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節日慶典

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

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1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那是可以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划龍舟、包粽子、喝雄黃酒、點硃砂。

去年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來到汨羅江邊,人還不多,我迅速找了個位子坐下。不一會兒,人們説三五成羣地來到了江邊。

比賽開始了,來自浙江的龍舟飛速地向前劃去。一陣風吹來,浙江龍舟減速了,另一艘龍舟超過了他們。浙江隊員重新振作起來反超之後,得到了第一名。比賽結束後,他們唱起了《招魂曲》:

大夫大夫啊,聽我説喲,嘿嗬!

天不可上啊,上有黑雲萬里,

地不可下啊,下有九關八級,

東不可往啊,東有旋流無底,

南不可去啊,南有財狼狐狸,

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

北不可遊啊,北有冰雪蓋地,

唯願我大夫,快快回故里……

聽完這首《招魂曲》,手錶裏傳來媽媽的聲音:“快回家包粽子。”

我回到家,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學會了包粽子,先把粽葉捲成圓錐體狀,再往粽葉裏放上糯米,然後用線捆起來,就做好了。媽媽把粽子放進大蒸鍋裏蒸了起來。一陣香味飄了出來,啊!原來是粽子蒸好了。我抓起一個就開吃,外婆拿來一盒白糖,在我的粽子上撒了一些白糖,我咬了一口——真香!

就在這時,爸爸在一旁給我講了一個端午節的神話傳説故事《白蛇傳》。很久很久以前,白蛇修煉成仙。後來她變成一個美麗的姑娘——白娘子,她愛上了善良的許仙。端午節時,他們在一起喝了雄黃酒,白娘子現出了白蛇的原形,嚇死了許仙。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可以看龍舟比賽,可以吃到粽子,還可以聽到美麗的神話傳説故事。

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賽龍舟大賽。現在就由我來介紹我家的端午節吧!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高手那就是媽媽。早上,我跟媽媽學習包粽子。媽媽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了三片子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着,媽媽在空心圓錐形裏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用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粽子包得緊緊的、胖胖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粽子包不緊。媽媽説;”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媽媽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後一道工具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各宗字。隨之,第2個,第3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媽媽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媽媽把粽子包完後,就把它們放在鍋裏蒸三十分鐘後,再泡在湯水裏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後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直流口水。我和爸爸這兩隻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着鍋問媽媽:“媽媽,什麼時候能吃呀?”媽媽笑着説;“你們這兩隻饞貓!”瞧,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

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歎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裏投粽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現在的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糰裏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不怎麼喜歡這種肉粽的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粽子原有的滋味。

我家鄉的甜粽味道非常清香,不加修飾,更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乾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媽媽還會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摺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杆,載入鋥亮的瓷盤,看着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片的濃綠被這波濤淹沒,媽媽又拿起灶台上的鍋蓋,輕輕釦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現,葦杆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慾。撈入盤中,鬆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託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擺上載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嚮往的生活。滿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奶奶家過端午。奶奶早就在等我們了,我剛一打開車門,她笑盈盈地走過來摟着我説:“我家孫女又長高了呢!”走進奶奶家,我就聞到一股植物淡淡的清香,不住地往廚房裏探頭,爺爺正在包粽子呢。我趕緊跑過去對爺爺説:“爺爺,我也要包粽子。”爺爺笑着説:“好好好,我這就教你做,不過這粽子可不好包,你要看仔細咯!”於是爺爺拿起粽葉從中間對着捲成漏斗的形狀,再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米放進粽葉裏,差不多裝了一半,爺爺又舀了一個紅棗嵌進去,再裝入一些糯米將粽葉填滿,接着把葉子往裏一折,用紅線將包好的粽子繞起來,“最主要繞緊,否則米會漏出來,那就要粘鍋了。”爺爺一邊示範給我看,一邊用力地拉了拉繩子,最後打一個結。一個胖鼓鼓、穿着深綠色衣服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學着爺爺的樣子把葉子捲起來,不一會兒,我和爺爺就做了一大盤粽子,爺爺把粽子小心地放進鍋裏,蒸了一會兒,鍋裏冒出一股清新的味道,瀰漫了整個廚房,經過一上午的蒸煮,粽子就出爐了。這時姑姑們也來了,平時冷清的爺爺家一下子熱鬧起來,我們邊吃邊聊天,可開心了。

突然爺爺問我:“曼嘉,你知道這個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當然知道!”我興奮地回答:“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略,不忍心看到國家變成這樣,最後投入汨羅江表示自己愛國的決心,百姓們不希望他死,就划船打撈屈原,又擔心江裏的蛟龍、魚蝦會吃他的`身體,於是紛紛把食物丟到江裏給魚蝦,希望他們不要吃屈原的屍身。後來人們又將食物用葉子包裹起來丟進江裏,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就是這樣來的。”聽了我的解説,大家紛紛誇我是個博學多才的小才女。

端午節作為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隨着時代的變化,其實演變到現在,更是一個一家人團聚、放鬆的節日。

端午節習俗節日作文5

儘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粽子,編絡子給我,儘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外婆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粽。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奶奶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係上了。不用説,是奶奶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奶奶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乾二淨了。

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習俗:地裏也埋百索子。那時,奶奶説,埋在地裏的百索子會變成花蛇,保一年豐收。雖然我很頑皮,卻從來沒有挖過那些“蛇”,害怕它們出來咬人。後來才知道,那是老人們瞎編的故事,用來哄小孩,怕破了“迷信”。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粽子卻不能忘記。

粽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粽葉摺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説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粽子,小米包的蜜棗粽子,還有江米包的什麼粽子。

煮粽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奶奶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粽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粽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裏降温,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後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粽子的。

街上賣的粽子可不太好吃,不是米硬就是米不香,吃起來沒味。這叫什麼粽子,簡直就是水米糕。

香香的粽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