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1

為指導各地進一步做好應急狀態下重點人羣醫療服務保障工作,根據省應急指揮部醫療救治組印發的《xx省應對大規模奧密克戎疫情醫療服務保障方案》(x疫指醫療組函〔20xx〕162號)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的

認真汲取大規模奧密克戎疫情應急處置期間重點人羣醫療服務難以得到有效保障等深刻教訓,結合前期我市疫情應急處置經驗,充分預估全市可能發生的大規模奧密克戎疫情暴發導致大面積區域封控管控乃至全域靜態管理等極端情況,統籌防控力量,規範處置流程,指導各地做好急危重症、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需定期輸血治療、孕產婦、新生兒等重點人羣醫療服務保障工作,維護正常就醫秩序,盡最大努力保障羣眾健康權益,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

二、政策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家衞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療服務管理滿足羣眾基本就醫需求的通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方案的通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精準做好醫療機構疫情處置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

三、處置原則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市級統籌、屬地負責、分區分級、高效規範、強化感控”的原則,根據疫情防控實際情況,完善應急狀態下醫療服務管理運行機制,落實差異化醫療服務管理措施,根據不同患者醫療需求進行分類救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嚴禁以疫情防控為由推諉、拒收、延誤患者合理的醫療救治,切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安全。

四、組織構架

(一)成立工作專班。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狀態下,各地要組織對轄區內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孕產婦、新生兒、需定期輸血治療、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羣進行全面摸底統計並登記造冊,於每月5日前對重點人羣信息(見附件1)進行動態更新,並將重點人羣數據彙總表(見附件2)報送市應急指揮部醫療救治組。

發生大規模疫情後,各地要迅速組織衞生健康、公安、街道辦(鄉鎮)、社區(村組)、醫療機構等單位成立封管控區域重點人羣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專班,在前期已建台賬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重點人羣的深入摸排,精準掌握相關情況包括所患疾病、就醫需求、常用藥品、日常接診的醫療機構等信息,暢通救治渠道,統籌做好患者轉運、車輛調度、秩序維護、物資保障等重點工作,做到責任到人,確保各項醫療服務保障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二)組建兩級醫療救治網絡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等實際情況,緊急建立“臨時醫療點-非新冠定點醫院”兩級醫療救治網絡。

1.臨時醫療點。

統籌轄區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鄉鎮衞生院全科醫生等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封控管控區域面積、人口規模、疾病類型、交通條件等情況,依託街道黨政辦公室、社區(村)黨羣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等建立臨時醫療點,原則上每5000-10000人設置1個臨時醫療點(見附件3)。

每個臨時醫療點安排1名有經驗的全科或內外科醫生、1名護士、1輛救護車或專用車輛進行24小時駐點保障。

及時與封控區、管控區內居民建立聯繫,告知其就診流程(見附件4、5),為封控區有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門醫療服務,為管控區居民提供駐點醫療服務,重點開展健康諮詢、健康監測、常見病慢性病診療和健康保健服務。

經評估確需外出就醫的,按有關規定規範轉運到非新冠定點醫院就診。

2.非新冠定點醫院。

根據地理位置、人口分佈、交通條件、專科特點、技術能力等情況,原則上指定1家救治實力強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作為封控管控區域重點人羣非新冠疾病救治定點醫院(見附件6),並指定1家後備定點醫院,在定點醫院因特殊原因無法承擔職責時,履行定點醫院職責,定點醫院(含後備)要安排具有5年及以上臨牀經驗的主治以上醫師成立救治專班,重點保障心梗、腦卒中、創傷、中毒等急危重症以及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需定期輸血治療、孕產婦、新生兒、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等重點人羣醫療救治,必要時統籌協調市級醫院相關專家團隊成建制接管病區。

各地應在應急響應啟動後6小時內將重點人羣非新冠定點醫院信息通過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對外公佈的熱線電話要確保24小時暢通,引導羣眾合理就醫。

五、應對措施

(一)及時釋放醫療救治資源

1.測算必備要素。

科學測算維持本醫院最低限度運轉所需的要素配置,包括必須開設的科室、必須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項目、必須的醫護人員配置、必須的.後勤保障等,縮減科室和業務規模,騰出牀位等醫療資源用於保障重點人羣救治。

2.釋放牀位資源。

嚴把新入院患者住院指徵,迅速對各病區在院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儘快為符合出院標準的在院患者辦理出院,積極將常見病、多發病患者以及恢復期的住院患者向下轉診,由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負責妥善做好患者後續康復服務。

3.保證人力資源

開展大規模核酸採樣等疫情防控工作,儘量減少從非新冠定點醫院抽調人員,優先從中醫醫院、婦幼保健機構、民營醫院以及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中抽調,集中力量保障重點人羣醫療服務。

