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師德師風演講稿範文合集7篇

熱點1.82W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不斷進步的時代,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德師風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範文合集7篇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1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一提起教師,有人就會説:“教師這個職業太平凡了。”

是啊,教師是平凡的,普通的就象一顆小小的鋪路石,沒有水晶純淨,沒有寶石豔麗,更沒有鑽石那般光芒四射。但是教師的事業卻是偉大的,因為他們所從事的事業是默默的奉獻和無私的犧牲。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更有許許多多的“教育排頭兵”,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着最無怨無悔的詩篇。

“大山深處孤身支教,傾頹教室獨點明燈”的徐本禹,他,為了自己的那份承諾,畢業後毅然放棄讀研的機會,義無反顧地去了遙遠而貧窮的貴州;他,為了自己的那份牽掛,毅然放棄了那舒適的城市生活,甚至於自己光明的前程,做了山區孩子的知心大哥哥。這一切,在常人看來難以割捨的艱難選擇,在他,一個純樸善良的大學生看來,是如此的坦然而欣慰,如此的自信而堅定。他就像是角落裏的一盞孤燈,默默的用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將知識的種子播灑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裏。徐本禺——當代青年的楷模,他躬身踐行的正是“排頭兵”的精神。

譚千秋,一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承受住了千鈞重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鑄寫了一代師魂的高潔,他讓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泣不成聲、淚流滿面中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譚千秋——這位來自湖南祁東縣,1982年畢業於湖南大學,紮根四川27年的普通而平凡的教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綻放出的善良,感動了川湘,感動了中國……“走在校園裏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起來,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當你看到這些細節的時候,你就明白譚千秋的勇氣和力量來源於哪裏,只有對學生巨大的愛和對職業的虔誠才能讓一個人在面對死亡威脅產生如此大的勇氣。沒有動人的遺言,沒有響亮的口號,譚千秋——他用生命詮釋的也是“排頭兵”的精神。

從他們身上,我明白了:一名教師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普通崗位就是一份責任。“爭當排頭兵”就是要和教育事業同呼吸,共命運;“爭當排頭兵”就是為教育事業的繁榮昌盛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爭當排頭兵”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

今天,當我們將“創建文明城,爭當排頭兵”的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我又在深深的思索,對於我們,一名普通的教師,,又如何去理解“排頭兵”的含義呢?

我是一名年輕的教師,剛剛踏上工作崗位,學生時代的激情曾經在現實面前一敗塗地,我也曾為教師的辛苦與勞累退縮過,為教師的清貧與平凡動搖過,正是許許多多的“教育排頭兵”影響着我,感染着我,他們用自己的言行為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他們是“躬身撿起一片廢紙,結淨一片藍天”的二校領頭人——陳軍校長,“嚴謹治學,恪盡職守”的師德標兵——李白傑校長,“孜孜不倦,潛心育人”的優秀班主任——閆國秀老師……。或許,他們不像徐本禹,沒有奔赴山區為山區的孩子點燃希望的燈火;或許,他們不像譚千秋,沒有用手臂為學生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但是,他們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用無悔的青春為教育事業傾注一腔熱血,用實際行動感染身邊人,帶動身邊人。

在這些排頭兵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決心要向這些“排頭兵”看齊,發揮年輕教師的優勢和力量,立足本位、紮實苦幹、勤奮學習、積極進取,爭做年輕教師“排頭兵”。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們愛這個家》。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XX國小,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看那塑膠跑道上面孩子在玩耍,看那獎勵證書獎盃閃呀閃金光……

