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推薦】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彙總10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模板彙總10篇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

1、每天至少對孩子説一次“我愛你”。

2、讚揚你的孩子某一件事情完成得很好,無論是家裏的事或是託兒所的事都可以。

3、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做做開心小遊戲,哪怕幾天內加起來的時間只有10或15分鐘,但所花時間的質量往往比時間的長短更重要。

4、去看看孩子的舞蹈表演、講故事比賽等等,媽媽的出現會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關心。

5、創造各種家庭活動項目,比如小朋友聚會或全家外出旅遊,並讓孩子在這些活動中承擔某些特殊的任務。

6、孩子們喜歡別人需要他的感覺。給他們分派任務,如自己整理牀,或打掃傢俱,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很重要。

7、儘可能創造讓孩子閲讀的機會,同時要鼓勵孩子提問並發表孩子自己對故事的看法和評論。

8、要讓孩子自信,媽媽自己首先要表現得非常自信,避免説一些模稜兩可的話,或問其他的人“我這樣做可以嗎”。

9、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傾聽最重要。孩子有着太多的話要對媽媽説。你的傾聽會使孩子認為你很在乎它的觀點和看法。當然,你要儘可能的與孩子保持平等和親切和藹。避免説一些如“不是現在,寶貝,你看媽媽正忙着呢!”之類話。如果你確實不能馬上聽孩子的述説,也應換一種方式説,如“現在不是最好的交談時間,我們改一個時間,行嗎?”接着安排好時間。

10、媽媽應履行對孩子許下的諾言,假如你對他們沒有實現你的諾言,孩子們會感覺似乎他們自己做錯了事情。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上週,本人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報告會,感慨頗深。通過一下午的學習,我認為家長的帶頭示範作用影響着孩子一生的發展。

什麼是教育?這是一個值得所有人思考的問題,我認為教育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家庭教養、學校學習、社會學習三個方面,在這三個方面中,家庭教養最重要,也是最能影響孩子一生的因素,那麼什麼又是家庭教養呢?

我認為家庭教養就是孩子父母的言談舉止、世界觀、人生觀。我們成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有很多優點,也有很多缺點,細心的人會發現,這些優點或缺點大多數都能從家庭中找到原形。成功的家族,家風都很優秀。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應該首先發現自己的不足,並下決心改正,這樣,孩子才會得到好的薰陶,也只有這樣,我們身上的缺點才不會傳給孩子。但是,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如何在孩子面前改變自己的不好習慣呢?

改變習慣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個規律無論對成人還是對孩子都是適使用的,因此,在家長改變自己或孩子的不好習慣時,就需要有克服困難的雄心,光有雄心還不夠,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具備了雄心和耐心,我們就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前進,比如:在孩子面前堅持不懈的學習讀書;在孩子面前虛心向別人求教;在孩子面前積極改掉自己的缺點;在孩子面前不打網絡遊戲;在孩子面前捨得將面子放在一邊……….。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恆心非常重要,見到孩子進步固然高興,但並不是所有付出都能迅速見到效果,這就要家長具備足夠的恆心,有了恆心,才能克服困難,不斷前進。

總之,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取決於家庭教育,學習成績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因此,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的影響至關重要。讓我們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榜樣,給他們的未來立一杆風向標。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3

上八年級的晨晨鬧着要吃炸雞翅。媽媽雷厲風行,立即行動。午飯前,炸雞翅端上桌;一刻鐘後,正式吃飯,媽媽爸爸喜滋滋地落座,準備享受與兒子在一起的天倫之樂,一抬眼,卻目瞪口呆:兒子已把炸雞翅一掃而空,哪可是1斤多雞翅,三五十個啊!看着兒子油乎乎的嘴臉,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父母的心“吧涼”“吧涼”的:兒子怎麼這樣自私?

