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育考試

2017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詩歌題材複習資料

詩歌題材的題目是許多成考生的弱項,想要在詩歌題材中取得高分,首先還得好好準備複習資料。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詩歌題材複習資料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詩歌題材複習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詩歌題材複習資料

  成人大學聯考語文詩歌題材複習資料

1.詠史詩——借題發揮——對史實“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多用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

思路:歷史的人或物——描寫古今的盛衰之比———表達主旨。

①借古諷今——勸諭統治者借鑑歷史,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抨擊時弊。

②懷古傷今——喟歎朝代興亡變化,悲歎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歲月瞬息變幻,表現作者閲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藴涵了深沉的憂患意識。

③借古抒懷——寄託對人生的深沉感慨。時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況,抒發豪情壯志,或自傷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功業未就鬢髮已白。

詠史詩的代表人物是劉禹錫、杜牧等。

(特別注意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與詩人身世之間相似點,相似點常見於學過的課本。)

2..詠物詩——託物言志,詠物 “不即不離”,狀物“似與不似”——由形寫神,物我一境——所寫似物非物,意在寫人——寫時曲盡“物”之妙處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 物——理。

——要抓住詩歌中所表現的“物”的主要特徵(某一與詩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徵)——揣摩詩中的比喻意和象徵意。

①託物言志——表達詩人志向情感 。

②借物喻人——讚美或批判社會上某類人。

③借物喻理——.勸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徵具多面性,詩人寫時“只取一瓢飲”;詩人性格、經歷各異,故同詠一物,詩歌主題可能有差異。但因文化積澱,不同詩人對同一“物”的吟詠,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詩歌具體的意境) 如王勃《詠風》“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户,卷霧出山楹。來去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鬆聲。”—— 借“風”而起興,結句表達自己要成就一番事業要在詩壇上引領風騷的志向。

  成考語文備考建議

一、計劃當前,萬事不難

每年,報成考的人都紛擁如潮,但真正能到達彼岸的只是有限的一些人。其實,成人大學聯考的考題難度並不大,高起點充其量和高二下學期模考水平相當,專升本大概也就是大二的水平吧,錄取的分數線也不會太高。但是,由於社會上很多人沒有升學壓力,還有份工作護身,自然就沒什麼衝勁,難免十做九不成。

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認真為自己制訂一份周詳縝密的應試計劃,不僅僅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是在工作生活中運籌帷幄的鍛鍊過程。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需要綜合考慮自已的工作時間,以免學習與工作發生衝突,另外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規律,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成績,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很多人喜歡熬夜奮戰,這樣雖然當時能記一些東西,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很容易蒙,所以一定要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

二、落實計劃是關鍵

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能讓人避開無序緊張的思緒,但做出一份束之高閣的計劃也是沒有任何用處可言的。計劃只是幫我們階段性細化的學習大綱,精髓還需要自己按條例逐條落實,逐項加強。在這裏決心和毅力尤其重要,它是對個人自覺性和自制力的最大挑戰,只有那些經受了艱辛挑戰的人們,才有機會獲得成功的豐厚饋贈。

當然,在制訂計劃的時候必須做到具體明確,這樣執行起來才不會感到茫然失措。記得一個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談到他成功的祕訣時是這樣説的:“我有意將我長跑路線的每個地點都記得爛熟,所以,當我跑完一個里程時,我就在心裏默唸下一個里程的名字,這樣一段漫長的路途就被我自己分割了好幾塊,而我所要做的只是一次一次全力跑完這麼一些短的‘路程’,當然就容易多了。”

三、考前放鬆也重要

很多人考前都異常興奮或緊張,不是失眠就是學不進去,其實這個時候更應該調整好心態,好好放鬆自己,這樣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更或者是超水平。

  成考語文複習指南

一、閲讀大綱、統攬全局

我每學習一門新的課程,總是先通讀大綱。這樣可以高屋建瓴、統領全局,能準確掌握教材的體系和理解章節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為下一步分配時間和安排學習計劃作好鋪墊。

二、認真精讀、突出重點

有了第一步對教材的初步瞭解,教材的'整體結構已瞭然於胸。下一步就要合理安排時間,認真研讀教材了。每精讀完一章,就要做對應章節的練習題,以檢測掌握的程度。作錯的題目一定要及時弄清弄懂,並在教材相應的位置用醒目的標記劃出,以便日後複習。在精讀和做題的過程中,注意發掘重點內容。一般來説,教材的重點是多層次的,既有全書之重點,也有每個單元之重點,還有每個章節甚至每個問題的重點。同時對於每個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甚至每個問題的重點詞和句也不能忽視。只要抓住了每個層次的重點並着重學習、深刻理解、準確記憶,就能收到以點帶面,全面掌握的最佳效果。

三、發現疑問、重點突破

在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此時不要膽怯,反而要迎難而上,把這些疑難問題集中起來,或向老師、同學請教;或到圖書館查閲相關知識,一舉殲滅之。這樣帶着問題去學習,目的性強,精神易集中,有利於加深理解,更有利於提高記憶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圖表、瓦解疑難

當遇到有的教材內容繁多且不成條理時,我會利用圖表來理清頭緒,從而使知識點條理清晰、一目瞭然。製作圖表時我遵循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由大到小、層層分解、逐步深入的原則,把每一層次的重點根據其因果關係和邏輯關係等構成知識網絡圖。知識網絡圖可大可小、可詳可略,完全根據個人複習的情況來靈活掌握。在自學中利用圖表,提綱挈領,既有利於化繁為簡、重點深入,還有利於瓦解疑難、全面把握,對圓滿完成自學任務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五、聯繫實際、活學活用

理論聯繫實際,歷史聯繫現實,這是學習的最基本的方法。我們在自學的過程中,要想真正掌握新的理論知識,既不能死記硬背,也不能依賴現成的“標準答案”,關鍵在於知識的分析、理解、歸納和總結。只有這樣,才能把新的理論知識分析清楚、理解透徹、掌握牢固。在“活學”的同時,還要學會“活用”,即有意識地將掌握的理論知識在工作或生活中加以利用。

六、分析真題、把握趨勢

精讀完教材後,我會馬上收集近三年的真題,並對其進行分析和總結。原因有二:其一、找出教材的重點章節和易考知識點,以便在下一輪複習時特別注意;其二、掌握考試題型和命題趨勢,以便更好地分配時間和調整複習計劃。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做無用功,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