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推薦】師德師風演講稿七篇

熱點3.58K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師德師風演講稿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師德師風演講稿七篇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1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與廉正相約......》

相約是個浪漫的字眼。風與雨相約留下的是莊稼的滋潤、雷和電相約留下的是大地的震憾,情侶們相約留下的是美好的回憶,而校園與廉正相約,留下的將是什麼??

還記得在初為人師的日子裏,我曾為教師這個被冠以"清貧"的職業而困惑。是啊,在一擲千金的大款羣體中見不到教師的身影;在衣着光鮮的時尚一族中尋不到教師的足跡。別人一天工作八小時,教師工作十小時不止;工人工作三班倒,教師工作連三班;農民三季忙,教師忙四季......?

教師的概念,兩個字便能概括:"勤"和"清"。"講台上教書育人,講台下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就是教師的"勤";"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一生清貧。" 這--就是教師的"清"。在全國教育系統清廉務實的大環境下,我們的老師始終甘守清貧,樂於奉獻,他們用自己的言行演繹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此時此刻,我不禁想到了湖北山區的胡安梅老師。

廉正需要操守。只有甘於清貧,潔身自好,才能勇立潮頭,才能闖過人生設下的道道險關。1992年年初,胡安梅51歲的父親胡德榮倒在自己耕耘了22個春秋的講台上。他是該村火地溝教學點上唯一的民辦教師。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學生的胡德榮,留給家裏的"遺產"是學生欠下的960元學雜費。父親走了,17歲的胡安梅接過父親的班,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那年9月,胡安梅走上了講台。在學校唯一的一間破教室,她看到的是用墨水塗黑的黑板,腳下滲水的地面......但是,她沒有畏懼和退縮。一學期下來,她的學生當中,考80分以上的佔70%,她也因此被鄉里評為優秀教師。? ? 從1992年到1995年,胡安梅墊付了600多元學費,加上父親墊付的,共計1500多元。在這一分錢都能捏出水來的窮山村,那可是個天文數字。與父親相比,胡安梅是幸運的。1998年,胡安梅轉為公辦教師。同年,火地溝教學點併到桃園溝村國小,她隨之調任校長。不管職位有什麼變化,她獻身鄉村教育的決心始終沒變。

廉正需要操守。只有甘於清貧,潔身自好,才能勇立潮頭,才能闖過金錢設下的險關。今年正月,有好幾位家長提着禮物帶着紅包,領着孩子到我家拜訪,希望我給予他們孩子特別的關照,我婉言謝絕了家長的禮物和紅包,並誠懇地對他説,我會關注每一個孩子,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請他們放心。? ? 廉正需要心境。平穩的心態,平和的心境,才能體現一個教師的清廉。在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老師,他們像春蠶、像蠟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衞這個職業的聖潔。也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生命的痕跡激勵着我們這些後來人,這些同行們。讓我們由不情願到情願,由情願到全身心地熱愛這項工作。因為,生命的意義遠不止於功利。生活中有許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暫中孕育永恆,廉潔從教是教師的天職!我所在的幼兒園,就有不少這樣的好老師。他們憑着對教育事業矢志不渝的愛,温暖着每一個孩子。

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水清則明,人清則廉。我們,雖然平凡,但我們的脊樑支撐的卻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雖然清貧,但我們的雙手託舉的卻是明天的太陽!留下一路艱辛,撒下朗朗書聲,肩負着人間的希望,書寫着精彩而清苦的教育人生。

清風吹盛世? 廉潔育英才。最後,我想用一段自我感悟來結束今天的演講:如果説一路走來有歌的話,那是由於夢想的引領;如果説一路走來有收穫的話,那是因為辛勤的耕耘。讓我們與廉正相約,以勤政做漿,以廉政做舟,穿行歲月,讓夢想成就未來。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2

畢業後,我最終將人生的支點定格於“三尺講台”,因為我覺得,當老師,能使我的人生充實,精神愉悦,使我感到高尚。因為這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托起的是明天的希望。每當我看到自己與學生一同成長,就有一種成就感。

夜闌人靜,耳邊又傳來那首熟悉的歌 :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或許,這只是一支小曲,並沒有道出為人師者的全部內涵,但我們至少從中感受了一種奉獻的聖潔和偉岸。是的,我們甘為人梯,吃也清談,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像春蠶,像蠟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雖然平凡,我們的脊樑卻支撐着祖國的未來;雖然清貧,我們的雙手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 而今,中和中學,更以“生存之能,發展之能,創新之能“的獨特辦學理念立於改革的潮頭。我們的教師更是求實創新,耕耘不止。

