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方案

用工保障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用工保障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用工保障方案

用工保障方案1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穩中求進攻堅年”決策部署,全力打好“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壯大產業工人隊伍,支持企業用工,促進宜州區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桂穩就業保民生指辦發〔20xx〕5號)、《廣西壯族自治區“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關於開展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桂穩就業保民生指辦發〔20xx〕6號)精神,宜州區作為開展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示範縣試點,為確保專項行動有效開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行、企業主體、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促進產業工人發展制改革、提升產業工人職業素質、保障工人基本權益為重點,着力改革不適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和廣大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設一支適合宜州區發展需求的高質量產業工人隊伍,促進宜州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目標任務

圍繞“建設循環經濟強區,打造宜居旅遊名城”的發展戰略,依託宜州區豐富的自然、農業、人文等產業資源和較好的工業基礎,全面落實上級各項措施,着力打造“桑蠶繭絲綢、甘蔗綜合利用、生物質化工”三大循環經濟產業鏈,探索完善支持產業企業就業、培訓等用工服務的有效途徑、體制機制、政策舉措,推動就業、培訓、社保等惠企政策落地,切實做好產業工人培養和企業用工服務工作,緩解宜州區產業工人短缺、企業招工難問題,努力培養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

二、實施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8月,分三個階段實施:

(一)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3月1日—3月20日)。成立領導小組,制定方案、摸底調查、召開動員會、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3月21日—8月15日)。完成方案的各項重點工作。

(三)總結驗收階段(20xx年8月16日—8月31日)。總結示範縣試點建設經驗,評選一批優秀產業工人,形成典型材料。

三、重點工作

(一)全面摸清底數。一是統籌各部門資源,全面摸清宜州區產業特別是“桑蠶繭絲綢、甘蔗綜合利用、生物質化工”三大循環經濟產業鏈產業工人底數和企業用工情況,準確掌握產業工人總量、技能人才結構、企業當期生產缺工、擴大產能後預計缺工、企業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等情況,其中:區人社局負責區內勞務服務企業;宜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工業園區內企業;區工信和商務局負責工業園區外及電商、信息等企業;區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企業;區住建局負責建築行業企業;區交通運輸局負責運輸和物流企業;區林業局負責木材加工企業;區文廣體旅局負責服務行業企業;區桑蠶循環經濟發展中心負責桑蠶企業;確保底數精準、需求精準。二是建立企業用工台賬。梳理調查摸底情況,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三是及時研判,精準施策。定期收集新情況,及時更新台賬。充分運用台賬數據,分析、研判宜州區企業用工形勢,有針對性地提出專項行動具體工作措施。

(二)全面宣傳發動。一是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多形式、全覆蓋向勞動者推送就業政策和宜州區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推動信息進校園、進社區、進村屯,並向企業推送勞動力資源信息和求職需求。二是有效融合宜州劉三姐山歌文化,充分運用各類媒體,開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欄,宣傳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政策和基層探索,引導企業和職工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指引廣大農村富餘勞動力和產業工人潛力軍積極融入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行動中,選樹一批可比可學的改革典型,及時總結和推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三是深入開展“中國夢·勞動美·幸福路”等各類宣傳活動,營造崇尚勞動、重視技能、關愛工匠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全面推進專項行動工作

1.實施育才工程,壯大產業工人隊伍。一是企業自主育才。充分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支持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轉崗能力培訓等多種形式技能培訓。鼓勵名師帶高徒,全面推廣新型學徒制培訓。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職工培訓制度,完善企業終身職業教育培訓措施。支持企業設立技師工作站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支持產業集羣龍頭企業、領軍企業等成立職工培訓中心。二是試點帶動育才。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鼓勵重點企業“人人持證”。到20xx年11月底,推薦1—2家重點企業申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三是校企合作育才。借浙江大學對口支援河池學院項目之機,依託專家教授矩陣開展“傳幫帶”,培訓桑蠶產業技術人才;依託“宜州—南開大學實踐基地”和青年人才實踐基地,引導南開、中山大學等高校師生到桑蠶生產基地、繭絲綢企業調研實踐,獻智宜州;依託河池學院、河池市技工學校、宜州區職業教育中心等本地院校的資源優勢,支持與企業共建人才培養聯盟,在人才培訓方案制定、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考核評價等人才培養全過程開展緊密合作,根據企業需求,開展專業精準培訓。四是產學研融合育才。以國家東桑西移工程蠶桑資源綜合利用創新中心、河池市繭絲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平台,加強與國家蠶桑技術體系團隊、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站等合作,引進繭絲綢檢測中心、河池學院重點實驗室、桑蠶繭絲綢專家工作站等科研服務機構,與宜州專家團隊共同開展技術攻堅和合作經營。五是品牌引領育才。強化勞務品牌意識,以宜州區現有的自治區級“擋車工”勞務品牌為引領,建立健全勞務品牌培育機制和支持體系,培育一批勞務品牌龍頭企業,推動企業發展壯大。六是崗位練兵、競賽育才。鼓勵集羣內行業、企業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推動各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工人技能水平提升。

2.優化就業服務,保障企業用工需求。一是優化公共就業服務載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月”“金秋招聘月”“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殘疾人就業幫扶活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活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就業幫扶行動周”“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和“重點企業專場招聘會”“脱貧勞動力專場招聘會”“零工市場專場招聘會”等活動,探索和建立健全“10+3+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體系。二是優化公共就業平台。創新“互聯網+招工”服務方式,通過直播帶崗、提升村級就業社保平台及其他各類媒體,密集發佈宜州區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信息,促進技能人才市場資源有效配置,豐富公共就業服務方式,實現線上線下服務深度融合。三是優化重點企業用工支持。健全重點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探索推行“就業管家”服務企業模式,建立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制定重點企業清單和產業工人培養和支持用工方案措施,實行“一企一策”,優先保障重點行業、重點產業、重點園區企業用工,助推宜州區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3.統籌區內外資源,建立勞務協作機制。一是統籌宜州區產業用工需求和勞動力資源,搭建企業之間勞務協作平台,建立企業勞務協作機制,推動用工信息共享。二是抓好產業工人隊伍日常跟蹤服務,促進勞動力在區內有序轉移就業。三是結合宜州區實際,建立縣際勞務協作平台,統籌推進企業協調發展。探索與周邊縣區建立勞務協作關係,為本地企業輸入產業工人。

4.落實惠企政策,支持企業用工。一是將符合條件的產業企業設立為宜州區就業見習基地,支持企業搭建產業工人實踐鍛鍊和培養平台,引導企業用好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政策,提高高校畢業生在產業工人中的比例,優化企業產業結構。二是在《宜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宜州市促進絲綢產業加快發展的扶持獎勵辦法的通知》(宜政發〔20xx〕14號)、《河池市宜州區人民政府辦公關於印發宜州區重點產業招商引資扶持辦法的通知》(宜政辦發〔20xx〕76號)的基礎上,配套優惠扶持政策,健全激勵機制。三是堅持“技高者多得、多勞者多得、績優者多得”的原則,引導企業建立基於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鼓勵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四是探索出台落實技能人才落户、住房、就醫、子女入學、崗位聘任、參與職稱評審、學習進修等方面政策。五是鼓勵企業對聘用的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比照相應層級技術人員確定待遇,鼓勵企業設立技能專家、首席技師、特級技師等崗位。六是落實就業補貼等政策。強化惠企政策統一匯聚,常態化開展更新發布獎補政策及快速兑付等工作,結合實際落實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全力支持市場主體穩定崗位。落實企業新增崗位社會保險補貼、吸納重點羣體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帶動就業補貼、技能培訓補貼政策,降低企業用工成本,支持企業用工。七是評選一批優秀產業工人,充分調動企業和廣大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宜州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5.完善配套設施,優化用工留工環境。一是要進一步完善產業園區、企業集中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交通服務,完善配套幼兒園、中國小校建設,解決產業工人出行、子女就近入學問題,完善醫療衞生、文化體育、商圈配套設施建設,滿足產業工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二是指導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鼓勵企業針對產業工人薪酬待遇開展集體協商,適當提高產業工人薪酬待遇。三是支持和引導企業改善職工住宿、伙食等條件,有條件的企業應設置文體活動設施,增強企業吸引力,促進用工留工。四是強化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探索建立企業內部勞動爭議預防調解網格化工作機制,推廣“勞動維權+就業幫扶”工作模式,延伸就業服務鏈條;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健全監控預警平台,完善電子勞動合同系統。狠抓根治欠薪工作,暢通信訪、投訴受理渠道,提升辦理效率;不斷強化勞動者勞動權益維護力度,優化用工留工環境。

