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精選端午節教案模板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教案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端午節教案模板6篇

端午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我國端午節的習俗,由來與時間,嘗試查找日曆中的農曆.

2,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

活動準備:1,孩子前期經驗:用各種方式收集信息與調查記錄傳統的節日,來歷與習俗.在前期活動中,認識日曆.2,環境材料創設:多媒體設備以及課件"端午節"

活動過程:

一,經驗回憶:引出端午節

1,在一年中,有許多節日,你知道哪些節日是隻有人才有的節日

:只有人才有,別的國家沒有的,從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節日,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傳統節日(出示字卡: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2,最近,要有一個傳統節日,猜猜看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

二,交流分享:端午節的習俗與由來

1,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有什麼快樂的事情

:端午節可以包粽子,吃粽子,這是吃的方面;可以划龍舟比賽,這是遊戲;戴香包,香香的;戴紅絲帶,這是用的.端午節有許多開心的事情.

對於端午節你還知道些什麼

插艾葉,戴香包,畫藥酒通常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是良好的祝願,祝願小朋友身體健康,夏天不生病.

:

端午節有吃的,有玩的,有戴的,還有一個美好的願望,就是夏天快到了,保健康,求吉祥.

2,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 請幼兒説説看,個別零散經驗的交流.

播放多媒體"端午節的來歷",給幼兒完整的認識,梳理,豐富經驗.

聽了故事就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扔粽子,為什麼划龍舟了.

:

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與來歷.端午節是為了記念屈原先生,希望後人能夠記住他,學習他那麼愛國的.

三,操作,探索:端午節的時間

瞭解端午節的時間,感受農曆為所特有的

剛才小朋友對端午節説了那麼多,老師這裏有一個疑問,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嗎 這裏有一張今年的日曆,我們來找找看,為什麼端午節有兩個時間呢 (一個公曆,一個農曆)找一找日曆上的5月初五.

: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原來端午節是按照農曆的時間慶祝的,是我國特有的節日.以後我們再來找一找傳統節日是什麼時間.

端午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瞭解體驗端午節的相關習俗,體驗和集體共同過端午節的樂趣。

2.嘗試動手製作端午節的相關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繩、彩蛋。

活動準備:

1.讓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各種資料。

2.有關製作的各種材料:

粽子——粽葉、糯米、線等。

香包——各種形狀的布片、訂書器、棉花、香水、乾花。

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

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

3.有關的圖片、艾草和菖蒲。

活動過程:

一、講講看看:

要求:交流幼兒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內容。

指導語:

1.(在門上懸掛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們班的門上掛的是什麼呀?(菖蒲)那為什麼要掛菖蒲呢?(因為端午節要到了,掛菖蒲是端午節的習俗)

2.那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

(1)懸鐘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鍾馗像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划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後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後,人們怕河裏的魚蝦把他的屍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裏餵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製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裏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説:“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二、做做玩玩:

要求:幼兒分組進行活動,在動手製作中體驗端午節的樂趣。

指導語:

1.剛才我們瞭解許多關於端午節有趣的事,你們想不想也來過一過端午節呢?今天我們這裏有很多好玩的活動:有包粽子、做香包、編五彩繩、嘗粽子,你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參加,我們就來過個小小端午節吧!

2.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提醒幼兒需要洗手的可先去洗手。

(1)包粽子:粽葉、糯米、棗子、赤豆、花生、綠豆、豆板、血糯米、線

(2)做香包:緞帶、各種形狀的布、訂書器、棉花、縐紙、花露水、乾花

(3)做五彩繩:各色緞帶、絨線、縐紙、夾子

(4)品嚐粽子:各種味道的粽子、白糖、刀叉、濕巾紙、毛巾

(5)畫彩蛋:煮熟的雞蛋、顏料、水彩筆、蠟筆、油畫棒、泡沫塑料

三、活動分享:

1、教師:“剛才你在哪裏過端午節了?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2、幼兒介紹或展示,教師做適當小結。

端午節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萌發幼兒對端午節民族文化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的習俗和來歷。

3、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粽子的製作方法,嘗試手工製作粽子。

二、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端午節》

2、兒歌《快樂的端午節》

3、故事《屈原的故事》

4、端午節相關習俗文化圖片

5、粽子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廚師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引導幼兒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跟讀兒歌《快樂的端午節》,感知端午節的習俗。

(2)你們剛才聽了兒歌,兒歌中描述了什麼內容?

(3)這是什麼節日?圖中的人們都在做什麼?

教師出示相關的課件,幼兒觀看圖片,人們正在賽龍舟,這是端午節的習俗。

2、教師繼續出示課件,進入社會大觀察環節,幼兒觀察圖片,瞭解端午節的習俗。

(1)你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

(2)你們家裏是怎樣過的端午節呢?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來時,家裏會吃粽子,誘人賽龍舟,還會插菖蒲、掛艾蒿。

3、教師講述故事,調動幼兒的情感。

(1)教師聲情並茂的講述屈原的故事,激發幼兒的情感。

(2)請幼兒聽完故事後説説自己有什麼感受?你想對故事中的屈原説點什麼呢?