我時常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自豪。我為學生在軍訓中同獲分列式、閲兵式兩個第一而激動;我為學生在綠茵場上凌空一腳射門奪冠而喝彩;我為校慶師生同樂震撼全場的掌聲而興奮!我更為學生每點分數的增長而難眠,這一切的一切,有着全組老師的努力和汗水。

我的學友曾問我為什麼工作幹勁那麼大?我笑而不答。在我的心中,我知道,我的力量來自於附中,來自於我們充滿朝氣的年級組。每當我看到老老師那慈祥親切的笑容,聽到他們諄諄教導的時候,每當我看到班主任和學生促膝談心、耐心教育的.時候,每當我看到年級組長精心策劃每一次年級活動、辛勤忙碌的時候,每當我看到新老師在認真研究教材熱情輔導學生的時候。我的內心就在震撼着感動着,那時因為,三尺講台,有他們無盡的愛,三尺講台,也有我的愛!

是什麼力量在支撐着我們老師忘我工作?又是什麼精神使我們老師不知疲倦?哦,我懂了,這就是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着,對人生的追求。。。。。全濃縮在三寸長的“白鏵犁”上。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而我,最喜歡用微笑來表達我對學生的愛。是啊,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但是,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會無怨無悔。這裏是我的講台,這裏有我的愛。讓我們守侯那方”黑土地“,用”三寸長的白鏵犁“耕耘歲月,讓我們的青春在愛的奉獻中更加閃光!我選擇我喜歡,我經歷我成長!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教師之行,芬芳相隨》。

印度詩人泰戈爾説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教師的一生,與花相伴。與花相伴的一生,芬芳相隨。

今年是第二十八個教師節,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個教師節。所有人都被一個平民英雄感動着,她就是張麗莉老師。今年5月8日,在黑龍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學門前,正當一羣學生準備過馬路時,一輛客車卻突然失控衝了過來,與前方停在路邊的另一輛客車追尾相撞,被撞客車衝向正要過馬路的佳木斯十九中學女教師張麗莉和學生們。危急瞬間,本可以躲開逃生的張麗莉,奮不顧身去救學生,結果被無情的捲入車輪下。張麗莉老師身受重傷,雙腿截肢。

如果説張麗莉老師是一朵花,那麼所有愛戴尊敬她的學生就是一隻生花的筆;如果説張麗莉老師是一片綠葉,那她用生命和愛鑄造的葉魂在千萬人的心中都樹立起了一座堅固的豐碑,成為了我們所有這些為人師者師德師風學習的楷模。

還記得童年時代,我最敬佩的人是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這是人民教師最崇高的勞動!就是這份激情、這份執着給了我無窮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堅定。於是,在人生的第一個

十字路口,我毅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從選擇從事教育工作開始,我就深深認識到: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要當好一名教師必須愛崗敬業,熱愛每一個孩子,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

教育事業是充滿愛的事業。“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對象,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這才是合格的教師。

教師是綠葉,因為愛,才能一生與花相伴,一路芬芳前行。師愛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甦醒;師愛像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讓愛在教育事業中吧!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演講的題目叫做——"讓愛在事業中閃光"!!!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 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都是師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

我們學校的李教師,班裏的學生急性闌尾炎,老師急忙聯繫家長,但是家長似乎對孩子的病情並不關心,只説了一句,有老師在就可以了。於是就掛了電話。面對這樣的家長,李老師認為孩子的病是最要緊的,“家長不在,可是我在。”果斷的背起學生就趕往醫院。在手術之

前需要病人家屬籤承諾書,但由於家長並不來看望孩子,這個時候,她充當了家長的角色。掛號、交費、併為學生簽了手術風險協議,她就這樣一直守護在學生的身邊,寸不不離。但是有誰會想到,此刻她未滿兩個月的兒子還在家中哇哇大哭,等待母親的歸來。雖然她當晚回到家的時間已經接近凌晨,雖然第二天她的臉上依然掛着疲憊,但她沒有一點怨言。