生活中我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我愛我家!走進XX國小語文辦公室,我還有一個温馨的八口之家,我愛我家!那一天一年級的學生課間撞傷了鼻樑骨,善良的李靜老師照顧着學生,就像位媽媽;向領導彙報情況之後,是鎮定勇敢的董靜老師一馬當先,親自開車將孩子送往醫院,跑上跑下;“唉,誰知道中國第一架飛機是什麼時候研製的?”四年級的李老師被社會書上的一個問題難住了,熱情的小鄭爽朗地説:“彆着急,我上網幫您查查。”一會功夫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公開課上,年輕有為的小陳循循善誘,講解得法,課件製作更是堪稱一流,在年輕教師當中那叫一個頂呱呱;上學期期末複習,勤快的小丁沒和同事商量,主動將出印試卷的任務一個人承擔下,對同事她總是有求必應,對學生她也是有問必答;工作間隙,我們累得腰痠背痛,熱心而又充滿耐心的秦麗麗老師總會帶大家做兩下瑜珈……這是一個多麼幸福而又温馨的家呀!在這個家庭中當然還有一個小小的我,工作十年,今年我第一次當上了班主任,這對我的壓力可 真大!就在我無助彷徨的時候,年輕的小陳告訴我:“祁姐,加油!我們一起努力工作。”和藹的教研組長李素花老師對我的幫助最大,藉此機會我要深深地感謝 她,對我這個“不恥下問”的學生她沒有一次厭煩,總是耐心地解答。有年輕同事的鼓舞,有老教師的幫扶,我還怕什麼?可是,最怕的事還真發生了,在我對班主任工作還未理清頭緒的時候孩子病了,這可太叫人揪心了。在我心急火燎的時候,又是我熱情的同事送來了聲聲問候,貼心的張主任也打來電話。安慰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了關切,感受到了愛。

是的,我有一個幸福的小家,我更擁有XX國小這個美麗的大家。在這個大家庭中充盈着幫助關愛,充盈着尊重理解,充盈着美好與希望……當你發自肺腑的去愛什麼時,你會不顧一切的為她。我們的學校是一所新建校,全新的一切面臨的是全新的挑戰。挑戰的是誰?當然是我們XX小人。但是,我們愛這個家,我們不懼挑戰;我們愛這個家,會越戰越勇;我們愛這個家,必將使XX小這座知識的殿堂走向燦爛與輝煌!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一路花香,只因心中有愛》。

一位偉大的詩人曾深情地寫道:“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當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教師的一生與花相伴,更因心中有愛而一路花香,教師的人生富有詩意而美好。

説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串讓人感動的名字來:張開雙臂為學生擋住死神的英雄教師譚XX;奮不顧身,救學生於危難的最美教師張麗莉:坐在輪椅上仍懷揣着教育夢想的張海迪式的教師吳永良……他們是師德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他們讓愛在教育事業中熠熠閃光。他們讓無數人景仰,但我今天要説的不是他們,今天我想借這一方講台,講講我身邊的人和事,講講我們xx鎮中學的老師們,或許,他們只是千千萬萬教師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羣,然而,正是他們,撐起了xx鎮中學教育的晴空。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

有人説:“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我們的張xx校長是我校德高望重的語文老師。他每天在學生上早自習之前便來到了學校,先到校園裏四處走走看看,還不時彎下腰來撿拾起地上的垃圾,待學生來的差不多了,他就來到辦公室內,着手準備上語文課了。只見他鼻樑上架着深度老花眼鏡,邊想邊寫,有時夾在手裏的煙頭都快燒着手指了也渾然不覺。這一幕,深深的銘刻在了我的心中。想想他那滿頭花白的頭髮,我心中漾起無限的敬意。他,不愧是教育的追夢人,是我學習的榜樣。

好學校,更要有好教師。我校有位叫王xx女教師,她既帶九年級兩個班的語文課,又兼任班主任,還要負責學校的工會工作。她獨自一人帶着孩子,每天學生上早自習時,她便早早的來到學校,到了晚上九點查完寢她才舒一口氣。平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輔導學生,她把回家吃飯的時間都取消了——把家中電飯煲等餐具搬到辦公室。一日三餐和學生一過着樣簡單的生活。每天等她回到家中時孩子已經蜷縮在沙發上睡着了。每次,我們聊天一提到孩子時,她的眼睛總是紅紅的,濕濕的,心裏充滿陣陣的辛酸。“也許我們老師的孩子都是這樣長大的吧。”沒當有人勸她時,她總是微笑着重複着這樣一句無可奈何的話語。可是我明白有誰不心痛自己的孩子呢?

