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精選7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精選7篇)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 篇1

今天,語文第三單元的試卷發下來了。我考砸了!我只考了91.5分。試卷的第一頁我就被扣了7.5分,看着考卷上鮮紅的“╳”,我特別傷心。想到第三題中要求我們寫出描寫心情、秋天和顏色的成語或短語,我居然連題目也不看清楚,就寫了一些描寫心情、秋天和顏色的詞語,一下子就扣了6.5分。第四題中的填反義詞,我更是莫名其妙,我把失敗的“敗”左右顛倒了,把驕傲的“驕”寫成了“嬌”,又扣了1分。還有就是作文中被扣了1分。成績出來,老師也對我這個語文課代表有些失望,還專門給我進行了分析。我想,這次錯成這樣,都是因為我的基本功不紮實,考試時注意力不集中,太粗心,審題不仔細,課外知識積累太少,平時學習態度不好,錯別字太多,課外練習做得少,做作業不認真,字也寫得不好。

我這次考試考得那樣亂七八糟,雖然媽媽對我進行了嚴厲地批評,但媽媽還是鼓勵我説:“一次考砸,沒關係,關鍵是要吸取這次的教訓,以後一定要認真”。我一定會記住老師和媽媽説的話,認真上課,不開小差,一定仔細仔細再仔細,一定把字寫好。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 篇2

由於諸多的原因,使我在這次重要的期會考中丟失了很多不該丟的分。通過考試我也想了很多以後一定要學習的東西。我終於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我一向語文很好,可是這次鬼使神差的,連語文也都錯了很多不該錯的地方。經過我的仔細反思,我想這和我閲讀題目不認真有着很大的關係。這點也同樣延伸到了數學和英語方面。很多計算和語法上的小錯誤讓我丟掉了不少分數。

首先我要改掉考試不細心讀題目的壞習慣。有時候我往往看着題目前面就順手把後面的問題寫上了,但是卻錯了很多。這也許也和答題技巧有關係。總之,通過以後的練習,我一定要在考試的過程之中認真審題,自習讀題,把題目看準、看好。時間允許的時候要多檢查幾遍,絕對不允許自己再犯類似於這樣的無謂的錯誤。

其次,我還要加強語文、數學、英語三門主科以及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和物理的習題強化。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一樣的題目,感覺不出來有什麼明顯的差異。可是一當考試,才發現原來那麼多考試題目是我從來看都沒看過的。只怪自己買的練習題做的少。不能允許自己再繼續這樣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從這次考試之中汲取教訓,增加力量,為下一次考試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考試技巧貴在練習。生活之中,我還要多多加強自己的練習和複習,考試之前制定周詳的複習計劃,不再手忙腳亂,沒有方向。平日生活學習中學會積累,語文積累好詞好句,數學也要多積累難的題目,英語則是語法項目。對做完形填空等練習題也是提高英語的好方法。

沒事,這僅僅只是期會考,還有期末考呢,只要在下次的考試中,我不在犯錯誤,我還是有機會的。我一定不會讓老師,讓自己失望的。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 篇3

這次的語文考試令老師與父母大失所望,成績令我也十分震驚,是的,考砸了。

總結了失敗的原因,才發現有很多。首先,學習態度不端正,課前預習不充分,學完每一課後沒有及時複習,導致考試時碰到以前課程的題目,失分過多。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合理安排時間,作業的質量與效率不高,經常熬夜,上課沒有精神。

其次,上課沒有積極參與課堂,對於每一個問題沒有仔細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躍,掌握的知識不具體、不全面,不會舉一反三,思考問題所需時間很長,導致作文時間不充裕。做的練習很少,做題的經驗較少。

再者,便是課外書的閲讀,閲讀量過少,導致寫作文沒有素材,詞彙的積累也很少,語言沒有邏輯性,文章顯得十分雜亂,蒼白無力。對歷史與人文的理解也很少,對許多文章包括詩詞都不能理解,導致考試中的課外文言文失分不少,閲讀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後,則是我最大的弱點:粗心。總是“大意失荊州”,做題馬馬虎虎,沒有審清題意便盲目做題,不知是語文,所有的科目都是這樣,做完試卷後沒有仔細檢查,導致犯了許多不該錯的失誤,正確率較低。以後做題一定要仔細,不能因為題目簡單而不去在意,學習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只有打牢了基礎,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對以前知識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通過了對本次語文考試的總結,我瞭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處,知道了,自己的水平還差得很遠,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 篇4

一、試卷分析:

