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關於霧霾的研究

熱點4.15K

篇一:霧霾帶來的五大意外收穫

毀健康,遮藍天,癱交通霧霾這兩年成了全民公敵,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逐之於國門之外。然而,能擊潰這個頑敵的似乎不是大內高手,也不是江湖遊俠,而只有來自塞外的風。“風,是北京的抹布。西伯利亞,是北京的清潔工。讓西伯利亞的西北風快些到來吧!”@老徐時評 在微博上的哀歎既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不堪的現實,也説出了民眾的無奈與自嘲。

關於霧霾的研究

不過,你可曾意識到,讓你既痛恨又無奈的霧霾並非一無是處,它在肆虐神州的同時,也給我們民族和個人帶來了五大好處。我沒有瘋,也從未拿過霧霾的賄賂,甚至在寫這篇稿時心臟還隱隱作痛,只是公道話還得説。

首先,霧霾讓中國人更團結。在咱們這個文明古國,各地在千百年變遷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傳統和驕傲,加之當代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與大規模人口流動並存,傳媒又日益發達,於是代表不同地方的人互相看不順眼,總拿自己的長處去嘲笑別人的短處,地域攻擊成為“顯學”。在霧霾問題上,最初也不例外。或許這跟曝光度有關,或許跟人們“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理有關,以北京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首先成為其他地方人民的攻擊對象。有人借用清華大學校訓杜撰出“厚德載霧,自強不吸”的“北京霧霾精神”各種半真不假的段子,不勝枚舉。連外國人也來湊熱鬧,創造了個“北京咳”的病症,還渲染中外白領因霧霾紛紛逃離北上廣的“恐慌”。一時間,大家似乎找到了共同的笑柄和出氣筒,人人數落北京,全然不顧首都總體的空氣質量遠強於石家莊、邯鄲、保定、鄭州和蘭州等城市的事實。

這樣不好,不實事求是,也不和諧。好在很快全國人民都結成了“抗霾民族統一戰線”。霧霾這個敵人十分兇悍貪婪,對神州大地的征服策略不久便由重點進攻改為全面進攻,不但輕取了京津冀,攻陷了東三省,而且突破了淞滬防線,鯨吞華中大地,蠶食滲透西部大後方,甚至在避霾勝地三亞也搶灘登陸,其推進之神速足以讓當年的日本鬼子汗顏。霧霾所到之處,各大城市率先繳械,中小城鎮和鄉村也相繼淪陷,居民想找塊“敵後根據地”躲躲都難。於是,全國各地人民悲催地發現,大家在霧霾面前是半斤八兩,輪流患難,誰也拿不出多少優越感,還是不要相互拆台了。

第二,霧霾讓中國人更平等。不可否認,受時代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當今中國存在很多不平等現象。然而,霧霾的強勢讓一肚子怨氣的底層民眾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準確地説,這種希望不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是反過來:我們吸的霧霾,你們土豪也逃不掉。當然,有人要説權貴可以買“特供”空氣,可以躲在豪車裏,可以用這樣那樣的手段降低自身所受的傷害。但那畢竟是少數人,他們也難以完全隔離於當地空氣之外。大體而言,每個人在霧霾面前還是相對平等的。因此,可以説霧霾送來了公平,儘管這份公平如此令人心酸。

第三,霧霾讓中國人更清醒。當全世界都吹捧中國的經濟奇蹟時,當全社會都醉心於生活水平的日新月異時,霧霾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獲得並非沒有代價,而清潔空氣對幸福感的保證是金錢買不到的。我們的課本曾經信誓旦旦:中國“絕不走