我八年級年級195班班主任田XX的老師也是如此,有一次上課時,她的胃病犯了,痛得是滿頭大汗也不肯離開課堂。硬是堅持把課上完了,才在同事的攙扶下去醫院治療。平時為了管理好班級,她每天都讓自己讀國小的兒子把作業帶到辦公室來做。有時等她忙完,兒子已做完作業,趴在辦公桌上睡着了。她就是這樣一個無暇於自己的孩子,卻把最無私的愛留給了班上的學生的優秀教師。她班上有個叫彭XX的學生患有間歇性癲癇病。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年邁的奶奶與之相伴。一次晚自習該生髮病了,個子不大的田老師交待好手頭的事揹着她就往醫院趕。等把這個孩子安排妥當後,已是半夜了,想到學生的奶奶年事已高,她硬是趴在病牀邊守了這個孩子一夜,第二天一早,早又帶着黑眼圈來學校上課了。從此,每天接送這個孩子便成了她必做的功課。

愛心點亮了學生的心靈。還記得彭XX老師的班上,上學期新轉來一位女生,不知是什麼緣故,老愛將頭髮垂下來遮住半張臉,平時也不愛和同學交往。彭老師留意了一段時間之後,將她叫到跟前細心的詢問。瞭解到該生認為自己的一隻眼睛比較小,所以有點自卑後,她並沒有多説什麼,而是指着自己的臉讓這個學生看,然後問她看到了什麼,原來彭老師的臉上有一塊疤。待學生説出來之後,她才柔聲細語地説出自己是怎樣看待這一缺陷的。我發現這個學生聽得很認真,之後不久再看到這個女生時,她已經紮起了好看的馬尾辮,眼睛並不小,烏黑髮亮。

因為有心,因為用心,更因為心中有愛,我們的校園才如此和諧。我們的學校雖坐落在城區,但學校四周沒有圍牆,社會上的一些不法青年老愛在學校附近轉悠甚至惹事。我的同事們,那羣文弱的書生,並不懼怕。為了學生的安全,學校男教師自發組成護校隊,每天護送學生回家,十幾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有一次放學時,幾個染着黃頭髮的不法青年在校門口拿着兇器問幾個學生要錢。剛好被我校老師吳成東、毛勇、田順幾各人撞見了。只見他們毫不猶豫地撲上去和那些個不法青年扭打在一起。興許是被我們老師的奮不顧身嚇壞了,那幾個人很快就落荒而逃了。事後問及被傷到的吳老師:“你怎麼就不怕啊!”他笑着説:“都搶到家門口了,還怕什麼!”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羣為了學生的安全而無所畏懼的老師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成了這一道堅固的人牆,我們的校園才得以長期和諧而安寧。

這些只是我那羣可愛、可敬的同事中的幾個而已,其實和他們一樣的,還有很多,如不辭辛勞,不嫌瑣碎,主抓學校政教工作,還堅持帶四個班生物課的副校長田XX;敢挑重擔,引領全校教師開展教改的教導主任陳立;為精心輔導學生,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因互相搶課而爭吵事後卻好如一人的王娟和王秀玲老師……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他們在教育的花園裏,辛勤耕耘,從來不計得失,樂為人梯,愛生如子,不甘人後而又默默無聞。也許有人會笑我們傻,也許是我們傻吧,可我們問心無愧!只因心中有愛,所以一路花香。

