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熱點

2016年註冊會計師綜合階段考試大綱

熱點2.61W

日前,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官網正式發佈《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綜合階段考試(2016年)》。2016註冊會計師考試綜合階段考試大綱會有什麼變化呢?yjbys整理2016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綜合階段考試大綱,具體請看下文。

2016年註冊會計師綜合階段考試大綱

  2016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綜合階段考試

  一、總體目標

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綜合階段考試(以下簡稱綜合階段考試)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在職業環境中綜合運用專業學科知識,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有效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

  二、能力要求

考生應當在掌握專業階段各學科知識、基本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規範的基礎上,在複雜的職業環境中,綜合運用相關專業學科知識和職業技能,堅守職業價值觀、遵循職業道德、堅持職業態度,對實務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綜合、評價,以書面形式清晰、有效地表達看法或提出方案。

  三、實務經驗要求

鑑於綜合階段考試的目標,積累實務經驗非常重要。建議考生通過培訓、實習、工作等方式或途徑,在實務中運用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獲取和積累與註冊會計師職業相關的經歷和經驗。

  四、考試科目

綜合階段考試設職業能力綜合測試科目,分成試卷一和試卷二(試卷一和試卷二各50分),考試題型為綜合案例分析。

試卷一以鑑證業務為重點,內容主要涉及會計、審計和税法等專業領域;試卷二以管理諮詢和業務分析為重點,內容主要涉及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和經濟法等專業領域。試卷一設置5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題,鼓勵考生使用英文作答。

試卷一和試卷二考試時間均為3.5小時。

  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綜合階段考試

(職業能力綜合測試)(2016 年)

根據綜合階段考試的總體目標、能力要求和實務經驗要求,職業能力綜合測試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一、會計

(一)金融資產

1.分類和初始計量

2.後續計量

3.金融資產減值的計提原則和方法

4.金融資產轉移

(二)長期股權投資及合營安排

1.確認和初始計量

2.成本法和權益法

3.轉換及處置的會計處理

4.合營安排的會計處理

(三)固定資產

1.確認和初始計量

2.後續計量

3.處置

(四)無形資產

1.確認和初始計量

2.內部研究與開發支出的確認與計量

3.後續計量

4.處置

(五)投資性房地產

1.基本特徵與範圍

2.確認和初始計量

3.後續計量

4.轉換和處置

(六)資產減值

1.範圍

2.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3.減值損失的確認與計量

4.資產組的認定及其減值處理

5.商譽減值測試與會計處理

(七)所有者權益

1.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區分

2.複合金融工具的拆分及會計處理

3.所有者權益的分類及會計處理

(八)收入、費用和利潤

1.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2.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3.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4.建造合同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5.費用的構成、確認與計量

6.利潤的構成及會計處理

(九)職工薪酬

1.範圍及分類

2.各類職工薪酬的確認、計量和會計處理

(十)或有事項

1.確認與計量

2.會計處理

3.列報要求

(十一)債務重組

1.重組方式

2.會計處理原則和方法

(十二)政府補助

1.政府補助分類

2.會計處理

(十三)借款費用

1.借款費用的範圍

2.確認與計量

(十四)股份支付

1.類型

2.確認與計量

3.會計處理

(十五)所得税

1.資產、負債的計税基礎及暫時性差異

2.遞延所得税資產和遞延所得税負債的確認與計量

3.所得税費用的確認與計量

(十六)租賃

1.分類

2.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3.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4.售後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十七)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1.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2.非調整事項的會計處理

(十八)企業合併

1.分類

2.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

3.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的會計處理

(十九)合併財務報表

1.合併範圍的確定

2.合併財務報表的編制原則和基本程序

3.長期股權投資與所有者權益的合併處理

4.內部商品交易的抵銷處理

5.內部債權債務的抵銷處理

6.內部固定資產交易的抵銷處理

7.內部無形資產交易的抵銷處理

8.特殊交易的會計處理

9.所得税會計相關的合併處理

10.合併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二十)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

2.稀釋每股收益

3.發行除普通股以外的金融工具時每股收益的計算

4.每股收益的列報

二、審計

(一)審計計劃

1.初步業務活動

2.總體審計策略和具體審計計劃

3.重要性

4.利用專家的工作

5.利用內部審計工作

6.註冊會計師與治理層的溝通

(二)風險識別和評估

1.風險評估程序、信息來源以及項目組內部的討論

2.瞭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3.瞭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