發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霧霾不僅讓我們看到中國人多年來的環保只停留在口號上,還再次印證了那句古語:“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在強調成績的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是好事,相信刺鼻的霧霾能給我們足夠的憂患意識,讓我們亡羊補牢,調整公共政策和生活方式,最終走上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第四,霧霾讓中國人更幽默。中國人的可愛和可敬之處在於堅韌,在於樂觀,在於困難中保持幽默的能力。正如前文所説,“自強不吸”的中國人談笑間編了很多關於霧霾的段子:司機開車追尾,向前車車主説,人潮人海中,能碰到你,這不是緣分,是霧霾;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街頭牽着你的手,卻看不見你;到公園約會,等了半天沒見女友來,一打電話她説她也坐在那個椅子上,我一摸身邊還真有一裘皮大衣美女,親了一陣後,發現是條哈士奇不氣餒,才能幽默。吐槽是一種能力,調侃是一種態度,苦中作樂能為重新出發鋪平精神道路。霧霾激發了中國人的幽默,這種幽默是戰勝霧霾的力量源泉。

最後,霧霾讓中國人長知識。作為全民公敵,霧霾自然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不論你是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還是孟非那樣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或者是默默無聞的普通網友,不論專業不專業,每個人都有權談論霧霾,因為誰也躲不開它。在爭論和談笑間,我們的氣象、地理、物理、化學和歷史知識都有所進益,英語水平也得到提高。如果沒有霧霾,你知道什麼是PM2.5嗎?你知道做飯、燒烤是造成霧霾的幕後黑手嗎?你知道英國倫敦60多年前的霧霾曾奪去1.2萬人的生命嗎?你知道haze(煙霧)和smog(煙霧污染)這兩個單詞嗎?如果説這些都是霧霾帶給我們的恩賜,那麼代價也太大了。風在吼,霾漸散,希望這風只把濁物帶走,給我們留下團結的民族、平等的社會、清醒的頭腦、幽默的精神和求知的熱情——讓它們在神州大地生根發芽,我們就能更有信心地應對環境和其他挑戰。

篇二:霾剋星:十大與霧霾相關的重點問題

1、霧霾污染究竟是什麼?

霧是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近地面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或凝華)的產物。霾,是指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氣混濁的現象。

對於霧和霾的關係,清華大學環境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郝吉明解釋稱:“從氣象的角度,可能叫霧。我們從污染的角度,如果形成了我們就經常説是霾,其實質就是大氣當中顆粒物的濃度高了。”

2、霧霾的主要成因?

2010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解淑豔等人在全國選取了9個城市試點監測灰霾天氣,發現灰霾日與非灰霾日相比,PM2.5質量濃度增幅33.3%~123.1%,遠遠高於粗粒子(粒徑在2.5-10微米),他們認為,PM2.5是產生灰霾的重要因素之一。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科學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根據新的國家標準,2013年根據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進行空氣質量評價,即從API(空氣污染指數Air Pollution Index)過渡為AQI(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AQI空氣質量指數比之前常規測算的API空氣污染指數增加了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等指標。

3、空氣質量指數超過900意味着什麼?

近日北京市多個監測點空氣質量指數(AQI)一度超過900微克,最高值達到993微克,這超過了國務院《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PM2.5的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750微克/立方米)。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躍思對早報記者稱,PM2.5每立方米超過了900微克,這是中國有PM2.5檢測數據以來最高的一次。

“它的污染程度,相當於一次連續性中度沙塵暴,但危害性比沙塵暴更為嚴重。”王躍思稱。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也表示,此次污染過程是一種極端的污染過程,“近幾年1月份真是不常見。”這樣的極端污染過程,説明污染物的排放已經超過了環境自淨能力。

4、為什麼這次這麼嚴重?持續時間這麼長?

解讀一:極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天氣過程和氣象條件。

在王躍思看來,極其不利於污染物擴散的天氣過程和氣象條件是本次大面積灰霾污染形成的客觀原因。

王躍思告訴早報記者,我國華北、山東及河南等地受低壓輻合或均壓場影響,天氣系統較弱,近地面大氣非常穩定,風速小,以弱偏南風為主,嚴重阻礙了空氣的水平流通。

“空氣濕度大(如1月11日夜間空氣相對濕度最大值為85%,通常只有20%-30%),逆温層厚,進一步阻礙了空氣垂直方向的對流輸送,混合層高度低;空氣大氣污染物容量急劇減小,污染物‘橫豎’都出不去,導致了局地和區域污染物的迅速積累,造成空氣污染嚴重。”