四、職責分工

本次專項行動由區人民政府統籌協調,建立部門協同、政企協同、上下協同、試點協同的機制,形成推進的整體合力。建立相應的工作協調機制,負責制定推進專項行動工作的政策措施、協調重大問題、監督檢查工作落實。加強政策理論研究,以問題為導向,集中優勢力量進行重點攻關。

區政府辦(高校辦):負責對接高校,統籌優化培訓師資隊伍,構建產學研平台。

區人社局:負責維護勞動者勞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負責彙總各行業主管部門上報的企業基本情況表,建立台賬;負責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負責對接高校、職業院校及培訓機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負責統籌規劃各類企業職業技能競賽;負責做好各類專場招聘會。

區財政局:主要負責保障專項行動的資金,規範資金使用及管理,落實各項補貼政策。

區工信和商務局:負責研究出台支持企業發展激勵政策;協助區人社局、總工會開展企業職業技能競賽;做好園區外企業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區發改局:負責產業工人培訓基地、企業集中區基礎設施等項目的立項審批工作,會同責任單位爭取上級各項補助資金。

區住建局:負責利用部門政策重點推進和改善產業工人住房問題;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利用部門政策重點優化公共交通服務,解決產業工人出行問題;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區文廣體旅局:負責加強園區體育、文娛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區林業局:負責做好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區教育局:負責完善配套幼兒園、中國小建設,解決外來務工產業工人子女入學、就近入學問題,進入校園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

區市場監管局:負責配合區人社局做好用工環境治理和整治,以及提供在宜州區註冊的企業台賬,確保專項行動有序推進。

區衞生健康局:負責完善園區醫療衞生配套設施建設。

區司法局:負責做好維護勞動者勞動權益相關工作。

區投資促進局:負責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的招商引資,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宜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優化園區用工留工環境,研究出台支持企業發展激勵政策;做好園區內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區桑蠶循環經濟發展中心:負責所屬行業企業產業工人底數和用工情況的摸底調查,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數據、更新台賬並上報區人社局。

區融媒體中心:負責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開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專欄,宣傳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政策和基層探索,選樹一批可比可學的改革典型,及時總結和推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

區總工會:負責督促指導企業健全工會組織,維護勞動者勞動權益;負責統籌規劃各類企業職業技能競賽。

區工商聯:負責做好企業用工信息和就業政策的宣傳。

區税務局:負責落實好各項減税降費政策,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支持企業用工。

各鄉鎮人民政府:充分利用村級就業社保平台、宣傳欄和顯示屏,做好企業用工信息發佈和就業政策的宣傳;組織剩餘勞動力參加各類專場招聘會;明確專人負責,每月5日前收集勞動力就業需求數據、更新台賬並報送區人社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宜州區開展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着力構建“橫向統籌協調、縱向層層落實”工作機制,全力推進專項行動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戚嘯區人民政府區長

常務副組長:韋景超區人民政府常務副區長

副組長:樊仲宇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盧炳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人社局,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韋力華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黃彬兼任,辦公室成員從領導小組各相關成員單位抽調人員組成,聯絡員:甘露珠,聯繫電話:3188027。領導小組會議由組長召集,也可委託常務副組長或副組長召集。根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原則上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全體會議,研究討論相關工作事項。

(二)加強調度指導。加強工作調度,加強信息溝通與工作聯繫,對標工作任務,每月報送工作進度,每季度報送階段情況,做好相關材料收集,建立專項行動工作台賬。

(三)完善政策配套。在全面梳理國家、自治區、河池市和宜州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基礎上,加大與自治區、河池市對接,結合實際研究就業、培訓等配套支持政策,加大對專項行動的支持力度,不斷細化完善相關措施和工作制度,對遇到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

(四)強化督查考核。把專項行動工作列為區政府重點督查事項,對相關單位工作落實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對落實不到位、推進不力的要通報批評、嚴肅問責、限期整改。

(五)加強資金保障。加大地方財政經費投入,積極籌措加強產業工作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經費。制定資金使用和監督方案,統籌安排、規範使用自治區支持資金和地方財政投入資金。

(六)加強總結推廣。要定期開展階段性總結,及時將行之有效的專項行動實踐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充分利用相關媒體和傳播平台宣傳試點工作取得的亮點成效、經驗做法、典型案例等,積極營造支持試點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

用工保障方案2

為積極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努力優化營商環境,主動幫助企業緩解“招工難”壓力,保障我縣園區企業順利開工投產和正常生產,幫助城鄉勞動力就近就業,經縣促進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並報縣政府同意,決定在全縣組織開展服務園區企業用工專專項行動,為抓好工作落實,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全面打好政策和服務組合拳,暢通勞動者招工信息獲取渠道,打造良好的用工環境,發揮企業用工主體作用,提供更優質的企業用工服務,緩解企業用工壓力,助力我縣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目標

建立服務園區企業用工長效工作機制,落實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勞動者崗位信息獲取更便捷、企業用工渠道更暢通、企業招工服務更優質、園區基礎配套更完善、企業用工主體作用發揮更積極、部門協作更有力,為我縣新引進項目順利開工投產和園區企業正常生產提供充分用工要素保障。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摸清用工供需信息底數

1.開展常態化園區企業用工調度。採取“部門動態跟蹤排查+企業主動申報”的方式,對園區企業用工情況進行排查分析和調度推進。縣人社部門要會同園區管理部門在7月中旬前對園區企業用工信息開展-次全面摸排,準確掌握本轄區企業當前缺工情況和計劃用工情況。園區管理部門要建立企業用工需求動態管理台賬,通過動態跟蹤和引導企業主動申報等方式,實行一週一調度,及時更新台賬,並將有關情況反饋至縣人社部門。各有關職能部門在調度企業缺工情況時,要與園區管理部門和人社部門進行核對,統一統計口徑,真實反映情況。[責任單位:縣經濟開發區、縣人社局、縣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含縣舜皇山管理局,下同)]

2.開展城鄉勞動力資源信息採集。結合充分就業社區(村)建設和失業率調查工作,組織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進一步摸清農村勞動力尤其是返鄉農民工的就業信息、就業需求、就業意向和職業培訓意願等情況,並向居民大力宣傳就業失業登記制度,引導失業人員主動進行求職需求登記,不斷更新完善勞動力資源台賬和信息數據庫。各單位要督促鄉鎮街道全力做好相關工作的支持配合,提供人員和經費保障。有條件的單位也可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採集勞動力資源信息。(責任單位: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含縣舜皇山管理局)

(二)多渠道宣傳企業招工信息

1.全媒體宣傳。利用網絡、電視、報紙、視頻號、宣傳欄、電於顯示屏等傳統和新興的宣傳載體,多形式、全方位發佈企業格工信息、線下線上招聘會信息,大造招工輿論宣傳聲勢。[責任單位:縣經濟開發區、縣人社局、縣委宣傳部,各鄉鎮人民政府(含縣舜皇山管理局,下同)]

2.就近發佈信息。在城鄉公交車、車站、商場、鄉鎮集市、居民小區、村口等人員集中地區設立招工宣傳欄、張貼崗位信息,組織村(社區)幹部進村入户向居民發放招工手冊,使羣眾能夠就近了解企業最新招工信息。(責任單位: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靶向推送崗位。導出公共就業服務平台中的登記失業人員、未就業退捕漁民、失業脱貧人口、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勞動力信息,羣發招聘信息短信,聯合婦聯、殘聯、共青團、退役軍人事務、農業農村等部門,發揮村(社區)幹部、網格員、勞務經紀人等力量,整合勞動力信息資源,在各類勞動者微信羣、網格羣、業主羣、村民羣中發佈招聘信息,將崗位信息直接推送至勞動者手中。(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婦聯、縣殘聯、縣團委、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教育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優化招工服務方式