4、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看圖片,認識粽子以及包粽子的步驟方法。

(1)教師播放包粽子的過程,引導幼兒瞭解包粽子的方法。

(2)教師分發好吃的點心:粽子。

(3)幼兒品嚐粽子,在吃粽子的環節中感受節日的氣氛。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將手工製作材料:卡紙、紙黏土等材料投放到美工區,引導幼兒在美工區動手製作“包粽子”。

(2)教師在本次端午節主題活動結束後,還可以舉行一次端午節班級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在當天一起來包粽子。

五、資料庫

端午節

粽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掛在大門上,

出門一望麥兒黃。

五月五是端午節,

五月初五是端陽。

端午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粽、檐、囊、輔、措、誣、頌”7個字,會寫“佩、戴、措、誣、頌、駕、屍、俗”8個字,掌握“佩帶、愛戴、措施、誣陷、傳頌、屍體、習俗”等詞語。

2、用自己的話説説端午節的由來,學習複述課文。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閲讀有關書籍或訪問家長,瞭解端午節的習俗及屈原這個歷史人物。

2、自制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提綱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知道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嗎?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端午節的由來》這篇課文吧!

二、展示與交流

1、彙報生字詞。

(1)讀詞語:佩帶、愛戴、措施、誣陷、傳頌、駕船、屍體、習俗

學生提醒注意:“施”和“屍”是翹舌音。“頌”和“俗”是平舌音。

(2)理解詞語:

輔佐:協助

愛戴:衷心敬愛與擁護,多用於對長輩。

誣陷:誣告陷害。

無中生有:指沒有事實依據而憑空捏造。

讒言:陷害人的壞話。

流放:將罪犯驅逐到邊遠的地方去生活或勞動的刑罰。

祭奠:為死去的人舉行儀式,表示追念。

祈禱:宗教儀式之一。本文中包含有“懇求”的意思。

3、學生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通過讀文,你都知道了什麼呢?

4、學生從兩方面來彙報:

(1)端午節的由來。

(2)愛國詩人屈原。

(學生説出大概的內容既可,不做更細的要求。只是大致的瞭解。)

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是由何而來的呢?課文的中的哪部分作了簡要的説明呢?

2、學生自由讀文1——2自然段,想一想,畫一畫。

3、學生彙報。

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插艾葉等。

由來:紀念屈原,至今以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4、感情朗讀。

三、反饋與檢測

1、讀詞

2、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愛戴——

輔佐——

誣陷——

流放——

四、課堂小節,置留問題

為了紀念屈原,這些習俗以有兩千多年,那麼課文是如何細緻的來記敍端午節的由來的呢?相信在下節課的學習中,你就會找到答案。

五、佈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30端午節的由來

傳統節日——屈原

第二課時

一、預習提綱

複習導入

1、讀詞語:佩帶、愛戴、措施、誣陷、傳頌、駕船、屍體、習俗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對端午節的由來你瞭解了多少呢?誰願意説一説。

二、展示與交流

1、默讀課文,屈原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麼要投江?投江後人們是怎樣做的?人們為什麼要向江裏投粽子?想一想、畫一畫,並做好批註。

2、圍繞上面問題小組討論交流,合作學習。

3、組織全班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同時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屈原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和老百姓對屈原的愛戴、懷念之情。]

4、學生彙報,教師引導點撥。

●屈原: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

(引導學生通過3自然段的內容來理解。)

(1)他忠誠愛國,很有才幹。在他的輔佐下,楚國……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對他十分愛戴。

(從這句話中不但要體會到屈原的才幹,而且要讓學生知道他愛國愛民,並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最後把他流放到南方去了。但是,屈原依然熱愛自己的祖國,關注人們的疾苦。他寫了很多愛國詩歌,並被人們廣泛傳頌。

(此處可以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補充一些屈原的愛國詩歌,進一步體會出屈原的憂國憂民。)

●投江原因:

(引導學生通過4自然段的內容來理解。)

因秦國佔領了楚國的首都。屈原悲憤萬分,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

(這部分內容寫出了投江原因,也更突出了屈原的愛國精神。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的插圖,想象屈原投江時的情景,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刻體會屈原的愛國之情。)

●人們的做法:

(引導學生通過5自然段的內容來理解。)

(1)楚國的百姓知道後……想去就他。

(通過“放聲大哭”“像潮水一樣”説明百姓十分愛戴屈原,來就他的人很多。)

(2)他們把船上的大米……想藥昏江中的蛟龍,使它們無法張口。

(這些也都體現了對屈原的愛戴,指導學生讀出百姓的悲痛之情。)