4.做好物資儲備。

醫療機構要做好應對極端情況下物資儲備工作,至少常備維持院內工作人員和患者1周所需的生活物資儲備,做好醫院滿負荷運轉1個月的醫療物資和疫情防控物資儲備。

(二)加強轉運調度服務

1.加強車輛配置。

各地要在救護車的基礎上,加大轉運車輛配置力度,充分發動黨員幹部,在封控管控區外實行交通管制的區域以村/社區為單位組織志願服務車隊,保障羣眾就醫往返。

組織志願送藥隊,為網上問診、網上購藥羣眾提供送藥上門服務。

2.加強院前轉運。

堅持統一調度,強化120救護車24小時應急值守,3分鐘出車率達到95%。

120救護車不足時可緊急徵調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等。

在做好標準防護的基礎上,120急救單元可進入封控管控區域開展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轉運工作,堅決打通看病就醫“最後一米”。

按照規定對轉運車輛、車載設備等進行專業消毒,實行“一轉運一消毒”。

3.暢通急救熱線。

各地要充分預估疫情防控需求,提前儲備120急救熱線話務員,強化培訓和管理。

根據疫情形勢梯次擴容120急救熱線調度坐席,及時通過12345政務服務熱線或建立重點人羣就醫保障熱線等其他渠道分流羣眾諮詢訴求。

必要時,統籌電信、移動等話務員力量,確保受理能力充足,避免發生佔線問題。

(三)減少人羣聚集

1.實施分時段預約診療。

醫療機構要大力推行非急診預約掛號、預約檢查,有序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有效減少醫療機構人羣聚集和人員流動,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對於擇期手術患者,醫療機構應主動與患者溝通,全面瞭解患者意願與病情進展情況,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建議結合疫情防控形勢確定手術時間

2.推行互聯網醫療服務。

醫療機構要發揮互聯網醫療服務優勢,完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功能,通過應用互聯網醫院、“雲門診”等手段,大力推行“網上問診、電子處方、在線結算、送藥到家”模式,多途徑為患者提供線上疾病複診、健康評估、健康指導、健康宣教、就診指導、心理疏導等服務。

3.開通就醫諮詢熱線。

醫療機構要分別設立急診急救專線和信息諮詢熱線,並做好兩條線路的功能劃分。

急診急救專線僅用於120急救調度指揮,不向社會公開,避免遭到信息諮詢類電話擠兑;信息諮詢熱線要保持24小時暢通,及時準確迴應羣眾訴求。

醫療機構內發生疫情導致科室、病區被封管控的,要對醫務人員進行合理調配,將其充實到諮詢電話等從事線上醫療服務。

4.組建巡迴醫療隊。

在轄區大面積實行靜態管理情況下,各地要根據轄區內常見病、多發病分佈情況和人員分佈情況,組織精幹力量,組建巡迴醫療隊,深入小區、鄉村,為羣眾提供醫療服務。

(四)加強涉疫應急處置

1.加強科學研判。

針對出現新冠感染者的醫療機構,屬地衞生健康主管部門要組織疾控、院感、社區防控等方面專家共同研判疫情風險、管控範圍、處置措施等,科學精準提出疫情封管控建議,分區域、分科室、分單元劃定封管控範圍,有針對性採取科學防控措施,堅決杜絕以疫情防控為由一關了之、一封了之。

2.迅速有效應對。

當醫療機構發現“紅黃碼”人員和陽性病例時,要按照《四川省醫療機構發現“紅黃碼”人員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患者應急處置指引》和《關於優化“紅黃碼”人員就醫流程的通知》確定的工作流程進行規範處置,嚴防疫情擴散蔓延。

3.儘快恢復正常。

醫療機構整體封管控或停診,須經當地衞生健康主管部門同意,並報市應急指揮部醫療救治組備案,原則上不超過2天。

按照“快封、快篩、快消、快解”原則,儘快恢復正常醫療秩序。

4.保障醫療連續性。

各地要制定醫療機構特別是非新冠定點醫院整體封控後的應急處置預案,指定後備定點醫院接續承擔重點人羣定點救治任務。

(五)強化院感防控

嚴格感控措施。

醫療機構要堅決落實院感防控“四項機制”和三級院感巡查制度,強化預檢分診“六個一”,嚴格執行三級醫院“三通道”、二級醫院“雙通道”要求。

要每日關注“四川疾控健康提示”“健康廣安”等信息,及時對院內所有人員,包括住院患者及陪護的7天旅居史進行排查,並按規定報告處置。

要組織開展全員院感防控、穿脱防護服等培訓,全面覆蓋第三方保潔、安保、維修、護工、後勤、進修學習等所有人員。

1.升級病區管控。

通過分時段、分區域、分檢查室等多種方式,將住院患者和門診患者的放射、超聲、內鏡等項目分開檢查。

做到住院病區“四個嚴格”,嚴格病區封閉管理、嚴格設置過渡病房、嚴格病區陪護探視制度、嚴格落實住院患者核酸檢測,禁止加牀,禁止患者互串病房、陪護人員擅自外出。

2.落實閉環管理。

疫情發生地醫療機構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全部採取閉環管理,每天1次核酸檢測,不得回家居住,避免疫情由社區輸入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特別是非新冠定點醫院要提前與轄區內酒店簽訂獨家合作協議,儲備足夠數量的隔離房間,用作極端條件下醫護人員的閉環管理,確實不具備條件的,要在院內安排獨立區域安置人員休息。