看着淚眼婆娑的朋友,我深深理解他們的心情。愛也是一種能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教育孩子擁有良好的品德,豐富的文化知識,還要教會孩子怎樣去愛。

首先,要率先垂範。教育的微妙之處在於長期的潛移默化,而不是空洞的口頭説教,所謂身教遠遠重於言傳。不是我們口頭教育孩子要“善良勇敢”,孩子就“善良勇敢”;不是我們要求孩子“孝敬父母,誠實守信”,孩子就“孝敬父母,誠實守信”……如果這樣的口頭説教能成功的話,教育就極其簡單了。

父母的示範作用極其重要,我們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成為這樣的人!十幾年前,我寫了一篇文章《點亮心燭》發表在《作文報》上。

我和妻子都是教師,我教高中,她教國中。

那一年,我倆同時帶畢業班。聽到母親胳膊摔斷的噩耗,我們才恍然意識到,半年了,都沒能回家看看父母。

趕回家,母親已經打着石膏,一邊曬太陽,一邊掛點滴。“奶奶!”三歲的女兒一聲甜甜的呼喚,催開了母親的笑靨,母親的眼裏盪漾着幸福的花兒。

匆匆忙忙地給母親做了頓飯,我們又要走了,大學聯考會考帶着殺氣一天天逼近,幾百雙求知的眼睛盼着我們。

臨走前,妻説:“媽,我給你洗個頭吧!”一向好強的母親,温順地答應了。落日的餘輝籠罩着她們,兩人拖着長長的影子,母親斑白的頭髮讓夕陽染成了金黃。女兒像只小白兔,調皮地蹦前蹦後,衝着母親喊:“羞,羞……”母親閉着雙眼,始終甜蜜地笑着。

第二年年關,妻又提議給母親洗頭,母親推辭説:“我好了,自己能洗。”妻子堅持着,母親就温順地坐到妻子的懷裏。女兒搬了一個小凳子,瞪着圓圓的眼睛,靜靜地瞅着,神情有點肅穆。

又過了一年,妻子再給母親洗頭的時候,女兒像只快樂的小麻雀,飛出飛進地端水,拿毛巾。忙結束了,她走過來拉着我的手説:“爸爸,等你老了,我也給你洗頭。”

十多年來,我回家看望父母的時候都帶着金柳;陪老父親散步時,我總要牽着父親的手。女兒不解人事時會嘲笑我:“都這麼大了,還要爸爸拉!”等到慢慢理解後,孩子偶爾會問:“你為什麼要牽着爺爺呢?”我説:“我小時候,爺爺就這樣牽着我!”彈指間,十二年過去了,母親已經去世,父親也已成為年過九旬的耄耋老人。女兒大學歸來,也會拉着我的手去公園看花,去電影院看電影。

其次,要適時指導。美國教育家弗羅姆把孩子養成愛的過程劃為三個階段:嬰兒時期沒有愛的意識;8歲前會有被人愛的意識,8-10歲愛的意識漸漸甦醒,“孩子感到送給母親(或父親)一樣東西——寫一首詩、畫一張畫或者做點別的東西”;10歲以後,孩子會進入“創造愛”階段,會覺得“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

這個規律告訴我們,孩子愛的意識需要我們去喚醒,孩子愛的行為需要我們去指導。每次外出遊玩,我都要三番五次叮囑同行的孩子給家長購買禮物,尤其是送給父母的。

為了控制孩子的亂花錢,我採取零花錢配給制——每孩每天20元。第一次出行,一些孩子見到什麼好東西,大多是買給自己。除了口頭要求外,我還特意補助優先給家人購買禮物的孩子:凡給家人購買禮物者,每人每天額外補助零花錢20元。出行幾次後,孩子們慢慢養成了這種意識,他們會有意識地積攢零花錢挑選一些實用的禮品,例如給爺爺買一個玉杯,給爸爸買一個紫銅靜心缽等。對孩子來説,這些東西的價格都過百了,算是貴重物品吧,但孩子掏起錢來毫不猶豫。

自小,我們就應有意識地喚醒和指導孩子去愛,比如明確要求孩子給生病的爸爸媽媽倒一杯水,用手摸媽媽的額頭試試體温,放學回家後的第一件事是到病牀前噓寒問暖等。我們中國人有一個特別悲哀的思想:總把眼光盯在學習成績上,“只要你把學習成績搞上去,比啥都強!”於是出現許多畸形現象:大學聯考期間隱瞞父親死訊者有之,爺爺奶奶去世怕耽誤孩子學業而不願請假送葬者有之,託着病殘的軀體為孩子織毛衣至20歲者有之……這些有悖人倫常情的做法,當然會培養出自私冷漠的下一代。

