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節日作文(集錦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節日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節日作文(集錦15篇)

端午節節日作文1

端午節,大家可是最熟悉不過的了。這個節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但是,對個節日足夠了解的人並不多。

端午節是每年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重五節”。著名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但人們大多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國大夫,後遭楚王流放,來到湖南境內,幾年後,楚國被秦國攻克。屈原得知後,傷心不已,在汨羅江畔投江。附近百姓得知後,有的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投入江中,不讓魚蝦去吃屈大夫的遺骨;也有人往江中倒入黃酒,把魚蝦薰死。這些物品經過長年演變,成了現在的粽子和雄黃酒。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如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之所以被稱為“重五節”,是因為各家在這天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用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在眾多習俗中,以包粽子最為典型。記得去年夏天,奶奶買好粽葉,蜜棗和糯米後,在家裏包粽子。我看到後,也想包,於是便學着奶奶的樣子,將事先洗淨的、泡好的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粽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入鍋裏煮,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了。粽子煮好了,遠遠地就能聞到粽葉的清香。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大口,啊!又甜又糯!人間美味!我一連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節,這個節日是不可缺少的。但在這個農業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文明轉化的時代,人們漸漸淡化了這個節日的儀式,甚至有些小朋友認為端午節就是“粽子節”。如何更好地發展民簇文化,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這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自覺地瞭解、弘揚傳統文化,使自己變成一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

端午節節日作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划龍舟、吃粽子、懸艾草,這是端午節重要的活動。只要到了端午節,街上就更加熱鬧了,賣各種各樣東西的商販們恨不得喊破喉嚨。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掃院子,採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聞到粽子的香味。我家當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節,祖母就會把早買來做粽子的材料拿出來,於是,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

剛開始,我不會包粽子。祖母就手把手的教給我。先拿兩片包粽子的粽葉,弄成像勺子一樣,把糯米用勺子舀進去,但糯米不能太滿,一些肉或者豆沙之類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後把糯米包起來,再用繩子繫好。這樣1個粽子就做好了,最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裏蒸。我按照祖母説的方法做了起來。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1個漂亮的粽子。然後把粽子放到鍋裏蒸,熟了之後,只要你一揭開鍋蓋,濃濃的粽子香味就會飄出來,讓你垂涎欲滴。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粽子,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們一家人去江邊看風景。看着看着,又想起當年屈原投江時的情景。我就問祖母:“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呢?”祖母笑着説:“是為了不要讓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粽子拋入江中給魚吃。”“哦,那為什麼要賽龍舟呢?”我的問題彷彿總也問不完似的。“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屍體。”祖母講完後輕輕地撫摩着我的頭。我突然覺得我現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才對。

是啊,其實共建1個和諧的家園,並不是那麼難的事。只要我們遠離硝煙,遠離戰爭,全世界人們攜起手來留下那茂密繁盛的叢林,珍惜那蔚藍無際的大海,保護每一寸空間,使明天的山更青,水更清,天更藍,那我們一定會建造出1個美麗、和諧、温馨的家園!

端午節節日作文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提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由於當時社會的腐爛他的策略不但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攻擊排擠最後逐出都城,流落漢北。屈原生性耿直,不願委曲求全,看破紅塵,跳進了汨羅河以死捍衞正義。當地的漁夫知道此事後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裏的米撒向汨羅河餵魚以保全屈原的屍首。後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逐漸形成一種儀式。以後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人們吃粽子,划龍舟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我們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們家每年都很重視端午節,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分兩種形狀:一種是牛頭粽,一種是尖尾粽。媽媽是我們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説:“用蘆葦的葉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葉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葉子放在温水裏泡一泡,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完後伴在一起。等蘆葦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錐體,然後先放一粒棗,接着在裏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間再夾幾片棗肉,包好後再將草繩捆綁好大功告成了。媽媽包的粽子又大又結實,像一個個包袱,又像一個個秤砣。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香味撲鼻,讓我直流口水,有時一口氣竟能吃上好幾個然後腆着大肚子那憨態惹人笑。

過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端午節節日作文4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能夠吃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趣味的傳説,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簡把米裝起來投入江中,可是這些被蛟龍偷吃了,之後人們明白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齊。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名字要插“五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有用雄黃酒在兒童的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習俗,還有做粽子的方法很趣味。