實施分區收治。

醫療機構應在相對獨立區域規劃設置應急救治隔離病房作為重點人羣患者專用收治區,要落實好專門時段、專門通道、專門區域、專門病房、專門檢查設備、專門醫護團隊、專門保潔人員,開通救治綠色通道。

急診、透析室、手術室、重症監護室、分娩室等重點科室“非必要不封控”。

醫療機構要制定針對上述重點科室封管控狀態下在院內另一備用區域立即開啟相應醫療服務的應急預案,在採取封管控措施後,迅速啟動應急機制,全力保障重點科室醫療服務連續性,確保重點人羣得到及時救治。

六、重點人羣保障流程

堅持“追蹤到人、登記在冊、社區管理、上門觀察、規範運轉、異常就醫”的原則,加強重點人羣健康監測和健康管理,並結合實際開展診療服務。

(一)急危重症患者。

保持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正常開放,暢通急救綠色通道,對於急危重症患者在核酸檢測不明的情況下,要及時啟動和規範使用急診、搶救室、手術室、病房等設立的緩衝區域。

接診醫院要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和急危重症搶救制度,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及時有效診治,同步核酸採樣和快速核酸檢測,不得以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為由推諉、拒診或延誤治療。

臨時醫療點醫務人員應協調做好急危重症患者銜接和轉運,縮短院前急救時間。

(二)慢性病患者。

臨時醫療點或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負責解決慢性病患者就醫問題。

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團隊作用,根據《四川省長期處方管理規範實施細則(試行)》規定的適用病種和用藥範圍,視情況將符合要求的患者處方用量延長至12周,保障慢性病患者用藥需求。

通過電話、微信等加強遠程指導和隨訪,強化慢性病患者日常管理,滿足日常用藥和醫療諮詢服務。

醫聯體牽頭單位要加強對臨時醫療點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指導幫扶,提高慢性病治療管理效果。

(三)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需定期輸血治療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的重症患者。

統籌協調院內醫療資源,對於血液透析、腫瘤放化療、需定期輸血治療以及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的重症患者,要提供不間斷的醫療衞生服務。

在保證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可適當調整治療方案,通過增加治療週期、口服給藥等方式減少患者流動。

大規模疫情應急處置期間,各地應將血液透析患者按規定到定點醫院接受門診持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時,實施連續性血液淨化治療產生的相關醫藥費用,納入醫保支付,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四)孕產婦、新生兒人羣。

各級助產機構要根據建檔建卡及在冊情況,加強對孕產婦、新生兒的健康管理,主動通過線上、電話等多種形式,加強健康教育和諮詢指導,幫助孕產婦做好自我監測和個人防護,嚴格做好妊娠風險評估橙色及以上、孕36周以上孕產婦的健康監測和高危專案管理。

對於臨產孕產婦、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等需要急診急救的患者,由臨時醫療點的醫務人員或社區幹部協調閉環轉運至非新冠定點醫院(包括涉疫孕產婦救治專門醫療機構),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給予及時治療,也可直接撥打120或重點人羣保障熱線,安排轉運救治。

產兒科能力不足的由市級統籌醫療資源開展救治,不得以疫情防控為由拒診或延誤治療。

各助產機構要規範設置過渡病房、隔離分娩間等,對需要收住院但暫無核酸檢測結果的,應當先收治在過渡病房,在隔離分娩間進行分娩,待確認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後再轉入普通病房,核酸結果陽性的應規範轉運至具備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接受治療。

對需急診急救孕產婦和新生兒存在就診困難的,由轄區重點人羣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專班24小時值守兜底協調保障救治工作。

(五)其他重點人羣。

各地要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做好精神病患者、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空巢(獨居)老年人等其他重點人羣醫療服務保障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充分考慮各種突發情況導致羣眾看病就醫可能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應急預案,方案各個環節要明確到機構、明確到具體聯繫人。