我在類似遺囑的文件中寫道:“在我生病期間,要如實向我報告病情;不要向我的朋友和家人隱瞞我的病情,我希望他們能來看望我;尤其是金柳,無論在做什麼重要的事(比如大學聯考),都必須停下來,陪伴我走過生命的最後一程。”這個世界離開任何一個人仍會正常運轉,可父母沒有了孩子就沒有了一切。父母與孩子都是唯一的,大學聯考今年不能參加可以明年參加,科研項目沒有張三有李四,可是爹死了就永遠死了。

最後,要激勵強化。孩子向我們表達愛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強烈迴應來激勵強化孩子的信心。每個孩子都有向父母表達愛的需要。孩子很小時,因為能力有限,表達愛意總是樸拙的:有時是一張卡片,塗抹着稚嫩的色彩和文字;有時是一首小詩,寫着天籟般樸素的文字;有時是給我們預留的一點食品,如一小塊巧克力、一粒糖果、半片餅乾等;有時是孩子最心愛的收藏,如一枚石子,或一張樹葉;……此時,父母們萬萬不可小瞧這些物品,甚爾露出嘲笑的表情,這樣會打擊孩子;一定要用虔敬的心,認真對待孩子的饋贈,因為這是孩子的一顆跳動着的愛心。先用一個誇張的表情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喜悦,然後珍重地收藏起來。這樣,孩子的愛心得到鼓勵和強化,會產生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他就會繼續自己的行為,甚至發揚光大。

孩子漸漸長大,能力慢慢增強,表達愛意的方式也轉變成較為珍貴的物質。此時,家長絕對不能產生“你花的錢都是我給的,與其浪費錢給我買禮物,不如省點錢”的想法。當然,我們可以正確引導孩子愛意的表達,但一定不要有孩子花錢向我們表示愛意是浪費的邏輯。

20xx年正月,因剛入職西安而昏天黑地地忙。下班回到家,我的書桌上擺着一份禮物。我打開一看,是一支鋼筆,鋼筆下面壓着一張摺疊着的紙條。打開紙條,裏面包着一張小字條,上面寫着:“祝爸爸生日快樂,萬事如意!”下面是一張16開的大紙。紙的上部畫着天空,綴滿了各式各樣的星星;下部畫着湖,倒映着天空中的繁星;中間寫了一段話:“爸爸,一顆星星表示最大的心願,我送您一天星星與一湖星星。祝您只有快樂,沒有痛苦!”

那一年我36歲,孩子不到11歲。時至今日,尤其是孩子上大學離開我之後,每次見到孩子的這份禮物,我的眼眶都會一遍遍潮濕。雖然孩子購買鋼筆的錢來自我,但這份心卻屬於她,我們要的是孩子的心。在以後的歲月裏,每逢我和妻子的生日,孩子都要送一份禮物,或汽車加濕器,或一個電話,或一個小紅包,或一張音樂CD……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初生的嬰兒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身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喚醒孩子愛的意識,指導孩子愛的行為,強化孩子愛的快樂;經久沉澱,孩子才會形成愛的能力。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4

膝下的孩子已過六歲,是我們生命中至親至愛的六小齡童。從他呱呱墜地,到呀呀學語,蹣跚學步,到走進幼兒園快樂成長,這一路的風雨攜行,讓我們對“父母”這個字眼有了更透徹的認識。古語説的好“要知父母恩,懷中抱兒孫”。是呀,養育好自己的子女,讓他們茁壯健康的成長,是我們的職責與義務,更是愛的傳遞。在西開保育院老師的精心呵護與幫助下,在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得到了健康的成長,內心的激動帶來了精神的愉悦,讓我們盡情享受着成長的快樂,收穫着久違幸福。伴隨孩子的成長,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逐漸有了自己的思考與認識,與大家分享共勉。

一、培養習慣,感受進步

人常説“播種習慣,收穫性格”。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孩子的將來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伴隨孩子的成長,日常生活的行為我們逐漸加以規範。如言談舉止、行動坐卧,洗臉洗腳等。教育引導孩子,讓勞動成為我們生活的伴侶。

