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關於國小三年語文上冊學期計劃

一.教學目標:

關於國小三年語文上冊學期計劃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範、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閲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複述敍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閲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瞭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於與同學交流。課外閲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説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説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用書面或口頭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二.教學資源分析

本冊教材仍沿襲前面四冊教材的編排特色,採用主題板塊的形式。全冊共有12個主題板塊,依次為:秋天來了、漢字家園、童趣、美麗的鄉村、電子時代、海的故事、山中行、我愛我的祖國、人類的朋友、數去、奇思妙想。每個板塊的內涵都很豐富,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為學生構建了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學習過程。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現實生活,重視學生自身的經驗和願望,在學習過程中,不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而且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與情趣的薰陶,有利於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重難點

1、對於多音字和易讀錯的字的教學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區分,能夠選擇正確的讀音,正確拼讀,為閲讀掃清障礙。

2、識字仍是三年級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加強寫字的指導。

3、引導學生結合語句理解詞句,構建綜合閲讀策略,倡導多種閲讀方式。

4、在習作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不要寫錯別字,注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注意主動運用積累的詞句,逐漸形成語文能力。

5、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樂趣,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學生基本情況

學生學習的熱情比較高,但是還不能掌握自學方法,不能很好地藉助工具書來學習。上課思維比較活躍,不能很好控制情緒,學習方法上雖然有所進步,仍需着力引導。基礎知識很紮實,漢字書寫很規範。但是在積累和閲讀上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加強。寫話方面部分孩子句子不通順,需要繼續鍛鍊培養閲讀的興趣。

四.教學方法設計

精心準備每一節課,認真閲讀教材,熟悉教材,尋找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課後及時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尋找教學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培養學生正確藉助自學工具達到自學效果。使朗讀和理解密切結合。指導學生提高閲讀能力,主要分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兩部分。課內重點指導學生如何有感情地朗讀,朗讀是本班學生的弱項。朗讀是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和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而語感又是習作語言表達的基礎。在部分學生的習作中經常出現語句不通順、表達不清楚的現象,教師於是指導如何修改,但這只是表面,而根本原因在於學生的語感不強,不知如何用恰當準確的語言來陳述自己的想法或觀點。指導的方法就是教師範讀和學生在自主體驗的基礎上有個性地朗讀相結合。課外閲讀主要是鼓勵學生自主閲讀,摘抄、賞析,然後集體交流。要注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合作學習,繼續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包括引導、點撥、範讀以及必要的歸納、小結和講解。要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開展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並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願望。幫學生制定每天的寫話制度,要求學生每天都能寫一句話,漸漸提高自己的習作基礎水平。

五、教學進度及課時安排:

第1——2周: 第一單元

第3——4周: 第二單元

第5——6周: 第三單元

第7——8周: 第四單元

第9——10周: 第五單元

第11——12周:第六單元

第13——14周:第七單元

第15——16周:第八單元

第17——18周:複習、期末考試。

六、教學評價方案

(一)評價內容:

課程方面:①各學科均衡發展水平;②校本課程開發和課外活動的開展情況。

教師方面:①專業發展水平;②備、講、批、輔、研。

教學方面:①單元目標教學達成情況;②學生對教師教學的評價與建議。

學生方面:①學業水平;②能力水平;③情感、態度與學科素養;④學生個性特長髮展。

(二)評價類型:

評價的依據是課程標準。評價包括水平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兩種:

ス程性評價是指教師通過平時對學生的觀察、一節課或一個單元的學習情況的評價。

(三)評價方式

評價的方式有:統測、抽測、面試、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課後訪談等。

七.德育滲透計劃

學生素質的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關鍵。語文教學與思想道德教育是統一的,相輔相成的。語文教師如何充分發揮本學科的優勢,如何在教學中恰如其分地做到“文道合一”,實在是一門值得探討的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教育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學中要注意有機的結合,巧妙地滲透。

(一) 、在審題、介紹時代背景中滲透

課題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每授一課,緊扣課文題目,引導審題,使學生從題目入手,先初步感知,獲得輪廓印象。介紹時代背景,更有利於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內涵。二者都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二)、在欣賞插圖,領悟圖意中滲透

引導學生欣賞插圖,領悟圖意,有助於學生把課文較為抽象的

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藉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進而深化學生的思

想認識。

(三)、在分析講解課文時滲透

文以載道,課文是思想內容的載體,兩者密不可分。因而在教

學中如能把二者緊密結合,有利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

又能使思想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境界。

(四)、在作業批改中滲透

學生的`作業既能檢驗他們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也最能及時反映出他們的思想動態。所以在作業批改中,教師應該隨時注意各種苗頭,及時加以引導、糾正,並不失時機地滲透思想教育。

語文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內容極其豐富,有着廣闊的天地,面對一羣尚且待塑的少年兒童,我們既要教會學生學知識,又要教會學生堂堂正正地做人。實踐證明:在語文教學中只要勇於探索,重視文道結合,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把思想教育滲透教學全過程,容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開發和思想情操陶冶為一爐,就能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八、信息技術整合計劃

《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並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文課程的變革和發展”。由此可見,信息技術是推動語文課程改革的有利工具之一。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對各科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們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信息技術彌補了教師自身知識的不足。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對語文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但是如此龐大的信息知識,對一名教師來説,要想掌握全、掌握牢那是絕對辦不到的,只有通過網絡來彌補教師自身知識的不足。

二、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第斯多惠説:“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一種渴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主動學習,甚至達到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地步。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發揮網絡教學優勢,提供豐富的閲讀材料,促使學生自主閲讀。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凡是沒有學會流利、有理解地閲讀的人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廣讀、多讀才能有所悟,廣讀、多讀必須要有大量閲讀的材料,網絡教學就可以提供豐富的適合兒童閲讀的材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四、網上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學習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時代的發展決定了成功必須是相互合作的道路,羣體合作的合作學習更是不可缺少的。放眼21世紀,語文教學應該有一個更高的起點,更新的局面。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對於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網絡教學優勢,促使學生自主閲讀;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學習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意義。隨着網絡教學理論的深入研究,學習活動將更加個性化、情境化、多樣化、綜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