非新冠定點醫院要強化責任落實,優化資源佈局,滿足診療需求,配齊相關醫務人員,配備充足的醫療物資和防疫物資,定期開展實戰模擬演練,確保發生疫情時迅速發揮作用。

(二)強化協調聯動。

各地要將疫情防控和各類重點人羣的醫療服務保障工作協同推進,優先保障重點人羣醫療服務需求,統籌做好醫療費用保障等工作。

根據轄區疫情發展變化,及時對可調用的醫療場所、人力資源、防護物資進行合理分配和優化調整。

按要求做好慢病管理、安全轉運、分類救治、院感防控等重點工作,切實保障羣眾醫療需求。

(三)加強宣傳引導。

各地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一旦啟動應急響應,要按照時間節點要求迅速將重點人羣非新冠疾病救治定點醫院信息包括地址、聯繫人、聯繫電話等,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進行社會公佈。

非新冠定點醫院要在入口處、公告欄等醒目位置公示各類重點人羣就醫流程、服務項目等信息,引導患者合理選擇就醫。

(四)夯實基層力量。

加強基層醫務人員隊伍建設,加大定向醫學生培養力度和履約管理,持續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定向培養“5+3”全科醫生,引導定向醫學生積極赴基層就業,不斷為基層醫療衞生機構輸送高學歷人才。

加強應急人才儲備,做好公共衞生應急服務崗位工作人員招募及培訓使用工作,多措並舉引導醫學畢業生到基層服務,不斷提升基層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五)嚴格責任追究。

在本方案執行過程中,對不執行首診負責制、推諉患者,玩忽職守、失職、瀆職,不服從統一指揮、調度,組織協調不力,措施落實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造成嚴重後果或重大輿情的,將依據黨紀、政紀有關規定,追究部門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2

為落實《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13號)相關要求,指導農村地區在當前形勢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衞生健康服務工作,確保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的返鄉人員和農村常住居民及時獲得基本醫療衞生健康服務,保障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各地要高度重視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衞生健康服務工作,根據新冠病毒流行株變異和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針對農村地區衞生健康服務資源相對不足,元旦、春節期間人口流動加大,在城市務工返鄉人員增多等情況,切實落實屬地主體責任,統籌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在農村地區形成科學有效應對疫情和全方位全鏈條做好健康服務工作的強大合力。要根據疫情狀況、病情輕重、緩急程度等匹配相適應的醫藥保障和健康服務資源,突出重點人羣管理,有序疏導診療需求,開展分類分層分級醫療衞生健康服務,最大程度保護農村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突出重點做好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務工作

(一)加強對“兩節”期間返鄉人員的健康提示和醫療保障服務。

地方各級疫情防控機制要加強統籌協調,指導縣級防控機制切實落實責任,加強對“兩節”期間返鄉人員的疫情防控宣傳引導。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及時關注掌握返鄉人員信息,提示做好健康監測,在返鄉初期規範佩戴口罩,減少與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併基礎性疾病者的接觸,並告知居住地鄉村醫療衞生機構聯繫方式。返鄉人員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時,可聯繫鄉鎮衞生院或村衞生室,鄉村醫務人員對其提供必要的健康諮詢、健康監測、抗原檢測、用藥指導等服務。對於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採取居家治療,提示其不外出,居家期間儘可能減少與家人接觸。村民委員會和村衞生室要為返鄉人員及時獲得對症治療藥物和抗原檢測試劑盒提供便利。對症狀明顯的可指導其到發熱診室就診,對出現多日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情況的,及時指導和協助向上級醫院轉診。

(二)強化農村地區重點人羣服務。

充分發揮縣、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及其公共衞生委員會、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作用,摸清村組內合併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孕產婦、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等人員健康情況。依託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並建立鄉村重點人羣健康狀況信息庫,落實《新冠重點人羣健康服務工作方案》,加強分類分級健康服務。鄉村醫務人員結合實際通過電話、視頻、微信或線下隨訪等方式加強對居家治療觀察人員的健康指導、監測和指導用藥、抗原檢測等服務。落實村民委員會對居家治療觀察人員的服務責任,尤其是對於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獨居老人、殘疾人等,要協助其進行健康監測並及時向鄉村醫療機構反饋。

(三)加快推進農村人羣尤其是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落實《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堅持“應接盡接”原則,堅持政府牽頭、部門聯動、村組動員,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快提升農村地區80歲及以上人羣接種率,繼續提高60—79歲人羣和其他年齡段人口接種率。承擔接種任務的鄉村醫療衞生機構要通過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或安排流動接種車下鄉進村等措施,最大程度為農村居民特別是老年人接種提供便利。

(四)加強宣傳教育。

各地要深入推進農村地區愛國衞生運動,結合健康鄉村建設開展形式多樣、農村居民喜聞樂見的科普宣傳活動。可通過鄉村廣播、小喇叭等用村民聽得懂、能理解的地方語言和方式,也可通過新媒體廣泛宣傳的方式,深入宣傳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推動科學理性認識新冠病毒和疫苗接種,可動員返鄉的健康人員參加村組志願服務。引導在走親訪友時,規範佩戴口罩、勤洗手,儘量少聚集、少聚餐,注意咳嗽禮儀。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規律作息、健康飲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態。根據區域疫情形勢和居民願望,適當控制農村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規模和調整頻次。