進入大班,孩子開始要寫作業了,我們覺得孩子寫作業很正常,沒什麼特別的,但是通過一週的觀察,我們幾近蹦貴。看到孩子握筆姿勢不規範,寫作業不專心,寫作業時間過長,且有厭倦作業的情緒,我們都很着急,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呀!於是我們主動與曹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瞭解到了孩子剛開始寫作業的心裏特點、應對策略及具體的指導方法。於是每天放學我們全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我們給孩子講學習的重要性,寫作業的必要性。鞏固握筆的方法、坐姿等,邊鼓勵邊要求,與孩子一起參與寫作業活動,孩子心情放鬆了,幼小的心靈透射出了自信,逐漸有了做作業的意識,有了把作業做完做好的想法。自去年九月到現在,孩子每天回家能認真完成當天的作業,作為父母,我們就主動陪伴在孩子旁邊看書學習,遇到問題能全家一起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對於不良行為及時要求,及時糾正,漸漸的營造了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在這個氛圍的感染下,孩子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喜歡學習了,兩次學業水平測試進步也很明顯,同時也給孩子帶來了莫大的鼓舞。

養成習慣是個過程,允許犯錯,敢於面對,及時糾正,不斷完善。家庭學習中,我們始終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對於孩子點滴的進步我們都會及時給予鼓勵表揚與認可,家庭的互動式學習的開展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責任,是義務、是自己的使命,是自己終身要做的事情。和孩子一起學習,和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一起快樂。用我們的身體力行,影響孩子,激勵着孩子。

二、體驗生活,豐富情趣

忙碌的生活佔據了我們太多的時間,為了能調節疲憊的身心,放鬆心情,開闊視野。特別能給孩子多一些成長的空間與時間。我們結合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利用業餘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家裏,我們一起玩玩具,模擬動畫片中的人物進行情景表演,如扮演奧特曼,鎧甲勇士,光頭強等;一起組織家庭歌友會,我彈鋼琴兒子唱歌,一起錄製家庭視頻短片;一起組織外出參加野外遊玩等。去年冬天我給兒子承諾一起坐動車的事一直沒實現,心裏挺愧疚。於是在一個週六的早上我和兒子兩人驅車到北客站,坐上了去華山北的動車。火車以時速三百公里的速度飛馳在渭北原野,兒子很興奮。

當時那節車廂只有我們兩個人,開心的場面令我們陶醉。我也很高興,一是因為我答應兒子的事終於兑現了;二是我們都是第一次坐動車,感覺很激動,很刺激。不到半個小時就到達華山北,原想直接返回,可我發現兒子游興正濃,不想打消他的興致。於是臨時決定登華山。我們乘坐新開的纜車,約摸二十多分鐘到達了華山的西峯,頓時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説實話,很震撼。藍天白玉,松柏矗立,皚皚白雪,人頭攢動。我緊緊拉住兒子的手,小心翼翼的一步步登高前行,兒子趁我不注意抓起路邊的積雪猛的向我打來,見我被雪球砸中,得意的詭笑使他直不起腰,我釋然了,這就是孩子天性的釋放,我們整天蝸居於城市,宅在家裏,忙碌的身影,積壓的情緒,大人如此,小孩亦如此。原來我們還可以如此的開心快樂,久違的感動縈繞在華山之巔……

其實開心與快樂就在身邊,關鍵看我們如何把握,所以給孩子豐富的生活也是在豐富我們的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是給我們積累老時回憶的素材,用我們的行動創造多彩的生活,用默默的堅持積累多姿的人生。

三、家校共育,幸福學生

學校是孩子學習的主陣地,是孩子成長,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教育所突顯出的規範、條理、科學已然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證。同時,孩子的健康成長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貴校管理的科學化,工作的規範化,育人的人性化。作為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鞏固延續與拓展,同時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與提升。如何能更好的配合學校教育,完美的整和教育資源是我們積極思考並探索的問題。準確點説,家園共育能帶來孩子全面的進步。這點我們一直都不敢馬虎,經常利用業餘時間瞭解家庭教育的理念,科學育兒的方法,通過讀書,上網等形式學習相關知識,拓展教育視野,認真閲讀西開保育院校報,瞭解幼兒園的發展方向,關注育人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

