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生活經驗

三國演義劉備人物形象分析

《三國演義》(以下簡稱《演義》)是一部以歷史題材為主的古典小説,對於劉備形象在藝術創造上的成敗得失,人們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劉備形象雖然存在着如魯迅所指出的缺點,“但仍然不失為一個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是一個“明主”典型;有人乾脆否定了魯迅先生的意見,認為作者羅貫中還寫了劉備的梟雄行徑,作者寫劉備虛偽是有意為之,魯迅所批評的,“恐怕不應該算作作品的缺點,而是它的現實主義的表現”。到底應該如何評價劉備形象的藝術價值,本文想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三國演義劉備人物形象分析

一、寬仁愛民,敬賢愛士

作品多方表現了劉備的寬仁愛民,深得人心。《演義》第一回,寫劉關張桃園結義,其誓詞便赫然標出“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八個大字。這既是他們的政治目標,又是他們高高舉起的一面道德旗幟。從此,寬仁愛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劉備區別於其他政治集團領袖的顯著標志。他第一次擔任官職做安喜縣尉時,便“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督郵索賄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紛紛為之苦告(第二回)。此後他任平原相,已被譽為“仁義素著,能救人危急”(第十一回)。陶謙臨終,以徐州相讓,劉備固辭,徐州百姓在府前哭拜曰:“劉使君若不領此州,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曹操擒殺呂布,離開徐州時,“百姓焚香遮道,請留劉使君為牧”(第二十回)。這表明他佔據徐州的時間雖然不長,卻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嚴重挫折,不得不到荊州投奔劉表,受命屯駐新野時,他仍以安民為務,因此“軍民皆喜,政治一新”(第三十四回)。新野百姓欣然謳歌道:“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第三十五回) 從建安六年(201)到十三年(208),劉備寄居新野達七年之久。在他輾轉奔走的前半生中,這算是時間最長、相對安定的一個時期。在此期間,劉備對自己的政治生涯進行了認真的反思,並接受“水鏡先生”司馬徽的批評,一面把人才置於戰略的高度,努力求賢;一面更加重視爭取民心,為重新崛起準備條件。當曹操親率大軍南征荊州、劉琮不戰而降之時,劉備被-迫向襄陽撤退,新野、樊城“兩縣之民,齊聲大呼曰:‘我等雖死,亦願隨使君!’即日號泣而行”。

到了襄陽城外,劉琮閉門不納,蔡瑁、張允還下令放箭。魏延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劉備見魏延與文聘在城邊混戰,便道:“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願入襄陽。”於是“引着百姓,盡離襄陽大路,望江陵而走。襄陽城中百姓,多有乘亂逃出城來,跟玄德而去”(第四十一回)。就這樣,在建安十三年秋天的江漢大地上,劉備帶領十餘萬軍民,扶老攜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攜民南行”的悲壯一幕。如此撤退,顯然有違於“兵貴神速”的軍事原則,對保存實力、擺脱曹軍追擊十分不利。故眾將皆曰:“今擁民眾數萬,日行十餘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劉備明知此言有理,卻泣而拒之曰:“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奈何棄之?”這一仗,劉備在軍事上一敗塗地,而在道義上卻贏得了極大的勝利。這種生死關頭的自覺選擇,在《演義》寫到的各個政治軍事集團領袖中是獨一無二的,決非一般亂世英雄的惺惺作態所能比擬。從此,劉備的“仁德愛民”更加深入人心,併成為他迥別於其他創業之君的最大的政治優勢。

作品竭力渲染了劉備的敬賢愛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對徐庶、諸葛亮、趙雲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書記載,寫得十分生動感人。

歷史上的徐庶,歸屬劉備的時間不算長,除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外,在政治、軍事上發揮的作用也不算大。《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僅雲:“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曹公來徵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諸葛)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而在《演義》中,劉備一見徐庶,便坦誠相待,拜為軍師,委以指揮全軍之責。在先後打敗呂曠兄弟、曹仁之後,劉備更視徐庶為天下奇才。而當徐庶得知母親被曹操囚禁,辭別劉備時,劉備雖然難以割捨,但為顧全其母-子之情,仍忍痛應允。分別的前夜,“二人相對而泣,坐以待旦。”次日一早,劉備又親送徐庶出城,置酒餞行;宴罷,仍“不忍相離,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直到徐庶騎馬遠去,劉備還立馬林畔,“凝淚而望”,甚至“欲盡伐此處樹林”,原因是“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第三十六回)。這些描寫,儘管主要是為“走馬薦諸葛”和“三顧茅廬”作鋪墊,卻足以見出劉備求才之誠,愛才之深,頗具藝術感染力。

《三國演義劉備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