三、充分發揮農村三級醫療衞生機構醫防協同分級服務的作用

(一)各級醫療衞生機構協同聯動。

各地要按照《依託縣域醫共體提升農村地區新冠肺炎醫療保障能力工作方案》要求,推進落實農村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級分類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務。以省內城鄉醫院對口幫扶關係為基礎,遴選省內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按照分區包片原則,與各縣(市)建立對口幫扶機制,依託醫共體做好分級診療銜接,完善基層首診、接診、轉診流程。對於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的高風險人羣,鄉村醫療衞生機構及時指導抗原檢測和居家治療觀察,密切監測健康狀況,必要時指導協助轉診。加強老年人等重點人羣健康監測,確保高齡合併基礎性疾病等重症風險較高的感染者得到及時發現、及時救治,明確和暢通轉診“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效率。落實有轉診需求村民的交通保障機制,原則上通過自駕車或120急救車等進行點對點轉運,鄉鎮和村要統籌調度,動員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等協助就醫轉診。

(二)鄉鎮衞生院加快提升新冠肺炎患者接診能力。

鄉鎮衞生院發熱診室設置原則上應實現全覆蓋,要“應設盡設”“應開盡開”,暫未設置的可通過配置發熱哨點、指定發熱診區等形式提供發熱患者接診和開藥服務,發熱診區要清晰劃定就診流程,儘量避開與正常就診患者交叉,醫務人員做到規範防護。加強鄉鎮衞生院醫務人員培訓,提高對高風險重點人羣的識別、處置和分類分級健康服務能力。加強發熱、止咳、解痛類藥品儲備,適應農村居民用藥需求。鄉鎮衞生院要設立和公佈接診電話,通過村民委員會或村衞生室告知轄區村民,並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由專人或輪班接聽就診諮詢電話,對新冠肺炎相關常見問題應明確統一清晰的回答口徑。

(三)村衞生室就近做好農村居民健康服務。

通過上級醫療衞生機構協同支持,鄉村醫生對居家觀察和治療的重點人羣做好健康教育、健康監測、中醫辯證、指導抗原檢測和對症用藥治療等服務。鄉村醫生要將電話告知村組羣眾,方便及時聯繫,可通過視頻、電話等非接觸方式瞭解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症狀人員的健康狀況,根據抗原檢測和健康監測情況,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開藥和隨診服務。

(四)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發揮農村地區家庭醫生貼近村民的作用,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對簽約村民的'健康宣傳和教育,並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多種形式及時迴應簽約村民的健康諮詢和問題。加快提升農村地區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服務覆蓋面,對重點人羣實現簽約全覆蓋。

四、強化工作保障

(一)持續發揮好聯防聯控機制作用。

各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機制要切實發揮統籌協調、組織調度、宣傳引導等作用,落實政府責任,健全工作機制,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突出新形勢、新階段的工作重點,在資金、人力、資源、技術、設施設備等方面,加大對農村地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醫療衞生和健康服務支持保障力度,疏通瓶頸,破除障礙,解決問題。

(二)積極發揮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作用。

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及其公共衞生委員會要在當地防控機制的統一領導指導下,落實在疫情防控中的組織、動員、協調、宣傳、引導等責任,協同做好政策宣傳、健康教育、疫苗接種、重點人羣健康調查、感染者居家治療管理、購藥送藥和服務保障等工作。要建立完善村民委員會公共衞生委員會與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的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協作和信息共享。

(三)保障鄉村醫療衞生機構人力配備。

統籌縣域內醫務人員調配,結合鄉鎮衞生院服務人口和服務量,加大對鄉鎮衞生院醫務人員的配備力度,可通過上級醫院派駐醫師、招募近5年內退休醫務人員及增加臨聘人員等方式,快速擴充鄉鎮衞生院醫務人員隊伍。縣級醫院、鄉鎮衞生院逐級建立醫療衞生人員梯隊,在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醫務人員發生短缺時,梯隊人員立即通過駐點、巡迴醫療等方式填補空缺,確保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正常開診,衞生健康服務不斷檔。原則上,鄉村醫療衞生機構醫務人員不參加社會面核酸採樣服務,由當地政府統籌組織第三方機構或志願者服務。

(四)加強縣域內必需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盒儲備。

各地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新冠肺炎治療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盒的供應力度,鄉村醫療衞生機構、藥店要加強中藥、解熱和止咳等對症治療藥品、抗原檢測試劑盒儲備,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要按服務人口的15-20%人份動態儲備,人口稠密地區酌情增加。各省(區、市)要結合區域實際,制訂發佈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新冠對症治療藥品配置清單,市級加強統籌,縣域及時調度,藥品供應企業保證物流配送,確保鄉村醫療衞生機構清單藥品不斷供。加大中藥應用,有條件地區可將相應藥品、抗原試劑盒配置儲備為治療康復健康套餐包,向農村重症高風險人員和重點人羣發放。