作為家長,與老師溝通是我們家長的常規工作。平時通過電話,信息,校訪等形式加強溝通,及時瞭解孩子在校的情況,積極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引導工作,不給學校添麻煩,儘自己最大努力為學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上學期間,我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親子體驗活動,家長會,文藝表演,節日慶典,運動會等,及時給孩子們製作活動視頻,努力讓自己成為孩子中的一員,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孩子樹立榜樣,增強孩子生活的信心,感受他們成長的快樂,享受他們進步的幸福,給孩子人生的童年留下難忘的回憶。

最近總喜歡聽一首歌曲《時間都去哪了》,那樸實動情的歌詞吸引着我,那感慨且略帶傷感的旋律直插心底,觸碰着自己靈魂深處最脆弱的那快地方,感情的思緒隨着歌曲的起伏徘徊縈繞。頃刻間才暮然回首,隨即感歎時間的匆忙,歲月的流逝,在匆忙中告慰我們逝去的青春。讓我們乘着歌聲的翅膀,彼此肩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把愛播撒到孩子的心田,用智慧點亮孩子前進的方向;用行動感召孩子幼稚的靈魂;用堅持孕育孩子出彩的人生。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説,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現在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着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説:“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説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知道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説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6

3月22日下午,我們慶寧國小20名教師參加了嘉定區教育局德研室陸春曄老師關於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學習雖然時間只有兩個多小時,但對我的思想觸動很大,可以説是經歷了一次靈魂的洗禮,受益匪淺。

開始展現了圖片:虎媽蔡美兒、狼爸蕭百佑、鷹爸何烈勝、貓爸常志韜、大李和小李以及復旦大學投毒案等。引起老師們的深思。由於形式新、效果好,贏得了在座老師們陣陣掌聲。真的是既緊張、充實,而又充滿了快樂。

學習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陸老師做的精彩報告,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現場答疑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給我們每位學員——未來的家庭教育指導師上了生動難忘的一節課,對我們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教學方法等方面都給予了有益的培訓和精心的指導,使我們對家庭教育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對做好家庭教育指導師這個工作更充滿了信心。學習過程中要求大家要做好自我反思,把學習中的感悟和體會及時記錄下來,檢驗學習效果,對學習過程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學習培訓真的成為我們人生長河中一段美好難忘的永恆記憶,學習感悟頗多。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係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更為清晰。家庭教育是基礎性的教育,是對孩子的初加工,學校教育是主體性的教育,對孩子是具有一定延續性的深加工,社會教育其實就是人文性教育,具有拓展性、檢驗性、環境性的特徵。家庭教育決定着學校教育的起點和水平,決定着社會教育的基礎和發展趨勢。 因此一個學校想把教育教學質量搞上去,首要應該是家庭教育,對學校來説,這才是真正的起跑線。沒有問題的孩子,更沒有問題的家長,出現問題孩子主要是看孩子的高度、角度出了問題。改變家長看孩子的高度和角度,更需要學校重視家庭教育,並在實施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想方設法去引導和幫助每一位家長。

反思自己,過去在事業上付出的更多,忽視或看輕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做法現在看來是很不妥的。教師更應該既種好事業的田,又育好自家的園。作為教師家長,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更應該學習、學習、再學習,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並付諸於行動。

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更加認識到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工作的重要,漸漸感受到了自己肩頭責任的重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視並切實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承擔起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應有的職責和義務,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從而推動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再上台階.

嘉定江橋鎮民辦慶寧國小教師

20XX年3月23日

孫明月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7

1、成長比成功重要

——輸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現在的父母有個奇怪的現象,什麼都替孩子幹,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念書。我組織夏令營,一個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雞蛋發呆,我説“你不愛吃嗎?”“愛吃!”“那你怎麼不吃呢?”“這雞蛋跟我們家雞蛋長得不一樣!”“你們家雞蛋長什麼樣?”“我們家雞蛋是白的、軟的,這雞蛋太硬咬不動!”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孩子從小就沒見過家人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擺好了切成四塊放在面前吃,所以別老預設結果,而要重視成長過程,走好腳下的'路,輸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2、經歷比名次重要

——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無能

都説現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經受不起挫折,這是因為家長不給他們接受磨鍊、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機會。“生了男孩怕學壞,生了女孩怕受害”,但意想不到的傷害天天都可能發生,過度的保護帶來的是孩子的無能。可以包容孩子,讓家成為孩子最後的港灣;可以理解他,讓他找到温暖和安全感,在彷徨和沒有出路時,給他指條路而不是給他一堵牆。