4.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三)風險應對

1.針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總體應對措施

2.針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

3.控制測試

4.實質性程序

(四)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審計

1.銷售與收款循環的特點

2.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3.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五)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1.採購與付款循環的特點

2.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3.採購與付款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六)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審計

1.生產與存貨循環的特點

2.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3.生產與存貨循環的實質性程序

(七)對舞弊和法律法規的考慮

1.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

2.財務報表審計中對法律法規的考慮

(八)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

1.與集團財務報表審計有關的概念

2.集團財務報表審計中的責任設定和註冊會計師的目標

3.集團審計業務的承接與保持

4.瞭解集團及其環境、集團組成部分及其環境

5.瞭解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

6.重要性

7.針對評估的風險採取的應對措施

8.合併過程

9.與組成部分註冊會計師的溝通

10.評價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

11.與集團管理層和集團治理層的溝通

(九)其他特殊項目的審計

1.審計會計估計

2.關聯方的審計

3.考慮持續經營假設

4.首次接受委託時對期初餘額的審計

(十)信息技術對審計的影響

1.信息技術對內部控制的影響

2.評估信息技術的風險

3.信息技術中的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測試

4.信息技術對審計過程的影響

5.不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問題

(十一)完成審計工作

1.審計完成階段的工作

2.期後事項

3.書面聲明

(十二)審計報告

1.審計意見的形成和審計報告的類型

2.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3.非標準審計報告

(十三)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

1.質量控制制度的目標和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

2.相關職業道德要求

3.客户關係和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

4.人力資源

5.業務執行

6.監控

(十四)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概念框架

1.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2.職業道德概念框架

3.註冊會計師對職業道德概念框架的具體運用

4.非執業會員對職業道德概念框架的運用

(十五)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1.基本要求

2.經濟利益

3.貸款和擔保以及商業關係、家庭和私人關係

4.與審計客户發生人員交流

5.與審計客户長期存在業務關係

6.為審計客户提供非鑑證服務

7.收費

8.影響獨立性的其他事項

三、税法

(一)增值税法

1.徵税範圍及納税義務人

2.税率與徵收率

3.一般計税方法應納税額的計算

4.特殊經營行為的税務處理

5.進口貨物徵税、出口貨物和服務退(免)税

6.增值税徵收管理、税收優惠、專用發票的使用與管理

(二)消費税法

1.納税義務人與徵税範圍

2.税目與税率

3.計税依據與應納税額計算

(三)營業税法

1.納税義務人與扣繳義務人

2.税目與税率

3.計税依據

4.應納税額計算與特殊經營行為的税務處理

5.營業税徵收管理和税收優惠

(四)資源税法和土地增值税法

1.資源税納税義務人、税目與税率

2.資源税計税依據與應納税額的計算

3.資源税税收優惠和徵收管理

4.土地增值税納税義務人與徵税範圍

5.土地增值税税率、應税收入與扣除項目

6.土地增值税應納税額的計算

7.土地增值税税收優惠和徵收管理

(五)房產税法、城鎮土地使用税法

1.房產税税率、計税依據和應納税額的計算

2.城鎮土地使用税税率、計税依據和應納税額的計算

(六)企業所得税法

1.應納税所得額的計算

2.資產的税務處理和資產損失税前扣除的所得税處理

3.企業重組的所得税處理

4.税收優惠

5.應納税額的計算

6.源泉扣繳

7.徵收管理

(七)個人所得税法

1.納税義務人與徵税範圍

2.税率與應納税所得額的確定

3.應納税額的計算

4.税收優惠、境外所得的税額扣除和徵收管理

(八)國際税收

1.國際税收協定範本和典型條款

2.非居民企業税收管理

3.境外所得税收管理

4.國際避税與反避税

5.轉讓定價

(九)税務籌劃

1.税務籌劃基本理論

2.主要税種的税務籌劃

四、財務成本管理

(一)財務管理基本原則

(二)財務報表分析

1.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與方法

2.財務比率分析

3.管理用財務報表分析

(三)長期計劃與財務預測

1.長期計劃

2.財務預測

3.增長率與資本需求的測算

(四)價值評估基礎

1.貨幣的時間價值

2.風險與報酬

(五)資本成本

1.資本成本的構成和用途

2.債務資本成本的估計

3.權益資本成本的估計

4.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計算