(五)加強設備配置和醫療健康信息技術應用。

各地要加強鄉鎮衞生院氧療設備、便攜式肺功能儀和村衞生室指夾式脈搏血氧儀、紅外線體温計或額温槍等設備的配置。要建立完善鄉村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加快提升鄉村醫療衞生機構對新冠肺炎的診療能力。推進醫學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在鄉村、尤其偏遠地區應用,提升早發現、快處置能力,確保農村重症高風險人羣得到及時有效救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鄉村地區運用智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台或建立智慧健康驛站,提高服務效率。

(六)關心鄉村一線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

加強對鄉村一線機構和醫療衞生機構防護用品、消殺物資的保障供應,確保工作人員防護到位。關注鄉村一線防控人員和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科學排班輪班和調休補休,儘量減少或避免連續長期工作。要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積極改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要完善激勵獎勵機制,在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鼓勵支持,落實績效工資或臨時性補貼政策,調動鄉村醫務人員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3

為切實築牢社區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按照上級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現將進一步強化社區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按照“便於管理、任務相當、界線清晰、全面覆蓋、不留空白”的原則,以社區為網格,以居民小組(街道)、小區(樓棟)為基本單元,以轄區內所有住户(包括租房户)、所有流動人口為對象實施全覆蓋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劃分基本單元要科學合理,任務相當,便於管理,社區與社區之間、社區與村委會之間、社區內各單元格之間要做到無縫對接、不留空當。

二、將各級增派幹部、社區幹部、簽約醫生、民警、志願者、小區保安以及居民小組長、社區黨員等力量,整合分佈到各網格點、各基本單元,責任到點到人,對轄區內常住居民和流動人口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和動態排查管控,做到户户見面,確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底數清晰、動態明白。排查過程中要同時做好政策宣傳和居家不外出有關要求的宣傳。

三、對排查出需要納入監管的對象,要一個不漏地及時分類採取居家觀察或集中管控措施。對20xx年x月x日後所有省外返鄉、外來人員和密切接觸者,一律實行以家庭為單位的居家觀察;對轄區內的所有流動人員(含旅客)一律在指定地點實行集中觀察。所有居家和集中管控的對象必須逐一落實幹部包保和醫護人員監護責任,確保從源頭上嚴防嚴控,堅決防止疫情蔓延。

四、居家和集中觀察人員滿14天后,按照《xxxxxxx》文件要求按程序做好解除相關工作,解除後嚴格要求儘量減少外出和流動。

五、加大循環播放廣播、編印宣傳頁、印發倡議書和公開信、短信微信通知等工作力度,加強疫情防控信息通報,將科學防疫知識宣傳普及到户到人,提高羣眾疫情防控意識,推進羣防羣控、聯防聯治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六、各社區要加大日常巡邏巡查,堅決制止不戴口罩外出、無事閒逛或舉辦、承辦、邀約聚會、聚餐以及在居家以外的'場所打牌、下棋、跳廣場舞、聊天、喝茶(酒)、唱歌等聚集性活動行為,除確有急需事務辦理的人員,一律嚴控人員(車輛)流動,一律禁止走串互通;對公職人員不服從社區管理,不聽從社區指揮的,要及時進行嚴肅查處。各住宅小區在開展住户進出登記工作時,要嚴格管理,做到專人登記,禁止多人反覆使用登記筆,避免交叉感染,確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七、對基本單元劃分不科學、排查工作不細緻、落實管控措施不到位等造成不良後果的將嚴肅予以追責。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4

根據《xx省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中醫藥防治工作指引》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堅持中西醫協同、中西醫並重,做到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確保中醫藥早期干預、全程使用、全面覆蓋,減少輕型、普通型向重型轉化,減緩重型向危重型發展,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促進患者功能恢復,保障人民羣眾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一領導。

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意識。

在省、市、縣三級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下開展中醫藥防控救治工作。

堅持多方協作。

統籌調配優質中醫藥資源,建立中西醫專家協同協作機制,落實中西醫結合“四有”(有團隊、有機制、有措施、有成效)模式。

堅持平戰結合。

確保中醫藥專家隊伍、物資儲備、醫療救治能力準備到位,始終保持備戰狀態。

發生聚集性疫情時,快速反應,及時果斷實施中醫藥防控救治。

二、建立完善中醫藥防控救治應急處置機制

(三)建立中西醫協作防控救治應急處置指揮機制

市、縣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設置中醫藥防控救治專班,由政府分管領導、中醫藥主管部門有關人員、醫療機構負責人和中醫藥專家組成。