3、付出比給予重要

——給孩子愛你的機會

只對孩子付出愛,會讓他們沒有責任感,只會一味索取。一位下崗女工知道孩子喜歡吃蝦,咬牙從市場買來,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捨不得動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飯,媽媽忍不住想嘗一口,“別動!”13歲的孩子説“那是我的”。過分溺愛、無限縱容滋長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4、對話比對抗重要

——別跟孩子“較勁”

青春期的孩子愛跟父母“對着幹”,四五十歲的父母也愛跟孩子“較勁”,雙方各站一方,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對方,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比如談到早戀,許多家長就簡單、粗暴地阻撓、強行壓制。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人感迅速增強,但心理卻不成熟的時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對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強,心靈的大門只朝着同齡人開放,這時候他特別需要心靈關懷,需要理解。

5、激勵比指責重要

——欣賞孩子,告訴他“你能行”

一味地對孩子表示不滿、求全責備,帶給孩子的是負面信息,讓孩子怯弱、抑鬱,甚至產生厭世情緒。

孩子從小生長在“你不行”的環境中,慢慢地會把“你不行”內化為“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其實對孩子來説,有沒有天分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興趣和自信。別瞧人家,大膽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會創造奇蹟!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8

小朋友從幼兒園來到國小,是一個轉變,在幼兒園的時候,以玩為主,上了國小,就是以學習為主,作為一年級小朋友的家長,也需要和小朋友一齊轉變,需要加倍的耐心。

我也是國小一年級的家長,在這之前,很多朋友都説,孩子上國小後,家長要操的心要比幼兒園多得多。的確,我也深深地感受到這一點。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學習上的,都會因此而改變,所花的時間也更多。

因此,在她將要上國小的時候,我就不斷地向她灌輸國小生是如何光榮,如何有趣,如何長大的,是一個很聰明,很有才能的人。可能也因為這樣,我的孩子很快就適應了上國小的生活作息。再加上學校老師的和藹可親,到目前為主,她每天上學都是高高興興的。

在市面上有很多育兒書籍,我也看了不少,專家門都有各式各樣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説要讓孩子自由學習,有的説要讓孩子放鬆,有的説要讓孩子玩夠了,就會用功學習了。然而,我卻認為要根據不同孩子的性格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説,自從孩子出生以來,就是我與孩子之間的摩合,不但要讓孩子聽話,而且要讓孩子真心地聽話,要讓孩子學會學習,還要讓孩子學會做人。每當孩子不聽話,刁蠻任性的時候,就是我和她鬥智鬥勇的時候了。我認為在適當地時候放任一下是可以的,但原則上的事情絕不能放鬆。

我和我先生每天都很晚才下班,家裏沒人可以帶她。所以放學後,她都要待在託管中心。女兒回家的時候,基本上已經完成作業了。我的任務是檢查功課就行了。

在一次家長會上,與幾個平時和女兒比較要好的同學家長談起,她們都覺得孩子粗心大意,功課做得慢,在家輔導比較吃力。我非常明白他們的心情。很多家長會問:“去託管是不是真的好呢?”答案是否定的。每天我檢查作業的時候,總會發現託管的老師沒有認真地對作業進行檢查,時不時會出現檢不出錯誤的情況。所以我會更加留意,特別是一些在作業本上有擦過改過痕跡的地方和一些有難度的題目,我總會問女兒是不是真懂了。

然後,我會出一道相似的題目讓她做,如果她會做,那證明她真懂了,如果不會做,那就是説那個答案只是純粹抄下來的。當然,我不是否定託管中心的老師,説實話,在託管中心的老師水平也不過如此,再加上七八個小孩子一齊,而且不是來自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班,難免會疏忽,所以這個責任還是應該由家長去負責。

每個小朋友出錯,基本上都是因為粗心大意而造成的,女兒也不例外,她經常都會把不經檢查的作業或習題扔給我,我會發現很多不應該錯的地方。

於是,我發現一個好方法:每次發現她是屬於粗心大意的錯題時,我會讓她自己拿一本小冊子抄一遍,錯得越多抄得越多。這種既是一種懲罰也是一種鍛鍊的手段。有些題目比較長,字也多,她要花的時間也不少。所以發展到後來,她為了不用抄這些題目,自覺地認真地檢查過之後,才交到我的手裏,慢慢地我發現她出錯的機會越來越少,我也變得輕鬆一了些。這種方法對她來説還是比較湊效的。