端午節的那一天,我早早的起牀,就看見媽媽在廚房裏做粽子,每個粽子都是三角體的,並且還是肉餡的,每個粽子看起來都很誘人,我饒有興趣也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中。我學着媽媽的模樣拿出包粽子的粽葉,在粽葉上加點糯米,糯米里也塞了點肉,然後把粽葉一片一片地把它包住,再後,就用繩子把粽子打個結。雖然技術是很差,不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做出的粽子,包的很好,糯米也沒有掉出來,簡直和我做出來的粽子,成了鮮明的比較。可是,我不放棄,我繼續做,連做十幾個的時候,我的技術越來越好,包的粽子也快比上媽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做了20多個,有十幾個送人了,還有十幾個就都給自我吃了。而我也偷偷收藏了幾個,為的就是把粽子投進河中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而我也最喜歡端午節,因為我敬佩屈原。

端午節節日作文5

説到端午節,這還得追溯到很久之前,愛國詩人屈原因亡國,所以便抱了塊大石頭投江自盡,百姓為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屍體,便把包好的粽子投入水中,並派人去打撈他的屍體。這便有了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每年端午節前,外公外婆便要購進許多粽葉,在家裏洗涮上一天,曬乾,就可以包粽子了。包粽時,外婆坐在凳子上,手中窩一個長長的粽葉。舀一些糯米放入窩着的粽葉中,再加上一些紅豆,要適量,不可過多,也不能過少。繫繩更是個技術活兒,外婆説:“這繫緊了,到時候會在鍋中爆開,而鬆了又會散開。”只見外婆手中捏一個粽,用一段繩子快速繞上一圈,又上下一圈,兩隻手一拉,嚅,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便出來了,我總讓外婆教義,可手中捏着粽子,一隻手拿線,根本忙活不過來,想去繫繩子吧,一鬆手,啪,粽子又散掉了。

在我們家鄉,端午節賽龍舟是很有名的,五年一次,只要到了要賽龍舟那一天,各地的人都會跑來看。在這之前,運動員們會不停在河中練習,打鼓,控制節奏。在我記憶中有印象有賽龍舟比賽只有一次,那年我才三年級。聽説有龍舟比賽便去瞧瞧。只記得那天浮橋岸上站滿了人,我根本沒有歇腳地兒。身材又矮小,盡全力踮腳,可只有一條縫供我看。比賽一開始,鳴般的鼓聲響徹雲霄,健壯的運動員一個個臉上,手的青筋暴起,強有力,有節奏的用船槳濺起生命的火花。船像箭一般飛了出去,紅隊黃隊不分上下,一會兒一個前一點,一個又後一點,搞得我一會喊黃隊加油,一會兒又紅隊加油。運動員們喊着:“一二,一二,一二……”強有力低沉而撼動人心。一會船又飛了回來,運動員一個體個面目猙獰,用出了吃奶的勁,臉漲得滿臉通紅。接着一陣歡呼,oh!贏了,我不知哪個隊勝利,但也跟着起鬨。後來,聽説是紅隊贏了。家鄉的民俗透露着傳統的美好又有些現代的元素,讓我們將它繼續傳承,繼續延續。

端午節節日作文6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當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我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可是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可是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可是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之後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終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説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裏,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節日作文7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温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温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端午節節日作文8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更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每到農曆的五月初五,媽媽和爸爸總會帶着我到鄉下奶奶家去過節。今年也不例外,一到奶奶家就看見家家户户門楣邊上,插上了菖蒲。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見她左一下,右一下,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很好奇,就叫奶奶教我包,奶奶將三片粽葉疊在一齊,用手一捲粽葉便變成了一個圓錐形。

我學着奶奶的樣貌,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頭用力拉緊上頭放鬆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我卷好粽葉。之後,奶奶正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放好粽葉,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動,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粽葉包緊,我學着奶奶的樣貌,在粽葉裏插好一隻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得不緊。奶奶説:“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奶奶邊説邊示範,我也邊聽邊學。

哈哈!我的粽子最終包好了,雖然沒有奶奶包的好看,但也算有模有樣。粽子包好後,我就催着奶奶趕緊煮粽子。不一會兒,院子裏就瀰漫包粽子的清香。我打開鍋蓋趕緊找我包的粽子,我找到自我包得粽子,雖然鬆了,散開了,包的不夠緊。但那時出自我自我的手是我的勞動郭果實,吃起來異常香。家裏包了大包大包的粽子,總要送給親戚朋友,其他人也往我家送表示謝意。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英雄屈原,雖然超市裏有各式各樣的粽子,可是我喜歡奶奶家包的'鮮嫩可口的粽子。我愛過端午節更愛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她象徵着中國的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

端午節節日作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五彩線,手腕綁;吃棕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兒歌唱的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而這也正是我最喜愛的一個節日。

正如民諺常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灑掃庭除,將艾葉插於門眉之中,以驅癢辟邪。在我們家也不例外,可對於我來説,我最期待的事卻是包粽子。