與這樣一羣人朝夕相處,耳濡目染,也讓我這個走上講台不久的教學新手迅速成長為的一個合格的青年教師。每當我微笑着走到學生中間,傳道授業解惑,成為了學生最為知心的大朋友,感受着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意,以及對知識的渴求,都會激起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的幸福和快樂。我感到自己和他們一樣是一個生活在花叢中的人。一生與花相伴,一路有花香相隨,我願沉浸其中。

正因為有這樣一羣為花的事業甘願做葉的人們,才有了今天不斷奮進的XX鎮中學。從以前少為人知的普通國中到如今成為省示範性高中——-XX一中的優秀生源基地,各種榮譽紛至沓來:在各種教育教學競賽活動中,我校師生獲縣級以上獎勵132人次,州級以上獎勵68人次,省級以上獎勵15人次,教師有6位被評為州“優秀班主任”,17位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27位榮獲縣“教學能手”稱號。學校多次被評為“國中質量效益綜合評價優勝單位”,“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和“全州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等等,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最後,請允許我再次深情地朗誦泰翁的詩句以表我內心無比的熱愛吧!“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還是在兒時,我的做教師的父親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現在,我也成了一位老師.當我穿過了教師職業表面的光環,走進了它的內核時,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內涵。我們都知道,教師不是偉人,不能象偉人一樣成為偶像,受人敬仰;教師也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那樣樹碑立傳,流芳千古;教師更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樣婦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那麼普通,那麼平凡。普通得猶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平凡得宛似滄海一慄,大多數的老師,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燃燒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了,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然而,就是這些平凡而普通的教師,他們用愛,鋪就了孩子的成功之路,造就了無數人才。

1993年參加工作的她一直在踐行自己的人生目標:“既然我選擇了三尺講台,就要用一生的心血為每位學生的健康成長鋪路。”她既是黨和人民培養出來的一名優秀教師,更是遊仙區劍南路國小教師團隊的縮影。

1993年,剛涉入教壇的××老師擔任了全校有名的“雙差班”的班主任兼語文教學工作。這是一個無人願接的六十多人的大班。因為學生來源廣,學生受到的家庭影響各不相同,部分孩子因父母離異或外出打工寄放在爺爺、奶奶家或跟着親戚、朋友就讀,多數學生學習基礎薄弱,行為習慣差。面對這樣一羣孩子,面對這樣缺父少母殘缺不全的家庭,××老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營造家一般的環境,在班上舉行了“燭光生日晚會”。在裝扮一新的教室裏,全班同學都沉醉於家一般的温馨中,同學們手捧蠟燭、搖曳的燭光映照着一張張純真稚嫩的小臉,在《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中,他們的臉上慢慢盪漾起了沉醉的笑容,升騰起了幸福的表情,感悟着愛的温暖。此後,每個星期日,××老師一次又一次走訪了“特殊”孩子們的家,和孩子的親人們談心、聊天,交流孩子的點滴進步。這樣的家訪有時是在午餐的間隙,有時是在下雨的晚上。她走過泥濘的夜路,有過被拒之門外的尷尬,當別人正在舒適休閒的時候,當別人正在燈紅酒綠的時候,她還在為了孩子的教育而奔走。她説:“有時真的覺得累極了,真想倒頭睡他三天三夜”。但這時,她都會想起自己的誓言:無論付出多少艱辛,承受多少辛苦,一定要給他們撐起一方不落雨的天空!。趙老師説:要愛,就要走入孩子的心靈。為此,課餘時間,她主動與孩子們一起玩耍嬉戲、一起補課學習,一起分享他們的快樂,分擔她們的憂愁,操場上,隨時可見她和孩子們嬉戲遊玩的身影,走道上,時常能見到躬身與孩子耳語的××老師。慢慢的,她看見孩子們稚氣的臉上開始洋溢着朝氣和快樂,發現懶惰與任性離他們越來越遠時,她,舒心地笑了,她感到自己以心換心的教育已經成功了。凡是她接手的弱差班,通過她愛的感化很快成為先進班,許多學困生在她營造的愛的天地裏健康、快樂的成長。而今,她已成功地帶了一個畢業班,這些學生大多已經就讀於國家級、省級、市級示範學校。