另一個方法:這是一個關於數學的方法,我會在她玩其它玩具的時候,問她一些數學加減法,(因為她現在才一年級)讓她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脱口而出,這樣會比較真實地反映出她是否清晰地算對題目。有時,會和她比賽算數的速度。如果可以的話和爸爸一齊比賽,作為父母,有時會故意地算錯,看她是否有信心把錯誤的答案糾正過來。這樣可以讓她有榮譽感,增強她的信心。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9

吃晚飯時兒子忽地問我:“媽媽,什麼時候放暑假了呀?”“怎麼問起這個?”我驚訝的反問兒子,“今天我們同學在一起説電腦遊戲,我很羨慕,但是我知道你是不會讓我現在玩的,等放暑假了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玩電腦,看幽默書都可以了。”聽他這樣説,我的心裏雖然不是滋味,但是也能體諒他的感受。

是啊,現在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被時間趕着跑,一會兒練琴、一會兒練字的,遊戲的時間也被削減,使得不能悠閒玩的孩子們,動不動就覺得累,沒有什麼事也會覺得煩,不開心,但是學習的效率卻不是很高,自覺性和主動性也不夠。雖然心裏很明白要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玩耍,才能使他身心感到輕鬆愉悦,才能有情感去創造、想象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從而使孩子的個性及創造能力得到發展。然而現實中卻總是給孩子一些學習的壓力,無形中也學別的家長那樣,讓孩子學這學那的……

千言萬語,做人父母的,尊重孩子,培養孩子是永遠學習不完的課程,更重要的是:作為家長,自己的生活態度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

家庭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內容提要: 説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父母數不清的歡樂。孩子一天天的成長,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小小兒童,他們的變化帶給父母一個個的驚喜。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父母也在不停地學習和進步,真不知道是父母教會了孩子還是孩子教會了父母?

關鍵詞: 家庭 教育 孩子 快樂成長 心得體會

説起孩子,大概每個父母都有説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父母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父母數不清的歡樂。作為一位母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女兒從小到大,在老師面前總想做一個完美無缺的孩子,但卻適得其反,表現為顧慮太多,自信心不足。

通過對家庭教育課題的研究,針女兒的成長過程,我談談自己的如下做法:

一、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當好慈祥父母親,及時解疑答難,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於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時,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麼新鮮事,心裏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説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

二、適當表揚和鼓勵

對孩子教育時,多給孩子些鼓勵和表揚能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記得日本有一兒童教育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經常受到家長誇獎和很少受到家長誇獎的,其成才率前者比後者高五倍。這也充分説明了表揚對孩子的成長起巨大的促進作用。在學習時,每當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後我都會適時給予表揚及獎勵。獎勵的物品不在於有多麼的昂貴和奢華。我有時給予孩子一個擁抱或親吻,或者獎勵平時孩子想買但又不捨得買的東西,每次得到獎勵孩子都很開心,並把孩子所得的獎狀及時粘貼在她自己的房間裏,這樣激勵她下次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和孩子都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三、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我的孩子學習成績雖説不上名列第一,但也很優秀。平時我和她爸提問時也能對答如流。這一點令我們很欣慰。前段時間期會考試,曼曼誠惶誠恐的拿着試卷回家,我一看錶情就知道考得不理想。我便拿着試卷仔細的看了一遍,微笑着對她説:“這個錯題你平時都會做,這次考應該是你粗心大意造成了吧!(她把6000米+4000米寫成等於1千米了)下次細心一些我相信你一定會考好的”。孩子聽了我的話便露出了羞澀的笑容,果不出我所料又一次測驗她得到了滿分,並十分高興的拿給我看。我便及時地鼓勵她説:“我就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好孩子,只要細心你一定會考好的,關鍵是要自信、細心”。孩子聽了我的話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其實我的孩子對學習一直都不覺得有什麼壓力、平時還對我説學習是一件愉快輕鬆的事情。我認為作為學校和家庭應多多培養孩子的自信,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否則會適得其反。每年“六一”兒童節,我們全家陪她一起參加了現場小製作比賽,並都獲得了一等獎。