1.集中開展“雙百招聘”活動。6月份開始,集中開展“雙百招聘”活動,集中利用100天時間,發動全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分地區、分行業、分專業、分工種,利用大型節假日和農村趕集時期,策劃舉辦6場次以上企業用工招聘會,幫助至少100家次重點缺工企業開展現場招聘活動,解決急需用工問題。每個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深入鎮街、鄉村和社區廣泛宣傳組織,開展招聘活動不少於10場次,對接服務缺工企業100家次以上,為駐地企業提供用工招聘服務。集中活動結束後,各單位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深入開展常態化企業用工招聘服務活動。(責任單位: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推行不間斷線上招聘。大力推廣運用“永州智慧就業”等線上招聘平台,以新引進企業和園區重點企業為重點並安排專人服務對接,分行業產業鏈、務工人羣等,各單位聯動,線上線下聯動,注重匹配,廣泛宣傳,精準推送,從6月份開始100天舉辦10個以上專場網絡招聘會,保持各類線上招聘活動實時在線,做到天天有招聘、時時可求職、隨時有服務,力爭實效。[責任單位:縣經濟開發區、縣人社局、縣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含縣舜皇山管理局,下同)]

3.開展上門招工服務。人社部門、園區管理部門和街道鄉鎮要共同組建招工小分隊,帶領企業人員走村入户、送崗上門,定期組織有務工意願人員進入園區現場參觀企業,對各鄉鎮有3人以上的願意到園區務工人員,安排專車下鄉接至企業入職。(責任單位: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協助開展校企合作。按照地域就近、專業相近原則,把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學生跟崗頂崗實習、實踐教學與階段性幫助重點企業解決用工缺口結合起來。積極聯繫市內外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與本地企業對接,推動學生實習專業和企業用工崗位精準匹配,搭建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對接機制,提高實習人員與企業需求崗位匹配度。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發揮技工教育聯盟作用,打造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全鏈條培養的技工教育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技能人才培養服務。(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教育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5.實施“機構助企用工”行動。組織6家以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接10家次以上缺工規模較大的重點骨幹企業、重大項目等,提供用工招聘、勞務派遣、服務外包等用工服務。對接10家次以上重點用工企業,多渠道幫助重點企業解決缺工問題。搭建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信息對接平台,引導企業主動運用市場化手段招工用工,實現供求信息無縫銜接、精準匹配。(責任單位: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6.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壯大。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台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財政、税收、金融、場地、人才等方面給予扶持,助力人力資源服務業迅速發展壯大,培育提升人力資源市場功能,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為全縣產業和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和服務,更好地保障企業人才用工需求。(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財政局、縣税務局、縣金融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引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留鄉就業

1.營造氛圍引導。通過網站、公眾號、老鄉羣、鄉賢座談會等方式宣傳推介家鄉的經濟發展前景、宜居宜業環境、就業崗位、工資水平等情況,激發鄉親們的鄉情鄉愁,引導他們留鄉返鄉就,共謀發展。(責任單位:縣委宣傳部、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實地感受引導。人社部門、園區管理部門和街道鄉鎮要針對性組織返鄉農民工代表到工業園區、產業項目示範點等進行現場參觀考察,讓他們實地感受家鄉發展變化和企業發展狀況,從而引導他們留鄉就業。(責任單位: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信息推送引導。與移動通信部門合作,向外地手機號碼入永人員自動發送招工短信;抓住雙搶農忙、中元節、中秋節、國慶等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時期,在車站擺放企業招工信息宣傳板報,為返鄉農民工發放企業招工宣傳資料。(責任單位: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五)建立招工穩崗激勵機制

1.發放招工補助。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農村勞務經紀人、村(社區)幹部、老員工帶新員工等幫助園區企業招工,每成功介紹1名勞動力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給予300元/人的就業創業服務補助。(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支持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支持園區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建設職工培訓中心,廣泛開展企業內部職工技能培訓,提升產業工人素質和整體技能水平,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鼓勵開設就業幫扶車間。鼓勵園區企業將操作簡單、方便易學、用工靈活的生產環節下沉至鄉鎮,開設就業幫扶車間,將招工壓力分解至鄉村,對就業幫扶車間按規定給予場地、物流、以工代訓等補貼。(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鄉村振興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全面落實園區企業社保降費,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崗位補貼等援企穩崗政策,減輕企業用工成本,同時積極探索實施就業補貼“免申即享”,由“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資金找企業、服務找企業”轉變。(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六)提升招工留工能力

1.完善園區基礎配套。繼續加強園區公共設施建設,為企業員工提供吃、住、行、醫療、健身、休閒、娛樂、子女入托入學等基礎性服務,為企業員工營造寬鬆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責任單位: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工信局、縣商務局、縣衞健委、縣教育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在人力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要引導企業充分發揮招工主體作用,通過優化招工條件,完善工資增長機制,改善工作環境,豐富人文關懷,提高企業形象品牌,增強企業招聘吸引力,努力做到“環境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吸引和留住員工,企業要與職業中介機構加強合作,推動企業用工市場化服務。(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發改委、縣工信局、縣商務局,各縣鄉鎮人民政府)

3.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督促企業與員工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及時足額支付員工工資;加大執法力度,杜絕出現企業拖欠員工工資現象,及時解決企業與員工之間發生的.勞資、福利、工傷等糾紛,營造和諧的勞資關係;堅持“低水平、廣覆蓋”,把社會保險擴面徵繳的重點放在工業園區企業,督促企業為員工繳交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等,切實維護員工權益,解除員工的後顧之憂。(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醫保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加強基層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採取公開招錄(聘用)、公益性崗位安置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納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人員等,積極推薦大學生到基層平台實習或見習等,不斷穩定充實基層平台人員力量,確保每個村(社區)配備1名以上專職就業專幹,保障企業招工基層服務力量。(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委編辦、縣財政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加強組織。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到做好企業人才用工服務保障工作對推進“六穩”“六保”工作任務落二實和推動我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極端重要性。[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含縣舜皇山管理局,下同)]

(二)研判形勢,總結經驗。各級各部門要認真調查研究本轄區園區企業用工形勢,引導要求企業在招工過程中結合實情放寬年齡、性別、學歷等限制條件,認真分析企業招工難的問題,研究調整對策、及時調度工作,努力解決服務企業招工工作的難點堵點問題:要積極挖掘和總結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形成二套有效的招工辦法,加強宣傳推廣。[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含縣舜皇山管理局,下同)]

(三)做好統計,加強調度。各級人社部門要落實專人負責數據信息統計工作,及時調度統計本轄區企業用工情況,分析專項行動的工作進度和成效,確保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效。發改、工信、商務、統計等部門要加強銜接,定期共享情況,統一用工數據口徑,專項行動工作情況實行一月一調度,聯繫人:唐毅剛;聯繫電話:13787691196。[責任單位:縣人社局、縣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各鄉鎮人民政府(含縣舜皇山管理局)]

用工保障方案3

為進一步加強重點工業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工作,積極引進和培養各類技能人才,全力保障重點工業企業用工需求,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就重點工業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工作提出如下安排: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招工引勞工作,加大用工保障服務力度,提升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水平,為重點工業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

二、工作目標

1.20xx年度內完成招引普通勞動力20xx人以上,以後每年遞增10%以上;

2.20xx年度內招引高校畢業生、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以後每年遞增10%以上;

3.20xx年度內建立市外勞務合作基地3個,以後每年增加1家以上;

4.20xx年度內引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家,以後每年增加1家以上。

三、工作舉措

1.完善日常機制。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市場日常招聘機制、用工保障服務應急解決機制、聯動服務機制、校園招聘及校企合作機制,推進用工保障服務工作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

2.突出服務重點。將一次缺工50人以上的重點工業企業、招商引資新開工投產項目作為服務重點,加強鎮(街道、園區)和部門聯席會商,實施重點交辦,做到“一企一策”“特事特辦”“快速反應”,確保企業缺工難題及時得到有效緩解。

3.激發市場功能。完善每週三、週六日常招聘機制,推行“2+N”常態化招聘活動,全年舉辦各類招聘會不少於100場,定期舉辦重點缺工企業專場招聘會。充分發揮桐城市人力資源市場網、“桐城就業”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的作用,為招聘單位和求職者架設便利溝通橋樑。

4.鼓勵返鄉就業。各鎮(街道、園區)要緊緊抓住春節期間外出人員返鄉契機,通過逐一走訪、座談交流、組織參觀、舉辦招聘會等形式,積極動員和組織在外工作的人員返鄉就業創業;要認真組織外出返鄉人員參加“春風行動”招聘活動。市人社局、市融媒體中心要精心策劃好系列宣傳活動,通過政策引導、典型示範、企業推介等,積極營造就地就近就業創業的濃厚氛圍。