解讀二:機動車為北京和京津冀主要城市的最主要污染源。

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臭氧等。在一些地區,尤其是大城市,工業生產、機動車尾氣、建築施工、冬季取暖燒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質難以擴散,導致空氣質量顯著下降。這幾天,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PM2.5是首要污染物。

在王躍思看來,京津冀區域原生排放的PM10主要來自於工業、居民化石燃料燃燒和電廠排放,其中工業排放的貢獻超過60%,居民化石燃料燃燒超過20%,電廠貢獻在12%。

北京市由於工業搬遷的原因使得工業所佔的百分比只有51%,而居民化石燃料燃燒的貢獻則接近30%。

王躍思表示,“主要的PM2.5排放源為機動車、工業和電廠。其中,機動車排放和道路揚塵所佔比例為50%,工業排放佔37%,居民化石燃料燃燒和電廠排放僅佔10%左右。”

“機動車為北京和京津冀主要城市的.最主要污染源,其中私家小汽車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其次為工業源,主要為冶金、窯爐、化工、製造和電子工業等;其三為熱力發電場;其四為居民源,包括餐飲、建築裝修,等等。上述污染源的存在和排放,正是京津冀這次嚴重灰霾污染髮生髮展主觀原因(內因),如果區域人為排放污染源不是如此強烈,天氣過程再怎麼變化也不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大氣污染。”王躍思説。

解讀三:化學反應助紂為虐。

王躍思稱“污染源排放的SO2(二氧化硫)氣體、NOx氣體(氮氧化物)人們用肉眼看不見,只有衞星或是儀器用特殊的“眼”才能看到,關鍵是SO2氣體和NOx氣體一旦變成硫酸鹽和硝酸鹽顆粒物,人們就能看到他們了,這就是我們稱之為“霾”的污染物。

“根據1月連續觀測結果分析,11日大氣PM1(佔PM2.5的70%~80%)中的硫酸鹽比污染沒有超標的同期上升了25倍、硝酸鹽上升了20倍、銨鹽增加了22倍、有機物上升了10倍;整個PM2.5最高值瞬時值

達到800微克/立方米(小時平均500微克/立方米)。”王躍思説。

“硫酸鹽和硝酸鹽,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溶於水,吸濕性很強,很小的粒子人們也看不到(人眼只能看到粒徑>0.4微米以上的粒子),但這些超細粒子如果含有硫酸鹽和硝酸鹽就會吸水,一吸水就變‘胖了’,胖到0.4微米(400納米)以上,人們就看到它了(霧霾混合體);城市汽車排放的細小顆粒(含碳粒子)峯值在200納米,人們看不到,晴天空氣濕度低,隨風擴散得很快,當靜穩天氣濕度又大,特別是吸收了工業排放的SO2,很快就會增長到400納米以上,進入到人們的視線。

5、如何理解指數“爆表”?

爆表,本是指儀表指針超過表上所示的極限。近幾日,該科普性詞彙被國內各媒體頻繁使用,起因是位於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館自行監測到,其監測點附近的PM2.5瞬時濃度達到522微克/立方米,對應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已經超過上限值,即出現“爆表”情況。不過,根據中新社報道,北京環保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專業的監測領域,並無“爆表”一詞,只是某些儀器會人工設置一個最大量程,但該負責人並未透露PM2.5監測儀器的最大量程。

6、如此高的指數對健康有什麼危害?

有關PM與人體健康的聯繫,一直是學界和輿論關注的重點。《整體環境科學》上曾刊登過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的一項新發現:2004年至2006年期間,當北京大學校園觀測點的PM2.5日均濃度增加時,在約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心血管病急診患者數量也有所增加。雖然PM10(大氣中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和PM2.5(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都是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但PM2.5的影響顯然更大。

此外,一份來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稱,PM2.5每立方米的濃度上升20毫克,中國和印度每年會有約34萬人死亡。“對PM2.5引起的死亡人數至今爭議還很大,但PM2.5引起我國居民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發病率不斷攀升確實是不爭的事實。”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陳建民透露。

7、面對嚴重污染,有無應急之策?比如人工降雨,是否可以隨時進行?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躍思對早報記者稱,“人工降雨難以消散霧霾,因為降雨的範圍本來就有限,如果降雨方式實施不當,就會增加空氣中的水汽飽和度,使得霧霾不但不能散去,反而使污染繼續聚集在水汽中,加劇城市污染。”

8、污染的成因、來源是什麼?有人説與中國的油品質量不好有關?