四、正確的教育方法

英國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提到過,家庭教育一定要慎重又慎重,不可以掉以輕心,他説:“教育上的錯誤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生清洗不掉的。”可能這句話有些言重了,但是他卻告誡人們對子女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我們對孩子教育也有過方法不當的時候,譬如有時對孩子沒有耐心,有時對孩子過於責備,有時在孩子不聽話時打罵他等等。我們現在便把主要心思用在開發孩子的智力上,使她自主的學習。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我們的一切方法都是要通過孩子的積極、主動、自主才能發揮作用。

四、經常與老師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繫,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虧老師及時與我們聯繫,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彎路及孩子一些不好習慣的養成。

五、當孩子在受到挫折時,及時給孩子愛的鼓勵

一個擁抱、親吻,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以幫孩子重新找回自信。女兒上學後,就特別盼望能夠早一天戴上紅領巾,可是老師宣佈入隊名單時,她發現沒有自己的名字,女兒的自信心受到了打擊。回家後,她拖着哭腔告訴我:“媽媽,我覺得我學習也挺認真的呀,為什麼這次入隊沒有我,是不是老師不喜歡我?”我忽然意識到孩子成長的過程太順利,幾乎沒有受到過太大的挫折。成長中不能沒有挫折,但必須及時和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要讓孩子被挫折打倒。我把女兒擁入懷中,對她説:“你這次沒有戴上紅領巾,媽媽覺得不是老師不喜歡你,肯定是你哪方面做得還不太好!”女兒想想説:“是不是我上課回答問題不夠積極?”因為女兒是一個追求完美、做事過於謹慎的孩子,所以我在和彭老師的交流中,知道女兒上課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總是自己感覺能夠100%答對時才舉手。聽女兒這麼一説,我想這倒是個好機會,於是説:“是呀,雖然你上課認真,作業也很認真,但回答問題不夠積極大膽,這也會影響你入隊的。你再想想你還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女兒説:“媽媽,我想不出來了,要不你問問彭老師吧!”女兒總是小心謹慎,怕老師説她,有什麼事都會央求我,讓我問老師,我趁機説:你連這都不敢問老師,膽子小,這也是缺點呀,肯定影響入隊。”女兒為了能夠早一天入隊,終於鼓起勇氣,去問彭老師她沒能入隊的原因,當彭老師和藹的告訴她“要入隊,光是自己學習好還不行,還要幫助其他的同學,多關心班集體”這句話時,首先,女兒確認了,沒有入隊不是老師不喜歡,其次她知道了自己哪些方面還要努力。後來,輪到她當科代表和小組長時,我又趁機説:“看彭老師給了你一個幫助同學、關心班集體的機會,媽媽相信你會做好的!”有了老師和父母的鼓勵,女兒也很開心,小本子上認真的記錄着每天小組成員交作業的情況,字

跡雖然稚嫩,但是我感受到了女兒比原來更加快樂和自信。以後每天回家不論多忙,我總是要抽時間聽女兒講她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只要聽到她舉手發言比原來積極等學習上的一點進步,或是當科代表和小組長為大家服務當中獲得了一點快樂,我都要鼓勵她,和她擊掌加油,終於有一天,當我説要找彭老師問一件事的時候,女兒主動説:“媽媽,你順便問問彭老師,我最近回答問題時是不是積極了,關心班集體有沒有進步?”我知道以她的性格,讓我主動詢問老師她在學校的情況。肯定是自我感覺非常好,果然,彭老師説他最近變化挺大的,上課回答問題比原來積極多了。再後來,老師又安排她負責星期四和星期五早上的領讀,她感覺老師給她封的這個官責任非常重大,自己在班集體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她可以幫助大家,她不比別人差,女兒又重新找到了自信。

家庭教育是一項長遠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家對孩子的教育還做得很不夠,而且一些方法還在不斷地摸索,我們將不斷地努力,汲取別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經驗,與老師、家長們共同探討,使孩子們能夠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將來能為祖國效力,為人民大眾服務,做一個有智慧、有德行、有覺悟的人,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夠以自信化作有力的翅膀,飛向快樂!飛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