(六)資本預算

1.項目的類型和評價過程

2.投資項目的評價方法

3.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計

4.投資項目的風險衡量與敏感性分析

(七)債券、股票價值評估

1.債券價值評估

2.普通股價值評估

3.優先股價值評估

(八)期權價值評估

1.期權的概念、類型和投資策略

2.金融期權價值評估

(九)企業價值評估

1.企業價值評估的目的和對象

2.企業價值評估方法

(十)資本結構

1.資本市場效率

2.槓桿係數的衡量

3.資本結構理論

4.資本結構決策分析

(十一)股利分配

1.利潤分配的項目和順序

2.股利種類與支付程序

3.股利政策與股利分配方案

4.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與股票回購

(十二)普通股與長期債務籌資

1.普通股籌資

2.長期債務籌資

(十三)混合籌資與租賃

1.混合籌資

2.租賃

(十四)產品成本計算

1.產品成本的歸集和分配

2.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3.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4.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十五)標準成本計算

1.標準成本及其制定

2.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

(十六)作業成本計算

1.作業成本法的概念與特點

2.作業成本的計算方法

(十七)本量利分析

1.成本性態分析

2.成本、數量和利潤分析

(十八)短期預算

1.全面預算概述

2.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

3.營業預算的編制

4.財務預算的編制

(十九)營運資本投資

1.營運資本投資策略

2.現金和有價證券管理

3.應收賬款管理

4.存貨管理

(二十)營運資本籌資

1.營運資本籌資策略

2.短期債務籌資

(二十一)內部業績評價

1.成本中心的業績評價

2.利潤中心的業績評價

3.投資中心的業績評價

4.內部業績報告與考核

(二十二)企業業績評價

1.經濟增加值

2.市場增加值

3.平衡計分卡

五、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一)戰略分析

1.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2.企業內部環境分析

(二)戰略選擇

1.總體戰略(公司層戰略)

2.業務單位戰略

3.職能戰略

4.國際化經營戰略

(三)戰略實施

1.公司戰略與組織結構

2.公司戰略與企業文化

3.戰略控制

4.戰略管理中的權力與利益相關者

(四)風險與風險管理

1.風險與風險管理概述

2.風險管理的目標

3.風險管理基本流程

4.風險管理體系

5.風險管理技術與方法

6.風險管理的其他相關問題

(五)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內部控制

1.內部控制概述

2.內部控制的要素

3.內部控制的應用

4.內部控制評價與審計

5.風險管理、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

(六)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

1.管理信息系統與組織管理

2.管理信息系統與組織流程

3.管理信息系統與組織決策

4.管理信息系統與組織戰略

六、經濟法

(一)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1.民事法律行為制度

2.代理制度

3.訴訟時效制度

(二)物權法律制度

1.物權法律制度概述

2.物權變動

3.所有權

4.用益物權

5.擔保物權

(三)合同法律制度

1.合同的基本理論

2.合同的訂立

3.合同的效力

4.合同的履行

5.合同的擔保

6.合同的變更與轉讓

7.合同的終止

8.違約責任

9.幾類主要的有名合同

(四)合夥企業法律制度

1.合夥企業法律制度概述

2.普通合夥企業

3.有限合夥企業

4.合夥企業的解散和清算

(五)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法律制度概述

2.股份有限公司

3.有限責任公司

4.公司的財務會計

5.公司合併、分立與減資

6.公司解散和清算

(六)證券法律制度

1.證券法律制度概述

2.股票的發行

3.公司債券的發行與交易

4.股票的上市與交易

5.上市公司收購和重組

6.證券欺詐的法律責任

(七)企業破產法律制度

1.破產法律制度概述

2.破產申請與受理

3.管理人制度

4.債務人財產

5.破產債權

6.債權人會議

7.重整程序

8.和解制度

9.破產清算程序

(八)票據與支付結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票據法律制度

3.非票據結算方式

(九)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

1.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概述

2.國有資產評估制度

3.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制度

4.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制度

5.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6.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十)反壟斷法律制度

1.反壟斷法律制度概述

2.壟斷協議規制制度

3.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規制制度

4.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制度

5.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規制制度

(十一)涉外經濟法律制度

1.涉外投資法律制度

2.對外貿易法律制度

3.外匯管理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