當把師生之間這種細膩綿長的愛,作為自己事業的`基礎的時候,那種情感是難以割捨的。還記得一九九八年,××老師身孕八個月期間,正值東方紅大橋的修建,每天挺着大肚子爬坡上坎,乘車坐船,堅持上班。為什麼要舟車勞頓?風塵僕僕?因為,她捨不得自己的學生,捨不得朝夕相伴,依戀着的講台。產假前,她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告別儀式,原本計劃用幾句祝福,勉勵之之類的話來營造一個快樂的分別氛圍,卻料想不到換來了孩子們傷心的哭泣。趙老師也哭了,孩子們離不開趙老師,趙老師也捨不得孩子們。孩子們用一雙雙流淚的眼,懇求學校文校長:“趙老師假滿後繼續教我們,行嗎?!。”後來懂事的孩子們用自己的零花錢送上一張張賀卡、一束束鮮花、一支支鋼筆、一個個布娃娃,……這是多麼真摯的情感交流,這是多麼珍貴的人間真情!這裏沒有虛偽、沒有功利,只有愛與愛的交流,情與情的相融。這,怎能不讓人感動?!產假滿了,因為保姆還沒找合適,她只好在家裏辦公,右手寫着教案,左手抱着正在吃奶的孩子,買菜只能趁孩子熟睡時早早起牀,洗漱也只能等到晚上孩子睡安穩了方可進行,上課就把孩子寄到鄰居家。如此的緊張、如此的繁忙,可是隻要走上講台,看到學生就什麼都忘了。回到家中鄰居已經抱着哭得一踏糊塗的兒子等在大門口了。“世上只有媽媽好”,××老師也許是個不太稱職的媽媽,當看到自己兒子那渴望的眼神,稚氣的淚臉,她的心裏是否也曾泛起過苦澀的甜蜜?!是的,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她捨棄的是對兒子的一點愛、對家庭的一點照料,她所給予的卻是一種更為博大更為厚重的對學生與事業的愛。

××老師不但關愛學,也關注學校的發展展。她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學校是教師之家,學校興亡。200×年10月至12月,××老師到北京參加第三批全國小語骨幹教師培訓,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她一邊進行緊張的培訓學習,一邊跑遍了北京的大小書城,從王府井書店到西單購書中心,一旦發現對學校有益、對教學有幫助的書籍,她都不顧天冷、車擠、書重,買回宿舍再寄回自己的學校。想想,在偌大的北京城裏,在泠洌的寒風中,一個1.58米的小個子女子,手中提着厚重的書籍,在大街上步履艱難的走着,那是怎樣的一道感人的風景!甚至有一次,為了買到最新出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書,她在北京城裏逛了大半天,終於在東城區的沙灘后街人民教育出版社找到了,一掏錢才發現身上所帶的八百多元購書款卻在鬧市中被小偷全部摸走。儘管如此,她依然很冷靜地拔打了丈夫的電話,直到丈夫把錢存入卡中再次取出來,一直買到手了才放心。返校後談到此事,她説“我愛這片沒有錢、權交易和世俗紛擾的淨土,丟了八百元,的確心痛卻不後悔。”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老師從教12年來,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因其師德、師風、教育教學業績等方面的突出表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去年她新接手的一年級新生班,慕名就讀的學生人數高達70人。她用人梯的風格、紅燭的精神、清風的柔情和真誠的愛心去塑造着學生的靈魂,用自己平凡,普通的工作,鋪就着孩子走向成功的道路!

各位領導,老師們:師德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師德建設是一條走不完的路。但請相信,用愛心為孩子鋪設成功之路的路途再遙遠,同行一定會有你有我!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堅持》!