本套試卷的考試範圍,基礎知識難易適中,重點突出,知識點考察全面,與會考題型較為吻合,雖然在課外閲讀題上有一定的難度,但還是能夠全面反映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

通過試卷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突出抓基礎知識的教學,對課文的講述也到位,圍繞着教材教參以及相應的材料,在備課上課方面做的較好,重視作文教學,重視複習課。所以學生試卷中基礎知識的題目以及作文方面做的都比較好。

二、出現的問題:

古詩文默寫題很多學生知道填寫哪一句,但是容易寫錯別字;文言文知識沒有徹底識記,不該扣分的還是丟分了;課外閲讀部分做得不是很好,學生不懂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下筆沒有方向;名著缺背漏背的也不少;綜合性學習得分不高,學生練習過少;作文存在審題不清、選材陳舊、觀察力不強,知識面狹窄,書寫潦草等問題。

三、具體改進方案:

1、積累運用部分(古詩填空以及文言文)

(1)強化文學基礎常識的訓練;

(2)定期組織古詩文默寫文言實詞譯句等練習,強化基礎的鞏固。

2、閲讀部分: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年級的特點,準備每週課外閲讀一測驗,強化考試兩種文體的閲讀。

3、名著部分:強調學生課外閲讀名著,並以考試的形式來檢測學生的閲讀進程以及閲讀效果,以督促學生真讀書。

4、綜合性:強化題型的訓練,注重解題方法,做到對症下藥。

5、作文:

(1)強化學生作文的修改環節,讓學生在修改作文中學會寫好作文。

(2)優秀文章示範。每週抽出30分鐘(佔用自習課)教師或學生推薦一篇適合閲讀、有助於寫作的好文章,字數在千字左右,註明推薦原因,查找文章賞析等與學生評議,促使學生積累好詞妙句、寫作方法,拓展學生寫作素材。

(3)每週一練,小到片段寫作,大到週記或者日記,培養學生的寫作水平。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 篇5

期會考試過後,學生的成績出來了,我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從分析中我們一定能發現不少問題,給我們以後的教學工作指明方向。

一、命題範圍

本次考試是市統一命題,考試範圍是七年級下冊1、2、3單元的內容。本試卷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全面的考查,尤其是語文基礎知識是考查的重點。

二、試題分析

1、試題結構

本套試題共四大部分23小題,第一部分基礎(25分)8小題(1—8),第二部分文言文閲讀(15分)4小題(9—12),第三部分現代文閲讀(30分)10小題(13—22);第四部分寫作(50分)1小題(23),試卷滿分120分,120分鐘完成。

2、分析原因

第一部分語文基礎共8小題,1、2小題側重對字詞基礎知識的考查,得分率較高。但不少學生基礎差,影響了部分同學的成績。但歷來錯得最嚴重的都是修改病句類型的題目,例如這次修改文段總共四分,但卻有七處錯處,但基本沒有同學一舉拿下這四分。總的來説,語基部分還是不錯的,説明了學生知道了積累的重要。

本次其會考試的閲讀理解還是分為文言文閲讀和現代文閲讀兩個部分。相對而言,這次的文言文閲讀我比較滿意,學生丟分少。原因是所考的《兩小兒辯日》和《短文兩篇》都是課內的,學生教熟悉;其次,前三單元的古詩文較少,平時落實比較到位。

但現代文閲讀確令人不夠滿意。特別是課外文段,學生回答的不夠全面,答題缺乏整體感,不能全面的回答問題。結果不盡人意,主要是學生學的夠紮實,教師教的不夠到位的原因。

第三部分,寫作。因為學生不注意審題,忽視了寫作的範圍是“七年級的校園生活”,多寫了校外的生活或回憶了國小生活,所以很多同學分數都不高。這就提醒我們的學生,應該更加註意日常的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尋找樂趣,才會寫出好作文。

三、對今後教學的幾點建議

1、注重積累打好基礎。

我還是堅持我自己的方法,語文就必須注意字詞句的積累。所以,字詞的預習還要做下去,而且還要繼續加強。同時,注意語文積累,尤其是對常見字詞和古詩文的積累,重視常見語文知識的積累和應用,同時還要注意名著的閲讀,努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2、提高閲讀能力。

一定要增加學生閲讀的練習量,並且要注意講練的結合。

在閲讀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能力,同時注意對重點語段或重點詞句的理解,及概括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重視對文本理解的同時還要注意方法、思維的訓練,也要重視基本技能的掌握。

4、重視寫作訓練,提高學生審題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寫作能力不是天生俱來的,是靠後天不斷的積累訓練的,在讓學生平時注意積累寫作素材的同時還要教學生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在不斷訓練中掌握基本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平時課堂上多做造句練習、片段作文,每週堅持寫好週記。我相信多練筆對於寫作是有很大作用的。

