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所謂籍貫雜文

熱點2.13W

幫孩子拿到期換證的身份證時,遇到這樣一個事情。

所謂籍貫雜文

有一個人幫新出生的孩子登記户口。

户籍人員問他:**縣屬於哪個城市呀?

他回答了。然後追問:是否可以將籍貫寫成滄州呢?

户籍人員告訴他,這樣是不行的,都是隨着父親的籍貫書寫的,不能隨意更改。

這個人有點失落,反覆問了幾次,都沒有得到肯定的回答。拿着新打印出的户口頁,有點悶悶地走了出去。

我問: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定呢?

户籍人員説:墨守成規。都是這樣寫的。

我説:我家孩子就是隨丈夫的籍貫,那麼,從孩子身上,就看不到媽媽的出生地了。

對方説:你可以看出你父親的出生地。只能是這樣一層一層往下延續。

説實話,小時候,我是認為,父親和母親都是同樣姓氏的,姥孃家和奶奶家,也應該是同樣的村子。當時我不懂籍貫,若看我父母親的籍貫,肯定是相同的。

其實,籍貫藴含了很多歷史。對於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會不同。

對於我家來説,父親母親是同樣的籍貫,他們的父親亦是同樣的籍貫,因為都來自同樣的村莊。而他們的母親,則是來自附近的村子。記得回老家時,母親會説,這是你奶奶的孃家村子,這是你姥娘娘家的村子。現在想,我的奶奶和姥孃的籍貫就和父親母親的不同。

對於我的公婆來説,他們和我的父母情況一樣的。奶奶婆婆的孃家,和丈夫姥姥的孃家,我大約知道是什麼村子,都沒有路過過。

父親比母親大六歲。母親當年嫁給家境貧寒、兄弟姐妹眾多的父親,肯定是過過很長一段苦日子。四十多年前蓋房的艱辛,養育我們姐妹的艱難,跟着父親流轉多地才算安放的家。這一路行走的足跡,都深深印刻在他們的記憶中。

公公比婆婆大一歲。丈夫有過很深刻的幼年捱餓經歷,記憶中花生皮壓的餅子,是那樣好吃。婆婆數次説起1963年的那場淹沒房屋的大水,她洑水去撈即將成熟的玉米,還有小魚給家人充飢。

其實,我們對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記憶,因為幼年離家,相處很少,很多時候,是憑藉父母親的講説才知曉的。爺爺是一個老中醫,黨員,在剛剛解放的時代,響應號召貢獻出自己的藥方。他行醫多年,仁者仁心。父親多年後和某人聊,他們談及多年前幫家人看好病的好人先生,就是我的爺爺。父親説,他那個感慨呀!爺爺早逝,卻留下這麼多人記得他的存在。而父母親的祖父母的事情,則更知之甚少。大約就是老爺爺生育了四子一女。五個孩子的命運都跌宕起伏。大兒子和四兒子相差17歲。老爺爺家的房子,還是半地下的棚子。就是這樣,他們都很知足。

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説,對於他們的曾祖父母一輩的事,估計,就知曉更少了。對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事情,則會知道的`相對多一些。畢竟,有很多相處的時間

有時,我們會感歎,如何才能做到傳承呢?僅僅依靠户口本的祖籍,它的內涵,確實太少了呀!又一想,雖然我們無法知曉祖輩生活的細節,卻可以從自己父母的身上,學習到他們繼承下來的品格。

有時,父母親會説,這方面,我和母親或者父親很像。而這所謂的“像”,就是傳承。

在我的觀察裏,丈夫和公公不僅模樣相似,脾氣也一樣。公公和爺爺公公的性格很像,丈夫幼年剛上學時,在打麥場,和大哥頑皮,爺爺公公嫌棄他們搗亂,年過六十了,追着打他們。爺爺公公、公公、丈夫都會遇事着急,但若在平時,卻對家人很是照顧。對於爺爺公公,我也有一些記憶,大樹三四歲時,有一次回家趕上曬麥子。大樹學着老爺爺的模樣,拉着耙子在麥子上玩,老爺爺只是和藹地看着,看着大樹弄亂了,再去重複弄平整。寫到這段過往,丈夫也説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正午,爺爺公公守着收穫的麥子,不時地翻,期許可以快快曬乾,趕着收到糧櫃裏。丈夫回憶往昔細節,想念爺爺,不由淚流。

丈夫説我,隨我父親的倔強,隨我母親的言語細緻(嘮叨)。我沒有見過我爺爺,感覺父親像奶奶挺多的。或許是父親幼年喪父,跟隨奶奶走過了太多艱難的歲月,受到奶奶影響很多。奶奶的脾氣也挺大的。奇怪的是,奶奶卻很寵我。我和小妹都守着她吃飯,她獨獨將一個煮雞蛋,偷偷地滾到我碗邊。小妹看到了,記了很多年。當時並不懂得,現在也能讀懂奶奶植根貧窮的一份深沉的愛。模樣上來説,奶奶,父親,我的嘴脣都有些發紫。母親説這是“隨”。現在醫學知識瞭解多了,知道,這是心臟不太好的一個表現。我和父親做事風格很相像,和母親互補,一般她若有什麼事情弄不清楚,我可以解釋得通。少時,父親和善民主,母親嚴格厲害。我們教育孩子時,也會有這樣的格局。只是學會溝通了,嚴厲也不會讓孩子心生畏懼。就像此刻的我們姐妹和父母,也是情感交融,毫無隔閡。

雖然,在孩子的籍貫上,丟了我的存在。但我想,我對於孩子的影響,也是很深的。雖然他模樣和丈夫如同粘貼複製,但性格上,還是會有我的影子存在。丈夫總説,這孩子,整理房間太亂,像你媽。哎呦,這字,都團團着,跟你媽寫的一樣樣的。嗯嗯,從不丟三落四,這個嚴謹勁兒,像我。學習有股子鑽勁兒,想當初,我上學放學都是爬牆進去,為啥呀,就是因為太早或者太晚了,大門關了。就是這樣,才能考上當時類似現在的重點大學的地區中專。孩子成績還不錯,像我。額,寫的東西嘛,還有點模樣,勉強和媽媽像得多。

其實,我更清楚,大樹的細膩,和奶奶很像。執拗勁兒,和爺爺很相仿。被姥爺影響,感覺做飯就是男人的事,被姥姥影響,也知曉,最好吃的,也留給家人們。

順着籍貫走遠,又走近。其實,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説,可以串聯起很多過往的時光,但更多的,是引領我們懂得珍惜現在的擁有。

有緣在一起,成為一家人,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珍貴的嗎?至於籍貫,墨守成規,讓它記錄着家的世代流轉,挺好的。

標籤:雜文 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