5.挖掘勞動力供給潛力。各鎮(街道、園區)要組織開展企業用工需求和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狀況“兩項調查”,組織舉辦“招本土、引周邊”專場招聘活動,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發揮村級基層組織作用,跟蹤服務、多措並舉鼓勵和吸引本村在外大學生及其他優秀人才回鄉就業創業。

6.擴大勞務合作成果。充分利用“兩皖”勞務對接中桐城與蕭縣之間的合作機制,強化勞務合作密度,提升勞務合作效能。同時,各鎮(街道、園區)也要積極走出去,探索新建勞務合作基地,組織有用工需求的企業赴勞務合作基地開展招聘活動,大力招引企業急需的技能員工。

7.引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針對企業用工形式多元化和用工需求的差異性,大力引進市外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積極鼓勵本市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發展壯大,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在企業人力資源配置、人員輸送、技能培訓、後續管理服務等方面的作用。

四、政策扶持

1.落實招引人才崗位補貼

(1)企業聘用的具有全日制本科學歷(學士學位)的高校畢業生或具有中級職稱的人才(含技師),簽訂三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工作滿一年的,從聘用之日起按每人每月700元標準發放補貼(最多三年)。

(2)企業新引進的在縣(市、區)(本市以外)級技能大賽獲前3名、在市級技能大賽獲前5名、在省級技能大賽獲前10名的技能型人才,在對口崗位工作滿一年的,從聘用之日起按每人每年1萬元標準發放補貼(最多三年)。

(3)企業引進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級職稱的人才(含高級技師),在我市企業關鍵崗位上工作一年以上的,從引進之日起按每人每月1000元標準發放補貼(最多三年)。

(4)企業引進的博士生或具有正高專業技術職稱並在對口崗位工作一年以上的人才,從引進之日起按每人每年5萬元標準發放補貼(最多三年)。

2.激勵高技能人才培養。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按高級技師5000元/人、技師3500元/人、高級工20xx元/人標準,給予培養單位或職工個人研修提升補助。推行“名師帶高徒”“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新型學徒制,給予市級以上認定的每位名師2萬元一次性帶徒津貼、技能大師工作室3萬元一次性補助。(就業補助資金項目)

3.提升企業員工職業技能。將企業新招聘人員全部納入技能提升培訓計劃,緊緊圍繞企業技能需求,加強對緊缺工種的技能培訓,突出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按每人不低於800元的標準直補企業,企業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省人社廳工種目錄公佈的標準直補企業。(就業補助資金項目)

4.獎勵招引人才機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職業中介機構、職業經紀人招引返鄉或市外人員來桐就業,按照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助。其中,服務期滿6個月的按40%補助;服務期滿一年以上的按100%補助。已經在市內就業流動的人員不列入補助範圍,返鄉就業人員的認定須在市人力資源信息庫中比對,或本人提供上年度外地工作相關材料證明,市外户籍的人員以身份證為申報憑證。(就業補助資金承擔每人200元)

5.啟動超齡人員的商業保險補貼。對企業生產一線崗位中女性超過50週歲、男性超過60週歲的,同時又是企業所需的技能人才,由於無法參加社會保險,只能由企業參加商業超齡人員留用意外傷殘險的,按50%的.比例給予最多每人每年1000元的補助。

以上扶持政策執行範圍暫僅限:重點工業類規上企業和效益評價中A類、B類工業企業(由科經局認定),以及重點招商企業(由招商中心認定)。

以上扶持政策屬於《桐城市人才引進與培育工作的政策措施》(桐發〔20xx〕17號)措施的細化與延伸,執行期限同步,但不重複享受。

補助資金申報及招工工作聯繫窗口:市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人力資源市場窗口,聯繫人:汪鋒,聯繫電話:6205347。

五、保障措施

1.明確責任,強化認識。各地、市直相關單位要強化“招工與招商並重”的理念,把用工保障服務作為重要工作來完成,加強領導,明確任務,責任到人。要強化全局意識,服務範圍覆蓋全市,要堅持重點導向,服務中樞着力經開區。

2.落實經費,優先保障。以上政策中符合就業補助資金使用範圍的由就業補助資金支出,其他部分由市財政依託人才基金統籌解決。下達到各鎮(街道、園區)的招工任務,按每人50元的標準,由市財政配套工作經費。

3.嚴格考核,兑現獎懲。各鎮(街道、園區)要高度重視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工作,加強與市人力資源市場的協作與聯動,及時瞭解勞動力就業信息及企業用工需求,幫助返鄉人員儘快就業。根據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對各地進行考評,按50%的權重計入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就業創業工作”考評分值中,並將用工服務成效納入招商工作考核指標中。

4.強化督查,務求實效。市政府督辦室牽頭實行定期督查,對督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通報,對工作不力、進度緩慢的,按有關規定進行問責,對用工保障服務工作情況好的鎮(街道、園區)進行通報表揚,並給予一定獎勵。

用工保障方案4

為深入貫徹“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切實做好重點企業和重特大項目用工服務保障工作,緩解部分企業“招工難”“技工荒”問題,助推淮安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制定本措施。

一、加強勞動力資源供需監測

(一)加強企業用工監測。建立完善基於企業用工需求、市場招聘、社會保險繳納、失業登記於一體的企業用工監測機制,動態進行用工監測分析和調度保障。對重點企業、重特大項目以及緊急缺工100人以上的企業,安排專人幫辦服務,通過餘缺調劑、本地挖潛、勞務輸入等方式解決用工缺口。

(二)促進人力資源有效對接。分析把握城鄉勞動力供給狀況和新業態從業人員、外埠來淮務工人員等基本信息,統計發佈全市人力資源市場供需信息和企業工資市場指導價位,促進未就業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返鄉人員等各類求職者與用工需求企業有效對接。

二、拓寬招工用工渠道

(三)優化公共招聘服務。常態化組織線上線下招聘,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適時組織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赴市外招聘,按省內不高於1000元/場/家、省外不高於3000元/場/家的標準給予經費支持,由招聘活動組織單位統一列支,用於招聘期間交通、食宿、展位、宣傳等支出。

(四)鼓勵社會力量薦工。各類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其他就業服務社會組織介紹勞動者在我市企業(用人企業不得為勞務派遣公司)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3個月以上(不含補繳)的,給予一次性補貼。其中,介紹客籍勞動者初次在我市企業就業的,給予薦工組織1000元/人的一次性補貼;介紹我市户籍外出務工勞動者返回市內企業就業的,分別給予薦工組織1000元/人、返鄉就業人員1000元/人的一次性補貼。

(五)拓展區域勞務協作。深化與外省市勞務協作,對接當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技院校開展勞務合作,開發一批勞務合作基地,設立一批省外招工服務站,通過駐點招工、委託招工等方式引進省外勞動力資源。“十四五”期間,全市勞務合作基地新增20個。根據年度勞動力引進活動開展情況及實際工作成效,給予勞務合作基地5-10萬元/年的運行補貼。

(六)推進在校生頂崗實習。支持在淮高校、職技院校根據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安排學生頂崗實習。學生頂崗實習滿3個月並與企業簽訂工作意向合同(協議)的,從頂崗實習之月算起,按500元/人/月的標準給予學校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補貼。

(七)支持企業開展共享用工。將企業共享用工服務納入公共就業服務範疇,幫助開展共享用工的'企業發佈供需信息、組織對接活動、提供政策諮詢等。企業間開展共享用工的,給予輸出員工企業500元/人/月標準的補貼,每年不超過3個月。

(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制定《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意見》,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育引進,建成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到“十四五”末,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穩定在100家以上,其中大中華區100強1家,省級品牌3家,營業收入超億元的不少於10家。常態化組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進人力資源競賽,優勝的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市級人力資源服務骨幹企業的給予5萬元的一次性獎補。

三、促進技能型員工供給

(九)強化就業技能培訓。實施“技能淮安”行動,促進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相互補充,大規模多層次培訓技能人才。實施重點羣體專項培訓計劃,充分挖掘城鄉勞動力資源,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活動,每年開展返鄉人員、新生代農民工、城鄉“兩後生”、登記失業人員等重點羣體技能培訓2.5萬人次以上。動態調整補貼目錄和標準,深化“勞動者選單、政府買單”培訓機制,支持企業、在淮院校、培訓機構開展崗前、轉崗、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規定落實培訓補貼。