學校曾組織過中專部的教師觀看過高金英老師的講座,有這樣一件事,讓我感觸頗深。正值大學聯考在際,學生的母親得了重病,為了不影響學生學習,高金英老師不僅給他母親拿了醫藥費,還陪同一起看病。高老師關心他的學生,甚至關心着一切與他的學生相關的事物,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前途,她做了許多別人認為是毫不相干的事,她是這樣一位充滿愛心的人。

愛,是相互的。能如此對待學生的老師必然受到學生的愛戴,受到同行的尊重。

其實教師這個職業,只是眾多職業中的一種,只是由於工作性質,才被美譽為“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我們這個行業有着許多可愛,可敬的人,他們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一件件不平凡的事。

就拿我們學校來説吧,管理來到我們學校就讀的學生,可能對每位老師都是一個挑戰,如果我們也不接納他們,讓他們以現在這種狀態去步入社會,他們可能會更加不堪,給社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我們是老師,責任告訴我們,教書育人,不能只去選好的教育對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有着多麼重要的意義。和其他類學校的老師比起來,我們的任務更加堅巨,我們的責任更加重大。

對於我們所從事的工作,只有真正理解他的意義,才能有動力,我們的愛才有源頭,才可連綿不絕。我們的愛,應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愛,是對社會的回報。

我尊重這個職業,雖然我們的崗位是平凡的,但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偉大的。

相信我們的愛會得到回報,相信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用我們博大的胸襟去關愛、理解、欣賞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事業與愛同行!讓我們的愛在事業中閃光!

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5

成長就像蝴蝶破繭,掙扎中退掉所有的青澀和醜陋;成長又如河蚌吐珠,磨難中洗卻所有的暗啞和污濁。陽光下,蝴蝶扇動美麗翅膀的時刻是成長中的快樂;星空裏,珍珠閃着柔和而美麗,樸素而真實的光澤是成長的價值。我也許就是那隻破繭的蝶,那顆等在蚌中的珠,三年的時間我的青澀和暗啞,在打磨中漸漸變得成熟和光亮,我的夢想在此時已經揚帆起航。

三年前,我還是一個扎着馬尾辮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帶着自己的夢想和憧憬,我走進了幼兒園。清晰的記得第一堂課上,我用了不到7分鐘,就教完了數字7;第一天上班,因為想去説服那個不肯來上幼兒園的小傢伙而被抓破了臉;當丁丁拉壞了褲子,我裝着滿不在乎的把它換下來後,卻躲在廁所吐了半個小時。。。對於一個還被爸爸媽媽寵着的小滿女來説,每天上8個多小時的班,絞盡腦汁來來哄那羣並不怎麼領情的小傢伙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但,夢想總讓人堅強!當悦耳的琴聲從教室裏傳出,優美的歌聲在這裏迴旋;當頑皮的男孩搖響手中的鈴鼓,活潑的女孩跳起歡快的舞蹈,她們那種放鬆、無拘無束、融洽的氛圍,是那麼的吸引我.

一份歷練,一份蜕變 。當站在xx年XX市星城杯教學能手賽領獎台上的時候,我知道了歷練與幸福的滋味。

在省三幼的多媒體大廳,初蜕稚嫩的我為近千名來自三湘四水的幼兒教師展示語言講述活動---《帽子》。同行們驚異的看到,那麼瘦小身軀的小女孩臉上永遠洋溢着如此自信的笑容,頑皮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輕鬆化解在她充滿智慧的語言裏!掌聲響起時,我知道,我的幸福是來自李明開車到幾十裏外去找帽子的辛苦,是容易迷路的楊梅,周春歡在不熟悉的長沙小巷裏找材料做道具時的幫助,是羅嬌,黃海英精心幫忙分析活動設計的匠心獨運。。。。。我的成長就是大家的不遺餘力的幫助和關愛,我就是那被美麗簇擁的珊瑚!

回首這三年的光陰裏,哪一刻不是這樣?是班主任老師手把手的教,才讓我開展的教學活動越來越得心應手;是同事們不遺餘力的配合,才使我的班級活動每每得到家長的肯定!是楊園長一次又一次的鼓勵才使我有勇氣邁向更大的舞台!三年來,我看到許許多多和我同齡的女孩在幼兒園裏來了又去;我看到許許多多和我這樣的年輕人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也曾受過別人聽到我只是幼兒教師時投來輕視的眼神,我會羨慕也會動搖,但我只要看到可愛的孩子們燦爛的笑容,和家長們肯定的眼神,我的心就會生出滿滿的蜜意,生出笑看花開花落的淡定。