回想當初,我們滿懷熱情,選擇了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年少輕狂,意氣風發,立志耕耘花園,培育花朵。可以説,走上講台的我們都曾經有一番壯志宏圖,想通過自己的拼搏成為一位名師,或者成為一名管理者,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雄心沒有了,壯志消失了,原來現實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遙遠。

我們似乎變了:疲憊在日常瑣碎裏,埋沒在備課和開會裏,惱怒在差生的作業裏,鬱悶在學生的課堂表現裏,感傷在對牛彈琴的傳授裏,驚訝無奈在學生的成績裏......

年輕老師抱怨機遇不佳,評優無望,評職無期。骨幹教師抱怨回報太少,認可度太低。

種種失意、困惑撲面而來。今年我們見面説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累!

無數次我們自問:

就這樣沉淪了嗎?就這樣放棄了嗎?就這樣被打敗了嗎?不,這只是我們一時的迷失,是重壓下“口是心非”的發泄:有人天天喊“累死了。”結果她一有時間就生龍活虎地在給學生輔導;有人説:

“不管了,什麼也教不會”,結果他連學生的家庭作業也一頁頁的批改着;有的人孩子生病了,堅持上課,等週末回家才帶着歉意照看兩天;有的人,父母有病,也不能時時牀前盡孝;有的人,一心為了學生,甚至無暇顧及自己孩子;有的人幾十年如一日,最早來校,最晚離校,甚至有人笑稱,放假還要來學校走兩圈。

這是什麼?這就我們教師的師德,就是對學生充滿責任的愛,就是對工作的執着,就是在平凡的日子裏日復一日的堅持!

面對學生,身為人師的這顆心告訴我們:

堅持,不要放棄!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

堅持,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

堅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學生的信任,激起他們的情感浪花,塑造他們高貴的靈魂。

面對社會,當越來越多的人對金錢趨之若鶩,我們仍選擇堅持,堅持捍衞教育這片淨土,堅守:

“教師”這個字眼的神聖,因為生命的意義遠不止功利。

面對我們學校的現狀,我們選擇堅持,堅持付出,堅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堅持學習,堅持改革,這是時代的召喚,更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使命。

在我身邊,有我親愛的同事,你們兢兢業業、無私奉獻,高尚的師德築起了一座座榜樣的豐碑!

教育,這是我們選擇的道路,這條路漫長,艱難,充滿太多的未知。

從現實出發,縱然會歷經坎坷,縱然將來我們依舊平凡,但我們一定會堅守心靈家園,走向未來,走向美好!

為了我校的未來,我們應該堅持理想,進一步提高思想覺悟,珍惜從教的時光,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愛崗敬業,用高尚的師德鑄就我們新的師魂!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偶然一次,在博客上看到這樣一些新聞:今年四月,中國最著名的大學,復旦大學研究生院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從全校457名教授中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傑出教授”。調查發現,師德教風是學生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傑出教授的首要標準。有一位學者被邀請去講課。講課前,他先向學員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説,現代社會最缺乏的是什麼?"台下學生異口同聲地喊成一片:"缺德!"這位學者頓時淚流滿面??每學年末學校都會有對老師的“民意”調查,也就是説你是一個好老師嗎?聽聽學生們怎麼説?好像也只有這時我才會感到“師德師風”的分量----沉甸甸的。

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讓我似乎已經竭盡全力,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為“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不懈努力着。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出於一些主觀和客觀原因我常常是下課鈴響交代完事就離開教室、離開孩子們,起初我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可是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總是和班主任比較親,而和我這個年齡差距並不大的老師卻有着不小的心靈上的距離。反省以後我才發覺,我平日裏給他們的距離感讓他們拒我以千里之外。我開始學着怎麼和他們交談,怎麼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時我才發覺他們的心靈竟是這麼的豐富多彩,他們收穫了一個朋友,而我收穫的卻是一羣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在家裏,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年幼純潔的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曾經也有和魏巍的老師一樣的經歷----手高高地舉起,卻輕輕地落下。可是心境卻不同,我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會靈驗,我怕我的批評,會讓他學會譴責;我怕我的諷刺,會讓他學會害羞;我怕我不小心給他的恥辱,會讓他承受負罪感。我希望他能在我的鼓勵中學會自信;在我的表揚中學會感激;在我的認可中學會自愛。

