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銀行回顧歷程展望未來

【摘要】國有商業銀行作為中國銀行的主體,其改革與發展直接關係到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的全局。從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歷程看,國有商業銀行實施全面改革已進入了實質性階段。新一輪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具有諸多顯著特點。商業銀行金融活動全球化、組織機構虛擬化、業務經營全能化是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銀行回顧歷程展望未來

【關鍵詞】商業銀行;變革歷程;發展趨勢

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變革歷程

長期以來,國有商業銀行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支持經濟體制改革、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國銀行業的主體,中國商業銀行的體制創新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或階段。1979~1993年是中國商業銀行的誕生和成長期,在這個時期,與中國經濟體制由計劃向商品和市場轉化相適應的現代商業銀行體系基本形成;1994~1997年是中國現代化的商業銀行實質性建立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通過將金融管理任務、政策性業務和商業性業務剝離,為專業銀行進行商業化改革創造了條件;1997年~2003年是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體系實現了分離,不良貸款問題開始得到解決,政府控制銀行和銀行財政化經營機制開始扭轉;2003年至今是中國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時期,在這個時期,商業銀行和中小商業銀行通過股份制改革並上市實施產權多元化,市場化經營和股東利益最大化成為商業銀行的經營目標。

(一)1979-1993年:基本建成多元化金融業組織體系

在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實行的是“大一統”的銀行體制,中國人民銀行是唯一的銀行機構。中國人民銀行既承擔了“中央銀行”的管理職能,集中管理和分配資金,又從事“商業銀行”活動,辦理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的業務,集現金中心、結算中心和信貸中心於一體。這種銀行體制承襲了前蘇聯的銀行體制模式,具有高度集中、統一管理的特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開始着手改革原有的銀行體制。由於當時整個社會處在計劃經濟逐步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初始階段,我國金融體制迫切需要解決以下問題:一是,單一銀行體制不再適應經濟改革開放對金融業的需求,經濟和社會呼籲銀行體系的多元化和金融業大發展;二是,剛剛誕生的專業銀行帶有的強烈政府行政色彩與放開搞活的改革要求不相適應,改革要求銀行自身走出政府行政序列進入市場;三是,經濟改革呼喚金融市場的成立,金融市場建設亟待“零”的突破。在此期間,針對上述問題,我國改革發展採取了相應措施並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促成了中國金融市場的萌芽和銀行間競爭的發端。

1979年2月,國務院決定恢復中國農業銀行。1979年3月,專營外匯業務的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分設出來。同年3月、8月又先後批准建立了中國銀行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1983年國務院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負責領導和管理全國的金融事業。同月,已開展基建和撥改貸業務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脱離財政部,正式歸入中國人民銀行管理的金融體系。1984年1月,組建專門從事信貸和儲蓄業務的中國工商銀行。自此,

經歷了四年的時間,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先後從人民銀行的母體中分立出來,中國金融業形成了中國人民銀行與4家專業銀行各司其職的二元銀行體制。中央銀行和專業銀行體系的分立是我國銀行業在組織體系上的第一次大革命,這次革命在金融機構的組織體系上實現了政商分離。

此後至1994年,歷經近10年時間,我國又成立了交通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深圳招商銀行、福建興業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12家[1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與12家中小商業銀行同時發展起來的還有數量眾多的信託投資公司、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等多種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遍及全國各地的城鄉信用社。在最高峯時期,全國有近800家信託公司,3000多家城市信用社,上萬家農村信用社。包括北方、海通、申銀、萬國等著名大中型證券公司和一大批地方證券公司紛紛出現。在這10年間,中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總數達到歷史最高峯。一箇中央銀行為領導、國家專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比較健全的現代金融機構體系基本形成。

(二)1993-1997年:建立商業銀行的階段

1993年,《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要把中國的專業銀行辦成真正的商業銀行。1994年又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國有銀行改革“三步走”的戰略目標:第一步,按照國有獨資公司的形式更新經營管理制度;第二步,將有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 組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三步,將符合條件的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公開上市。

《銀行回顧歷程展望未來》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