活動,即:每日開展“誦經典”活動,保證誦讀內容的落實;每星期開展一次“寫經典”活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寫字教學相結合;藉助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載體,圍繞孝父母、守誠信、善待人、好學習等話題,以詩文朗誦、快板、課本劇、美文説唱等新穎活潑的形式,把《弟子規》、《論語》、《禮記》、《孝經》等經典美文表現出來。

(四)開展地方文化教育。

1、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推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校園、進師生頭腦”;將地方傳統名人名事、文化遺蹟、藝術、傳播媒介等資源有效整合,構建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體系。

2、培育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紀念活動、重要歷史文化遺蹟、博物陳列館、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等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做好地方國粹教育。以學校原有項目的基礎上開展相關活動,如:民間藝術、泥塑、剪紙、戲曲、棋類、書法、刺繡、武術等傳統文化精髓教育,將中華文化精華髮揚光大。

五、組織保障

1、結合語文課開設書法課、利用早讀、課前進行詩文、弟子規誦讀;結合美術課開設美術欣賞繪畫課。舞蹈、習作可以結合興趣小組。

2、傳統文化融入各學科,利用語文、思品、綜合實踐課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3、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校園廣播、板報進行宣傳,利用好團隊活動課,讓學生從中發現樂趣,得到讚許,獲得鼓勵,提高教育效果。

4、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教師知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