每一次考試過去,試卷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分數,更多的是思考。提高教學的質量,這將是我們永恆的目標!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 篇6

最近,期中複習已經展開了,但是,究竟如何複習才更有效果,我雖然教學語文多年,但在應付《語文課程標準》的語文考試中,還沒有一套很有效率的方法,主要原因是:

1.我們平時按照新課程要求的方式去教學,課堂教學效果不能説不好,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很高,但落實到考試的時候,還是有一定差距。

2.學生接受的教師不是一人,每個老師的教學方式不盡相同,他們對新課程的理解也有區別,在學習方法指導上當然也不一樣了。

3.目前的國中語文考試題目紛繁複雜,別説是學生,就是語文教師想考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讓學生應付這樣的考試可見有多大難度了。

4.課內涉及的題目較少,複習起來沒有很明確的目標。

怎麼辦?我決定向學生徵求意見,看看他們覺得怎麼樣的方法最合適,當然,我先把我的複習計劃拿出來和他們交流,我的計劃是:10天覆習時間,分成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對書本知識提綱挈領,讓學生總結歸納重點(此舉目的是讓學生抓一下基礎知識)。第二階段,以大家都有的一本練習冊為主要內容,進行應試培訓。第三階段,最後兩天,做一份綜合練習,進行實彈演習。交流中,學生告訴我,他們都很反感歸納複習法,他們説:“考試很少考這些,幹嗎做無用的事情?”他們提出了兩點建議,我覺得很好,不愧是在新課程考場裏混出來的學生。他們説:

1.畫一部分課內練習題,比如課內語段閲讀,讓同學們去背答案,那樣會記得更深刻,每篇課文背一個閲讀段的題目,就能理解課文了,而且如果考課內的語段,説不準還能碰上一題。

2.再好好結合題目講解一下諸如仿句、加新聞標題等題目的解題方法,這樣,上了考場才能有辦法。

3.列舉點作文的題材,進了考場好套一下,自己在考場裏經常想不起來寫什麼。

果然是好方法,我覺得學生想的都很實在,看來他們對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還是有着獨到的見解的。

國中語文期會考試反思 篇7

XX年11月13日至14日,我校舉行了期會考試。

考試結果出來了。我的學生考得更糟糕了,除了保持了6位同學的優秀,竟然有27人沒有及格。心裏覺得一絲悲涼:作為學習國語的學生,竟然會考出這樣差的成績?到底是怎麼了?

我認真地反思自己的教學: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我努力上好每一堂語文課,我認真地批改學生的作業,甚至我會每天批閲學生的日記。我還堅持讓班上書寫不好的學生每天寫一版小字交給我過關。

不過,我卻沒有讓學生抄寫書下注釋和課後詞語,也沒有讓學生逐個到我這裏背書過關。難道這就是我犯的錯?

我原來一直強調的就是學生自覺背好要求背誦的課文,一直強調他們能夠主動記好書下注釋和課後詞語。但是,從學生試卷可以看出,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很不好。這就説明了他們並沒有把我的話放在心上。

難道是我的學生進入八年級越來越厭學了?是他們的學習習慣太差?

但是,他們的歷史成績卻比七年級有了進步!

我清楚這位歷史老師比原來的歷史老師更嚴格,她總是抓班上的學生背歷史知識。學生也怕了她,自然就把更多的學習時間放在歷史這門課程上了。

可是,對於惰性比較強的他們來説,假如他們只想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來搞學習,就不會願意花兩個小時。所以,在一個小時內,他們要應付歷史老師的檢查,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習歷史。很自然的,就忽略了語文的學習了。因為,他們認為我反正不會懲罰他們!

我明白了:為什麼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因為學生不可避免的惰性思想。

於是,我要求學生改掉自己的惰性,要求他們在本來只花一個小時搞學習的基礎上,再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來搞好學習,這樣就不會出現因重視一門課程而導致忽視其它課程的情況。為了讓他們重視我説的話,我也宣佈了自己的懲罰措施,即分層次完成作業:每一篇課文的預習任務,關於書下注釋和課後詞語,沒有及格的把它們抄寫5遍,及格的抄寫2遍,優秀的 抄寫1遍。不過,這個是否及格的劃分是彈性的,以每一次大型考試的成績為準。比如,這次作業安排以這次期會考試成績為準,而等下次月考後,作業的安排就以那次成績為準了。

我想看看,這樣安排是否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

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