于丹教授的弟子曾經這樣描述過他心目中的老師:老師就是給天使縫補翅膀的人!剎一聽我很詫異,再一想我很慚愧。原來我一直都沒發現圍繞在我身邊的竟是一羣天使,他們就是一羣天使。如今面對學前班的孩子,聽他們背“人之初,性本善”時,我更聽懂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最後,我要説我很幸運,和這羣天使般的孩子生活、學習在一起讓我的心志更加清澈、純淨。

真心希望我心靈微弱的陽光能撒播到孩子心中,給他們冬日的温暖;也用他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愛,在這裏

商修奇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美麗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探究我

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唱出我的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師,我要在我的腦海裏採擷如花的詞彙,用我深深的思索,再加上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動人的頌歌: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的事業,愛,就在這裏!

難以忘懷的是踏上講台,身為人師的第一天,我走在通往學校的路上,“我將怎樣開始我的第一節課呢?”“孩子們會喜歡我嗎?”初為人師的我,心裏頗有幾分忐忑。當我走進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純真的臉,幼稚的雙眸裏閃耀着求知的光芒,“起立!老師您好!”那聲音整齊而洪亮,讓我的心感到暖暖的。而當我開口講課時,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驚奇和渴望、靜靜默默望着黑板的眼睛,又使我產生一陣陣莫名的心顫,那樣的眼睛呵,充滿着無限的好奇和希望!面對這樣的情景,我怎能不為之心動,怎能不愛上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呢?

從此,我便深深愛上了這三尺講台,愛得如痴如醉,愛得無怨無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説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渴望着,渴望着我的講台下也有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我的學生,用真善美啟迪一顆顆幼稚的心靈,用知識的鑰匙引領孩子們打開神祕的科學大門。在課堂教學中,我不懈地探索着,積極投身於新課程教研教改之中,我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製作課件,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教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還兼任了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每當訓練鼓號隊時,我就特別忙,早上訓練隊員吹號,下午訓練隊員打鼓、打鑔,從分聲部練習到合奏練習,最後再進行花樣隊行變化的練習,我的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但我卻沒有叫苦叫累,反而樂在其中。為什麼呢?因為我愛這神聖的事業!因為我愛這份教書育人的工作!

教書育人是愛的奉獻,也是愛的傳遞。記得有一次,我帶畢業班,由於工作的勞累,一場重感冒後,我的嗓子嘶啞了,講起課來喉嚨隱隱作痛,可畢業考試馬上就要到來,我仍然堅持上課。當我來到教室,發現講桌上擺着一杯放有冰糖的菊花茶,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老師,您病了,我們都為你着急,喝了這杯茶潤潤嗓子吧,我們49班全體同學祝您早日康復!”看到這裏,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幸福的淚水頓時湧出眼眶。此時此刻,我驕傲,因為我是老師!此時此刻,我自豪,因為我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我!

我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而自豪,更為教師的濃厚深情而感動:去年汶川特大地震,許多的學校倒塌,當大災降臨之際,譚千秋、張米亞等教師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用自己張開的雙臂趴在課桌上,死死地護着學生,他們用生命雕刻出師德的豐碑,他們用捨生忘死的英雄壯舉詮釋了師愛的偉大和崇高!今年,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我收穫頗豐,曾經的困惑再次釋然,迷茫的心裏點起了一盞亮堂的燈。是啊!“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偉大的責任,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