●投粽子的原因:

(引導學生通過6自然段的內容來理解。)

(1)因有人夢見“屈原的容顏十分消瘦”,大家想出了往江中投粽子的辦法,讓屈原能夠吃到。

(2)……那怎麼辦呢?大家想啊,想啊,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這一句説出了人們是懷着美好的願望想找出一個辦法讓屈原能吃到食物。“想啊想啊”“終於”説明大家動了很多腦筋,想了很多辦法,最後才找到一個好辦法。要指導學生朗讀,體會出這一點。)

小結:從此,每年五月初五祭奠屈原的時候,人們都往水中投粽子。這一天也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

5、全班有感情地齊讀7自然段。

三、反饋與檢測。

1、通過同學們的理解與分析,我們認識了一個憂國憂民詩人——屈原,還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收穫真是不小。那麼你能把端午節的由來複述出來嗎?

2、學生在小組內練習複述。

3、指名在全班複述。

四、總結全文,置留作業。

1、師生總結學習本課的收穫。

2、把端午節的由來説給家長、好朋友聽。

板書設計:

30端午節的由來

屈原——憂國憂民——投江自盡

百姓——愛戴——紀念屈原

教學反思:

在授課過程中,為了更好的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儘可能地運用多媒體,通過播放端午民俗片段、精心製作的圖片文件和實物掛件等形式,讓孩子們對民俗文化能有直觀的感性的理解和領悟。顯然,同學們對於這些豐富多彩的授課形式是喜聞樂見的。

端午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習朗誦童謠,感受童謠表現的端午划龍舟的民俗風情和熱鬧的節慶氣氛。

感受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組合節奏,嘗試配上打擊樂表現划龍舟的歡樂情景。

活動重點

學習朗誦童謠。

活動難點

學習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組合節奏。

難點剖析

兩種節奏型的結合讓孩子們對節奏有些混淆。

活動過程

一、講講端午節及划龍舟

提問:哪一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習俗?那一項活動最熱鬧?

人們是怎麼划龍舟的?

人們在划龍舟時,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二、欣賞童謠

1、欣賞童謠並討論

2、感受童謠的節奏

3、學習打節奏

三、學習朗誦童謠

1、配上節奏朗誦童謠

2、遊戲:划龍舟、賽龍舟

活動反思

活動前和幼兒進行了談話,發現幼兒對端午節還是有一定的瞭解。不過僅侷限於吃粽子這一風俗習慣。於是,活動圍繞着粽子而展開。結合圖片,幼兒瞭解到端午節不僅僅只有吃粽子這一習俗,還有划龍舟、喝雄黃酒習俗。幼兒隨之對划龍舟產生了興趣。通過欣賞童謠,讓幼兒感受童謠的節奏,同時通過拍手、跺腳的肢體動作讓幼兒感知節奏。整個活動後,孩子們都能有節奏地進行朗誦。

端午節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瞭解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2、幼兒通過參加體驗和端午節相關的知識競賽、趣味遊戲、品嚐美食等活動。

2、幼兒進一步豐富對端午節的理解認識,掌握端午節的相關傳統活動和習俗。

3、引導中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動關心弟弟妹妹,彼此間建立良好的情感,與弟弟妹妹一起感受體驗,快快樂樂過端午節。

二、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蒐集端午節的資料並佈置環境

2、師幼共同準備端午知識競答題、龍舟拼圖、端午食品頭飾等

3、師幼共同準備才藝展示節目

4、端午美食

三、活動建議

1、教師將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匯合一起,教師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話題。

(1)大班、小班幼兒混合編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組,交代活動規則和要求。

(2)你們知道什麼是端午節嗎?在端午節我們都要做什麼?

2、教師講解端午節相關的習俗和傳統活動。

(1)情境表演:《端午節的傳説》:教師講完故事後,組織孩子才藝展示

(2)遊戲競賽以新編小組為單位開展知識競答;遊戲藝術和競賽活動環節,發展孩子的思維力。

3、端午節有很多種不同的叫法,在以前有人給端午節取了很多個名字。

(1)你們知道端午節的其他名字嗎?

(2)你還在知道端午節的那些名稱?

4、你們能回憶起來剛剛説到的一些習俗和傳統活動嗎?

(1)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為什麼在端午節要吃粽子?為了紀念誰?

(2)在端午節還要掛 “五端”,是哪“五端”?

(3)端午節吃“五黃”,是哪“五黃”?

(4)端午節,人們為什麼給小孩子帶五色香囊?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將孩子分為小組單位,開展遊戲活動

2、包紙粽子比賽

3、拼龍舟競賽

4、幼兒才藝表演活動

五、活動總結

中班孩子在和小班孩子交流期間,體驗了一次大朋友帶小朋友的感受!大帶小,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一起感受端午節美食,品嚐端午節的美食等活動。教師注意為孩子們講解吃美食時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