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小暑2023是幾月幾號

熱點1.51W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暑2023是幾月幾號,歡迎大家收藏和閲讀

小暑2023是幾月幾號

小暑2023是幾月幾號

2023年小暑時間:7月7日16:30:29,星期五,農曆五月二十。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説。

小暑和入伏是兩個概念

俗話説“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温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初伏的依據。“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間。

所以伏天和小暑是兩層不同意義的概念。

小暑節氣的特點

一、南方雷暴、華南高温伏旱

小暑前後,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後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温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二、淮河、秦嶺一線降水增加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後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於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

三、長江中下游雷雨頻頻

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後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温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温高於30℃、日最高氣温高於35℃的集中時段。

小暑節氣要注意什麼

1、清熱降火

小暑節氣的飲食概括為“三花三葉三豆三果”。“三花”指金銀花、菊花和百合花,此三花在藥店裏有售,適合沖泡成茶,是消暑佳品;“三葉”是指荷葉、淡竹葉和薄荷葉,此三葉也可在藥店裏買到,也適合沖泡;“三豆”是指綠豆、赤小豆和黑豆,中醫稱之為“夏季滅火器”,能清熱降火;“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2、運動要適度

小暑時節運動強度應避免過大,可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也可選擇游泳、瑜珈、旅遊等。無論選擇何種運動方式,都應注意避免運動後大汗淋漓。

3、不宜貪涼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殊不知,這些貪涼的壞習慣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小暑節氣風俗

1、食新:我國南方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食新是將新打的米、麥等磨成粉,製成各種麪餅、麪條,鄰居鄉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願,同時這些新貨也要準備一份祭祀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

2、吃餃子: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在我國北方地區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説法。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3、封齋:湘西苗族的封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後的巳日。這段時期,禁食雞、鴨、魚、鼈、蟹等物。據説誤食了要招災禍,但仍可吃豬、牛、羊肉。

4、曬書畫、衣服:小暑時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服的習俗。因為這一天,為一年中氣温最高,日照時間最長,陽光輻射最強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會不約而同選擇這一天“曬伏”,把存放在箱櫃裏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陽光的暴曬,以去潮,去濕,防黴防蛀。

5、吃黃鱔:有俗語説:小暑黃鱔賽人蔘。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黃鱔性温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6、吃藕: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等和多種維生素,Vc鉀和膳食纖維比較多,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

7、吃暑羊:吃暑羊是魯南和蘇北地區在小暑時節的傳統習俗。在當地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説法。入暑之後,正值三夏剛過、秋收未到的夏閒時候,忙活半年的莊稼人便三五户一羣、七八家一夥吃起暑羊來。

標籤:幾號 小暑 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