愛,是一種感覺,你抓住它就難忘——摸一摸,它就在李金華老師對生病學生的悉心呵護上;愛,是一種語言,你傾聽它就温暖——想一想,它就在李曉鈴老師和羊菊華老師的循循善誘裏;愛,是一種聲音,你真誠它就美妙——聽一聽,它就在趙彩雲老師動聽的歌聲裏;愛,是一種動作,你用心它就栩栩如生——看一看,它就在唐鴻飛老師的一顰一笑裏;愛,是一種精神,你執着它就堅強——比一比,它就在申慧君老師、曾覺衡帶病工作的日日夜夜裏;愛,更是一種風格,你接近它就散發出魅力——瞧一瞧,它就在張校長的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龍校長的嚴謹認真、精益求精,李主任的年輕有為、兢兢業業裏??

愛,在這裏,就在我心中,就在身邊的同事們心中,就在全天下所有老師的心中!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7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今天的師德師風演講主題是:《將愛進行到底》

在雲小這個充滿勃勃生機的大家庭裏,一直有一位老人穿行其中。她不辭勞苦,她不厭其煩。為了孩子,她將愛進行到底,她就是我們最尊敬的宋校長。

對於孩子,宋校既是一位慈祥的奶奶,又是一位和藹的老師。自從宋校來到雲小,我從未見她對任何一個孩子發過火。老師們覺得頭疼的孩子,宋校總是會把他領到自己身邊,耐心地和他談話,細細地跟他講道理。和宋校聊過天后的孩子,回到教室後總能變得安靜許多。每當看到宋校温柔地與那些“調皮蛋”談話時,我就會反思自己。對待調皮不聽話的學生,尤其是屢教不改的學生,我有時缺乏耐心,對他們很是懊惱,而不像宋校那樣有耐心,善於發現,善於引導。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積極地用愛去教育每一個學生,對調皮不聽話的學生多給予鼓勵和信心。

記得剛接手一年級時,我擔任年級組長,宋校是我們年級的蹲點行政。宋校每天都會來我們辦公室,指導我們這些新手如何來帶一年級的孩子。從端書姿勢,到文具的整理;從拼音過關到識字、寫字,宋校關注孩子的每一個細節。她總是提醒我們絕不能落下一個孩子。此時,宋校的每一句殷殷叮嚀都還在我們的耳邊迴盪。宋校對於孩子們的愛深深感染了我們年級的每一位老師,讓我們更努力地去傾注自己的責任與愛。

對於老師們,宋校是一位嚴格而親切的導師。她三十年來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將自己的畢生都獻給了教育事業。退休後,宋校仍然捨不得放下教育,放下孩子。來到雲小後,她帶領我們努力拼搏,讓雲小的校園裏瀰漫着濃濃的教研氛圍。

她關注教師的自身的學習。為了督促老師們能多讀書,她要求我們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博客。每當她在雜誌或報紙上看到新的觀點和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時,她總是會第一時間推薦給我們。俗話説,要想教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對於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我覺得要想教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自己必須要有一彎流動的清泉。在宋校的影響下,我們有了讀書的習慣。我想這將對我們終身受益。

她關注教師的教育教研。沒有教育研究,我們的教育必將落後,孩子們也可能會一直處於讀死書、死讀書的怪圈。每堂教研課,宋校都會仔細聆聽。課後,宋校總會悉心和老師們探討交流並進行指導。每每這時,我總會有恍然大悟之感。每週一次的年級組內集體教研,宋校一有時間就會過來參加。有時,她是一位聆聽者,很仔細地聆聽老師們的發言;有時,她是一位探討者,很熱情地參與我們對於某一現象問題的討論、交流。

她關注每一個教師的成長。宋校總是鼓勵老師們參加省、市、縣的各類比賽。賽前,她會不厭其煩地幫助老師們準備比賽。獲得好的成績時,她會為老師們默默的高興。在宋校的幫助下,我們這些剛出學堂們不久的新教師成長了許多。

宋校是師愛的化身,宋校是我們人生學習的榜樣。我們將以一顆赤誠之心,努力向宋校學習。將愛學生、愛教育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