(十)支持校企融合培養。建立校企合作成本補償機制,支持龍頭企業與在淮高校、職技院校合作建設混合所有制院校。“十四五”期間,全市每年新建成不少於1所混合所有制院校,為企業定向輸送技能人才20xx人。經認定達標的混合所有制院校,給予1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用於師資培訓、實訓基地建設和培訓資源開發等。混合所有制院校含產教融合型二級學院。

(十一)推行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培養輸送方式。支持企業每年與在淮高校、職技院校新開設“訂單班”“冠名班”不少於20個,合作培養技能人才不少於600人。經人社、教育部門認定的“訂單班”“冠名班”,按每年每班1萬元的標準給予在淮高校、職技院校補助。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促進招生招工有效銜接,年培養學徒20xx人以上。

四、匯聚用工服務保障合力

(十二)發揮人社部門牽頭作用。人社部門牽頭負責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推進工作。負責落實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各項政策、組建“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專班”、搭建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平台。負責對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情況進行研判分析,按月調度督辦。負責編撰“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專報。

(十三)發揮聯席會議調度作用。人社、財政、教育、工信等部門加強協作聯動,統籌市內外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用工,推進企業應急招工與在淮高校、職技院校學生實(見)習聯動。建立企業用工服務保障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組織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企業用工服務保障重大和難點問題,研究制定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工作目標,創優企業用工服務保障方式。

(十四)發揮企業用工主體作用。監督企業嚴格執行勞動法規,通過持續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提高薪酬待遇、建設符合自身特點的企業文化等措施,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增強員工歸屬感,降低員工流失率,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在勞動力市場競爭力。

(十五)發揮企業屬地兜底作用。加大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地段基礎設施投入,改善公共交通、物流配送、商業服務、文化娛樂等生活配套,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轉學,努力給予外來務工人員同城化待遇、均等化服務。各地要在年度預算中安排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專項資金。

本措施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用工保障方案5

根據省廳《關於印發<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魯人社字〔20xx〕46號),為切實發揮就業服務作用,決定在全市範圍內建立企業用工保障服務“三張清單”,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轄區內“十強”產業、“四上”企業、製造業企業為重點,深入開展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行動,全力搭平台、提技能、強服務、促匹配、優環境,努力緩解企業缺工問題,助力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二、工作目標

深入調查摸底,全面掌握轄區內缺工企業、人力資源情況,建立缺工企業、人力資源供給、用工服務專員“三張清單”,有針對性開展工作。

三、主要任務

(一)建立缺工企業清單。市(區縣)人力資源市場、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社區(村、居),要通過採取主動上門、電話聯繫、集中座談等方式,全面掌握轄區內企業缺工情況,特別是“四上”企業、重點企業、重大缺工項目情況,深入瞭解企業缺工原因,摸清企業招工計劃,建立缺工企業清單,做到企業缺工規模、缺工類型、技能要求、薪資水平“四清”。

(二)建立人力資源供給清單。各區縣組織街道(鄉鎮)、社區(村、居),充分發揮“網格員”的作用,開展摸排登記,加強與當地教育部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資源共享,瞭解勞動者求職、失業人員登記等信息,動態掌握本地人力資源現狀,建立本地區人力資源供給清單,並及時與缺工企業清單匹配。

(三)建立用工服務專員清單。前期已對用工服務專員進行調整充實,要進一步發揮人社用工服務專員作用,針對缺工企業情況,配強用工服務專員,建立用工服務專員服務企業清單,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完善用工服務保障機制,做到一企一策、快速響應,一對一解決企業缺工問題。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服務保障企業用工,既關係企業生產經營,又關係就業工作大局,各區縣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就業和保居民就業的決策部署,既要立足當前、盡力而為,強化服務保障,着力緩解供需矛盾,又要着眼長遠、建章立制,加強系統謀劃,做到持續用力、常抓不懈。

(二)壓實工作責任。各區縣要切實履行穩就業主體責任,把企業用工保障專項服務行動作為就業工作重要內容,充分發揮用工服務專員、“網格員”的`作用,整合相關力量,抽調精幹人員,同向發力、分工合作,堅持問題導向,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問題,推動“三項清單”落到實處。

(三)加強宣傳引導。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並舉,線上與線下結合,暢通宣傳渠道,提高宣傳層次,突出正面宣傳,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大力宣傳積極成效,深入挖掘典型經驗做法,密切關注網絡輿情。

用工保障方案6

一、實施時間和範圍

1.實施時間:20xx年3月10至20xx年6月30日止。

2.享受對象:20xx年3月10日後在京山經濟開發區內工業企業(正常生產並納税)就業,在企業穩定就業3個月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勞動者;

3.受理方式:新增就業補貼、返崗交通補貼、健康體檢費用由企業從20xx年7月1日起統一代為申報;職業介紹補貼由中介機構、勞務經濟人在20xx年7月申報;鎮(區、街道辦)“點對點”用工服務費用根據實際情況據實結算。

二、具體辦法和要求

(一)開展線上招聘

1.電腦登錄:百度搜索“湖北公共招聘網”或“荊門就業局”點擊進入→點擊個人登錄,註冊賬號→點擊崗位搜索或者招聘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填寫簡歷申請職位。

2.手機登錄:微信搜索“湖北公共招聘”、“荊門就業”、“京山就業”公眾號,點擊關注公眾號→點擊求職導航、個人信息,選擇個人登錄→點擊崗位搜索或者招聘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填寫簡歷申請職位。

3.求職對接:市用工辦安排專人每天從後台提取相關數據,及時反饋給企業,並協調做好企業聯繫、面試等工作。

(二)發放新增就業補貼

1.對象範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指20xx年3月10日前在京山市外務工的`本地勞動者;其他新增就業人員是指20xx年3月10日以後在京山經濟開發區內工業企業新入職的就業人員(含市外勞動者)。

2.申報資料。本人身份證;勞動合同、職工工資花名冊;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社會保險轉移證明或原單位3個月工資發放證明。

3.辦理程序。企業在員工入職後及時向市用工辦提交新入職員工花名冊備案;員工在企業穩定就業3個月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後,企業向市用工辦提交《京山市新增就業補貼申領審批表》;市用工辦進行審核,將審核結果公示,無異議後,將補貼資金直達到個人賬户或社會保障卡。

(三)職業介紹獎勵

1.對象範圍。20xx年3月10日後為京山經濟開發區內工業企業輸送員工,穩定就業3個月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介服務機構、勞務經紀人。

2.申報資料。推薦員工的花名冊;務工人員身份證;推薦人員與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用工單位出具證明。

3.辦理程序。在員工入職內,向市用工辦提交推薦員工花名冊備案,可視實際情況分期分批提供;中介機構或勞務經紀人向市用工辦申報,並填寫《京山市職業介紹獎勵申請審批表》;市用工辦進行初審並公開公示,無異議後,將獎勵資金直達中介機構或勞務經紀人銀行賬户。

(四)返崗交通補貼

1.對象範圍。京山市外返回京山經濟開發區內工業企業就業的員工。

2.申報資料。本人身份證件;職工所在企業提供20xx年度勞動合同或20xx年參保繳費證明。

3.辦理程序。企業向市用工辦提交《京山市返崗交通補貼申領審批表》;市用工辦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將審核結果公開公示,無異議後,將補貼資金直達到職工個人賬户或社會保障卡。

(五)“點對點“用工服務

1.各用工企業及時發佈用工信息,並根據市用工辦提供的鎮(區、街道辦)求職人員信息,提前做好對接準備工作。

2.鎮(區、街道辦)組織10人以上,持有健康證明的人員到經濟開發區內工業企業求職,並提前1天向市用工辦報送求職人員基本信息,市用工辦根據求職人員的意願,合理安排對接企業,並做好跟蹤服務工作。

3.鎮(區、街道辦)負責安排專人專車接送,並落實相關防護措施,確保人員安全。

4.車輛費用據實報銷;在企業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求職人員健康體檢費用由市用工辦報銷。

用工保障方案7

近幾年以來,農民工欠薪案件頻發,主要涉及建築、交通、林業、水利、環衞等領域,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及穩定大局。為進一步強化綜合治理欠薪工作,扭轉欠薪違法行為高發態勢,切實維護勞動者依法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防患於未然,構建我鎮和諧穩定勞動關係,鎮政府決定在全鎮範圍內開展綜合防範整治欠薪專項行動,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綜合防範整治欠薪行動,全面推進各部門落實預防化解處置欠薪工作機制,突出強化相關部門責任,突出源頭預防、基層化解欠薪隱患,突出建設工程等重點領域的綜合治理,遏制欠薪高發態勢,確保欠薪問題得到有效治理,確保職工和企業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預防由於欠薪引發的重大羣體的事件,促進勞動關係和諧與社會穩定。