記得每到那天清晨,奶奶就會趕早去採集佈滿晶瑩露珠的棕葉,用糯米做粽子餡……,而此時的我總像個“跟屁蟲”一樣,緊跟在奶奶的身後“偷師學藝”:首先要把手洗乾淨,再用手把棕葉慢慢地捲成一個圓錐形,輕輕地把糯米灌進去,最後再把口牢牢封緊……

是的,一般的人家都是這麼包的,可奶奶卻包得特殊與眾不同。你看她會先把粽子餡分成各種不同的口味,如蛋黃肉鬆餡葱花雞肉餡冰糖豆沙餡原味餡滷肉餡等等。而每一種餡還會對應一種形狀,像蛋黃肉鬆餡對應的就是三角形狀,葱花雞肉餡就是五角星形,冰糖餡就是圓形的……,包着粽子的奶奶就像個魔術師一樣,盡情地變換着各種法術,而我也瞬間就變成了她的粉絲,為她端茶送水,任她差遣。當然了,最終的受益者也非我莫屬了,每當我聞着濃濃的棕香味,想象着立即嚐到口中的美食,心不覺就美得像花兒一樣,好似踩着空中的彩雲跳舞般美妙。

葉香繞樑,粽香留脣,端午年年有,年年盼端午。

這就是我喜愛的端午節,但願每一個端午節都能如此美妙,但願心中那朵幸福的彩雲能一直縈繞心間。

端午節節日作文10

中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傳統節日,如:元旦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其他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我端午節過得最快樂。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爸爸説:“戰國時期有個愛國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便抱着石頭自投舊羅自盡。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直行洞庭湖,終不見屈原屍體,老百姓為 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後把粽子投入舊羅,讓魚兒吃飽,這樣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屍體。端午節就這樣慢慢的傳下來。端午節還要賽龍舟、帶綵帶線和掛香包等形式來紀念屈原。”爸爸説完,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快過來吖,包粽子咯!”我的媽媽喊道。我們連忙跑出去,我拿了兩片粽葉,學着我的媽媽那樣包,可包來包去一點都不像我的媽媽包的那樣,反而把糯米灑了一地。我氣地把粽葉丟在地上。我的媽媽説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來,首先要把粽葉繞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我按照我的媽媽説是那樣做,包成第一個粽子我很高興的説我會包粽子了啊,後來連續包了好幾個。這時,我的媽媽邊説邊包地説:“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我的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膩。”幾分鐘過去了,一吊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節日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遊不同的習俗。聽——“正月要把龍燈耍,二月要把風箏扎……”琅琅上口的童謠時候讓你穿行在每月的習俗中去呢?現在就跟我穿行到端午節的習俗中去吧!

端午節到了,黃老師真可謂是”異想天開”,竟然把學校門口包粽子的馬婆婆請到教室裏來教我們包粽子!馬婆婆先把中葉折成一個漏斗形,俗話説得好”看着容易做起來難”,看馬婆婆寶中之的速度那麼快,他可是在江湖上”混”過十多年來的,那手藝叫做熟能生巧,而我們呢,就像是一隻只無頭蒼蠅,抓住這邊的角又漏掉那邊的角!,沒辦法只好讓馬婆婆親自出馬,一眨眼我們的中葉就被馬婆婆那一雙令人敬佩的首要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漏斗,我們不甘示弱,開始了漏斗大戰。結果楊洋的漏斗被紅了個底朝天,做完這步後,馬婆有讓我們把江米倒進漏斗裏,沒想到我的粽子真的成了漏斗,裏面包住的江米就像沒有下巴的嘴巴一樣”巴扎巴扎”地漏個不停,我連忙拉起了線,把粽子的上口給縫了起來,可江米還是想斷了線的珍珠一樣不停地揉!我沒辦法,只好讓這個粽子光榮犧牲了。

粽子包好以後,我們就開始煮,煮好以後,就開始吃了,瞧,小云陽那個饞貓,粽子還沒有看看我們的教室,就頓時灰飛煙滅了,黎宣誠呢?小心翼翼在粽子上舔舔這兒,舔舔哪兒,害得粽子上滿是口水味,最搞怪的非力夫莫屬,看!他吃得滿嘴是油,手呢?也是油,就算米掉到地上,他也把自己的嘴巴當成吸塵器使……

行走在節日的習俗中,聽者琅琅上口的詩,我們真是悠哉美哉!

端午節節日作文12

“悠悠艾草香,濃濃端午情。”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終於來了,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節日有了不同的色彩

往年的端午節是我最期盼的日子,因為每到那天早上,我們一家都會去東山踏青、採艾蒿和買一些端午節的香包、掛件等,這着實算得上一個愜意而又能親近自然的傳統節日。

可是,今年的端午節卻讓我有了一絲憂慮,不知道疫情時期,還能不能去踏青呢?天剛剛矇矇亮,我便醒了,窗外竟然飄起了雨,心情頓時糟透了,就像佈滿了烏雲一般,斜倚在沙發上,眉頭擰在了一起,嘴噘着,連聲歎氣。

姥姥聞聲走了過來,看到我的表情後,立刻就明白了。她拉着我的手,從櫃子裏翻出一些布料和彩色的珠子。我的心裏立刻浮現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姥姥這是要幹什麼呀?姥姥笑着説:“不能出去,咱們可以自己做香包呀!”