PM2.5是形成霧霾污染最主要的原因,而有關PM2.5的來源,則一直存在爭議。復旦大學空氣顆粒物專家莊國順教授認為,機動車尾氣和工業生產是目前我國PM2.5的主要來源。“比如説北京,一個將近2000萬人口的城市聚集地,它每天要排放出多少的汽車尾氣,有多少諸如此類的揮發物產生出來。”莊國順強調。而此前北京市副市長洪峯在公開場合表示,北京PM2.5的來源中,22%以上是機動車排放,17%是煤炭燃燒,16%是工地揚塵,16.3%是工業噴塗揮發,4.5%是農村養殖、秸稈焚燒,24.5%則來自外地。

針對PM2.5的形成與中國油品質量存在關聯的説法,《南都週刊》曾在去年做過報道,稱“按照國三汽油的標準,中國內地汽油硫含量比日本和歐洲高15倍,比美國高5倍,而且大部分中小城市連這個寬鬆的標準都無法達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車用燃油和排放實驗室主任嶽欣透露,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柴油車都沒有安裝高效的尾氣淨化裝置,更容易生成大量的PM2.5。

9、霧霾污染面前民眾如何保護自己?

目前,並沒有行之有效的舉措能夠保證民眾不受霧霾污染影響。根據公益環保網站的整理信息,霧霾污染重民眾可以通過下列舉措保護自己:

儘量少出門。如果一定要出門,最好避開出行高峯,選擇公共交通。

儘量少抽煙。香煙在不完全燃燒的情況下也會產生PM2.5,因此在霧霾天氣中,要儘量減少抽煙。

少開窗。確實需要開窗透氣的話,應儘量避開早晚霧霾高峯時段,可以將窗户打開一條縫通風,時間每次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

選對口罩。普通口罩對於2.5微米的空氣顆粒基本起不到什麼作用,要阻擋PM2.5需要醫用N95口罩。佩戴口罩的時間不宜過長,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難導致頭昏。建議給老弱病殘在霧霾天戴霾剋星抗霧霾帽,把霧霾危害降到最低。

做好個人衞生。外出回家後要及時洗臉、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帶的污染殘留物,以防止PM2.5對人體的危害。

選擇清淡飲食。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還能夠潤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補腎。

10、如何治理霧霾污染?

北京的污染較重將採取極重污染日應急措施,在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帶頭停

駛公務用車30%。但王躍思看來“停駛公車”並不能有效緩解污染問題。“限號 政策實施很久了,污染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王躍思告訴早報記者,“北京周邊存在着污染大户。比如山西、河南、河北、山東。如果不能和這些傳統污染省份聯動起來,北京污染問題是一個死結。”

“北京三面環山,一面是平原,一個偏南風,就可以讓北京PM2.5數值處於嚴重污染狀態。但一股西北風冷空氣也容易讓北京迴歸藍天。它的地理條件就不利於污染擴散,再加上城市高樓林立,污染更難擴散。”王躍思説。

在王躍思看來,大氣污染治理無法單憑一個地方政府的努力來完成,需要區域聯防聯控。

“這不能僅是一句口號,地方政府間聯防聯控要有具體的實施方案,這個方案需要一個頂層設計。以京津冀為例,北京和天津嵌在河北省之中,大氣PM2.5污染還受到山西、河南、山東和內蒙古的影響。這就至少需要一個負責環保的副總理牽頭,各省省長參與,組建一個不受地方干涉的大氣污染控制管理委員會。”王躍思説。

在王躍思的構想中,大氣污染控制管理委員會有賦予的相對獨立的權力(類似司法獨立),有固定的經費來源和補貼分配權力,於污染企業有一票否決權和處罰的權力等等。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