如今,我已通過考試,成為XX市教育局招考的第一批納入編制的幼兒教師,我放棄了去做一名國小教師的分配,來到了一所鄉村幼兒園,在那裏我看到了另一羣孩子,他們沒有城裏孩子的洋氣,卻淳樸,堅毅,乖巧;我還看到了另一羣老師,她們也許不是科班出身,卻勤奮,專注,敬業!她們工作時間長,收入低,可就是她們,用柔弱的肩膀,用滿腔的熱愛,在簡陋的園舍裏,挑起中國農村幼兒教育的重任!比起城裏我覺得這兒更需要我!我要將我的青春,像滿山的青松,深深紮根在這土地,我要用我的智慧,如遍野的杜鵑,映紅孩子們的笑臉;我的汗水,將像雨後蜻蜓的翅膀,閃耀成永恆的徽章!未來路上,也許會有更多的風雨,我將風雨兼程,永不止步。

每一次回家,一路上會路過很多的幼兒園,看到熟悉的和不熟悉的家長在接他們的孩子我都會向他們報以甜美的微笑。我想,我是幸福的,中國幼兒教育事業正越來越受到重視,她向每一個有志於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展現了無比廣闊的發展空間;我更是幸運的,我沒有放棄夢想和快樂,那才是我最終的追求!走過人生的一段旅程,回眸凝視,這些足跡或是筆直,或是凌亂,依稀可以讓我想起成長時的點點滴滴。有涉世之初的茫然,也有經歷考驗成功時的欣喜若狂。這些成長中的細節拼湊在一起,就是“幸福”二字。真正的幸福,不是物質的充盈,而是精神的高貴!在幼教這片熱土上,我將付出更多的愛心與耐心,接受更多的考驗和歷練。最後我滿懷對幼教工作無限的熱愛之情,用最真誠的微笑演繹這樣一首詩:,任憑歲月更跌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憔悴紅顏,我會永守心中這盞希望之燈,樹萬事之師表,鑄不朽之師魂!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教師的職業,社會已經給了它偉大的稱謂,賦予了美麗的光環。我坦白地説:在我那頗為貧乏的詞庫裏,我實在找不到更為確切的詞語來概括形容我的職業。今天我的演講,我把它取名為,甘為儒子牛無私奉獻奉獻!

俗話説: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它們就象一對孿生兄弟,密不可分.的確,在這裏,在我們古城中學的每一個教職工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們古城中學招收的是洛南中學、西關中學招收了之後留下的學生,也就是説我們收的是三流學生,但學生家長和社會是不這麼認為,要我們每年也像其他高中學校一樣有大學聯考任務,每年也有一定的大學聯考任,我們古城中學的全體教師毫無怨言的接受了這樣一個現實。凡是到我們學校報到的學生,只要你來,我們大家的共同願望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會盡全力,幫助每一學生實現他們的人生目標,給家庭、給社會交一張滿意的答卷。

那麼看一看我們的教師是怎能麼做的。我們 班主任老師6:20就到教室,其他教師7:30早讀就到辦公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晚自習21:40下了之後我們的辦公室還有老師在為學生輔導,還有教師在為明天的功課作準備。那麼就有人會問那麼辛苦老師的待遇不錯吧。説起這個事我無法對大家説,怕大家笑話,特別是在外出遇見了熟人羞於啟齒,見了同行、朋友更是不敢説起,你説了,別人也不信,我們一個完全高中課時津貼都沒有,其他待遇就更不用提了。平時的課時費都沒有,大學聯考獎也不是很多的,人均不足千元。不是因為今年的經濟危機影響取消了,是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有課時費等項目。那麼就有人要問,你們老師是如何工作?大家的工作是不是不努力,工作積極性不高,恰恰相反。用以下例子看我們的教師是如何工作的。

XX年,有位教師患有心臟病不能負擔勞動過重,學校考慮到他的身體,但他依然主動承擔了高三的數學教學工作,因為他是教研組長,有上高三的工作經驗想把新手多送一程,結果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又有一位教師長期患病,但他一但感到精神狀態好了,他就要求工作,在他的多次要求下,加上學校今年的歷史任課教師不足就給他安排了高一三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他一直幹到不能再走上講的那一刻。就現在而言,我們還有好幾位年紀大的老教師還在忘我工作着。像劉振哲老師,再兩年就要退休了,但他還在一線,何況這位老師眼睛還有疾病,早晚、天氣不好時看不清東西,但他兢兢業業從事着一線的教學工作。何志明老師也是一位年過五旬多的老教師,現在承擔着高一五個班的政治教學工作,每週淨課時十八節,這就是我們古中人。在市場經濟發達的今天,對人們勞動評價早已用金錢衡量,但我們還在繼續着六、七十代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風,在目前的社會生活中是不多見的。在古中教師羣體中感受人的事蹟太多了,舉不勝舉。