二、實施步驟

(一)集中宣傳和自查階段。人社、宣傳等部門要採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重要意義,普及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人社、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門利用微信公眾平台開設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專欄,登載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和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工作政策法規、政策解讀、工作動態、互動交流等內容,公佈舉報投訴電話、24小時暢通舉報投訴渠道。在所轄範圍內的建設工地佈置農民工工資支付相關內容的宣傳標語。組織轄區內企業、建築工地負責人召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落實情況座談會,督促其積極履行各項制度要求,切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要組織動員用人單位對按時足額支付農民工工資情況開展自查自糾,及時發現和整改欠薪隱患,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對自查不到位不主動、欠薪問題屢清屢欠的企業,在執法檢查階段要重點督查,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並予以公開曝光。

(二)執法檢查階段。抽調執法、安監、人社等部門工作人員,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對轄區內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集中排查,採取有力措施加強預警監測,及時發現和化解欠薪隱患。要集中力量清理化解歷史存量欠薪案件,特別是做好上級督辦和交辦案件線索的核查解決工作。要建立健全工作台賬,實時準確掌握欠薪企業、欠薪人數、欠薪金額、工作進度,堅決做到欠薪問題不解決不銷賬,歷史欠薪案件不解決不銷賬,確保年底前不因存量案件問題,引發社會輿情,導致極端事件或羣體性的事件,引起較大負面社會影響。

三、實施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臨澗鎮綜合防範整治欠薪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後附名單)。各相關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欠薪專項治理工作,強化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全力做好勞資糾紛預防化解工作。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門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強信息共享,確保無縫相銜接,組織聯合執法,形成整體合力,共同做好欠薪整治工作。

(三)做好相關材料報送和總結工作。各成員單位向領導小組按時報送排查情況,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對各階段情況進行彙總分析,梳理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問題對策。上報數據前,要各部門溝通協調統計數據要準確。

用工保障方案8

為全面落實縣委十四屆十次全會精神和《新昌奮力打造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縣域標杆行動方案(20xx-20xx)》,服務企業用工需求,落實重大項目全要素保障,為新昌營造更加優良的營商環境,助推全縣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經縣政府同意,現就加強工業企業用工保障工作提出如下安排:

一、指導思想

充分認識“十四五”時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深刻領會在新發展格局下做好企業用工保障工作的緊迫性,通過建立企業用工常態化服務機制、平台、政策、環境等,構建完備的引人體系、厚重的育人體系、温情的留人體系,打造人力資源要素集聚地,為我縣成為“重要窗口”中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標任務

圍繞我縣經濟社會人力資源需求,實施“天姥雁棲”計劃,聚焦企業用工“引、育、留”各環節,推出八大專項行動,着力搭平台、強服務、促匹配、提技能、優環境,健全企業用工需求與勞動者就業能力強匹配,職工生活環境與發展環境雙提升的用工保障機制,實現縣外產業工人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產值“翻一番”。到20xx年,全縣工業企業穩崗率達到90%以上,外來產業工人住房保障達到70%以上,新增產業工人中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50%以上,人力資源服務業產業規模達到8億元以上,新增產業工人3萬人以上,基本滿足我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用工需求。

三、主要舉措

(一)實施內拓外引以人強產行動。

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企業主體、市場主導、政府主推,推動優化人力資源流動配置,對為新昌企業招用首次來新縣外產業工人的企業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給予招工獎勵。大力引進外地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培育壯大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貢獻突出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給予經濟貢獻獎勵,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發服務產品、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內容,全力提升“一站式、個性化”人力資源服務供給能力,力爭到20xx年,實現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到30家,其中規上企業15家,服務規上企業覆蓋率達到100%,確保每年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引外來產業工人3000人以上。

牽頭單位:縣人力社保局、縣商務局;配合單位:縣經信局、縣財政局、縣市場監管局、縣税務局

(二)實施擴展布局深度協作行動。

積極拓寬招用工渠道,深化勞務協作機制,強化勞務協作力度,實施“310”工程,即在10個勞務輸出大市(縣)設立勞務協作工作站,與10所全國職業技術院校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辦學,在10所全國工科類大學建立引才聯絡站,多渠道、全方位暢通人員定向輸入渠道。對工作成效明顯的勞務協作站、職業技術院校和引才聯絡站給予一定工作經費獎勵。確保每年招引外來產業工人、職業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1000人以上。

牽頭單位:縣人力社保局;配合單位:縣教體局、縣財政局

(三)實施智慧就業智聯招聘行動。

以智慧就業為抓手,建立線上智能匹配對接、線下精準高效就業的招聘機制,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建立和推廣“天姥雁棲雲平台”,推進傳統線下業態數字化轉型賦能,通過對企業招聘和勞動者求職供需雙方進行精準畫像、自動匹配、智能推送,實現“人找崗位”與“崗位找人”的雙向互動服務,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拓寬企業招聘信息發佈渠道,在繼續開展好縣人力資源市場“週六招聘會”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羣體,靈活招聘形式,開展高校畢業生專場、“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系列專場招聘活動,探索開展人力資源招聘“夜市”等,積極為企業和廣大勞動者牽線搭橋,實現人崗有效對接,每年組織各類招聘會不少於100場。

牽頭單位:縣人力社保局;配合單位:縣財政局

(四)實施以老帶新親情招工行動。

充分發揮“親緣”“地緣”在招工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拓展勞務輸入渠道,加大招工隊伍建設力度,大力引導企業、商(協)會採取“以親帶親”“以老鄉帶老鄉”等行之有效的“以老帶新”招工方式,形成“招一個帶一批”的招工倍增效應。以地域為單位選聘“招工大師”,定期返鄉開展招工活動。對招工工作突出的“招工大師”予以獎勵,並對首次來新就業人員給予交通和就業補貼。充分挖掘典型,每年召開全縣產業工人工作推進大會,開展“十佳招工大師”“十佳產業工人”(“十佳‘金藍領’”)等評選活動,對評出的各類先進進行表彰獎勵。確保每年通過“以老帶新”招引外來產業工人2000人以上。

牽頭單位:縣人力社保局;配合單位:縣總工會

(五)實施校企合作精準對接行動。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促進職業教育新發展。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深化與省內外職業技術院校合作,擴建或新建職業院校校區,進一步擴大新昌職業院校辦學規模和辦學層次;通過留新補助、生活補助、招生補助及外地學生留新過渡性宿舍分配等支持政策,大力實施“來新實習計劃”“聯合辦班計劃”“直接招生計劃”,吸引省內外學生來新就讀就業,不斷擴大我縣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我縣職業院校招生數量每年遞增10%,到20xx年達到2000人以上。

牽頭單位:縣教體局;配合單位:縣財政局、縣技師學院

(六)實施工匠培育技能提升行動。

聚焦高端裝備、生命健康等領域,紮實推進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大規模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推動我縣技能人才隊伍不斷髮展壯大。加大對“金藍領”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力爭每年培訓10000人次以上;支持企業積極開展“百企萬崗大練兵”、崗前培訓和在崗技能提升培訓,每年培訓2000人次以上;加大產教融合力度每年吸引縣外技工院校學生500人到企業實踐、頂崗、就業、實習、見習;發揮技師學院辦學優勢,加大高級工、技師培養培訓力度,每年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800人次以上。

牽頭單位:縣人力社保局;配合單位:縣教體局、縣財政局、縣公共服務集團、縣技師學院

(七)實施安居保障穩崗樂業行動。

加快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統籌解決外來產業工人過渡性住宿問題,打造讓外來產業工人在新昌“安心、安身、安業”的“浙裏新安”社區36萬平方米,圍繞社區生活服務需求,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價值導向,以鄰里、教育、交通等場景創新為引領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其中,高新園區在東西區塊新建職工之家16萬平方米;通過回購、返租、改造低效廠房和鼓勵新供地或已供地企業內部通過自建、改造、改建增加宿舍樓20萬平方米,打造讓外來產業工人更具歸屬感、舒適感的生活居住環境。同時,落實外來產業工人租房補貼政策。