對呀,雖然外面的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但我的心裏卻像打開了一扇小窗,陽光照進來,暖洋洋的……我歡快得像只小兔子撒歡一樣,一陣風地跑去拿來針和線,擺在姥姥面前。我調皮地笑着,看一塊紅色的絨布在姥姥靈巧的手中,幾下被縫成了一個“心”形的香包。我又精挑細選了幾個彩色的珠子和一個紅紅的掛穗,穿針引線將它們和香包縫製在一起。哇,一個精緻的香包做成了!

我輕輕地拎起它,左看看,右看看,真是愛不釋手!那火紅的顏色就像一顆跳動的心,裏面裝着滿滿的愛;那幾顆五顏六色的小珠子,在晨光的照耀下,閃着耀眼的光彩;那束紅紅的穗兒,輕輕擺動起來,散發着濃濃的節日氣息。

一縷晨光漫過窗櫺,雨,不知道什麼時候停了,我低頭看着胸前掛着的這個漂亮的小香包,端午的氣氛也漸漸地濃了。

端午節節日作文1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古代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黃酒、掛艾草,還要舉行划龍舟比賽。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把我喚醒,突然想起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從牀上跳起來,洗漱完畢,跑到廚房,對外婆説:“外婆,我要吃粽子。”外婆説:“知道了,小饞貓。”外婆把燒好的粽子給我,我看見這些粽子用不同顏色的線綁着。我好奇地問外婆:“這些不同顏色的線有什麼説法嗎?”外婆耐心地解釋道:“紅線是豆沙粽,白線是白米粽,紫線是赤豆粽,黃線是肉粽,黑線是芝麻粽還有綠線是五穀雜糧粽。”看着這些粽子我唯獨對白米粽情有獨鍾。我直勾勾地看着白米粽,外婆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剝了一個白米粽給我,我在白米粽上撒了點白糖,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甜甜的糯糯的,還有一股清香,不一會兒我就把一隻粽子吃完了。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起來了,我們一起吃早飯,一邊吃粽子一邊聽爸爸講屈原的故事。

吃好早飯,我們來到了龍舟比賽的現場。這裏人山人海,人頭攢動,我看見每條船上有19人,船頭有一個人負責揮旗,船中間有一個人打鼓,船尾還有一個人掌舵,兩邊各8人划槳,大家聽着鼓聲,嘴裏喊着“一二,一二……”手裏的槳有節奏地一上一下,大家整齊劃一地划着,每個人都使出渾身的勁,你追我趕,此時此刻我好想跳到船上和他們一起拼搏。比賽結束了,冠軍隊的選手們歡呼雀躍,其他隊的選手們也不氣餒,他們互相握手互相擁抱,大家笑成了一片。

端午節好熱鬧好開心!

端午節節日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飲酒,但家家户户都要吃上香噴噴的大粽子,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現在想起來還要流口水呢!媽媽有時還會用五顏六色的線編在一起,栓在手腕上或腳脖子上,非常好看。也有時候媽媽會在家門上掛上一些艾草。

我們家一般都會在端午節的上午包粽子。大清早的時候我就已經看見媽媽在廚房忙來忙去的身影了。我也想包便進去,讓媽媽教我包粽子。開始動手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花生,再放入已經清洗過的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地笑了笑,原來包粽子這麼簡單吶!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粽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粒粒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出動聽的聲音。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幫我重新示範了一遍,我認真的看着每一個步驟並牢牢的記在了心裏。

我又重新包了一個。步驟跟前面的一樣,還好這次糯米沒有落地,而是聽話的在裏面呆着,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好一會兒,終於到了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我拿出粽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還扎的很好。媽媽看了看我的粽子,又皺着眉頭拿過我的粽子,一拉線粽繩就開了,並又給我重新綁了一遍,幾個小時以後。終於包完了,媽媽説最低要煮四個小時。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掀開蓋子察看。

下午了,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了,我高興地手舞足蹈,粽子香噴噴、軟軟糯糯,太好吃了。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包粽子。

端午節是中國千年來文化歷史的結晶,我們要把自己家鄉的端午節的風俗永遠傳承下去,留於後人。

端午節節日作文15

説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划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户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説,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瀰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鬥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説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屍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裏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屍體。從這以後,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於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