古中的老師們那種兢兢業業,勤於奉獻的精神更為讓我感動!我們都知道,教師不是偉人,不能象偉人一樣成為偶像,受人景仰;教師不是英雄,不能象英雄一樣樹碑立傳,流芳千古;我們更知道,教師不是明星,不能象明星一樣婦孺皆知……相比之下,教師所做的一切,是那麼普通,那麼平凡,那麼瑣碎!但是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究竟是什麼力量讓他們如此敬業呢?那就是教師對事業的這份執着的追求,有着樂於無私奉獻的甘為儒子牛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古中人,我們用落後教育教學設施,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現代文化素質的社會新型人材,我們這樣三流的生源,但我們每年都向高校輸送一大批合格的人材。

老師們,儘管我們的一切條件很差,為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為了滿足東路人民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願望;為了圓每一位學生人生之夢想,實現人生價值,讓我們攜手並肩,不回顧,不彷徨,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7

記得還是在上學的時候,我就讀到過印度詩聖泰戈爾那句令人怦然心動的名言,他説:“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但讓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子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從那以後,為了心中那片綠葉,我一直孜孜以求,不懈探索。如今我真的成了一片綠葉——一名光榮的國小語文教師。

15年的教學生涯命名我深深領悟到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滿意的教師應“智如泉湧”;更應“人品高尚”!

為了“智如泉湧”,我曾如飢似渴地鑽時書的殿堂,老教師的課聽了一節又一節;名師經典讀了一套又一套;專業筆記更是記了一本又一本……

師長,牽掛我的學生,惦念我的親人。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我摯愛的母親卻突然患上了絕症。一向剛強的母親知道我要參賽,竟然瞞着我。我知道消息後,她又堅決不讓我請假看護,我含着眼淚準備課件……

有時候這事總往一塊兒湊,我那時是班主任還帶着畢業班,離畢業考試也僅剩十四天,偏巧這時有個很有希望考上重點的叫劉潔的學生病到了,高燒不退,無法上課。怎麼辦?在家裏,母親就是我的天!我絕不能扔下母親不管;要比賽,省會城市的榮譽繫於我肩;上重點,是孩子和家長六年的期盼……和母親説過此事,母親説:“去吧,人家孩子一輩子的事,要補課你就去,就十幾天,媽這兒沒事的!猶豫再三,我決定下班後給劉潔補課。

有段時間,燈光下常有我們交流的身影;夜色濃了,我才趕回母親那兒陪待一晚;比賽的事就在學校抽空擠時間……終於,劉潔順利通過畢業考試,進入了市重點中學。一天,她拉着我的手説:“李老師,我真想喊您一聲媽媽!”“媽媽!”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不上為孩子這聲發自內心的呼喚,更因為我的媽媽……

當我忙完學生,忙完比賽,捧着四項一等獎和榮立省二等功、市一等功的證書回家給媽媽看時,媽媽已經……我沒來得及和媽媽説上最後一句話,只看到了她老人家最後一縷遊絲般的氣息。我一句話也説不出來,任由眼淚奔湧肆虐……娘走兒想念啊,媽媽!您怎麼連一句話都不給女兒留下?

直到今天,直到我在鍵盤上打出這些話;直到現在,只要談起媽媽,我依然忍不住淚如泉湧。愧疚啊!但,也是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了媽媽其實和我“説”了很多話,她把最寶貴的“遺產”——勤奮與愛留給了她的女兒,是“它”使我與學生用心溝通,是“它”使我在她老人家病重期間未落一節課,未向學校多提一個要求,不僅圓滿完成畢業班任務,還獲得了省技能賽的最高獎。

也正是這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才使我對神聖的講台更加傾注心血,更加魂牽夢縈,更加流連忘返。

當所有這些經歷化做每一堂課,並吸引了孩子們所有的目光;當師生常有思維碰撞,並有智慧的火花閃亮時,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何謂——“和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