牽頭單位:高新園區、縣建設局

(八)實施公共服務同城共享行動。

建立外來產業工人同城化管理服務機制,推進外來產業工人關心的子女教育、醫療保障、景區遊覽、交通出行、在新落户待遇同城化,切實增強外來產業工人的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加強產業工人人文關懷、改善用工環境,切實維護好產業工人的勞動報酬權益,工資集體協商過程中適當增加參與協商的外來產業工人代表佔比。不斷豐富外來產業工人的文化生活,向外來產業工人免費開放職工活動場所,舉辦外來產業工人專屬節日活動、婚戀專場及趣味運動會。加強省、市、縣各級和諧勞動關係先進企業的創建評比和典型宣傳,每年開展“十佳和諧勞動關係企業”評選活動,並給予優秀示範性企業相應獎勵。

牽頭單位:縣教體局、縣公安局、縣交通運輸局、縣醫保局、縣旅遊集團、縣總工會;配合單位:縣人力社保局

四、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工業企業用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人力社保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並在縣人力社保局成立產業工人服務中心,協調開展外來產業工人引、育、留工作,持續做好企業用工保障服務。

2.強化政策創新。梳理整合現有用工保障政策體系,進一步優化財政補貼、人才引進、技能培訓、勞務協作、房租減免等條款,加快完善競爭力強、惠及面廣、吸引力大的用工保障“新政”。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設立工業企業用工保障工作專項資金,建立經費投入增長機制,確保倍數增加。明確政策兑現實施細則,優化政策落實機制。

3.注重宣傳引導。加強企業用工保障工作宣傳報道,構思好的宣傳載體,塑造城市用工品牌,喊響“樂業新昌職等你來”城市口號。製作專題宣傳片,聯動縣內和省外勞務輸出地,同步宣傳我縣服務保障企業用工的政策措施、企業優化用工環境的先進做法,營造良好的用工氛圍。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用工保障方案9

根據《揚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應對疫情影響做好企業用工保障工作的通知》(揚人社〔20xx〕66號)的要求,現就應對疫情影響、保障企業用工,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務

1、強化用工服務組織保障。從政策指引、用工指導、需求對接等方面,為區內企業提供“一對一”用工指導和幫扶服務。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缺工30人以上的全市重點企業實行清單式管理,主動上門開展用工指導服務。

2、做好“穩就業”工作。復工復產後,將從穩定企業職工隊伍、穩定社會風險兩個方面入手,把穩崗位、保就業作為第一要務,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一是繼續落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二是實施穩崗返還政策,對上年度少裁員或不裁員的企業,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其中: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60%返還。三是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開展以工代訓和線上培訓。

3、深入加強勞務對接工作。深挖省外勞務基地資源,加強與對口支援地區、勞務協作地區的聯繫,主動宣傳揚州疫情後企業政策環境、用工環境、用工需求、用工優勢,並積極引導優質民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勞務派遣、服務外包等工作,滿足現階段各類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

二、工作內容

1、指導全區企業復工復產;

2、宣傳疫情防控期間人社部門的`優惠政策;

3、掌握復工企業基本情況,做到企業產能清、員工總數清、缺工人數清、空崗結構清、問題困難清;

4、幫助企業發佈招聘信息,推介人社部門招聘途徑,對接民營人力資源機構做好用工服務。

三、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要把當前保障企業用工工作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指導企業用工服務,要主動靠前,積極作為,大力宣傳人社部門優惠政策,推廣招聘服務平台,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用工做到“五清”。

二要嚴密組織。當前疫情防控任務仍然艱鉅,各地要統籌協調好疫情防控與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關係,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本地區穩就業保用工工作與疫情防控雙促進、兩不誤。

三要主動對接。分管副局長和相關工作人員要做好與市局工作專班的工作對接,及時彙報穩就業保用工的復工情況、數據信息、企業問題等,將支持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幫助企業解決難題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確保不出現大範圍缺工現象和大規模失業現象,更好服務我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四、成立應對疫情影響用工保障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x

領導小組負責保障缺工或用工需求30人以上的重點企業,做好相關人社惠企政策落實和用工保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袁長旺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設在就業處。

用工保障方案10

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保企業用工、穩就業局勢作用,有效緩解當前企業“招工難”與勞動者“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決定在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開展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穩就業、保就業的工作部署,把解決企業缺工問題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內容,作為“學黨史辦實事”的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行動,全力搭平台、提技能、強服務、促匹配、優環境,努力緩解企業缺工問題,助力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二、行動內容

(一)建立服務清單

1.建立缺工企業清單。通過主動上門、電話聯繫、集中座談等方式,全面掌握轄區企業缺工情況,深入瞭解企業缺工原因,摸清企業招工計劃,同步建立企業清單,做到企業缺工規模、缺工類型、技能要求、薪資水平“四清”。

2.建立人力資源供給清單。組織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摸排登記,加強與當地教育部門、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資源共享,瞭解勞動者求職、失業人員登記等信息,動態掌握本地人力資源現狀,建立本地區人力資源供給清單,並及時與缺工企業清單匹配。

3.建立用工服務專員清單。完善人社用工服務專員制度,針對缺工企業情況,配備用工服務專員,建立用工服務專員服務企業清單,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完善用工服務保障機制,做到一企一策、快速響應,一對一解決企業缺工問題。

(二)實施助企計劃

1.實施“‘百千萬’招聘計劃”。利用100天時間,分地區、分行業、分專業、分工種,策劃舉辦1000場以上招聘會,幫助至少1萬家重點缺工企業解決急需用工。每市組織招聘活動不少於60場,對接服務企業600家以上。建立工作台賬,落實企業招聘用工實名制,定期跟蹤彙總簽訂合同數、就業登記數、繳納社保數、解決空崗數等情況,確保活動效果。

2.實施“百家機構助千企計劃”。每市組織10家以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接60家以上缺工規模較大的重點骨幹企業、重大項目等,提供用工招聘、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服務,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缺工問題。有條件的市,可根據招工數量和效果,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一定補貼。

3.實施“技工院校頂崗實習計劃”。按照地域就近、專業相近原則,根據教學計劃,組織進入實習階段的`技工院校學生,到企業開展頂崗實習、實踐教學,階段性幫助重點企業解決用工缺口。

4.實施“跨省勞務協作計劃”。加強與黃河流域8省的合作,主動對接勞務輸出大市、職業院校、技工學校開展勞務協作,開發一批勞務合作基地,設立一批省外招工服務站,通過簽訂合作協議、開展駐點招工,更大規模引進省外優質勞動力資源。

5.實施“職業技能提升接力計劃”。根據企業技能要求,開展訂單培養、定向培養、短期培訓,大規模培養企業急需技能人才。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質量年活動,廣泛徵集開發“高精尖”“急緊缺”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質量。加快開展產教融合型學徒制培訓,提高企業新錄用職工和轉崗職工的技能水平。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全面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開展緊缺技能人才培養,做大“金藍領”培訓項目。

6.實施“共享用工促進計劃”。支持企業開展共享用工,開展用工餘缺調劑合作。加強共享用工指導服務,積極搭建共享用工服務平台,及時彙集發佈企業缺工和勞動力富餘信息,按需組織專場對接,保障勞動者在共享用工期間的合法權益。

(三)健全保障機制

1.健全人力資源市場機制。實施重點企業人力資源支撐計劃,鼓勵引導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用工指導、員工招聘、技能培訓、人才引進等服務。深化“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行動,構建人力資源信息庫和需求庫,搭建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信息平台,實現供求信息無縫銜接、精準匹配。探索建立招工補貼機制,增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向企業輸送勞動力的積極性。

2.健全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技工教育集團化發展模式,打造技工學校、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全鏈條培養的技工教育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技能人才培養服務。指導技工院校全方位參與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各類培訓,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聯合企業廣泛開展職工技能培訓,擴大技能人才培養規模。

3.健全用工環境提升機制。引導企業轉變“重招聘輕培養”“重產品輕員工”“重效益輕保障”的做法,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強企業薪酬調查分析,發揮勞動力市場工資價位風向標作用,開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形成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用一流薪酬吸引員工、留住員工。督促指導企業改善工作、就餐、住宿等條件,提高福利保障水平,暢通職業發展通道,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探索開展“誠信僱主”培育活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提升用工形象。協調解決員工在子女教育、住房、衞生醫療、文化娛樂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提高在企業工作倖福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作為用工保障的牽頭部門,要主動向黨委政府彙報,充分發揮就業和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作用,廣泛爭取有關部門、羣團組織、社會機構的支持,協調行動,形成合力,成立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幹人員靠上工作,及時研究解決遇到的問題。