負責統籌調度全市中醫藥資源,做好新冠肺炎預防、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疑似病例救治和康復,確保在疫情防控救治過程中滿足廣大羣眾的中醫藥就醫需求。

各級中醫藥主管部門負責同志應參與應急指揮決策,疫情發生後,確保中醫藥第一時間參與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市、縣區衞生健康行政部門內部建立協調機制,由隔離點管理部門協同中醫部門做好中醫藥預防,將中醫藥預防納入社會重點人員隔離觀察事項。

由醫政部門協同中醫管理部門做好患者中醫藥救治,將中醫醫師配備、中醫藥救治落實到臨牀救治體系。

(四)建立中醫藥防控救治應急隊伍協作機制

市級組建1支中醫藥防控救治專家組和2支中醫藥應急救治隊,縣級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

中醫藥應急專家組由資深的中醫藥專家組成,主要負責根研究制定我市中醫藥防控救治措施和技術指導。

中醫藥應急救治隊由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中醫藥骨幹人才組成,主要負責落實專家組提出的措施,積極開展救治工作。

救治隊應具備整建制接管獨立院區和跨地區馳援的能力。

疫情防控指揮部中醫藥防控救治專班要統籌調配中醫藥防控救治專家組和中醫藥應急救治隊,對疫情發生地中醫力量薄弱、不能滿足中醫藥防控救治需要的縣區和外地市進行支援。

(五)建立中藥應急保障機制

將中醫藥物資納入疫情防控物資儲備管理,依託各級中醫醫院,做好常態化儲備,保障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防治需求。

原則上全市中藥儲備不低於轄區人口2%的用量。

加強中藥煎煮配送保障能力,市中醫醫院要具備不低於1000劑/日的煎煮能力,各縣中醫醫院要具備不低於500劑/日的.煎煮能力,並具備6小時運送至定點場所的分發能力。

應急狀態下,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統籌調配全市中醫藥資源,指定轄區內的中醫醫院或有一定規模的中藥製藥企業保障中藥供應。

中藥儲備、煎煮、配送所需經費由屬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協調解決。

(六)建立中醫藥防控救治信息共享機制

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將中醫藥預防救治信息納入信息共享機制,明確指揮部內部和上下信息共享流程,加強信息溝通,確保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救治相關信息收集及時、彙總準確,並及時向上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報送相關信息。

(七)建立中醫藥防控救治宣傳機制

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要將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情況納入疫情防控整體宣傳工作。

積極利用權威信息發佈、新聞發佈會、接受媒體採訪等平台,主動發佈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的權威信息,及時迴應社會關切。

發生聚集性疫情時,至少組織1次中醫藥預防救治專項新聞發佈會。

三、做好中西醫結合醫療救治工作

(八)落實定點醫院中西醫結合救治機制

定點醫院要實行中西醫結合工作院長負責制,明確具體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定點醫院主要負責人是落實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落實中西醫結合救治具體責任人,指定1名中層幹部專項負責中醫藥救治工作的協調落實。

將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救治納入到醫院管理和績效考核,落實《河南省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中西醫協同治療方案》要求,建立中西醫共同參與、全程協作、共享資源的緊密型、常態化中西醫協作工作機制,把中醫藥參與診療方案制定、聯合查房、多學科會診、病例討論納入定點醫院管理制度。

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定點醫院要合理配置中醫藥人員,每個收治患者的病區都要設中醫專崗,配備2名中級以上職稱的中醫醫師,負責病區所有患者的中醫診療。

承擔中醫專崗任務的人員,不承擔病區值班任務。

市衞生健康委要統籌調配轄區內中醫資源支援定點醫院。

病人入院後中醫醫師應在24小時內完成接診,制定治療方案,確保患者第一時間接受中醫藥治療。

對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醫專家參加多學科聯合會診,共同研究制訂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案。

建立中西醫聯合交接班制度,實行病區西醫、中醫“雙主任”負責制度,分工負責,共同管理病人。

由其他醫院調配至定點醫院病區的中醫醫師,服從定點醫院行政和業務管理。

(九)規範開展中醫藥救治工作

以國家印發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為基礎,依據中醫“三因制宜”、辨證論治原則,結合我市地域、氣候特點和人羣體質狀態,對新冠肺炎患者分類施治,精準用藥,規範化、同質化開展中醫藥診療。

市衞生健康委根據疫情進展和救治需要,組織中醫專家制定全市中醫藥救治指南或辨證要點。

定點醫院應規範病歷管理,在病歷中應規範記錄中醫診療內容,包括中醫四診及治法、方藥,病程記錄應體現治療過程、會診內容和意見,同時體現中醫診療的連續性和規範性。

堅持臨牀科研一體化,做好臨牀資料收集工作,病區醫師要認真總結中醫臨牀診療經驗和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療效,為臨牀研究提供病例觀察數據並提出救治建議。

