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除夕守歲的起源是什麼

除夕守歲的起源

除夕守歲的起源是什麼

相傳遠古之時,“年”是一種深居海底的怪獸,每逢除夕,它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除夕這一天人們就逃往深山,以避“年害”。有一年除夕,一位白髮老者沒有隨眾人逃往深山,而是留在了村裏。當“年”進到村口發現家家門上的紅對聯時,就渾身戰慄……

春節俗稱年,既是具體節日的指稱,即正月七年級,也是一個時段的指稱,即春節期間。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習慣,春節期間是從臘月初開始,直到來年正月底才結束。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也是規模最大的節日。春節裏的很多習俗都源於古老的神話。

除夕,即一年裏的最後一天,為臘月三十(或二十九),又叫“年”,俗稱“年三十”、“年三十夜”。相傳遠古之時,“年”是一種深居海底的怪獸,每逢除夕,它就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除夕這一天人們就逃往深山,以避“年害”。有一年除夕,一位白髮老者沒有隨眾人逃往深山,而是留在了村裏。當“年”進到村口發現家家門上的紅對聯時,就渾身戰慄。隨後,村裏又傳來陣陣爆竹聲。聞此,“年”掉頭倉皇而逃。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聲。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燈火通明、守歲待“年”。

除夕,即辭舊歲,一切民俗活動的目的在於除舊佈新、驅邪辟祟,除貼春聯外,還有祭神祀祖、祈福納祥、吃年夜飯、守歲、接年等民俗活動。除夕祭神除了祭祀天地和諸大神外,還有財神、宅神、路頭神、田神、蠶神等。祀祖,即祭祀自己的先祖先宗,另外,還不忘祭祀孤魂野鬼,既表示慰問,也是防其作祟。祭神祀祖源於對神話神祖的崇拜。

除夕貼對聯禁忌

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要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禁忌二:貼春聯的時間

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説: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户户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

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佈新的意思。

禁忌三:單數才吉利

在大門貼春聯,記的要貼單數,單數象徵吉祥。還有,家門口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因為古代,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

禁忌四:福字不可隨意貼

貼春聯的同時,有的人家還喜歡貼“福”字,但貼“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貼。

北方除夕吃什麼

1、餃子

餃子也稱作“交子”,是新舊更替、辭舊迎新的意思。在除夕這一天,北方人都會準備一道餃子,一盆盆的餃子就像一盆盆的銀元寶,因此吃餃子也寓意着財源廣進,富貴發財。以前,北方人會在餃子裏面包硬幣,誰吃到有“硬幣餡”的餃子就意味着今年財運非常好。現在,人們習慣用花生或者果仁來代替硬幣。

2、饅頭

對於北方人來説,饅頭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食物,過年蒸的'饅頭與平時蒸的饅頭有所不同,裏面有很多説道,過年蒸饅頭的面發酵得越好,就預示着來年的日子越紅火,“發麪”的“發”意喻“發財”、“蒸”象徵生活“蒸蒸日上”。

3、餛飩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説盤古氏開天闢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

4、魚

魚也是年夜飯不可缺少的,而且不可以吃光,要剩下一點,寓意着“年年有餘”。在銀川,清燉鯽魚和紅燒鯉魚是年夜飯桌上的常見菜,有“大吉大利”的意思。魚一定要在宰殺之後放置2~6小時烹飪。在做紅燒鯉魚時,放些豆瓣醬,魚肉會很入味。

5、豆兒醬

北京人的年飯裏,還有一道不得不提的傳統菜品“豆兒醬”,這道菜對於老北京人來説還是家喻户曉的。“豆兒醬”是一種由肉皮、豆腐乾、黃豆、青豆、水芥做成的涼菜,清爽可口,用來佐酒開胃,再合適不過了!

6、生蘿蔔

北方一些人家吃年夜飯還專門購買生蘿蔔,每人咬一口,謂之“咬春”。因蘿蔔俗稱菜頭,取“有好彩頭”之意。

7、長面

當南方人吃湯圓的時候,中國北方一些地區的飯桌上,麪條也開始熱氣蒸騰了。年夜飯桌上的麪條,也叫長壽麪,新年吃它,意味着健康長久的願望。中國人吃麪的習慣由來已久,唐朝開始麪條成了祝福新生男兒長命百歲的象徵,沿襲到今天,中國人過生日就必吃麪條了,而年夜飯桌上吃長面則寓意長長久久。

標籤:守歲 除夕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