(二)完善工作機制。專項行動實行省級統籌、市負總責、縣(市、區)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省廳成立專項行動工作專班,建立“周調度”“月通報”機制,對專項行動開展情況定期進行督導,將解決企業用工人數、降低企業缺工率、指導督促企業改善用工環境、培養留住人才等情況列入考核內容,推動任務逐項落實。各市、縣(市、區)要建立相應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要建立工作台賬,加強統計分析,分類精準施策,確保有的放矢。要制定行動方案,細化時間表、路線圖、責任鏈,推動問題清單化、舉措精準化、責任明晰化,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三)注重綜合施策。深入開展“人社政策暢通行”活動,打包就業、人才、培訓等政策,一體推進政策宣傳解讀落實,為企業用工和勞動者就業提供政策保障。要以開展信息化創新提升行動為契機,搭建各類用工服務平台,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推動數字賦能,提升服務質效。要發揮好市場靈敏度高、專業性強的優勢,採取獎補激勵等方式,推動市場化、社會化解決用工難題。

(四)加強宣傳引導。把宣傳工作貫穿專項行動全過程,堅持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並舉,線上與線下結合,暢通宣傳渠道,提高宣傳層次。要大力宣傳專項行動的積極成效,深入挖掘各地用工服務保障的經驗做法。要密切關注輿情,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迴應、及時解決,為企業用工服務保障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用工保障方案11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穩中求進攻堅年”決策部署,全力打好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破解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用工難題,促進企業不斷髮展壯大,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穩就業保民生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桂穩就業保民生指辦發〔20xx〕5號)(以下簡稱《支持用工專項行動方案》)精神,決定在全市開展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和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圍繞柳州市“實業興市、開放強柳”戰略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探索建設適合柳州工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產業工人隊伍新經驗,全面推動柳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目標任務

專項行動以柳北區作為區級試點單位,鹿寨縣作為市級試點單位,在全市各縣、區同步開展,邊試邊行。探索完善支持企業就業、培訓等用工服務的有效途徑,推動就業、培訓、社保等惠企政策落地,切實做好產業工人培養和企業用工服務,緩解產業工人短缺,企業招工難問題。

三、組織領導

(一)成立市級專項行動工作指揮部和工作專班,統籌指導各縣、區開展專項行動。

(二)各縣、區成立專項行動工作指揮部、工作組和工作專班,按網格管理模式,將用工服務延伸下沉至重點工業園區、商貿集聚區、重點企業或院校。

四、實施步驟

(一)成立領導組織,制定實施方案(3月底前完成)

制定《柳州市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持企業用工專項行動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市級專項行動工作指揮部和工作專班,督促指導各縣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行動方案,成立縣區級專項行動工作指揮部、工作組和工作專班。柳北區作為區級試點單位,3月2日前將試點方案報送自治區專項行動指揮部。

調查摸底,收集服務需求(4月底前完成)

各縣區統計局、農業農村局、工信局、商務局、住建局、投促局、税務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向各縣區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提供各行業重點企業基礎信息,結合柳州市“企業服務年”活動,由各縣區工作組和工作專班通過走訪調研、現場辦公、問卷調查、座談了解等多種方式收集企業用工信息,準確掌握本地產業工人總量、企業內部技能人才結構、企業當期生產缺工、擴大產能後預計缺工、企業職業技能培訓需求等情況,形成工作台賬,分析研判本地企業用工形勢,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柳北區作為區級試點單位,需在3月20日前建立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用工需求和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台賬。

組織實施,開展各項服務(5月—11月)

圍繞重點工作任務,對標對錶整體推進,明確時間安排、責任單位、責任人,每月7日前各縣區將上月工作情況報送至市級指揮部,市級指揮部按照自治區指揮部工作要求每月、每季度、每半年彙總報送階段情況。柳北區作為區級試點單位,每月報送工作進度,6月20日前報送階段進度情況,8月20日前以縣(市、區)人民政府名義報送試點工作總結。

總結經驗,建立長效機制(12月底前完成)

各縣區在專項行動中注重總結經驗,提煉典型案例,深入挖掘行動中的.有效方法和亮點,於12月15日前形成總結報告上報至市級指揮部,彙總全市情況後上報至自治區指揮部。對於好的經驗和做法,要不斷鞏固提高,建立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長效機制,防止服務走過場“一陣風”。

五、重點工作

各縣、區結合實際,統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國資、市場監管、投資促進、工會等部門資源,制定各縣、區具體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

(一)開展企業用工保障服務。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多形式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專項招聘活動,各縣區結合實際可組織企業帶崗下鄉鎮、進小區、進校園和市外招聘等。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就業優勢,利用“柳州人社”公眾號、農民工遠程招聘視頻系統等,開設線上招聘專區、舉辦直播帶崗招聘會等,實現雲端攬才,拓寬就業信息推送渠道,促進供需雙方快速達成用工協議。

(二)開展“技能廣西行動”。發揮企業培養產業工人主體作用,支持企業與培訓機構結對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開展企業職工培訓。大型企業利用內部培訓中心或依託區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自主開展本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重點支持開展高級工以上技能人才培訓並按照相關政策兑現培訓補貼。縣、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與吸納就業的用工主體(包括就業幫扶車間、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簽訂協議,由用工主體用過項目制組織非標準職業(工種)就業技能培訓,按簽訂勞動合同人數享受就業技能培訓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鼓勵重點企業“人人持證”。

(三)實施“龍城金藍領”培育計劃。出台柳州市“龍城金藍領”培訓計劃2。0版本,積極落實相關獎勵補貼政策。堅持在核心技術領域培養企業技術帶頭人,各縣區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自治區級和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並給予部分補助。各縣區和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產業工人崗位練兵比武、技能競賽活動,為第二屆“龍城杯”職業技能大賽第七屆農民工技能大賽和全區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挖掘好苗子。

(四)打造“八桂系列”勞務品牌。依託廣西科技商貿高級技工學校、廣西建工建築安裝技工學校、柳州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開展“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師傅”三大勞務品牌師資和技能人才培訓,精準對接家政、建築、米粉企業輸送技能人才,實現培訓即上崗,促進農村轉移勞動力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培育一批勞務品牌龍頭企業、勞務品牌培訓示範基地、勞務品牌專家工作室並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做好勞務品牌宣傳推廣活動,積極展示勞務品牌形象,講好品牌故事,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擦亮勞務品牌名片。

(五)建立勞務協作機制。積極推動廣西(柳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申報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依託全市各類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組織100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首批30—50家),在全市935個行政村(社區),與村集體建立農民勞務專業合作社,形成人力資源網格化服務模式。搭建縣區將勞務協作平台,組織勞務輸出、輸入地“結對子”,推動用工信息共享。

(六)落實各項惠企補貼政策。結合當地實際落實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市場主體穩定崗位。落實企業新增崗位社會保險補貼、吸納重點羣體就業社會保險、帶動就業補貼、技能培訓補貼政策,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七)優化用工留工環境。各縣、區要不斷完善產業園區、企業集中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公共交通服務,完善幼兒園、中國小校建設,解決產業工人子女出行、就近入學問題,完善醫療衞生、文化體育、商圈配套設施建設,滿足產業工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指導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鼓勵企業針對產業工人薪酬待遇開展集體協商,適當提高產業工人薪酬待遇,改善職工住宿、伙食等條件,增強企業吸引力,促進用工留工。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要及時成立專項行動工作指揮部、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統籌協調發改、財政、工信、市場監管、投促、農業農村、住建、統計、工會等部門,建立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對專項行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會商解決,加強與市級領導小組和自治區指揮部的溝通匯報請示,及時答覆企業。

(二)加強宣傳引導。各縣區要通過電視專欄、報刊、網站、微信平台、新聞發佈等渠道,加強穩崗用工、就業培訓等惠企政策宣傳,主動向媒體提供專項行動開展動態、典型經驗以及有影響力活動事項的新聞素材或稿件,展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和穩崗穩就業工作成效,為專項行動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加強資金保障監管。各縣、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統籌安排、規範使用自治區就業補助資金和地方財政投入資金,落實資金監管責任,自覺接受審計和社會監督,保障資金安全。

(四)強化督促落實。對照專項行動任務目標,制定專項行動工作安排表,做到目標清、責任清、措施清、進度清,壓實各縣、區責任。加大跟蹤推進力度,對措施不力、工作滯後的地方及時提醒、通報、約談。

標籤:用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