國家和省指令性臨牀觀察和研究任務,定點醫院應給予協助和支持,結合臨牀救治開展觀察研究,按照實際研究工作需要統籌配備人員、設備、藥物等。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5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的醫療保障工作,切實保障羣眾的身體健康。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羣眾就診

(一)疫情防控期間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具體分區,按照就近原則,由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縣中醫醫院、各鄉(鎮)衞生院、大新錳礦醫院負責。

(二)封控區、管控區羣眾身體出現不適需就診,由各管控區工作人員打電話聯繫屬地醫療機構,由屬地醫療機構出診做好醫療服務工作。

(三)防範區羣眾在做好個人防護情況下自行到屬地醫療機構就診,發熱患者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哨點)就診。

(四)根據初診情況,病情超出屬地醫療機構的救治能力,由屬地醫療機構彙報相對應醫共體總院給予指導;如果均無法處理,由縣人民醫院派出120急救中心進一步治療。

(五)危急重症直接撥打縣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出診。

二、縣城區實行封閉管理期間各鄉(鎮)羣眾就診

縣域內封控區、管控區以外其他鄉(鎮)的`羣眾,患一般疾病正常就診的,就近在屬地醫療機構就診,如需到縣城醫療機構就診的,提前聯繫縣城醫療機構,由屬地村委(社區)或鄉(鎮)政府出具證明,各卡口給予放行。

發熱患者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哨點)就診。

三、工作要求

(一)各醫療機構要做好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醫療保障工作的值班安排。

(二)負責出診的醫務人員及司機要按規範做好個人防護。

(三)各封控區、管控區屬地鄉(鎮)政府要做好現場秩序維護,根據現場需要配合醫務人員做好醫療救治工作,確保救治通道暢通。

疫情防控醫療保障方案6

一、目標任務

為了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切實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權益,做好疫情防控相關藥品、醫藥耗材採購和醫療保障政策的銜接工作,發揮好部門職能,壓實疫情防控責任,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二、工作部署

(一)成立領導小組。成立以局長李梅為組長,副局長冀世惠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二)責任分工。在局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開展各項工作,根據縣各工作組的主要職責,結合我局實際,設立醫療救治組和物資保障組,李梅同志負責統籌醫保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領導、組織協調、工作督查等工作。具體分工如下:

1、醫療救治組(“哨點”檢測和核酸檢測工作):協助做好縣醫療救助組的各項工作,溝通協調處理疑似和確診的參保患者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費用的支付報銷工作;監測醫用耗材價格變化,及時預警藥品價格和供應的異常波動。

牽頭領導:冀世惠

成 員:覃燕羣

2、物資保障組:協助做好縣物資保障組的各項工作,溝通協調統籌物資保障工作;對接彙總各類信息數據,做好單位內部後勤保障。

牽頭領導:李 梅

成 員:盧紅菲

(三)局機關場所防控工作。

1、保障防護物資配備。準備口罩、消毒劑、洗手液、速幹手消毒劑、體温計等防控物資。強化人員培訓。安排專人(由辦公室負責)進行消毒操作規程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培訓,提升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

2、在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入口處要提醒人員,掃簽到碼、出示粵康碼、保持一米距離、佩戴口罩等。若發現紅碼(黃碼)人員立即向社區“三人小組”報備,並主動配合健康監測和核酸檢測,在未排除感染前不出行。

3、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用於投放使用過的口罩,並注意及時清理。

4、預防性消毒。日常以通風換氣和清潔衞生為主,同時對接觸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必要時對地面、牆壁等進行預防性消毒。

5、對幹部職工進行健康監測。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建立體温監測登記本。離連返回工作崗位人員需進行報備登記。每天上班前幹部職工要進行體温測量。

6、健康教育。在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人流量大的'地方張貼衞生防護海報,以及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定向推送防護知識資料。

(四)疫情應對。

1、設置應急區域。可在辦公場所或公共場所外設立應急區域;當出現疑似症狀人員時,及時到該區域進行暫時隔離,再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2、加強健康監測。幹部職工在崗期間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監測,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做好自我管理。

3、出現疑似病例應對。當幹部職工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時,及時安排就近就醫,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工作活動場所及使用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全局幹部職工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責任到崗、到事、到人,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守工作崗位,履行工作職責,確保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對工作缺乏責任擔當、敷衍塞責、消極作為的,要進行嚴肅處理。

(二)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全局幹部職工要加強相互配合,並主動加強與衞健、公安、市場監管、防控指揮部等部門的聯繫,及時瞭解或通報疫情發展情況,加強信息資源對接,科學做好衞生防疫工作。

(三)提高意識,加強防範。全體幹部職工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的同時,要切實增強自我防控意識,工作中要佩戴好口罩等防護設施,多鍛鍊,勤洗手,不聚集,不聚餐,發現疫情風險源頭要遠離,並主動做好疫情彙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